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绝活儿,他更应该心服口服!我留下,主要是想单独跟你道声谢!”
余耀心里忍不住叹道,这妙到毫巅的眼力,本来可不是我的啊!
定了定神,余耀接口:“老先生太客气了!惭愧惭愧,要不是这件玉玦,我连看画的机会都没有。”
“你这件玉玦是这两天偶得的吧?”
“对了,正要给您说呢!老先生,这玉玦,是隋毅隋大夫捡的漏儿,被我借来了。”
“噢?他这是在燕京帮过我一次,在江州又间接警醒了我孙子一下子啊!”才朋玺想了想,“今天多有不便,这么着,我这几天都在江州,找一天我做东,你们一起来!”
“嗯,这个再联系吧,您今天是得和才持璜好好聊聊。”余耀道,“不过,老先生您临走前,我还有件事儿想问问您。”
“你说。”
“秋拍上那件青铜敦,您想拍么?”
“确实有兴趣,到时候可以看看竞价情况。而且,能交易的上三代青铜器越来越少了,这一件就算我不感兴趣,拿来投资也是非常合适的,收藏几年,没准什么时候就是个大飙升。”
才朋玺说完,忽然想起来了,“我知道了,那个小胖哥儿也想拍吧?你是帮他掌眼来着。你呀,直接说不就结了,你们想拍,怕我竞争是吧?”
余耀苦笑,“我帮他掌眼,本来是想找找疑点,让他不想拍的,可这件青铜敦太开门了。”
“我有点儿糊涂了,那不是你的朋友啊?”
“怎么说呢?本来是一个倭国人看上了,但拍卖行加了限定条件,他是想帮这个倭国人拍的。”
“明白了,你没兴趣,可也不想这青铜敦流出国门,对吧?”才朋玺莞尔一笑,“你年纪不大,操心的事儿不小啊,这都忧国忧民了!”
“本来没那么多想法,流出去的东西多了,我一个小古玩商,那管得了?但是这件吧,相当于是我眼睁睁看着要流到倭国去!”余耀解释道,“这两天我越琢磨越不舒服。我最近要出一件瓷器,甚至都寻思要不要自己拍下来。”
“行了!”才朋玺直接说道:“只要不是高得离谱,我拍下来就是!本来我也有兴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正说着,那个中年人进来了,叫了声“老爷子”。
才朋玺豪迈一挥手,“小余,你还真不是一般人性!走了!”
关于这事儿,余耀老觉得还得说两句,却一时又不知该说什么,只好笑着送到门口,才朋玺和中年男子朝巷口走去,想必车是停在滨江道路边了。
余耀回店里坐下,一看时间,都过了中午十二点半了。估计那个中年人早就回来了,等得忍不住了才进来打断。要不是才朋玺得回去趁热打铁和才持璜交流下,估计就提出一起吃午饭了。
这一上午累够呛,余耀也懒得动了,掏出手机点了份外卖。
外卖还没来,天骤然阴了起来,风势渐大,不一会儿居然飘飘洒洒落了雨。一场秋雨一场寒,时已深秋,这眼看就要入冬了。
余耀叫苦,这一下雨,外卖估计要延迟。正想着,门却一下子被推开了。
“这雨来的!”来的居然是周青云,老周。
“哎?你怎么来了?”余耀一边说,一边从脸盆架上取了毛巾递给他。
老周把手里的皮包放到桌子上,接过毛巾,一边擦一边说,“别提了,上午我就来过一趟,你拉着卷帘门。中午吃饭的地方离这不远,和一个朋友简单吃了点儿,我寻思溜达着过来再看看。好嘛,还差百十米,下起雨来了,我干脆小跑吧,还是湿身了!”
“嗐,你提前打个电话啊!”
“也没特别的事儿,就是有日子没见你了!”老周拾掇完,也不客气,放下毛巾便在椅子上坐下了。
余耀给他冲了一杯茶,“热乎热乎。”
老周双手轻捂杯子,先暖了一下手,“不过,中午和朋友吃饭之前,我先收了他一件东西。”
“我就说你湿了身还兴冲冲的。”余耀看了看他的皮包,一点儿也不鼓囊,“小物件?”
老周放下杯子,点了支烟,脸带笑意,“小倒不小,就是薄!铜镜。”
他这一说铜镜,余耀一下子想起滕昆吾送他的唐代昆仑奴镜,这镜子的黑漆古很漂亮,他一时也不想出手。
“唐镜?”余耀顺嘴问道。
“你先看看!”老周起身,从皮包里拿出一个扁木盒。
“档次不低啊!”余耀一看木料是上好的鸡翅木,虽说是新盒子,但单独配一个好盒子,足见里面东西不错。
老周将扁木盒放到桌上,“这一件过手了。我那朋友还说了一件好东西,回头要能交易,我还想请你掌眼呢!”
“好嘛!这是因为有日子没见我么?”余耀打开了木盒。
里面的铜镜背面朝上,圆钮,外围一圈连珠纹,中心分为四区,完全对称,每区都是一只高浮雕的神兽。锈色是银白略灰的“水银古”。
“汉镜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兽。”余耀嘴里这么说,却对着分区的纹饰线反复查看,最后干脆起身,取了放大镜和强光手电回来了。
总算没有失言,也多谢各位捧场。明天见。
第158章 爬山头,气死猫
老周一看余耀来了这一手,心里不由一紧,“怎么个意思?我瞅着是东汉的,挺开门啊!”
“镜子本身没问题。但我看着纹饰线的感觉不太对,别扭。”余耀放下工具,“老周,我跟你就不绕弯子了,这可能是一件爬山头的东西。”
“什么?”老周一听,也拿起放大镜和强光手电看了起来。
“缝隙是看不出来,技术很高。可感觉不对,也多半有问题。要想真正验证,除非‘淬火’。”
老周看了一会儿,他更是什么也看不出来,气咻咻说道,“要‘淬火’,我也得当着那老小子的面儿!”
所谓“爬山头”,是行里的术语,主要指修复过的东西。比如这面东汉四方神兽镜,原先可能裂成两半了,又给拼接修补了起来。
当然了,如果是文物修复然后陈列,一般不会叫爬山头,因为爬山头带点儿贬义,多是为了蒙人。
爬山头最早是用在家具上,开始多叫“扒散头”,这个就比较直观了,把散了的东西扒拉起来。
后来,不知怎么就叫成了爬山头,乍一听,就不太容易明白了。不过这里边也隐含了一个意思,原先碎了裂了的东西,若是修补之后当完整品出手,价格上的确能爬一个山头。
如果爬山头手段高明,缝隙也不容易看出来。这面汉镜余耀感觉不对,可也找不出明显破绽,所以才对老周说除非“淬火”。
这个淬火不是真的淬火,不用烧红,直接弄盆开水,把铜镜放里面泡一会儿,然后再弄盆冷水,夹出来一浸,就可以了。
因为爬山头的技术再高明,裂过就是裂过,这一淬火,必然重新开裂。
“你这个朋友要是存心蒙你,你当着他的面儿有什么用?他还说是你弄坏又找人修补的呢!”余耀递给老周一支烟,“这里面有个时间差,你今天刚和他交易完,没法儿赖;你现在打电话,他要是不接,过两天再回复,那就是故意蒙你了。”
老周还真就掏出手机,拨了过去。
暂时无法接通。
“你这个朋友,到底是什么朋友?”余耀问道。
“也不算很熟,最初是采访中无意认识的,四十来岁,叫张志堂,收旧家具的。有时候能碰上古董老家具,他也常在旧货市场转悠,零散弄过古玩。我俩之前没交易过,因为他手里的东西太次。这面汉镜,他确实没说怎么收来的,只是含糊说了一句碰巧了。”
“现在看,蒙你的可能性已经很大了!”
“我不是没防备,但这面汉镜很开门,我又看得细,没想到可能是爬山头的货!”
老周说完,又拨了过去,还是暂时无法接通!老周忿忿地把手机拍在了桌子上。
余耀叹口气,“我明白了,你上午来找我,本来是想让我一起看看的吧?结果卷帘门拉着,你怕我忙,也就没好意思打电话?”
老周应道,“是这么回事儿。不过我就是一个人去,不马上交易拖一拖也成。大意了!本还以为是个漏儿呢。”
“这汉镜也不知道是几模了,纹饰已经不那么清晰,所以更利于爬山头。”
“吃一堑长一智吧!电话不通,看来他真想玩儿赖了!就算再找到他当面淬裂了,也会装无辜,裂了又不能再退。”
“长一智很好,但为什么非得吃一堑呢?”余耀微微一笑。
那枚“鬼眼穿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