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春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涉及到这么深入的话题,朱高煦一时无从说服沐蓁、自己又不认同她,所以他开始有意识地岔开话题。他想起了一件让沐蓁感受更强烈的事,便先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光景。
  宫女宦官们都在十步以外,离得较远。朱高煦便低声说道:“在梨园那次,朕看了你的身子,真不是故意的。”
  果然沐蓁的脸顿时“唰”地红了,甚么天人感应、或许已马上被她抛诸脑外。
  忽地提起,沐蓁虽很不好意思,但而今俩人已有了名分,她很快又镇定下来了。她看了一眼朱高煦,轻声道:“那件事本就怪不得圣上。不过圣上别误会,我不是那种人的……”
  朱高煦点头道:“我当然明白。”
  沐蓁道:“因被圣上看了,我便经常想起,心中好生纠缠。后来感觉很怪异,隐约还想被你看一回……”她越说,声音越低。
  朱高煦道:“怀孕才一个月,还能做那种事的。今晚朕就在你宫里就寝罢。”
  “圣上……”沐蓁羞涩地轻吟了一声。
  ……次日朱高煦在御门见了大臣之后,便来到柔仪殿办公。
  最近天气很好,京师的气候是风平浪静,或许沐蓁说得对,上天赞成这次北伐!朱高煦也问心无愧,本身就不是不义之战!
  大多奏章是不用每天批复了,内阁与典宝处便能处理,至今没出太大的问题;不过有关北征的事宜,还是会直接呈送到朱高煦面前。
  兵部常有奏报,诸事比较繁杂;对于兵器军械的调拨、也有奏章。
  朱高煦大致看了一下兵部准备调运的兵器弹药,装备对于“伐罪之役”时汉王军使用的东西、没有本质性的改变;但是完善了当初还不太成熟的制作体系。
  其中的汉王炮,以前尺寸不统一、使用麻烦。如今各局院作坊,已经统一使用了守御司南署“铁厂”的尺寸标准、以及铸造技术,终于避免了炮弹难以补充的弊病。
  在火铳上,以前类型繁多的“铜手铳”、“神枪”等都淘汰去了地方卫所;京营精锐所用、及分拨给北征各路人马的火铳,全部使用开山铳。
  使用的火药也与以往有所变化,加入了几道过滤晒煮的提纯工序,然后碾磨筛选制成颗粒。因火药威力提高,火铳火炮使用的火药用量,兵部与五军都督府也进行了新的调整规定。
  朱高煦根据这些经验,在心里琢磨着:特定技术上的提高,自上而下的政令手段是有一定效果的,只要投入足够的钱财和资源。不过若要技术全方位地发展,就需要更广大的群体参与、并且有动机与积极性。
  他放下兵部的奏章后,想起了昨天沐蓁提到的“天人感应”,忽然想起今年是秋闱的年份、明年春就要开恩科取进士了。
  朱高煦便叫太监去武英殿,拿内阁最近处理的政务卷宗来看。
  果然在卷宗里,发现了有关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今年秋天考举人的事情。“秋闱”乡试由各省级贡院主持考试,不过礼部要派人下去监管;考官、题目等,朝廷都要控制。
  朱高煦不用详细地询问秋闱的进展,心里也能百分百地断定题目:必定还是儒家理学那一套!
  自宋代以来,直到大明朝,儒家理学都是官方认可的学问,也是科举取士的方向。便意味着:读书人从儒生、秀才、举人、进士,大多数人的思想都很统一……
  世人十分功利、注重实用性,不管人们是否认同,学这个东西能做官,大家读书便都愿意学。就连《史记》之类的严肃书籍,此时都属于没鸟用的闲书!
  朱高煦虽然出身藩王、且以武夫形象示人,但他从小有饱学之士教导,教育资源很丰富。所以他现在脑子里、还记得不少学问;对于古代的多种学说、各派学问大概怎么回事,他还是了解的。
  宋代前后,兴起的理学、心学,都是儒家的分支,有着比较完善的成套体系。
  实际上这些在朱高煦眼里“落后”的思想,对维护朱家王朝的统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其严密地阐述了君权、伦理的合理关系;如果不是最基础的东西、本就是错的,这一套世界观几乎无懈可击!
  若是朱高煦现在告诉大家“科学”,因为他的皇帝身份,非得被人们认为是疯子不可……本来就要杀朱高煦、早已变成敌人的兄长死了,朱高煦只是有稍许嫌疑,就把他弄得有点焦头烂额;更别说皇帝突然跳出来,要挑战世间的思想基础了。
  而且科学之说,不一定能与现在的生产力、统治秩序匹配。
  “不能操之过急呀……”朱高煦喃喃地自语了一声,无奈地合上了内阁的卷宗。
  侍立在侧的太监听到他说话,赶紧聚精会神地留意着。但朱高煦已没有了下文。
  他打算暂时不管今年的乡试、明年春的会试了,让大臣们去捣鼓就行;至少熟悉的东西、人们都玩得很娴熟,好过天下大乱。
  眼下看来,理学就理学罢!反正朱高煦登基的时候,自己也在承天门上“天人感应”过。
  朱高煦不禁再度想起了自己说的话:任何有意义的大事,都复杂而艰难。


第六百六十八章 旧甲
  转眼已至六月间,京师的天气是越来越热了。偶尔下一场暴雨,亦不能将炎热降温。朱高煦原定离京的日子是六月下旬,就在本月!
  诸事已陆续准备妥善,包括御寒的衣裳与毡毯、已经运至北平布政使司。
  现在京师很热,但等大军到了蒙古地盘,正是秋冬寒冷季节。兵部及五军都督府奉旨,向沈家商帮订了大批毡毯、棉衣、毛纺衣物。
  本来这是不合规矩的事,大明朝的官军用度,一般是兵部所属各衙门找工匠制作、再下令各地官府征发民丁运输;此次由于颁发了圣旨,大伙儿也没办法,只能用权宜之法。
  沈徐氏刚到京师数月,在直隶地区兼并了一些织造厂、仍无法满足需要;她又联络了各地的商帮购买,大致已按期交付。
  而户部尚书夏元吉请旨增印盐引后,以盐引为报酬、找了一批商人,将御寒织物沿运河转运、运去北平布政使司。这些盐商以前就常常运粮去边关换盐引,舟船骡车都有,运输起来倒也轻车熟路。
  朱高煦还知会了沈徐氏,建议她在这次军需供给中赚到了钱、多向官方船厂订造海船,将来可以给她运输官府物资的订单。不知究竟为何历朝都喜欢河运,但是朱高煦以后世的观念,认定近海的海运应该成本更低。
  除此之外,守御司南署的鞑靼指挥分司、兀良哈指挥分司,也早就去了辽东。他们将通过曾向大明臣服、有使者来往的兀良哈部落,打探蒙古那边的消息。
  这个月下旬,朱高煦便将率两万精锐骑兵北上,亦是北伐军最后一批离京的人马。
  ……柔仪殿的大殿里,朱高煦坐在中间的书案后面,面前摆着一张地图。一众武将站在书案对面,行礼之后就在那里说起了话。
  这时朱高煦开口道:“新城侯张辅!”
  张辅从人群里上前两步,抱拳道:“臣在!”
  朱高煦便径直道:“本次行军,由你负责安排行军扎营、轮值宿卫诸事宜。”
  众将听罢都纷纷瞧着张辅。张辅也是十分意外的模样,他立刻抱拳道:“臣遵旨!定不负圣上信任,忠心值守,不敢懈怠!”
  朱高煦点了一下头回应。看见张辅退到武将人群中后,一脸思索的样子。
  包括张辅在内的一众武将,或许都觉得朱高煦身边的宿卫骑兵、应该由汉王府旧将部署才对。
  然而朱高煦认为,张辅的处境正在改观;一个有晋升机遇的勋贵,已经看到了前程的曙光,不太可能在这个时候有二心!
  因此朱高煦敢重用张辅。
  “陈大锤率羽林左卫骑兵、王彧率金吾后卫骑兵,随朕北行。”朱高煦又道。
  二人陆续上前回应领旨。
  “百户陈伍,你自中军骑兵离京起,便做朕得侍卫将领。”朱高煦抬头,望向站在最后面的年轻人。
  众人纷纷转头看,便见一个武将正抱拳拜道:“臣遵旨!”
  大伙儿刚才只觉得这个人面生,都没怎么注意他。很多人现在也搞不清楚这个陈伍甚么来头!朱高煦现在是皇帝了,平日里召见的都是手握重权的文武,一个百户站在这柔仪殿当真稀奇。
  朱高煦也不解释,反正他自己明白怎么回事。
  去年在湖广衡州府,那个段杨氏想刺杀朱高煦,但是她刚到城里、还没动手,便已经被这个陈伍察觉了;后来朱高煦叫陈伍做百户、约束部下不能泄露消息,陈伍也做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