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官雨沉吟了一会儿,“冒昧问一下,余先生你现在在哪里?方便见面聊聊么?”
“我就在琉璃厂附近,大栅栏这块儿,刚吃完饭。”
“噢。这样你看行不行,那边的杨梅竹斜街上有几家咖啡厅,找一家我请你喝杯咖啡。”
“我和吴处一起呢。”余耀看了看吴臣,吴臣点头。
“那一起吧,吴处也不是外人。”
“好吧。”
余耀也没想到,吴臣刚提了和上官雨聊聊,结果反被找上门来了。
三人在一家咖啡厅一处僻静的卡座落座之后,上官雨并没有急于提青花瓷缸的事儿,而是先和吴臣聊了几句,问了问吴臣对那幅画的打算。
越是想要,越不能急。余耀估摸着,上官雨是能猜到这就是隆庆官窑,但不清楚自己是当漏儿捡的、还是随便买的。
“我放弃了。”吴臣对“董源”的问题应得很明确,接着问道,“你呢?”
“我也没兴趣。”
“不会和我想的一样吧?”
“吴处你没说你怎么想的啊?”
“我看至多是明仿。”
“噢,我主要是看落款,不自在。”
吴臣笑了笑,“上官,你见多识广,你当时的反应,我还以为你知道这是谁仿的呢!”
上官雨眼神微变,但转而也笑了,“我有那么厉害么?”
“你可是燕京的古玩四公子之一啊!”吴臣接口。
他这一说,旁边的余耀不由愣了一下子,“吴处,从来没听你说起过啊!”
上官雨摆手,“余先生,吴处这是不怀好意,拿我寻开心。”
吴臣却对余耀说道,“这是真事儿!不过声张得不厉害,只圈里一部分人认同。上官雨的字画,才持璜的玉器,林丰草的家具,程小年的瓷器。”
余耀一听,好嘛,原来四公子他认识仨了!不过最后一个擅长瓷器的程小年,他确实没听说过。
“不对啊,吴处,我看你也是信口诌的。那晚我和林丰草一起,你认识了之后,反应很正常嘛!”
吴臣却一愣,“啊?他就是林丰草?你介绍时哪说名字了?只说这是林先生,光荣的人民教师!”
“没说么?连大学老师都没说?”
“没说!而且,他也没表现出在家具和木器上的眼力啊,我哪能多想?”
“好吧。”余耀转而看向正在浅啜咖啡的上官雨,“上官先生,吴处这么一说,我还真信你是看出来是谁仿的了!”
上官雨放下杯子,“余先生既然也欣赏过了,不妨先说说高见?”
余耀看了看吴臣,吴臣的表情很随意,余耀便开口道,“我看,连明仿都不是,最早到清末。”
“噢?何出此言?老绢老墨可是都能到明。”
“这个人的笔法,我依稀在其他作品上见过,包括高仿清末名家。”既然说起来了,又想探探上官雨,余耀干脆点出来了。
“你这都能看出来?”上官雨的脸上出现明显的惊讶之色。
“只要是人,总会有特点,哪怕是在模仿别人,哪怕这个特点只是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
“余先生,你真是让我刮目相看了,怪不得吴处请你来掌眼。”
“我说的,只是个人感觉,都不一定对,上官先生过奖了。倒是你,怕是比我看出的还多吧?”
“余先生想多了,我是当成明仿看的,就是觉得该落‘董元’却落了‘董源’才放弃的。”上官雨摆了摆手,顺势转移了话题,“余先生水平这么高,看来,那口青花瓷缸,不是随便买了玩玩啊?”
第272章 九鼎堂
余耀一听,上官雨是不可能多说董源的画儿了,便直接道,“我是先收藏了再研究,所以不管到底是什么,暂时也没有出手的打算。”
“余先生不到一万买的,要是我出个几十倍的价儿,也不打算出手?”
“上官先生这又是为什么?难不成我捡漏儿了?”
“余先生有所不知,瓷缸插放字画,是很有感觉的,尤其是内壁有款儿,恰好露出那一行字,和里面的画轴相映成趣,看着实在是赏心悦目。”
“去潘家园,应该能买到隆庆官窑的高仿吧?隆庆的瓷缸,不少都是内壁落款儿。”
“现代高仿有什么意思?关老板说,他的可是清末的老仿。”
“清末的老仿值不了几十万。”余耀顿了顿,“可要是真品呢,又不止几十万。”
上官雨笑了,“行,我懂了,余先生眼力非凡,佩服佩服!”
接着,上官雨掏出了一张名片,“认识了就是朋友,常联系。”
三人又一起聊了几句,吴臣要回单位,就此散了。
吴臣先开车送余耀回酒店,还感慨着说本来是帮着他掌眼,结果余耀自己捡漏了!
余耀顺嘴问起了所谓的燕京古玩四公子,主要是这个擅长瓷器的程小年他从未听说过。
“我平时瓷器玩得少,知道的也不多,不过他和其他三个人不同,就是开店的。”吴臣提到,“哎?你住潘家园附近的桂西大厦,他好像就在潘家园旁边的京雅古玩城开店,店名叫九鼎堂!听这名字,口气多大!”
京雅古玩城,是一处高端的古玩城,建成不过十年八年的光景,一共九层,里面装修很讲究,雕廊玉柱,古香古色的。
“噢?”余耀接着问道,“他怎么起家的你也不知道?”
“他好像是瓷都人,来燕京上大学,然后就留下了。听说他上大学的时候就在地摊上开始捡漏了。现在开店,路子也广。”
“瓷都的?看来还是有底子啊。”余耀点点头。
“你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可以去顺道逛逛京雅古玩城啊。”吴臣提议。
余耀想想也是,喝了咖啡,回房间也睡不着,反正距离住的地方近,下午不妨逛逛。
吴臣直接把余耀送到了京雅古玩城门口,然后开车去了单位。临走的时候,余耀还笑说不如一起逛逛算了。
“今儿下午得开会,要不我能这么早找你么?”吴臣应道,“再说了,这地方基本捡不了漏儿,你提起程小年,我才建议你逛逛。以后你做大了,可以来弄个店面啊!不为了走货,就是个谈生意的门面。”
吴臣走后,余耀先在门口点了支烟,打量了一下。
这京雅古玩城的外观挺有意思,主体是现代化的“方块”造型,但入口的门脸儿却又是古典特色,好似一身西装带了个瓜皮帽儿。不过里面就是统一的古典风格了。
京雅古玩城规模很大,除了地下一层主要经营一些民族风格的产品、九层主要是多功能大厅和鉴定机构,一层到八层都是店铺区。
一层二层主要是珠宝玉石类,三层到六层涉及各种古玩和杂项,七层是以字画和家具为主,八层是个特设的海外回流文物区。
每一层的店铺都有大几十家,要是想认真逛,那且得不少时间。
吴臣也不知道程小年的九鼎堂在几层,不过余耀也不是非得见识见识这个人。他进去之后,了解了各层特点,便从三层开始闲逛。
这里面的东西价儿都很高,不光是标价和开价高,最后能成交的价儿也高。不管是仿品还是真东西。
在一家店里,余耀看到一件釉里红的苹果尊。苹果尊这造型,基本就是一个苹果上头没了把儿的样子。
这件苹果尊拳头大小,底款青花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而且釉里面的红,还泛着点儿青,真挺像苹果和一些水果的皮色。
这正是一个特色。釉里红主要是元代和明初多见,后来明代一度停烧。康熙时期算是恢复了,而且红得更特别,有点儿仿生的意思。
这东西,是开门的官窑真品,而且小巧精致,看着着实让人喜欢。
所以,余耀就顺势问了问价儿。
店主是个长得挺憨厚的中年人,结果一开价,都赶上拍卖会的价儿了。而且嘴里说着康熙官窑釉里红苹果尊,满古玩城就他这里有一件,咬得很死,听着都能感觉到这价儿根本拉不下来。
余耀告辞而去。
在另一家店,他又看到了一套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
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因为一套有十二只,所以流传下来的成套官窑,少之又少,市面儿上的真品,大多是单只的。即便是单只的精品,一只小小的杯子,也曾拍过百万以上的价儿。
这家店的一套十二只杯子,虽然陈设处有玻璃罩子,但余耀一样看出,一只真的也没有。
民国的高仿。
而且,连民国的高仿都不全是,其中有一只可能是缺了,是现代高仿补的。
这店偏大,有好几个女服务员张罗着。余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