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不止座位软和,座位的靠背也被包了起来,靠在上面,一样软和。再摸了摸,感觉填充物和坐垫是一样的,有弹性,靠着十分舒服。
“宗管事,这坐垫似异常柔和,还有弹性,这里面用了什么?”
“听说是装了海绵,可海绵是什么,小的也不清楚。”
说话间,马车已启动了,竟是感觉不到什么颠簸,这让任宁更惊异了。
就算这里用了水泥路,可坐车马颠簸是免不了的,这车怎一点颠簸感都没有?
似是看出了他的疑惑,宗盛笑着道“听说老父母大人明了一种叫作弹簧的东西,装在这车上可减颠簸,这些城里出租四轮车都装了弹簧,所以行驶起来特别稳当,坐得也舒服。现在已有不少富贵人家跟四通车行厂订购了。”
“厂?”
“是。县太爷说,小规模生产的叫作坊,大规模的产生的叫厂。小作坊生产成本高,大厂生产成本能降低,所以鼓励大家开厂。”
“这是何道理?”
常昆一脸懵,“不都是作坊吗?”
“这个小的也不清楚,只知报纸上说,开厂的,大人会提供各类方便的工具,而且采取流水线生产模式,一人负责一个部件,最后组装,不但省时省力,还能节省成本,说这法子秦时就有了”
第267章 看不透
“这倒有趣了。”
常昆笑着道“我知物勒工名是秦时流传下来的。可却不知,秦时还有这流水线作业法。”
“这个小的就不清楚啦。”
宗盛挠了挠脑袋,“都是报纸上说的。报纸是县太爷组织弄的,应该不会胡说。”
说到报纸,任宁又想起了自己的疑问。他将宗盛之前给自己的报纸又从袖口抽了出来,摊开看了看,这回他不再纠结这纸怎么做的了。
反正问这个人也得不到答案,不如以后问左弗好了。
现在他倒是对这个类似邸报的东西更有兴趣了。
商户如何生产,怎么生产报纸上也说?这左弗行事还真是怪异,处处都透着古怪。
报纸上常州日报四字很显眼,在这四个字下面,还有期刊以及日期。
在日期下面有一条线,将这一部分隔开,下面最显眼的地方写了一排比“常州日报”略小的字今日要闻。
在这下面的字体就比较小了。而内容也比较丰富,有时政,有本地要闻以及政策,还有对天气的预测等。
内容很多,每一条都比较简短。等翻一面过来,现反面有对这些内容的详细补充。
这些东西,有些邸报上也有。左弗身为武进县地方官,了解朝廷动向也要靠邸报,将邸报的东西弄着上面来倒也不奇怪。
只是这人也聪明,明显知道哪些可以说,哪些不可以说,都是经过删减挑选的。
这人不像传说中那般鲁莽,还是很知分寸的。
带着这样的想法,任宁又继续翻动报纸。到第二张纸时,内容陡然轻松了起来。
上面有连载话本,说得是修仙之事。写法颇为新奇,通篇大白话,但却也觉精彩。
想到宗盛说,这是面向百姓的邸报,便也不觉通篇大白话奇怪了。
其实,第一张纸上的内容也是大白话,只是稍微文雅严肃点罢了。
除去这话本连载,还有写生活常识,天文地理,医学养生的。除去这些,竟还有木材,米价,盐价等物的近期市场均价,这对那些外地来常的商贾来说,是十分有用的信息。
这点,再次证明了左弗是个颇懂经济之事的人。同时也又一次推翻了她私人把持商市的谣言。
两张纸,内容颇多,可价钱却是便宜,这点也让任宁很纳闷。
卖这么便宜,就不怕亏本么?只是见这印刷字体颇为古怪,心里又琢磨,她难道掌握了什么新的印刷之法,可大大降低成本?
“长乐兄,快看!”
正纳闷着,常昆的惊呼打断了他的思维。
他顺着常昆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路边摆着几个巨大铁制笼子,有几个人被关在里面,在笼子上面还插着标,上面还写着字。
定眼瞧了瞧,现那插标上分别写着随地大小便,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字眼。
“这是?”
“老父母大人不许任何人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吐痰,初犯罚钱,再犯就要被关笼子。这笼子里的人都是屡教不改的人,所以被关在这儿,受烈日炙烤的惩罚。”
宗盛指向窗外,“贵人请看,那边有垃圾桶,每隔一段路就有这样的垃圾桶,连坊间内都有,所以若是随手扔垃圾会被处罚。而进城的牲畜也都要套上粪兜子,你看,我们拉扯的骡马都套了粪兜的。
这些粪便官府是集中收的,官府还给钱呢。所以大家也都能自觉遵守。”
“这牲畜有三急可以套粪兜,可人怎么办?”
常昆有些不解道“这粪尿影响市容,爱干净是好事,可这人总有三急啊?”
“大人在城里正在造公共厕所,现在许多商家都和官府合作,出租店家内的茅房,在门口挂上红色牌子,大家就知道这家净衣的服务,便可入内解决三急之事。至于吐痰惠民市有种纸手帕卖,价钱很便宜,可以吐在纸里,包好,扔在那个绿色垃圾桶内。”
任宁感到不可思议,“就因为这个,居然花巨资造茅房?”
宗盛咧嘴笑了,“大人行事看着古怪,上来我们也不理解,可慢慢就觉到好处了。以往夏日,城里都臭烘烘的,可自打大人改了排水系统,将其封闭后,这臭味就减少了。现在又狠抓这些不守规矩的人,街道干净了,空气好了,我们也觉舒心多了。
报纸上三番四次地说,随地吐痰,大小便会让人生病,便于瘟疫的传播,想想也是有道理的。不然以前有人得了瘟疫,干嘛要隔绝出来?报纸上还说,饭前便后都要洗水,喝水要喝煮开的水,不然肚里容易有虫子,人不易长寿。
以前我们也不信的。可自打一月前,官府帖了告示,可让我等免费去领取打虫的药,我吃了下去后,真拉出了许多白白长长的虫子,可把我吓坏了,以后再也不敢喝生水了,饭前便后也一定用从惠民市买来的硫磺皂洗水。像这夏天,更是要天天洗澡洗头,冬天每五天便去城里的澡堂子泡一泡,大人说的话都是真的,人干净了,就少生病,还长寿。”
常昆等人忍不住蹙眉,这人虽说认字了,可说话还是这么不文雅。拉出虫子听着就好恶心啊!
只是这打虫药又是怎么回事?还能免费领?
带着好奇,任宁又询问开了,“那打虫药贵吗?”
“我也不知道,大人和小孩吃的不一样。小孩吃的那种跟个宝塔似的,还甜的,那些小娃儿开心得不得了,只当是糖豆吃。而大人吃的则是白色的,就着水直接咽下去。这药贵不贵小的也不知道,大概很贵吧?用过的人都说效果好”
“所有人都可以去领?都不要钱?”
常昆还是有些不敢置信地道“即使只要一文钱,常州这多人,那也不是小数目啊!”
“大人行事素来捉摸不透,不过对百姓好是真的。”
宗盛挺了挺胸,颇为骄傲地道“大人初来常州时,就说过,都说父母官,当官的要爱民如子。可要她说,当官的应孝百姓如父母,吃朝廷饭的才是百姓的儿子。大人真是做到了这一点啊!真把百姓当父母啊!”
宗盛眼里隐隐有泪花闪现,“我以前就是个苦力,都是大人给了我再做人的机会。在常州四处开识字班,教我们认字,教我们本事,她老人家来了一年多,我们的日子都变好了,都能吃得饱了。”
民望可怕。
这是任宁等人的直面感受。
再看向窗外时,心里的抵触又少了许多。
且不说这人是不是真那么跋扈,那么狡诈吧。就单单能说出“官如百姓子”这样的话来,其人品德也不容质疑啊!
“那就是传说中聚太阳光于灯匣内的路灯吧?”
常昆指着路边的路灯道“这个倒听王启年大人提过,说这玩意被太阳晒晒就能亮。京口也都装上了这灯。嗳,不对,长乐兄你现没有?这左云舒走到哪,路修到哪不说,怎路灯也是一路装??”
“有了路灯,百姓生活要方便许多。她既自诩为百姓子,这样便民的事怎可能错过?”
任宁道“我大明虽有宵禁,可坊内并不禁止,一些贫寒子弟可借着路灯,一些想要做女红贴补家用的妇人也可到等下做针线活,若是有钱,自然要装上的。”
话虽这样说着,心里却也更纳闷了。
这左弗捞钱的能力很强,可花钱的能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