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淘宝混古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上也都戴着帽子,样子有些古怪,颜色以黑灰为主,看那厚实的样子,里面也应该是垫了棉花的。有些人嫌超市里热,便将帽子的垂耳扣上去,露出里面的毛绒,这实在是有些惊悚了!
  一群泥腿子穿棉袄子还不够,居然还搞起皮裘来了?!这大明到底是多有钱?
  再看这群泥腿子带着一家人,人手一车拼命往车里丢商品的样子,这特么哪里是泥腿子?!就是一般富农也不敢这么糟践啊!
  再看他们下身,从棉袄袍子间露出的裤子明显也是垫了棉花的,脚上都套着一种样式古怪的鞋子,看着也很厚实,十分温暖的样子。
  后来他们在这超市见到了同款的鞋子,终于知道这鞋子原来是叫雪地靴。而头上那种帽则叫雷峰帽。据说是一个住在雷峰塔附近,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发明的。
  为了纪念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以他发明的帽子就叫雷峰帽。
  要命了!
  一群泥腿子罢了,居然穿得这么讲究,这大明到底是富到什么程度了啊?!
  农民工远离家人,忍受着孤独以及恶劣的居住环境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多赚几个钱吗?而且,种花家素来都讲究衣锦还乡,既然要准备回去过年了,平常不舍得买,不舍得吃的东西自然要捎带一些回去。
  一来是为了孝敬长辈,二来嘛也是为了在乡亲们面前显摆显摆。其实他们这些农民工大多还是在为朝廷干活,所以这些东西都是朝廷发的。
  过年回家一套新行头,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这额外的福利让许多进城务工的人都挤破了脑袋。
  好在,大明要搞的基建实在太多了,要供应给海外的订单也实在太多了,所以暂时还没搞出为了工作岗位抢夺而流血的事件来。
  这些工人的工资其实在左弗看来实在是低得令人发指,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却是很高了,那福利更是让人眼红,许多人盘算得好,在外辛苦个两年,家里就能盖起大房子了,还是很气派的那种,而且吃喝都朝廷包了,生病有人管,老了有所仪,所以这活干的踏实!
  所以要过年了,自然不能亏待自己,不但要多买东西回去,还要将装逼进行到底。
  清廷的使臣看得两眼发花,心迷糊。他们看着超市里的东西,一边感叹大明商品丰富,精致,一边又疑惑。
  这些泥腿子到底能拿多少钱一个月?
  寻了个泥腿子问了问,当得知这泥腿子在工地干活,吃喝住全包,交了养老医保还能落二两银子一月后,这几个使臣都惊呆了!
  而且……
  虽说要三班倒,但每班只要上四个时辰呐!而且,每做六天还能休息一天,这明廷什么时候成了大慈善家了?
  正震惊着,却听这泥腿子抱怨,“唉!左大人就是心太慈了!担心我们受苦,像我们这种干体力活的,最多只能上工四个时辰,最后钱拿到手还不如那些在纺织厂上班的女工。”
  清使臣十分吃惊,“纺织厂里还有女工?”
  “嘿,这位老爷您是从偏远地方来得吧?”
  见眼前这个几个人对本地状况不甚了解,这泥腿子也起了卖弄的心思,用一副看乡巴佬的眼神望着这几人道:“几位贵人有所不知,我们左大人曾经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这话听着大逆不道,可我们乡下人哪里讲究这个?
  有了左大人这句话,家里婆娘也能正儿八经出来干活了,不会给人说道了。就说我吧……我虽还没成亲,但是我三个嫂嫂都出来干活了。之前还被人说呢,但左大人这话一写上报纸,就没人敢放屁了!”
  说起自家的情况,这泥腿子显得很兴奋,“现在我爹和我娘就在老家照料孩子,我们兄弟几个和嫂嫂们都一起出来干活,那日子真是越过越好。我那三个嫂嫂赚得比我们还多呢!
  她们在服装厂,纺织厂上班,一天六个时辰,活不累,就是要会捣鼓那些机器,但就这样下来,嗬,每月都是三两银起步!我那二嫂学会了剪裁,专门给西夷人做衣服,我滴个乖乖!”
  泥腿子的脸都红了,明显已兴奋到不能自已了,“一件衣服就拿一百文,每月还有二两银打底,若是自己设计出了新款式,那可了不得!每卖出一件就是二十文回扣,我滴乖乖,那二嫂现在在家说话那顶我们几个爷们!一个月赚十几两银子的婆娘,你惹得起?”
  说完也不等这几个使臣接话,他便自言自语了起来,“哎呀,现在这日子,真得,真是不敢想象。我爹娘说,活了五十岁,人都快进土了,反是过上了好日子。白米饭敞开了吃这样的事,他们年轻那会儿便是做梦都不敢想……
  更不要说吃鱼,吃肉了。家里打了粮食交了租,再给官府纳了粮,哪里还够吃?挖野菜,出去打短工,才勉强糊个口。这还得天爷爷给面子,若天爷爷不高兴,饿死都可能。
  我爹娘就说,他们命好。一直没被饿死,挺到这把岁数,这些年算是享福了。家里不说顿顿能吃肉,但每月吃上个一两回肉总是可以的。我现在在这里给朝廷修路,空的时候也去上识字课……”
  几个清使臣惊呆了,“啥?!你说啥?!你?你还去上学?”
  “倒也不是上学。就是我们这左大人特别喜欢有文化的人,给她干活,哪怕是搬砖,烧饭的也得认字。到处都开了识字班,像我们这样给朝廷干活的,有专门的先生过来教。
  左大人到工地上来视察,就说过,人生明理始读书起。这人啊,哪怕认识几百字,能看个报纸,能写个信都跟旁人不一样,懂的道理就多。道理懂多了,也就不容易犯糊涂,被官吏欺负……我是年岁大了,不然要五六岁的话,那得强制去读书的,不然父母要被抓去打板子……”
  清廷的使臣感觉自己三观都被颠覆了!
  左弗居然要求人人认字?每个孩子还必须得上学?不上学父母得抓起来?
  “那,那普通农家怎么出得起学费?”
  “以前上学都免费的,但是这多人上学朝廷也负担不起啊。所以,现在就交个课本费,没多少钱,也就稍贴补点。但朝廷还供上学的孩子一顿饭啊。而且要求必须供应白米饭,最少都要保证有一个鸡蛋供应,下午还得提供一杯奶粉冲泡的奶。每星期,鸡肉,鱼肉,红肉最少要供应一次。”
  几个使臣只觉自己脚下发软。
  妈呀!
  幸亏没打啊!
  这大明特么有钱的都超出他们想象了!
  对百姓好的……
  当真是将自己当百姓儿子了!
  难怪左弗凌驾于百官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没人说什么!特么谁要敢说什么,还不得给这群泥腿子撕巴了?!
  别看这些泥腿子平时老实巴交的,可真要谁动了他们的饭碗,能跟你拼命!历史上哪一次王朝覆灭的开始不是这群泥腿子掀起的?!
  这群人平时就是个羊,但只要有人带头,那比谁都疯狂!
  瞧这泥腿子兴奋劲,左一句“左大人”,右一句“我们的左大人”……
  听听!
  这就是左弗狂热的崇拜者啊!
  换了自己也得崇拜啊!
  在土里刨了几代人都吃不饱,左弗来了,大家不但吃饱了,穿暖了,特么连书都读上了!
  这他娘的是连圣人都没做到过的事!现在左弗做到了,这群泥腿子怕是都给这位供长生牌位了吧?
  这是要成圣的节奏啊!
  幸好,幸好没打啊!
  参观了新年大促的惠民超市后,他们又参观了冬日暖棚。这真是我滴个娘了!
  这大冷天的,不临温泉,不烧柴火,不挖地暖窑,结果就长出了绿幽幽的各种蔬菜,而他们做的就是在外面罩上一层不知什么材料做的透明棚子!
  这群人……
  一想到这两年冬天吃到的那些绿菜都是这么来的,他们心里堵得厉害!
  他们就这样将大清吃没了!大明人靠着这些冬天的绿菜赚了多少钱啊?!
  不过还好……
  马上议和了,大清所谓的皇帝滚蛋了,那大家就是一家人了。左弗志在天下,想当圣人能看着他们这些北地同胞受苦?
  一想到将来北地也能这么繁华,也有这么多货物可购买,这群人就心里火辣。
  他们可听说了,在左弗的管理下,便是一个商贾只要守法都不会被盘剥。也就是说,哪怕他们当不了官了,但是拿着一辈子的积蓄投资点新技术,新厂,还不得富一辈子?!
  一想到马上两个国家就要合并了,这些人心里火热。左弗说的对!都是炎黄子孙,自己人打自己人有什么意思?北边那些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