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这么着吧,余先生,这青花瓷缸呢,明明带着款儿,你说是清末仿的,我也不和你争。不过,我总不能赔钱,你说是吧?”
  “那是,你要是赔钱卖,我还不乐意呢!好歹有吴处的面子在里边是吧?”余耀笑道。
  这时候,说什么都是虚的,就等关元礼报价了。
  “我是一万来的,你看着加吧。”
  实际上,这就是关元礼收字画的时候搭的,他收了好几轴一共花了一万,又让人饶了一口缸。
  他并不喜欢这口缸,他是搞字画出身,美术鉴赏力还是可以的,看着画片上的人物长腰短腿,比例失调,就有点儿不舒服。但拿回来了,也能用上,摆墙角搁字画呗。
  “按说不该跟你讲了,清末仿品,这算是行价,不过,这一万一万,挂一漏万,不好听;八千八,图个吉利,如何?”
  这是个漏儿,已经要捡了,余耀不会在乎多花千儿八百的,但不讲价的话,倒显得过于着急了。
  “你看看,不是有句话么,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我刚才说了,豁着不赚钱也给你,这立马就要应?余先生,你要是图彩头,给我加八百不行么?”
  “好了,千儿八百的磨叽什么?就这样了!”吴臣在旁说道。
  关元礼又嘻哈了两句,最终点头应了,余耀顺带加了个他的微信,直接转了账。
  吴臣起身时已经想好了,暂时放弃“董源”。因为他从上官雨这边琢磨出点儿门道来,看上官雨的意思,好像放弃了;上官雨不仅眼力不弱,而且看了这幅画,好像明白了点儿什么。
  同时,余耀也不赞成他这么高的价儿拿下。
  这口缸太大,余耀转账之后,直接在附近找了个专业的古玩速递点,安排发到江州的格古斋,同时通知了濮杰接货。
  中午吴臣和余耀一起吃饭,先说起了这口缸。吴臣在瓷器上眼力稍弱,但也不算外行,他直接问道,“难不成这真是隆庆官窑?”
  “鉴定隆庆官窑青花,有三个要点,第一,发色蓝中带紫,有点儿绚,这在明代算是独树一帜。”余耀对吴臣没藏着,直接就开始分析了。
  “不会吧?”吴臣当即应道,“隆庆用的青料不会比嘉靖万历特别啊?”
  “都用的回青,但嘉靖万历青花,多掺杂石子青,即便不掺,也没有隆庆年间用得纯;而且,隆庆官窑的釉要清透一些,所以隆庆青花,既不同于永宣时期幽蓝浓重的苏麻离青,也比嘉靖的‘佛头青’发色更要紫,乍一瞅,有点儿像清末的劣质‘洋蓝’,但并不刺眼。”
  “原来如此。”
  “第二,就是款儿,这个大部分玩家都知道,隆庆的款儿是大明隆庆年造,而是不是‘制’。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点,就是这里面的隆庆和造,这三个字有点儿拘谨,这可能和前面嘉靖朝历时偏长有关系。市面儿上的仿品,这三个字往往仿得不到位。”
  吴臣不由拱了拱手。这都算鉴定要诀,一般人不会传授的。
  “第三,也是这次捡漏的重要原因,就是隆庆官窑瓷器上的人物,基本都是长腰短腿,看着别扭。尤其是关元礼,他看好画看多了,肯定不喜欢,同时也会想,官窑水准不会这么差。但历史因素往往很难预料,隆庆官窑不知道为什么,画片上的人物就这样。”
  “服!”吴臣叹道,“书画和瓷器,古玩里最大的两项,你都不含糊,实在不能不服!”
  “其实我都略懂一点儿。”
  “明人不装暗逼,你直接说你都很精通就行,我信。”
  余耀哈哈一笑,转而问道,“我看这关元礼的店里,也没什么好货啊?”
  “也是起起落落的。可能他这一阵儿走背字儿,收不着什么好东西,一口缸还让你捡了漏儿。两三年前,他可出过不少精品。我还买了一幅钱维城的花鸟扇面呢!不仅是真迹,而且保存得特好,瞅着簇新······”
  “钱维城?”余耀一愣,接着抬起了手,示意吴臣先别说话。
  “怎么了?”
  “脑子有点儿拧,你让我缓缓······”
  思忖片刻,余耀突然一拍桌子,“我想起来了!”
  “啊?”吴臣有点儿莫名其妙。
  “董源的《晴岚飞瀑图》,钱维城的《流江重峦图》!”
  “这?八竿子打不着啊!”吴臣一愣,“难道你的意思是,老关那幅董源的《晴岚飞瀑图》,是清仿?钱维城的手笔?”
  “不!我说的钱维城的《流江重峦图》,也是高仿!”
  吴臣这一听,“好家伙!你是说这两幅高仿,出自同一个人之手?那《流江重峦图》你在哪里见的?”
  “也是琉璃厂,宝荣画廊你知道吧?”
  “当然知道了,尹宝荣的生意做得挺大,算是这一片的名人。”
  “他收了一幅钱维城的《流江重峦图》,而且有乾隆的御题诗,还有乾隆、嘉庆、宣统的收藏朱印,却没有《石渠宝笈》的相关朱印。我觉得很奇怪,但是画上瞅不出端倪,只是觉得乾隆御题诗的书法在个别笔画上不自然。”
  “我明白了!”吴臣接口道,“要是照你说的,那就是有一个人,董源的画能仿,钱维城的也能仿,而且都惟妙惟肖。你所谓的感觉,其实是在他的笔法中暗藏的一种内在的东西,两两神似而已,所以一时没想起来!”
  吴臣懂字画,所以和他交流还是比较轻松的,余耀简单一说,他立即就能给透明白了。
  余耀点点头,“实在是匪夷所思,如果是这样,这个人也太神了!”
  “模仿和创造,毕竟是两码事儿。神是神了点儿,但我相信有这种人存在。如果是这样,那这个人必定在钱维城之后,清末到民国时期最有可能。”吴臣沉吟,“不会是他吧?”


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
  余耀立即摇头,“不是,他仿过董源,但不会仿钱维城。而且他极少用绢做仿。”
  余耀知道他说的是张大千。
  吴臣皱了皱眉头,“用明代的老绢老墨,仿宋画,还落款。有这个水平,为何不干脆用宋代的材料?或者宋代的材料不好弄,也可以做旧做得更像宋画嘛。”
  “这正是他高明的地方。此人绝不会只仿过董源和钱维城,怕是范围广得很。”余耀道,“董源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传世真迹往往出现很难被定论的情况;但明仿,就很难有争议了。不过,他落董源而不是董元,我还是想不通。”
  “但上官雨,好像明白点儿什么。”吴臣接口。
  “对,他当时不仅仅是疑问,眼神之中似有更复杂的东西。既然他算是字画方面的大藏家,说不定真知道点儿什么。”
  “要不要和他聊聊?我借着问他买没买这幅画的由头。”
  “吴处,你这探求欲很强啊!”余耀笑道。
  “工作习惯,工作习惯。”吴臣也笑了。
  “既然你不太喜欢和他打交道,没必要。”余耀又道。
  吴臣摆摆手,“这倒无所谓,我只是和他不熟。不过,要是这幅连明仿都不是,那确实没有拿下的必要了。”
  两人正说着,余耀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拿起来一看,居然是关元礼打来的。
  “他怎么来电话了?”余耀有点儿奇怪。
  接起来之后,“余先生,方便说话么?”
  “方便,关老板你说。”
  “那口青花瓷缸,你发回江州了是吧?”
  “对啊,你不是知道么?”
  电话那头停顿了一会儿,像是捂住了话筒,接着,“那什么,你还有意向出手么?”
  “啊?关老板,你不会想再买回去吧?”
  “我哪能干这事儿啊······呃,那什么,你稍等,有人和你说。”
  “你好余先生,我是上官雨。”接着说话的,竟然是上官雨,看来他是又回去了。
  “上官先生,你想买那口青花瓷缸?”
  “也不是非要买。但我走的时候瞥了两眼,觉得发色有点儿特殊,但脑子一时没转过弯儿来,就想问问你。”
  余耀想了想,当时上官雨走得是比较匆忙,这是又想起来了。他只是远远看着,必定看不细,可能后来回去了,又问了问关元礼,知道了款儿和一些特征。
  同时,上官雨也不知道余耀是不是真懂,话也不可能说得太透。
  “没什么,我也是觉得发色还可以,再就是画片上的人游山玩水的挺惬意,就买了。”
  上官雨沉吟了一会儿,“冒昧问一下,余先生你现在在哪里?方便见面聊聊么?”
  “我就在琉璃厂附近,大栅栏这块儿,刚吃完饭。”
  “噢。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