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淘宝混古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自己还不能责罚他。
  男未婚女未嫁,自己凭什么阻止?藏心底的那个理由怎么说得出口?尽管天下人尽知了,可却是不能点破的事。
  这家伙现在反其道而行之,而所有大臣都在看着,为了彻底断了自己对左弗的念想,必是会站在孙训珽一边。
  在这些臣子眼里,皇权膨胀也是他们要警惕的事。
  而若自己应了这事,孙训珽则实力大涨,并自己会因为左弗而不忍难为他……
  真是好算计啊!
  朱慈烺嘴角划过一丝冷笑。
  从一个庶子变成一府掌舵人,此人的确是有几分本事。那几个美人还是完璧之身,再加之高庸打听来的消息,呵呵,在青楼与人结交,暗暗布置自己的势力,偏还要营造出浪荡子的面目,若不是弗儿,此人会不会是一路诸侯?
  不臣之人,其心可诛!
  只是现在自己能杀他吗?
  朱慈烺眼里的阴霾更重了几分。
  他不能杀他。
  不然天下人皆会以为自己因儿女私情杀功臣。如此,于他于弗儿都不是好事。
  烟花在天空绽放,臣子们的赞美还在继续,而朱慈烺已没了观赏的性质。
  所爱之人不能爱,所恶之人不能杀,这便是天下共主,这便是天子。
  孤寂,辛苦而又悲凉的事。
  垂下眼,转身下了皇城,不理会臣子们的惊疑,这时候他只想回到自己的寝殿里,看一看画中人,与回忆为伴。
  孙训珽望着天子的身影消失在皇城上,硬朗俊美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屑。
  伤心了吗?
  呵呵。
  这些生来高贵的人啊,总以为自己付出一点便是全部。总以为过去的一点恩惠能套住一个人一辈子,真是高傲自负得令人很不爽呢。
  不过也好啊!
  那妮子那么聪明,想来是明白了吧?
  君臣有别,就死了这条心吧!
  孙训珽扬起唇,无声地笑了。
  嗯,开春了给那丫头弄点莼菜去,就是要让她知道,她那心上人天子圣人才不会想到这些,只会将她当牛马利用。
  下了城墙,从喧闹的人群里退出。
  她亦给自己回了信,满纸皆是冷嘲热讽,可看很多遍还是觉得有趣。
  满盘珍馐不及左弗一字来得有味,有趣啊!
  回了府,又将孙顺眼叫来,道:“来,说说,当日那姑奶奶都是怎么跟你说话的?”
  孙顺眼脸都苦了。
  够了吗?够了吗?!
  这都让自己重复多少遍了?!
  自己小年夜赶回家,就这一天一夜的工夫都让自己重复了五六遍了。天爷爷在上,他可真得一个字没漏,也一个字没添,真没瞎编啊!
  “侯爷,您,您这都问好多遍了……”
  “兔崽子,爷让你回答你就回答,还学会顶嘴了?!快,将左家姑奶奶说的话,说话时的样子给我演出来!演得好,爷有赏!”
  “这,这……”
  孙顺眼内心小人宽面条。
  果然,您老是看我不顺眼吧?真给左家姑奶奶说中了,这是看自己不顺眼吧?要不是左家姑奶奶人好,自己那样回话准会被打烂屁股吧?对自己这么不信任,一段对话要重复无数次不说,还要演出来?侯爷,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对我啊!!!


第380章 毛旺
  二月春雷响过后,琼州府的农民们就忙碌起来了。
  去年十月,知府衙门发了红薯苗,大家在技术指导员的帮助下,将红薯种下。
  如今春雷响了,也意味着琼州又将进入雨季了。红薯耐旱而不喜湿润,所以他们要在雨季来临前,将种下的红薯收上来,并赶在三月前将红薯送到府衙去。
  知府老爷收购红薯,这才是他们愿意种红薯的动力所在。
  自打知府大人来了后,他们就变得很忙碌了。官府给出的种粮好得不行,产量高不说,虫害还少。而琼州稻米一年可三种,但现在府衙给出的规定是一年两种。
  说是高产稻虽好,但也损地力,过度种植会导致田地肥力受损。所以在夏收结束后,要做到只耕不种,待入秋后再进行第二轮耕种。
  初次之外,像旱地这样还要在中间种上一轮豆子。说是这样能增加土地的肥力。
  有些道理他们也不懂。但大人可是神仙,她说的话准没错的。
  虽说稻米一年只两种,但他们的事却没少下来,因为中间除了对土地进行保养外,他们还得种一些其他物种来丰富大家伙的伙食。
  在收红薯前,还得对高产稻进行选种,晒种,药剂浸泡,催芽育秧等工作。待红薯收上来后,农忙也要开始了。
  他们得在播种前,对田地进行干耕水整的工作,并在播种前的两三天时开沟做厢。
  所以,虽然收获多了,但大家的工作依然辛苦。但想想田里的产出,他们都不觉得辛苦,反是很高兴。
  辛苦了有回报,这才是最重要的。
  毛旺推着插秧车在稻田里走着,只一会会儿功夫,一亩地的插秧工作就完成了。
  毛旺今年四十有六,在这人过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里,他已属老年人了。可毛旺虽迈入了老年人的行列,可属于老年人的福利却还不能享受到。
  他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女儿早就出嫁了,虽说还算孝顺,可这年头却容不得女儿常常回娘家。所以这些年都是他跟老伴一起过。
  本家里有三亩水田,两亩三分旱地。他与老伴一起劳作,虽累些,但混个温饱却是没问题的。
  只是随着年纪增长,这田慢慢也耕不动了,生活就显得有些艰辛了。
  本来去年他想将地租出去,但新的知府老爷来了后要求他们种新稻种,还给了一些很神奇的农具后,活计变得轻松后,他又熄了将田租出去的心思。
  毕竟,让人来耕种,自己顶多也只能拿四成粮。就算琼州的稻可一年三种,可算下来,自己一年收入个900斤稻米,再算上一点旱田里的产出,一年满打满算撑死了也就1200斤口粮。
  这点口粮糊口是够了,但若是想有存余就别想了。人到这把年纪,不得不面对生老病死了,若不多存点粮与钱,那心里慌啊!
  现在可好了。
  大人给每家每户都发了农具,像这样的手推插秧机,一个村里就有六台之多。大家轮流用,过去要干好几天的活,现在半天就干完了。而且人还不累,很轻松。
  等收割时,还有收割机,一个村也配备了六台。有了这些神器,即便是他这年纪干农活也不怎么累了。
  毛旺觉得,有这些东西,自己能干到六十岁去。
  如今稻米一季亩产就高达八九百斤,这还是大家初尝高产稻的结果。毛旺估摸着今年耕种,应还能将这产量提一提。
  如今家里三亩水田,按官府要求,一年两种。一年下来,他跟老伴光大米就能收获近5000斤。这放在以前是绝对不敢想象的。而除去这些,他还在旱地上种了红薯与豆子。
  这些都是官府回收的,一斤红薯回收价格是4文。而一亩地能产红薯四千多斤,两亩地就能收获近万斤的红薯,卖给衙门,自己一年就能有35…40两银子进账。
  这放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而轮种时的豆子官府一样收,每斤作价8文钱。豆子的种子也是从官府购买的,亩产能达到250斤这样。
  这样一来,一年收入又能多四两。
  除去这些,剩余的三分地上再种上点蔬菜,自己吃的同时还能卖,这又是一笔收入。而在稻田里养的鱼,放的鸭这些都能卖钱。自家院里再养上几只鸡,这一年到头,除了要买些油盐与布料,基本不用什么花销。
  再加上自己与老伴根本吃不了这么多粮,到时多余的粮还能再以6文一斤的价格卖给官府,每年又能多十几两收入。
  而官府从去年就出了通知,人均不满五亩地的人是免征粮的。也就是说,他与他老伴得有十亩地,官府才会来收粮。
  活了一辈子了,就没遇上过官府不收粮的事。而且就算将来他置田超过十亩了,那也只收多出来的那部分。
  这知府老爷当真是活菩萨啊!
  而他一个泥腿子种种田一年收入居然有70多两,想想就感觉跟做梦似的。要知道就这五亩地他们家都攒了三代人才攒下来的。
  为了这几亩地,祖孙三代不知吃了多少苦啊!
  毛旺想起这些就觉心里酸得不行。要是大人早点来琼州,也许爹娘也能享到这福吧?
  他伸手擦了擦眼角,想着今年的收入足够的话,他打算自己去官府买着插秧机与收割机。等过两年,再攒点钱了,再去置上几亩地,顺便把家里房子翻新下,再买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