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十多岁的男子也不知按了哪里一下,书架居然分开了。
  原来是一道暗门,暗门后,是斜着向下的楼梯,应该是有地下室了。他俩下了楼梯,暗门关上,那俩男子仍留在房间里。
  下楼梯的时候,余耀笑道,“这搞得跟古玩黑市似的,有不少鬼货吧?”
  “要是有鬼货,还能让我进来?”
  余耀一想,“对啊,你进来叫你杨处,也不要请柬之类的,那就是认人的;知道你的身份,要是有鬼货,哪能放你进来!”
  杨锐解释道,“看着搞得挺隐秘,其实就是营造个气氛。”
  “这老板高明啊,没鬼货,不真的却少不了吧?高仿要是这么卖,可比在市场里容易多了。”
  “要全是高仿,那他的生意早就黄了!高就高在掺着来,而且真品的比例不低。”
  “比例低不低没用,关键是真品的档次。”
  “每次都不一样,希望今儿咱们运气不错。”
  两人其实早就下到底了,这是又在门口说了几句。门也是防盗门,杨锐按了门铃,有人开门将两人让了进去。
  里面的房间很大,灯火通明。一张五六米长、一米半宽的长条桌居中,四周还有小圆桌和椅子。
  不过场面并不像余耀想的那么有秩序,这时候,除了穿着统一的几个小伙儿像是工作人员,还有十几个人应该都是吃席的了,他们三两人聚在一起,有站着的有坐着的,夹杂着嘁嘁喳喳的交流,第一感觉挺乱。
  “老板呢?”余耀问杨锐。
  “老板有时候来有时候不来。”
  “就这些人了?一次上几件东西?”
  “一次三件,人数不好说,有随时走的,有随时来的。”
  余耀点点头,“有你认识的么?”
  杨锐重新打量了一番,“暂时没有。”
  到开席的点儿了,老板还是没来。这房间还有个后门,这时候后门进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穿了件暗红的对襟棉袄,半长的白头发往后背着,高高的眉骨之下,一双小圆眼挺有神。


第295章 开席,快眼
  “听说这是老板请的掌眼,老板不来,流水席都是他主持。”杨锐对余耀低语一句。
  这老头儿声音很洪亮,说话很简短,三言两语介绍完了规矩,然后喊了一声“上菜”。
  三个小伙儿带着白手套,各捧了一个垫了绒布的塑料竖边方盘放到了长桌上,相互之间间隔一米多的距离。
  每个方盘里都有一件东西,每个方盘一侧,又摆上了插着编号和价签的塑料牌,谁先拿到塑料牌,东西就是谁的。
  价签上标出的,就是一口价儿。
  十几个人围在这样长的桌子两侧,倒不显得拥挤,也都是朝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方位聚拢。
  并不是说摆上就可以“抢”了,而是摆上之后,间隔一分钟左右,会调整一次摆放方式,比如竖着的会放倒再摆一次,然后再间隔一分钟左右,那个老头才会喊一声,“感谢各位老板,开席!”
  余耀心想,老头儿交待规矩很简短,并没有说要是同一件东西,若有两人甚至多人同时抓住塑料牌咋办?
  不过,这毕竟不是杂货大集,料想不太容易出现这种状况,万一出现了,他们应该会有解决之法。
  剩下的,就得拼眼力了。来的虽说不可能都是行家,但肯定没有棒槌,不会看不准瞎抢。
  要说眼力,估计这里边谁也比不上余耀。
  这样吃流水席,眼力到位是一方面,还得快,你看半天才明白,那就晚了。心理素质也得好,不稳定就容易打眼,好东西没抓住,会错失机会;若把假货当成漏儿,那就是实打实的亏钱了。
  根本用不了两分钟的时间,余耀就分别把这三件东西给扫了一遍,基本了然。
  东西上得很讲究,一件瓷器,一件玉器,一件铜器。每个人的喜好不同,这样也能避免扎堆,有的放矢。比如有人对铜器毫不感兴趣,可能连看都不会看。
  饭局刚开始,大菜不会先上,一般都是小凉菜。
  这三件东西也是类似凉菜,很开胃,因为都是真品;很清爽,因为价格都比行价低两成左右。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意思都不大。
  瓷器是一件清晚期的粉彩鸟食罐,民窑的。
  工艺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也没什么大毛病。鸟食罐就是挂鸟笼子里搁鸟食的小罐,本来体量就不大,又是清晚期的量产很大的粉彩,自然贵不到哪里去。
  玉器是一串清中期的孔雀石十八子手持。
  孔雀石严格来说不算玉,但也能归到玉石的大类里头。颜色是绿色的,一般带条纹,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硬度不高,比较脆,所以玩家数量不多,价儿也一直上不去。这一串手持,胜在年份还可以,是清中期的,有个二三百年了。
  铜器是这三件当中体量最大的,是一件清末民初的黄铜辅首花瓶。这东西不方便真用来注水插花,主要是个摆件。要是紫铜的能好点儿,黄铜的显得有点儿浮,摆出来得好好琢磨下地方。
  这三件东西,杨锐不用余耀表态,自己就摇头给否了。
  这一轮不仅没有争抢,而且出手都很慢,那件黄铜辅首花瓶,最后竟然没人“动筷”,原样撤了下去。
  第二轮,三件东西却都是瓷器,而且都是青花。
  三个经典的立件器型,一件梅瓶,一件玉壶春瓶,一件天球瓶。
  这三件瓷器拿上来,都是竖着摆在盘子里的,而后又都被放倒展示。
  因为有不能上手的规矩,有些人急得抓耳挠腮。
  没办法,要是让你看一天才决定买不买,同时用上手电放大镜什么的,人家也不用赚钱了。这思路有点儿像田忌赛马,只有少数高手能赚他们的便宜,他们要赚其他大部分人的便宜。
  这里面大部分人,基本也是上了东西之后,重点只盯一件。像第一轮,三件东西不同,容易取舍,但这一轮,三件都是瓷器,那得迅速决定才行。
  余耀不一样,他是件件都盯。
  这一轮,他先看了那件最大的天球瓶,也隔得最远,却只用了不到十秒钟,就不继续看了,自不必等放倒再看底。
  这是一件现代高仿,蟠龙纹天球瓶,仿的是永乐青花。
  苏麻离青的发色仿得不错,釉色也还可以,但那条龙的气势不对。永乐皇帝朱棣是个气魄非常大的人,而且喜动不喜静,这反映到官窑龙纹上,凶猛矫健之势比洪武时期还要强烈。
  这条龙倒是须毛竖立,双目圆睁,却无真正的神采。说难听点儿,有点儿狗仗人势的感觉。从这一点,余耀便能定性是相对浮躁的现代高仿。因为民国之前的仿品,即便龙的气势不对,也不会这么差劲儿,至多用狐假虎威形容比较合适。
  官窑落款自永乐才开始,所以永乐官窑很多都没款儿,这件天球瓶上也没有。
  而且,这件天球瓶的定价只有二十万。显然不是当永乐官窑卖的,这是想当成民国之前的老仿来卖。
  甚至,有一定的诱导性在里面,这东西我这么卖给你,你拿回去,没准儿想想办法就能当真品蒙出去。
  余耀迅速又扫完了距离最近的玉壶春瓶。
  这是一件真品,而且能到明末清初,只是可惜是一件民窑,用的青料淘洗不纯,发色蓝中带灰,还有聚斑。画片是芭蕉花卉,枝叶无力,仿若置身于凄风苦雨中。
  余耀最后才看那件梅瓶,也是体量最小的一件。
  这件梅瓶严格来说是青花釉里红。主体是青花,绘制枝叶和纹饰,釉里红只绘制一些挂在枝头的果子。画片半满不满,颈部、肩部、底部都有比较规整的纹饰,看起来,像是乾隆早期的风格。
  这件梅瓶余耀看得时间相对要长,一直看到它被放倒,果然,底款是六字篆书:大清乾隆年制。
  余耀一时有些犹疑,这东西的胎釉,还有青花和釉里红的发色,似乎都没什么问题,而且标价不低,八十八万,就是当乾隆官窑这个品种这个体量的真品来卖的,只比行价略低一点儿。


第296章 气氛
  犹疑并不是要不要出手,这个价儿余耀没兴趣。犹疑的是到底是不是真品。
  此时,余耀身边的杨锐似乎也对这件青花釉里红起了兴趣,拨了拨余耀的胳膊,同时看向余耀。
  余耀还在沉吟。
  若说清代的青花釉里红,以雍正为最,特别是釉里红的发色,呈现鲜红,又被称为“宝烧红”。而康熙时期的青花釉里红,红的颜色有些发黑。至于乾隆朝的青花釉里红,比康熙强,比雍正差。所以虽然水准不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