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宝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上没有明确界定,命名者又是个外国人,最后,大家就把晋冀鲁豫大范围内所有没被明确定论的民窑,统称为磁州窑系。
  过去瓷器行里有句话:磁州窑是个筐,看不明白往里装。也就是说,只要是不能被明确判定的北方地区的窑口,你说是磁州窑,基本不会错。因为其他窑口的特征相对明显,磁州窑烧出来的东西,非常多,也非常杂。
  所以,磁州窑的断代,也是一件麻烦事儿。
  余耀听女店主说是明代的之后,指了指枕面上的西游记故事图案,“不可能是明代的,西游记在明代是禁书,怎么可能堂而皇之做到瓷枕上?”
  女店主听后一愣,“谁说是禁书?”
  “西游记成书于明代嘉靖年间,嘉靖皇帝崇信道教,西游记有暗讽皇帝的情节,所以被禁了。”余耀接口道。
  “不会吧?你稍等。”结果这女店主立马坐下,在电脑上查了起来。
  “看看,我查到了权威的观点呢。说禁书的,都是以讹传讹,明代不仅没被禁,而且有好多版本!”女店主查完之后指着电脑说道。
  余耀心说,本想拖到清代压压价儿,没想到她反应挺快,笑了笑,“我是看的别的书,都说那本书挺专业的。”
  “您不能偏听一家之言。这个瓷枕,肯定就是明代的,西游记流传那么广,接着就出现瓷枕制作不稀奇。”女店主解释道。
  余耀生怕她在电脑上继续查,接着便开始砍价,“我挺喜欢的,一万给我得了!”
  女店主不由又愣了一下子,这小伙儿,到底是懂还是不懂啊?怎么这么会砍价?
  这是他老公去冀省收的货,从老户手里拿下,不多不少,整花了一万!现在这些四里八乡的老户,要价都高得很,过去那种收破烂的行情,早就不复存在了。
  结果,这小伙儿开口就砸到底了!
  这也是巧了,余耀当然不知道她的收货价儿,只看出她不可能卖太少,便以“明代的”行价的一半开始砍。
  其实,这个磁州窑瓷枕,比明代可要早,是南宋的!或者说,当时北方被金国占领,是金代的。
  西游记的史实,自然是玄奘到天竺取经,是唐代的事儿。这是一个史实,很单调,除了玄奘,没有那么多角色。
  而西游记的故事,南宋就有了。而且,在南宋前期的西游记故事版本中,是没有沙和尚的;南宋后期,才有沙和尚。
  这个磁州窑瓷枕,年份上,就在南宋前期那个历史阶段。当然,对余耀来说,这只是一个鉴定要点,瓷胎、化妆土、釉料、纹饰、工艺,都需要综合判断。
  只不过,就连这一个没有沙和尚的要点,女店主也不知道。从她现查西游记在明代是不是禁书也能看出来,她对这瓷枕之前没有太上心,少了沙和尚,若是细心的人,就可能会就此琢磨一下。
  “您说得太低了,我收货也不可能这么低啊!”女店主摇摇头,一万她当然是不可能卖的。
  “但你这八万也太高了,我诚心要,给个最低价儿!”
  女店主看了看余耀,忽而问道,“您这是买了收藏啊?”
  她自然也意识到了,这小伙儿一开始好像在装糊涂。
  “我自己用!”余耀笑道。
  “这么硬的瓷枕,你能受得了?”
  “我这是为了克服睡懒觉的坏习惯!醒了不容易再睡过去。人家司马光用圆木当枕头,随时警醒开工,这才写出了资治通鉴嘛!”


第250章 适合吃饺子的小盘
  女店主听了,不由扑哧一声笑出来,“你这小伙子,还挺有意思。给你打个五折,四万块吧!”
  “说半天,还这么高,我加五千块,一万五,可以了吧?”余耀回应。
  女店主自然不会答应,她的心理价位最低是两万,就是她认为的行价。不过,周一客淡,她落价落得还算比较痛快,又回了三万的价儿。
  既然她当成明代的,余耀怎么可能这个价儿买?
  磁州窑最好的东西,出在北宋,其次便是金代,元明以后,水准就差了那么回事儿。而且年份越早,本来就融着历史价值在里面。
  最后,女店主咬住两万不松口了,余耀也没有太浪费时间,最终应了。
  这件金代磁州窑瓷枕,行价应该在三十万上下。余耀来之前确实没想到,在古玩店里,也能碰上漏儿并且顺利拿下。
  货款两清。别看店小,包装可比地摊上强多了,有做工扎实的锦盒,有牢靠精美的布袋,布袋带提手带拉链,还印着“骋怀阁”的店名和地址、电话。
  余耀拎着布袋正要告辞,店铺的门开了,一个和女店主差不多年纪的男子推门进来了,女店主迎上前去,“回来了?”
  男子手里拎着个塑料编织袋,看了眼余耀和手里拎着的布袋,“这是要走了?多谢照顾生意啊!”
  余耀笑了笑,“原来是老板回来了!”
  男子放下编织袋,掏出烟盒,给余耀弹了一支,“什么老板不老板的,眼力未准有您高。”
  女店主在一旁笑道,“这位先生别看年轻,眼力和学问确实都高着呢,扫了大货架子,最后把你收的西游记瓷枕拿下了!”
  余耀知道这两口子都是恭维话,也不在意。不过,这店的大货架子上,以“明清官窑”为主,基本都是高仿,而且只有两件能称得上高仿精品;剩下个别真品多是清末民初的东西。这件瓷枕,即便按明代的算,也确实是货架上最老的东西。
  “噢?”男子一听,指了指编织袋,“这里面有几件我周末抓的货,您要感兴趣,一并看看?”
  “好啊。”余耀自不会拒绝。
  两口子招呼余耀在柜台前坐下,然后在一旁拉开编织袋,一件东西一件东西地往外拿。
  每一件东西上都裹着厚厚的好几层报纸,还套着泡沫袋,男子掏泡沫袋、拆报纸,女店主接了摆在柜台上。
  最先摆上柜台的,是最大的一件东西,余耀一看,是龙泉窑的梅瓶,有个一尺高,明初的广口造型,青釉,带有暗刻缠枝花卉纹饰。
  居然上来就是一件到代的东西!
  不过,上手一细看,原来腹部和圈底之间有道挺长的斜向暗冲。
  余耀摇了摇头。男子注意到了余耀表情,微微一笑,示意女店主收起来。
  这道暗冲,正是他收货时砍价的关键。但卖之前,拿84消毒液一拔(土语,浸泡),一晚就看不出来了。不过,这得蒙外行和眼力弱的。
  他听说余耀来了之后扫了货架、单拿瓷枕,便觉得余耀眼力真可以,是个懂行的;所以本来也不想卖给他,懂行的,价儿也上不去。
  他故意先拿出来,是想让余耀知道,他收的可不是乱七八糟的不入流的玩意儿。
  接着一件东西,是清代黄杨木的笔筒,上下镶了紫檀的圈口。这东西倒是没啥毛病,不过余耀对雕工看不上眼。
  陆陆续续拿了七八件东西,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真品,不过不是年份浅,就是有余耀看不上的点,还有两件二三十年前的高仿瓷器。
  转眼编织袋就见底了,只剩下一件东西,余耀却一件都没看上。不过这两口子本来也得理货,看不上就收起或者摆好,不耽误工夫。
  “您眼光可真高啊!”男子笑了笑,拆了最后一件东西。
  这东西最后拿出来,是因为他也吃不准,收货的时候价钱没谈拢,搭了这么一件。
  这是一件白瓷小盘子,但是形制有点儿怪。
  盘子的直径有个十二厘米左右,内壁微微倾斜,盘子的深度却足有五厘米。
  怪就怪在这个地方,你说是盘子吧,似乎深了点,而且内壁斜度不够,更像个碗。但你要说是个碗吧,又不够深,而且里面的底儿是平的。
  釉色白里微微泛青,盘内有印花纹饰,中间是一朵莲花,周围是几条游鱼,应了连年有余之意。
  余耀看了看盘底,也是白胎,胎土偏粗,也不够白,略黄。胎釉结合处,带着浅浅的火石红。
  火石红是瓷器鉴定的一个专业术语,也有人喜欢叫“窑红”,指的是瓷器露胎的地方出现类似橘红的一种现象。本来胎土看起来是不存在这种颜色的,但高温之下,胎土里的铁分子出现流动性,烧窑结束后的冷却过程中,又被二次氧化,所以才出了这么个颜色。
  火石红在很多瓷器上都有出现,元明清的瓷器最多见,其中又以瓷都和龙泉的窑口最多见。
  余耀看完之后,笑着问道,“老板,这东西我看不懂啊!”
  女店主看了男子一眼,显然,她的眼力应该不如男子。这两口子的分工,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