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张越现在并没有实锤来证明这一点。
所以,他只能想办法,曲线救国。
“殿下,您的这个想法,臣以为恐怕也是无济于事,甚至只会让事情更糟糕……”张越低头道:“殿下可知,太宗与先帝除肉刑后发生了什么?”
“当年,有肉刑之时,百姓犯法,最多不过刺面割耳斩趾,然而自肉刑废弃后,地方官便以鞭笞百姓为乐,动辄五十鞭,一百笞,受刑百姓非死既残……”
“太宗与先帝,本意以仁德泽民,却反而让百姓境遇更糟!”
当然,这个话,张越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公开说的。
除肉刑和太宗皇帝和先帝的政绩,是功德,哪怕弊端再多,也没有大臣敢公然议论。
但私底下就无所谓了。
对于这个事情的议论,也不止张越一人。
事实上,连汉家的历任廷尉卿都曾经召集过幕僚商议此事。
只是,每一个人都投鼠忌器,不敢对先帝与太宗皇帝的‘圣德’否定一字半语。
刘进自然也知道这个情况,在这些天,他与贡禹等人整理新丰文牍时,就经常发现,很多百姓,不过犯下小罪,就被打死打残。
以至于,百姓从此不敢轻易去官衙上告。
地方官因此乐得清闲。
“且,殿下难道真以为大宗族就不蓄奴了?恐怕未必!”张越直接道:“以臣之见,恐怕大宗族蓄奴的意愿会更强烈!”
“因为他们人多,需要服役的丁口也多……”
刘进一听楞了。
他以前根本没有想到这一茬,听张越一说,他终于醒悟过来。
宗族越大,人口越多,服役丁口也越多。
这只会增强人民,更加强烈的蓄奴意愿,而不是相反!
“那就只能坐视天下生民沦为他人奴婢,与猪狗为伍吗?”刘进看着自己前方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的奴婢们,这些人里,有的甚至还是孩子,年纪最多十二三岁而已。
“不然!”张越轻声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
他的嘴角微微翘起,如同魔鬼一般狞笑:“关键在于,殿下是要做诸夏的君子还是夷狄的君子……”
“诸夏的君子如何?夷狄的君子又如何?”刘进问道。
“诸夏之君子,乃夺夷狄之丁口,以惠诸夏之生民……”张越低头道:“如当初,赵老将军伐西域楼兰、姑师之国,掳其人民,充为官奴婢,得其妻女,以分军士……”
“强弩将军李息,当年率军平定羌人叛乱,尽没羌奴数万,充为戍田之奴,天水郡百姓至今受益……”
“臣闻,西域有三十六国,更有远方康居、大夏、身毒之属,有百姓以千万计,若王师伐之,得其民,获其地,奴役之,以其人民充为中国之奴……则中国百姓为奴婢者将日少……”
“殿下届时,再行算缗之限,对于任何以汉人为奴者,课以重税,则天下人民皆以夷狄为奴,而释中国奴婢……”
“如此,天下生民,无论贵贱,皆感念殿下恩德,民心归附而天下治矣……”
听着张越杀气腾腾的话,刘进不得不为之一楞。
“张侍中对于夷狄也太过严苛了些吧……”刘进叹道:“如此手段,夷狄诸国,恐怕未必服心,其必作乱啊……”
“他们敢乱,臣就敢杀!”
“一人造反,株连全村!一村反,则屠一乡,一乡反,屠一县,终究可以服其民……”
“况且,臣觉得,未必需要如此,届时,可以在远方之国,扶持两国,相互征战,一国势弱则助之,一国势强则削之……”
“如那身毒之属,其国数百,人口数千万之多,如此操作,自然其彼此相互攻伐,而我汉家坐收渔翁之利!”
这正是后世日不落帝国的成名绝招!
大英帝国仗此绝技,让整个欧陆,永不安宁。
要不是后来米帝崛起,大英帝国靠着这一招就能让自己永远当欧陆的大佬。
即便如此,牛牛虽然衰落,但也依旧靠着这一招,在欧陆充当永远的搅屎棍,让欧洲永远无法团结。
而欧洲不能团结,得利的当然就是牛牛喽!
“那夷狄之君如何?”刘进问道。
“夷狄之君?”张越冷笑着道:“自当禁锢中国思想,废人民持械之权,而假‘平等’之名,与夷狄诸族以特权,以小族而临大国,用外制内,奴中国之人民,结万国之欢心……”
“简而意之,就是割诸夏以肥夷狄,用中国以养万国……”
“够了!”刘进听到这里,就愤怒的举起手来,制止了张越继续说下去。
“臣死罪!”张越连忙拜道。
但心里面却乐开了花。
经过这么多天的相处,张越已经摸清楚这位帝国皇长孙的性格。
他虽然仁恕,但却不是傻白甜。
又经过张越这么多天的暗示、鼓吹,早已经渐渐有了诸夏民族主义者的倾向。
换而言之,他根本不可能去选所谓的‘夷狄之君’的道路。
“孤失态了……”刘进也反应过来,扶起张越,看着他道:“孤知道,侍中乃是故意激将于孤……”
刘进又不傻,他当然明白,张越这玩的是逼他二选一的手段。
但是……
假如要他在奴役夷狄和奴役诸夏之间做选择。
他当然是会选择奴役夷狄了!
只是,这终究有悖他长久以来受到的教育和三观。
张越看着,却是知道,他终究有一天,将不得不走上那条道路。
因为,很快他就会发现,除了对外扩张,殖民域外,开拓和奴役异族之外,他这位长孙将别无选择!
因为,接下来,他将会看到一个真实的汉室,一个真正的基层。
就听着刘进说道:“或许,有一天,孤会如侍中之愿,成为那样的君王……”
他忽然背过身去,悠悠说道:“但那真的就是侍中之愿吗?”
“孤变成一个类似皇祖父那样的君王……”
“无情无义,冷酷冷血,只为国家社稷,只有天下万民,而无亲朋……”
张越闻言,笑着道:“殿下不会的……”
刘进转过身来,盯着张越,问道:“为何?”
“因为,臣觉得殿下不会……”张越轻声笑道:“殿下仁恕,待臣下如家人,纵然有一天,殿下会变,但臣相信,殿下也不会改变本性……”
“所以,臣知道,臣得当殿下的那把刀啊!”
“为殿下去铲除和剪除那些夷狄乱臣,去征服那些域外之国……”
“为殿下实现那个‘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的理想……”
刘进听了,终于露出笑容,一屁股坐下来,笑道:“爱卿知孤,爱卿知孤!”
他是不可能去做如张越所说的那些事情的。
但是……
假如张越不告诉他,他也不知道,岂不就可以了吗?
如此既不违背本心,也能安享太平。
或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垂拱而治’。
第0173章 乡校(1)
众人重新上路,很快就进入了枌榆社境内的第一个亭——阳里。
在沛郡丰县,阳里是真正的帝乡。
大汉高皇帝的出生地。
而在新丰枌榆社的阳里,则是高帝当年安置他的山东老兄弟们选择的第一个地点。
一入阳里,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与村外田野中,那些衣衫褴褛,辛苦劳作的奴婢不一样。
整个阳里和谐而安宁。
道路干净整洁,村中百姓的民居,整齐有序。
村中有着宽广的大道,连通内外。
远远的还能听到有稚嫩的朗朗读书声传来。
“仓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教,谨慎敬戒……”
“是在背诵《仓颉篇》……”张越听了笑道:“殿下,我等不妨过去看看……”
刘进也特别有兴趣,闻言点点头,道:“看来阳里的小学教育做的很好啊!”
脸上也多了许多笑容。
汉室对于地方乡村教育特别重视!
尤其是当今天子,多次下诏,要求地方乡绅加强对百姓的启蒙教育。
而汉代普遍设置在基层的三老,其主要职责也是教育本乡本亭的蒙童。
汉代大部分的寒门士子,都是通过这种乡学完成的基础教育积累。
譬如原主,六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了长水乡的小学进行启蒙教育。
只是……
汉代的小学,与后世的小学是完全不同的。
汉代的小学,又称乡学。
并非全年制的学校,而是具有时令性。
一般冬天开始授学,到春耕即止。
所以,东方朔曾说:臣朔少失父母,长养于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