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叶霁云也说了,没法儿百分百确定。还得进一步调查确证。
  “原来如此!”余耀叹了口气,“多谢叶老师了。”
  “甭客气,扯平了。”叶霁云说完,灭了烟,打了个招呼便回去了。
  “我说你看不懂的东西,她一个丫头片子怎么会技高一筹?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杨锐笑道,“得,省得一起吃饭了。”
  “你不是和她吃过饭么?”
  “那不一样啊,那次单独见面吃饭,她是女装,现在瞅着假胡子心里就闹得慌。”
  两人随后便去吃了饭。余耀没想到,这里的饭菜还不错,“野味”不少,黄焖兔丁,红烧鹿肉,烤野鸡什么的,当然,现在这些“野味”也都是养殖的了。还有一米多长的章丘大葱,大碗的豆瓣酱。
  据说老板在东北还投资了一个鹿场养殖梅花鹿;鹿茸、鹿鞭、鹿肉之类的能卖,鹿角盘、头顶骨、腿骨还能制成文玩珠子、三界牌、骨笛什么的,也能卖。
  吃饭的时候,来了个挺气派的中年人,带了个网红脸的长腿小妹子,小妹子吃得还不少。中年人认识其中两个人,寒暄了几句。
  同时,他也有意无意地看了余耀几眼。余耀和他有过短时间的对视,觉得面熟,却一时没想起来哪里见过。直到吃完了饭,他才想起来,原来是曾经和林少骢一起在京雅古玩城出现过,那个赵总。
  没想到他也来了,而且是冲着后一场的大头儿来的。这个小妹子估计是磨着一起来开开眼、看看热闹什么的。
  第二场的人明显增多,估计得有三十号人。
  而且,第二场是一次上一件东西。这要“抢”起来,怕是挺麻烦。
  余耀的担心是多余的,开场之后,老头儿宣布了新的规矩。
  先抽签,拼运气,一次抽十个人,这十个人才能参与,若是一件东西这十个人没有出手的,剩下的人再抽。
  这十个人,可以站在长桌两侧细看,其他人只能在外围一米外观摩。同时,也不宣布开席了,东西一摆定,随时可抢。你要瞄一眼就能定性,那是你的本事。
  东西最长可以摆放半个小时,没人抢就换人。这个过程中,也不改换摆放形式了,谁想看哪个部位,可以提出来,老头儿亲自拿着给展示。
  就是还是不能自己上手。
  “玩得还挺花哨!”余耀低声对杨锐说了一句。
  “上次没抽签,是喊要!”杨锐解释道,“就是一堆人看,不抢标价牌了,谁先喊‘我要了’就是谁的。不过还是有点儿乱,不如这个办法好。”
  第一轮抽签结果,余耀没抽中,杨锐抽中了。叶霁云也没抽中,那个赵总抽中了。小妹子不能近前,在后头拿着手机以长桌为背景搔首弄姿地想拍照,却被一个小伙儿上前制止了。
  这个流水席很灵活,不是不能拍照,拍东西完全可以,但她这个拍法儿,拍到谁的脸,不愿意怎么办?
  余耀虽不能近前,却站在杨锐侧后方,这样扭头就能以眼神和口形交流。
  第一件摆上来的东西,是一只碗。
  标价三百六十万。
  杨锐看了有半分钟,突然抬手对老头儿说道,“老爷子,这轮我不参与了,换个人上来行不行?”
  老头儿摆手,“当然不行!”
  “那我撤了!”杨锐说着,竟直接离开桌边,走到了余耀身旁。
  这碗太贵,他吃不动,而且他和老头儿说话的时候,是盯着余耀的,余耀没有任何示意。
  “看来,款儿应该是弘治的了。”一走到余耀身边,杨锐就耳语道。
  刚说完,就有两个人同时提出来看底,老头儿照办,落款果然是青花双圈楷书:大明弘治年制。
  黄釉属于单色釉,而且是出现得偏晚的单色釉,白釉红釉蓝釉,都是在元代之前就有了,黄釉在明代宣德时期才开始出现,但是技术不成熟,数量上也是凤毛麟角。
  从明代到清代,最著名的黄釉,就是弘治黄釉。
  弘治黄釉,又被称为鸡油黄。实际上弘治黄釉比鸡油黄的颜色要稍微深一点儿。弘治黄釉,还被称为娇黄,顾名思义,黄得很娇嫩。娇黄还有种写法,浇黄,这也说得通,因为弘治黄釉上釉的方式是“浇釉”。
  清代的黄釉数量,要远远多于明代,除了鸡油黄,还有米黄,柠檬黄,等等。但,鸡油黄一直被历代藏家追捧为黄釉之最;而且,弘治以后,没有任何一朝的鸡油黄能出其右。
  所以弘治官窑黄釉的行价也不低。
  这只碗,形制很普通,侈口圈足,直径不过十几厘米,但如果是真品,三四百万是不难出手的。
  三百六十万的标价,基本就是老玩家认定的行价。不过,杨锐即便没细看,心里也打起了鼓,弘治黄釉市面儿上很少见,会是真品么?
  余耀隔得远,看不太真切。
  老头儿展示碗底的时候,他倒是能在老头儿变换方向时看出,碗底是略略有点儿凹的。这是弘治黄釉碗、盘的一个典型特征,不少仿品的底是平的。
  另外,这黄釉的颜色,看着也比较真。弘治鸡油黄,很难仿,成化时期有过,但偏黄白,后来的仿品,颜色又有点儿深黄。
  不过,远看,也有远看的好处。
  弘治黄釉它是两次上釉,第一次是白釉,第二次的黄釉,圈足处是白釉和黄釉交接的地方,真品是很整齐很自然的。
  这只碗,要是近看,能看出交接处也很整齐;而余耀远看,整齐到什么地步看不清楚,但是却能看出,白釉黄釉的交接处,有点儿拘谨的感觉。
  PS:欠影子护法一次加更,今天兑现不了,记下,以后不赖账。


第308章 雍正宣德炉
  这种拘谨,不太好形容,以余耀的眼力,也只能说是感觉。
  这种感觉,也因为有黄釉的基础。
  黄,皇。在明清时期,黄釉被严格控制,不能乱用。黄釉作为搭配色彩出现,唐朝就有了,陶器上的黄釉,唐三彩就有。但纯粹的黄釉,宣德才有,成化才成熟,前面说了,成化黄釉偏黄白,弘治才有鸡油黄。
  这只碗,碗壁碗心是黄釉,碗底是白釉和青花款儿,黄和白在圈足的交接,真品会有一种“仪式感”,一旦有了拘谨的感觉,就和“皇”距离远了。
  古玩之所以是眼学,就是因为很多东西无法量化,最终要靠眼力;而眼力到了高处,有些细微的东西难以表达,也只能靠“感觉”。
  余耀越想越不对。最终,这件弘治黄釉碗,是被打了叉号的。
  这件黄釉碗,有人出手了。
  那个赵总。
  而且他不拖拉,拿下之后直接找到了老头儿,说明情况,接着就出去了。看起来,这是要结账走人的。
  他知道后面有什么货品的可能性按说不大,不过,他也有可能是碰上一件心仪的东西拿了就走。
  网红脸的小妹子不太开心,因为意犹未尽。不过赵总瞅了她一眼之后,她便如同乖顺的小猫,跟着走了。
  间隙,杨锐和余耀到了房间一角,杨锐低声问道,“你认识这个人?”
  “以前在古玩城见过一面,好像不差钱。”
  “肯定不差钱啊,拿了就走。这东西······”杨锐说着,比了个手势。
  余耀点点头,“非一流高手不能为之。”
  杨锐又凑到余耀耳朵上,“瓷都那边,单色釉出得少,这东西,没准儿是汝都出来的。”
  “汝都不是主要做老窑么?”
  “对啊,老窑单色釉多,特别是青釉、天青釉这些。黄釉以前少有人敢做,现在看来,有突破啊。”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防不胜防。”
  “别谦虚,对你来说,不存在。”
  两人悄悄聊了一会儿,但第二场东西少,这个赵总拿得又快,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开始抽签。
  “我这运气好像不大行啊!”余耀第二轮又没抽中。
  “谁让你之前用光了!”杨锐意有所指。
  不过,杨锐这次也没抽到,倒是叶霁云抽到了。
  “这个叶老师,好像也不差钱啊?”余耀不由说了一句。
  “光凭当老师的死工资,肯定不行。这个谁知道,家里有钱?老公有钱?都不一定。”
  两人在后面看着,叶霁云到了桌边,此时她顺手整了整衣服,棉服一提一落,杨锐朝余耀挤了挤眼,“我去,果然是体育老师,真圆啊。”
  “以前怎没看出你怎么这么浪?”
  “无聊呗,原来她后面比前面好看。”
  说话间,东西摆到了长桌上。
  “宣德炉?”杨锐差点儿叫出声来。
  这是一件点金双龙耳铜香炉,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