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门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官吏,也赶忙起身,拜道:“下官等恭问侍中公安!”
  “诸君快快免礼……”张越连忙回礼,向着众人作揖稽首。
  然后,他就笑着看向了多日不见的隽不疑。
  自八月回京述职,隽不疑就一直留在长安,汉家刺史们每次回京述职,都会停留三到六个月。
  之所以要停留这么久,主要是现在的刺史机构,能管的事情真的不多。
  就是其职责范围的六条督查之事,也经常会碰到硬钉子。
  刺史只是说起来风光而已。
  但其秩比才六百石!
  下面的属官,多是两百石、四百石。
  这样的地位,别说是面对郡国的那些大人物了。
  便是地方上的县令,若是靠山硬扎,也多半懒得理他们。
  而那些豪强们就更拽了。
  自元封年开始设置刺史以来,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已经有十七位刺史,在职位上遇刺殉职。
  他们都是死于触动地方豪族利益,而被暗杀。
  就在去年,扬州刺史王竟在会稽郡巡查时忽然暴卒,震动了整个汉家。
  刺史工作的危险,由此可见一斑。
  故而,为了保护自己,更为了工作更加顺利。
  汉家刺史们每次回京,都要尽可能的争取朝野支持,特别是御史台和尚书台的支持与背书,并且了解和清楚国家目前的政策。
  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保护自己。
  不至于死了,都没有一个交代。
  “曼倩兄……”张越笑着对隽不疑拱手道:“还请兄长为我引荐诸位州部刺史的明公!”
  隽不疑闻言,连忙拜道:“不敢!请容下官为侍中介绍!”
  “这一位,乃是徐州刺史阳公讳唯,阳兄在徐州,为陛下监察郡国已有三年,曾弹劾两千石十余人,纠正冤案三十余宗,可谓国之栋梁也!”隽不疑领着张越,介绍着一位看上去四十多岁,比较瘦弱的官员。
  张越听着连忙拱手答礼:“见过阳刺史,久仰大名,今日相见,毅深感幸甚!”
  “不敢!”阳唯连忙道:“下官粗鄙之人,唯愿侍中公多多海涵!”
  隽不疑又将张越领到一个三十余岁的官员面前,介绍道:“此乃扬州刺史张公讳懋……”
  “张公乃是故扬州刺史王公大人之甥,王公大人一生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为百姓福祉奔走于扬州大地十有三年,其殉职之后,张公毅然决然,接过了王公未竟之事,将会稽郡的巫蛊害人一案彻底厘清,让百余无辜之人沉冤得雪!”
  张越一听,立刻肃然起敬。
  已故的扬州刺史王竞刚直的名声,哪怕是关中也有耳闻。
  而其死于巡查会稽巫婆神棍蛊惑民众,残害百姓,以活人祭祀一案,更是在去年震动天下。


第0642章 定策(3)
  宾主落座,张越环顾四周,然后轻笑着道:“本官此次来兰台,是奉了陛下的圣命,来请诸公为我介绍一下青州、徐州、扬州地方官员的情况……”
  听着张越的话,隽不疑、阳唯和张懋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
  天子派他的侍中官来找州部刺史,了解地方郡国官员情况?
  这无疑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
  这说明了,天子对于青州、扬州和徐州的情况,恐怕已经无法忍受了。
  三人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隽不疑问道:“不知道侍中公想了解哪一方面的情况?”
  张越呵呵一笑,道:“我看过了诸公的报告和奏疏,也仔细阅读了青州、徐州、扬州郡国各上计吏的报告……”
  “情况触目惊心啊!”
  “天子闻之异常震怒,以为东南不复为汉土乎?”
  隽不疑等人连忙出列恭身拜道:“下官等死罪!”
  张越摆摆手,道:“诸公不必惶恐,陛下对于诸公的工作是认可的,并高度赞赏的!”
  众人连忙再拜:“下官等惶恐!”
  青州、扬州、徐州的问题,作为刺史,他们当然明白。
  甚至非常清楚问题的严重性。
  但有什么办法呢?
  刺史只是六百石而已,虽然名义打着御史的旗号,甚至还有天子节,可以便宜行事。
  但终究人少,权小,面对庞大的官僚系统,他们能做的,也不过是尽力纠正。
  实在纠正不过来,就只能请上级干预。
  但是,隔着几千里,长安城的命令到了地方,还有几分效力?
  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且,就算刺史真的有权,但面对复杂广袤的辖区,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就以青州为例,青州下辖有八郡两国,上百个县,人口接近了一千万。
  而青州刺史,拢共不过一个刺史一个丞,加上十几个佐吏和百来号官兵、杂吏和衙役而已。
  就像一滴水,滴入大海,根本就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尤其是地方上,很多士大夫官员,对于刺史,奉行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
  故而,问题,只能是慢慢发酵。
  到现在,哪怕是他们,也讲不清楚,治下辖区的问题,已经严重到什么地步了?
  隽不疑甚至的悲观的认为,青州的问题,最终只能用军队来解决。
  如今,张越的态度和传达的信息,更是让他陷入更深重的悲观之中。
  “公等不必如此……”张越上前扶起三人,道:“此来,吾是来与诸公商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他看向隽不疑,问道“曼倩公,以公之见,若国家欲要革除青州之弊,再造乾坤,可依靠之良吏是谁?”
  隽不疑闻言,拜道:“以下官之见,朝堂若果欲革除弊政,北海郡都邮郑原、千乘郡太守刘遂、胶东王太傅赵建文以及胶东海官令羊奋或可以为国家分忧!”
  “这些皆是地方良吏,有心要为天子尽忠,为百姓谋福祉之贤能!”
  张越听着,暗自在心里将这些人的名字记下来。
  隽不疑说他们有能力,有意愿做事,这很好。
  但,到底他们行不行,张越还要自己去接触。
  接着,张越又问了张懋和阳唯,将扬州、徐州地方上的良吏名单,也搞到了手里。
  张越在心里面数了数,加起来有十四位地方两千石。
  虽然相对于青徐扬三州的上百两千石,这个数字显得有些可怜。
  但对张越来说,已经是足够了。
  希腊的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对于青徐扬的事务,只要有一批肯做事,愿做事的精干官吏,完全可以撬动这一潭死水。
  况且,张越也不是空着手要做这个事情的。
  政治的本质就是利益和交换。
  只要找到对的方法,就可以说服大部分人,参与改革。
  真要比起来,其实商君在秦国变法的时候,面对的情况,可比现在汉家的青徐扬要糟糕的多。
  彼时,秦国对外丧师辱国,连函谷关都丢了。
  而内部政治,混乱腐朽,落后至极。
  大批的腐朽世卿,霸占着国家的资源。
  而底层的人民,更是完全看不到任何希望。
  反对变法的力量,远远超过了商君所拥有的支持力量。
  但商君为何能够成功?
  张越自穿越以来,一直研究和思考此事。
  到现在,他差不多能明白商君成功的原因了。
  商君的成功,其实是建立在将蛋糕做大,并让所有人参与分享的基础上。
  而且,他的改革是渐渐式的改革,在一开始并没有去触动旧贵族和旧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
  而是徐徐图之,等到变法开始起了作用,得利群体越来越多,创造出一个足以与旧利益集团对抗的新的地主阶级时,他才开始第二次变法,废黜井田制,开阡陌,强制小农经济,实施异子之科。
  更重要的是,在第二次变法前,商君先打了一仗。
  用对外军事的胜利和战争红利,奠定了再次变法的基础。
  哪怕是旧贵族们,也不得不承认,商君变法,真的让秦国强大了,真的让秦国得到好处了。
  也正是因此,哪怕商君车裂,其所缔造的秦国制度和法律,也没有改变。
  如今,青州、徐州、扬州的情况,与商君面对的情况,当然是不一样的。
  但,值得借鉴的地方,也有很多。
  至少,商君变法的成功经验,告诉张越,要在一个满是旧贵族旧势力扎根的环境下,改变世界,按照自己的理想来描绘世界的蓝图。
  首先要做的是,避免直接与旧贵族和旧利益集团正面对抗。
  因为倘若激怒了这些腐朽老旧势力。
  他们就可能会到处下绊子,拉后腿,阳奉阴违,各种捣乱。
  就像王安石变法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