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淘宝混古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在操蛋好吗?!
  军人没饭吃,军属在挨饿,子民饿得呱呱叫,这群士大夫在做什么?崇祯死了,大明快亡了,扬州被屠城了,可他们依然在斗争……
  “当年太祖就是想到这点,才设立了锦衣卫。”
  王启年苦笑,“可锦衣卫……县主也看见了吧?后来又办了西厂,可西厂……”
  “你们都是以人治人,而不是以法治人。”
  左弗道:“规矩定下了就是要执行的,不然也不过就是张纸罢了。”
  “这还不依托个人品德吗?”
  “呵呵,想要完美是不可能的,但起码可以多设点难关,多点监督,这样他们也才可以收敛点。”
  “官官相护,您以为只是百姓说说的?”
  王启年颇为愤慨地道:“昔年老夫总角之时,便见族人被小吏欺压。我王家祖上未有读书人,三代往上都是贫农,那小吏将我伯父打伤,我伯父还未来得及跑到县衙告状,才出了村就被人轰了回来,县主可知,老夫家离着县衙也不过几十里路,可就这几十里路,老夫的家人连一里都走不出,这就是官场!”
  左弗沉默了。
  是的,没有制度是完美的,这样的事就是在后世也难以杜绝,可是……
  仅仅因为难,就要放弃自我么?
  不!
  一个制度不完善可以慢慢让他完善,关键是看自己有没有这个心。
  “所以我才要让大家认字。”
  左弗缓缓道:“一个人读没读书差别很大……”
  王启年愣了下,“县主是这心思?”
  “民可载舟,亦可覆舟。唐太宗说得这样明白,可千百年了,就没一个人明白呢。”
  左弗轻笑着摇头,“他们就不明白,其实要让官员老实,还是要看百姓。”
  “太祖不也弄出个大诰么?可那些乡民……”
  “太祖本意是好的,可他忽略了乡民的素养。”
  左弗摇头,“我刚说了,我们的道德是后天规范的,所以我才要让这些人都读书,只有读了书懂了道理,他们才能理智地去监督官员,才能知道怎么维护法统以及自身利益。”
  “可百姓要怎么监督官员呢?”
  王启年也实在是迷惑。
  虽说他出身底层,可这么多年官当下来,他也明白,百姓都畏惧官吏,不要说监督了,就是见着了连话都说不利索,如此畏惧,还怎么监督呢?
  “呵呵……”
  左弗笑了起来,“你们这些官老爷若是愿意替乡民壮胆,他们自然也会有胆监督你们。”
  尊卑,等级观念不破,这监督也是空话,一般小民哪有胆量去跟官斗?所以这些小民不增广见闻,增加知识,那也无法给官老爷们造成压力。
  打破知识的垄断,让这些精英变得不那么精英,才是监督其行为最好的法子。
  虽然,这法子也不完美,但总比现在好。
  这些话也不便与王启年多说,所以谈了几句后,左弗便扯开了话题,“听说大人过两日就要回去了?”
  王启年见左弗不愿多说了,便也识趣地没再多问。
  他喝了一口茶,点点头,道:“这些日子劳烦县主了。”
  “大人客气了。”
  左弗笑道:“大人若是回去,能不能替我给陛下捎些东西?”
  “哦?”
  王启年有些意外,“县主要老夫带什么给陛下?”
  “也没什么,就是一封信。”
  两日后,王启年启程回南京。等到了南京后,他也顾不得休息,立刻请求面见天子。朱慈烺得知王启年回来了,便也放下手头的活计,将人召进自己的寝宫,亲自询问了前线之事。
  “当真有那么厉害?”
  听完王启年的陈述后,朱慈烺露出了微笑,“我早知弗儿妹妹定有留守,不然以她那怕死的性子怎敢跑前线去?”
  “……”
  怕死?一点没看出来,只觉胆大得很……
  “火烧清军船只的战报前几日就送来了,只是朝臣还是不信。这下好了,爱卿回来了,他们便无话可说了。”
  朱慈烺颇为开心地道:“伴伴,让厨房去做些吃食来。”
  说罢便又看向王启年,“爱琴,这回辛苦了。不过朕还想听听京口的事,所以你便留下与朕一起吃饭吧?”
  “臣不辛苦,能得陛下赐食乃臣之荣幸。”
  “呵呵,来,坐,快说说,那太阳能灯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臣也说不清楚……不过陛下,县主让臣给您捎了封信,您要不要看看?”
  “弗儿妹妹有信给我?怎不早说?快,拿来朕看。”
  王启年忙将左弗的信递上。朱慈烺打开,发现有好几张纸,便坐了下来,慢慢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将信放下,脸上的喜悦去了不少,露出了一丝苦涩。
  王启年也挺会察言观色的,见天子如此便询问道:“陛下,您这是?”
  “弗儿妹妹来信说,想将南京到京口的官路重新修整,以便将京口作为抵抗清军的第一战线,方便后期物资输送。”
  朱慈烺苦笑了一声,“想法是对的,可,可朕哪来的钱啊?”
  这话题沉闷了。
  之前弘光帝当家,因着惧怕江北四镇的军阀,自己又好享受,搜刮来的钱财全花这上面了,等朱慈烺接手,国库空的都可以跑马了。不要说修路的钱了,就是官员的俸禄都欠好几月了……
  “或许可募集下?”
  王启年建议道:“听说不少勋贵给左大友送了钱,这些人手里应是有钱的,若是……”
  “你觉得他们肯乖乖拿出来?”
  朱慈烺的眼神一下变得很冷,“当初父亲也这么做过,可有人拿钱出来了吗?个个喊穷,可闯贼却从他们家里搜刮出了不少钱,呵呵,这些人……”
  朕算是看透了!
  这句话朱慈烺没说出来,但意思就那意思。
  王启年蠕了下唇,他也不知该怎么接这话了。他一直在地方上为官,还是头次离高层这么近,对于这些大官的思维他也不是很懂,就像许多年前他不懂,这些人为何反对开海贸易。
  “陛下……”
  想到这里,王启年忽然鼓起了勇气,道:“不若开海吧!”
  朱慈烺一惊,“爱卿,这话可不敢说!”
  “陛下!”
  王启年咬咬牙,“臣在福建沿海等地为官多年,贸易之利巨大,若是我等开海,不但可解决沿海匪患,还能增加收益,陛下,许多倭寇都是假倭,都是咱们的子民啊!他们都没活路了,才去干这勾当的!”
  王启年说着便将自己这些年在沿海为官的所见所闻讲给朱慈烺听,“那些西夷人十分喜欢我们的瓷器,莫说官窑所出精品了,就是民间瓷器获利也是巨大,那些海商哪一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的?眼下正是好时机,大明岌岌可危,若是谁反对……”
  王启年想起了左弗的话,神情慢慢变得坚毅,“谁就是我大明罪人,可诛之!!”


第124章 第一女官
  “这……”
  朱慈烺站了起来,望了望高庸。高庸心领神会,忙将所有人都喝退,自己也退了出去,将门带上后,冷着脸道:“今日王大人与陛下所言若是谁敢传出去半个字,杂家就让他后悔来到这世上!!”
  一群太监宫婢战战兢兢的,忙称不敢。
  高庸冷笑,“皇爷是个宽厚的,不过杂家却是尸山血海里从京城爬过来的,这太平日子杂家想过到死为止,谁要是敢坏陛下大事,谁就是杂家的敌人,杂家一定让他全家都不好过!”
  太监宫婢们都跪下,“公公放心,我等必守口如瓶,誓死效忠陛下!”
  “这就好……”
  高庸忙着在外边敲打,而里面的朱慈烺则沉默了。
  过了许久,他才道:“昔日在卫所,弗儿妹妹也曾与我探讨过这事,我当日就想,也许早早开海,我大明也不会沦落至此。可如今坐到这位置上……”
  他摇头苦笑,“难啊!朕虽登基,可……”
  “如今陛下不用担心了。”
  王启年笑了起来,“清军没能再南下,便足以证明陛下了!若是谁再有二心,杀了便是。”
  顿了顿又加了一句,“乱世当用重典!依臣愚见,陛下如今只要笼络住左大友便好,有此强军在手,不惧任何兵马!”
  王启年这话很真诚了,也显得很二愣子,不过朱慈烺倒很欣赏王启年耿直的性子。想想这样好的官员居然到现在才得以升迁,心里便是有点生气。
  朝堂那些囊虫就知争斗,像王启年这样有才学又正直的臣子却是一直被打压,果然弗儿说得是对的,有些人不杀掉一批,他们是不会乖的……
  杀心在年少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