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流水席,确实是不容易吃饱的。卖家不光有定价权,而买家,只有靠眼力,但眼力也受到限制。
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这只兔毫盏,暂时也没有人出手去抢标价牌。
“老爷子,我能再看看胎底么?”余耀冲着老头儿开了口。
老头儿微微一笑,“当然可以,现在他们都没要求了,你可以看得更细一些。”
老头双手稳稳拿住,将胎底展示给余耀,余耀则进一步凑近细看。
之前,余耀已经跟着别人看过胎底了,粗而坚硬,黑中泛紫,类似铁渣,同时,还能看到烧窑时“垫饼”留下的浅黄残迹。这些,都是宋代建盏的典型特征。
余耀之所以要再看看,是因为在目测的条件下,胎底的特征和圈足的垂流釉,算是最容易露出马脚的地方了。
第310章 放漏
宋代的兔毫盏,圈足处的垂流釉,如同烛泪,厚且不规则,但比起整齐的东西,这种参差不齐,却别有一种自然美。
这只兔毫盏的垂流釉,也是不太规则。不过,余耀凝神静气,最终还是发现了一点儿不对劲儿。
这釉,垂流凝结之处,好像有点儿薄;而且因为薄,垂流地偏靠下了一些,快接近圈足的底部了。
现代釉料的配方和烧制过程,与宋代肯定不一样。要说胎土,可以刻意粗一些;但是釉料,现代没有古代的配方和烧制过程,就必须做得精细,不然的话,出不来“曜变”的效果。
但是,这一精细,主体釉料可以达到一种厚度,垂流下来的釉,却很难挂出那么厚的效果。
在法律上,讲究个疑罪从无,但是在古玩上,却往往要“从有”。只要有疑点,哪怕没有明确证据,对于买家来说,一般就不会轻易出手了。
余耀正在琢磨的时候,塑料标价牌被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拿走了!
老头儿对余耀笑笑,“还想让你好好看看,现在也不用看了,这东西有主儿了。”
余耀长出一口气,好在是看出疑点之后才有人抢,要不然,举棋不定之际,却被人抢了,还是挺添堵的。
余耀回身走到杨锐身边,杨锐急切低声询问。
“吃不准,不过有疑点。”
杨锐点点头,“那还行,这么贵的东西,要想抢,那必须全无疑点。”
这一轮过后,等待的时间又比较长,留出了去卫生间和吸烟室的时间。
等到新一轮开始的时候,老头儿宣布,这是最后一件东西了。
而且,老头儿还有些神秘地说道,“这件东西,算是放漏!借此也给大家拜个早年,祝愿各位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虽然他这么说,但是众人的表情却都没什么兴奋的感觉。
放漏?你们能有钱不赚?怕是你们也吃不准吧?而且是在吃不准的情况下,不真的可能性更大吧?
最后一轮抽签,运气也确实不错,余耀和杨锐都抽中了。
叶霁云没中,直接和他俩打了个招呼,离开房间去货款两清,而后先走一步。
东西摆上来之前,余耀对杨锐笑道,“说了不跟你抢,你要看上了,给我递个眼色。”
“我已经拿了两件东西了,而且最后一轮,得拼快,你不用管我。”杨锐连忙应道,“而且他说放漏,定然是不容易吃准的东西,切莫错失良机!”
余耀也没再说什么。
“不是没有书画类东西么?”东西摆上来之后,余耀不由暗道,原来不是吃不准的东西,而是“杂烩”。
不过,严格来说,这东西也不能算书画。这是一件插屏,紫檀的料子,高约五十厘米,宽约六十厘米。插屏中间的屏芯,却是一幅纸画。
插屏这东西,和大屏风、地屏都不一样,它是摆桌上的,最初是砚屏转化来的。砚屏摆在书桌上,主要功能是挡住砚台,防止磨好的墨汁被开门关门的小风吹着,这样容易干;当然,也有装饰功能。
砚屏一般不大,后来演化出了插屏,变大了一些,成了摆在桌上的纯装饰的东西。
一般来说,插屏的屏芯,就是这块插屏放纸画的地方,是可以活动的,能够拆装更换;比如一年四季,弄四块屏芯,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这么一倒,别有意趣。
但是,屏芯没有用绢或者纸为底的书画作品来安插的。书画作品都是装裱挂墙上,而且不硬实。插屏的屏芯,往往是什么玉石,大理石,或者螺钿镶嵌、美材雕刻类的东西。
所以,只一眼,这就是一件拼凑的东西。
余耀再多看几眼,更加确定了,这紫檀的插屏架子,是清末的;而作为屏芯的纸画,却大致是明末清初的。
而且这纸墨本身是明末清初的,装裱却是新的,虽然用了老绫子。用作屏芯,也不用装轴头,就是以裱底为衬,四边又固定了薄薄的木片,就这么当成屏芯放到了插屏里。
所以,这插屏虽然这么一弄,“完整”了,也不算难看,但却显得有些怪异。
最关键的是充当屏芯的纸画,别看是明末清初的纸墨,但这幅纸画的“毛病”却不少。
第一,这纸,是竹纸,虽然是加厚的,但竹纸总有些半透明的感觉,作画效果没法儿和宣纸相比。
第二,画心是一个扇面,而且看着比一般的扇面更窄更长,比例有点儿失调。
第三,扇面上画的,是一条奔流的大河,周围高山密林,伴着一轮旭日。笔法感觉没什么功力,有点儿普通不说,用墨的浓淡似乎也全无章法,时浓时淡,而且有不少地方还带着类似“重影”的效果。
第四,画上没有题词落款,没有钤印标记。本就看不出什么高明之处,又没有这些,那就不可能知道是谁画的。
杨锐这时候撇了撇嘴,心里已经暗骂开了:这特么算什么放漏儿?弄了一幅无名氏的画作,配了个半老不新的紫檀插屏框子,就这么强行拼凑到了一起。
而余耀,此时一边看,一边暗想,这可能是老板得了个插屏,但是没有屏芯了,又得了这么一幅画,装裱后聊做屏芯;“废物”利用,两两结合,也算是一种包装,万一有人喜欢,就能多赚点儿。
这一屏一画,单卖都是卖不上好价儿的。插屏没了屏芯,又是清末的,也只能卖个紫檀框子钱了,虽然这么大块带工的老料,也能值个五万六万的,可比起带了原屏芯的完整品,还是会差不少。
这幅画,若是看不明白,也就是能靠着年份值两个钱儿,主要还是老竹纸的钱,但几千块也未见得好出手。
而这件插屏,标价八万。
老板和掌眼老头儿肯定是没看明白了,被抽中的十个人中,也是有九个没看明白,从他们的表情和松弛的状态也能看出来。放漏?说得真好听啊!
唯一看明白的,就只有余耀。
第311章 月影贴片
放漏,确实是说得好听。而在余耀心里,尤为好听,因为这真是一个漏儿!
余耀手臂伸展,轻松将塑料标价牌抓在了手中。
“这小子没事儿吧?”余耀对面一个老者,低头对旁边的中年人耳语道。
中年人露出不屑的目光,“没准儿真以为人家是在放漏!”
余耀得了便宜不会卖乖,而且这纸画,确实还需要后续处理,得揭下来,这可得找个功力足够的揭裱师傅。
流水席全部结束,老头儿一脸笑意,招呼大家到楼上喝点儿茶,吃些点心,随后又说给每个人都准备了小礼物,走的时候可以领取。
“大晚上的,喝什么茶!”一个三十多岁的小矮胖子嘟囔了一句,急匆匆便走了。他是一件东西也没抢。
喝茶的人,确实不多,不过一头雾水的杨锐还是拉着余耀去到了楼上,在房间一角坐下,递烟点火之后,悄声问道,“我说,你不会就是图个彩头吧?”
“我撑的啊?”余耀吐出一口烟圈,“他都说了放漏,结果你们都不捡,我只好捡了。”
“还真是个漏儿?”杨锐声音陡高,而后连忙看了看周围,又压低声音,“不会又看出藏了什么东西吧?”
“我是能透视啊,还是随身带个系统啊?上一件,不是分析给你听了嘛!”
杨锐点点头,“这倒是。紫檀框子就那么地了,这画儿有什么妙处?不过,我虽然不太懂字画,但也能看出功力一般。”
“你懂纸么?”
“纸?像是竹纸吧?不过,好画都是用绢或者宣纸啊!”
“对,竹纸用来作画少见,你就没先从这方面先寻思下?”
杨锐一个激灵,“难道不是一张画?”转而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