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十六日早上下了一阵小雨,不过之后就晴了、中午前后还出了一阵太阳。道路因此干燥了不少,汉王军的行军速度也加快了。
朱高煦根据斥候的禀报,估计今天旁晚、大军就能到达阳朔县东的漓江渡口。
天上多云,地上有风,阳光时不时透过云层。
前方又有信使过来,朱高煦等一队人马离开大路,驻足在大军队伍的侧边。朱高煦伸出右手,拉直了在风中摆动的信纸,埋头看了起来。
他的身体还比较虚弱,不过高烧在前天早晨就退了。因为完全没休息好,现在他主要的不适是脑袋有点疼、思维比较慢,还有喉咙吞咽时疼痛。估计扁桃体发炎了,没有几天时间,这些症状恐怕是好不利索的。
赵平在信中禀报,已于今日下午,在阳朔县东的漓江窄处架设好了两道舟桥。敌军前锋数千人亦抵达了此处,隔着一个村庄,在数里地外扎营;敌主力大营在西南面十多里地外。
朱高煦的喉咙不适,不太想多说话,看完信之后,便将奏报先递给身边的王斌。他只对周围的部将说了一句话:“吴高欲与我决战!”
他不解释,只是随口说了一下自己的判断。
这几天,双方大军走的是不同的两条路;官军位于漓江西岸,阳朔县城同在西岸,而汉王军走的东岸。因此,汉王军若要进军阳朔县城,须得横渡漓江。
但是攻占阳朔县城,并非朱高煦的目标。他叫赵平先行架设浮桥,只为了给吴高以一些充分的理由、好叫吴高相信汉王军的目标是县城;而朱高煦这几天冒雨行军的真正企图,是让敌军也疲劳行军。
所以赵平架设的那两道舟桥,汉王军并不一定会使用。
而现在敌军前锋已经抵达舟桥附近,却只在数里地外监视,毫无袭扰的迹象!敌军若不想汉王军渡江,此时完全可以发起一场小规模的战斗,试图烧毁浮桥。
吴高却没有下令那样做。他当然不是因为有风度,而是希望汉王军从那里渡江吧?所以吴高的意图,极可能便是在漓江西岸与汉王军对决,以分出胜负!
王斌的声音道:“吴高要是不想和俺们打,怕是会派人来烧舟桥。”
朱高煦听罢,用赞许的眼神看了王斌一眼,轻轻点了一下头。但是否愿意迎合吴高的邀战,朱高煦并没有马上表态。
大军沿着渐渐晒干的大路、到达前锋军和辎重营正在建造的营地时,时辰大概在申时到酉时之间,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
朱高煦简单地吩咐王斌,让他传令叫大伙儿扎营后,把木桶里的火药拿出来晾晒一下。各营的火药自然没有淋雨,不过连续下了几天雨可能有点潮湿,晒一下更好……
军营设在漓江江畔,此段江大致是东西流向,汉王军正在北岸。在县城附近、漓江江畔的平坦地区,村庄人口更稠密了;中军行辕与上万人的军营,便都设在同一个村子里。
朱高煦走进行辕所在的一栋别致的青瓦宅邸,便召集诸将,商议大战事宜。
几乎所有武将,都赞同与吴高一战!将士们总是在行军,又面临敌军的压力,并不轻松;若痛快地干一场,虽有流血牺牲,时间却不会持续如此之长。
但有大将认为:“陈贞部护送粮草药材等军需,正在沿漓江北上。俺们若能拖延两天再开战,便可获得一万余众的援军。”
此议立刻有好几个人附议,更有人提议道:“昨日王爷言,平将军的八千骑兵正在率先赶来,要是能等到平将军的骑兵增援,咱们兵力就更充足了。”
朱高煦终于开口道:“吴高愿意等吗?”
众将顿时面面相觑。片刻后,朱高煦埋头看地图,屋子里的武将们便议论了起来。
……桌子上那张地图,原来是别人画的。但眼下,恐怕只有朱高煦自己才看得懂了,他在上面加了很多符号标注,看起来已经变得五颜六色乱七八糟。
从阳朔县到桂林府城,只剩下一百五十里左右的路了。但吴高还是要在阳朔县开战,必定有其理由。
朱高煦猜测,吴高军可能士气低落、处境较差;想通过优势兵力获得一场胜利,然后比较轻松地走完这一百五十里、减少走散和掉队的兵力损失。
朱高煦以前便对麾下的武将说过,要是明知打不赢的仗,有选择的话、最好的选择是不打。
吴高此次愿意打,肯定是觉得能赢!如同在平乐府东面的那次对峙,吴高起先的意图便是摆开野战,只是后来朱高煦选择据守高地占便宜;这一回双方的兵力悬殊,并没有改变,吴高军疲惫、但料定汉王军也差不多……这才是吴高愿意开战的理由。
如果等陈贞部抵达、甚至平安的大股骑兵到来,吴高还会选择等待、之后摆开大战吗?估计平乐府的对峙和放弃,又会重演!
朱高煦想了一会儿,抬起头说道:“机会常常伴随着风险呐!”
众将的议论声陆续消停了,纷纷侧目望过来。
朱高煦的声音不大,神情凝重地说道:“此时此刻,咱们的士气远胜吴高!我觉得明天可以一战。”
这是一场五万多人、对阵接近十万人的战役。所以一时间众将没有激扬的情绪,大伙儿安静了一阵子,才有人抱拳道:“末将奉王爷号令!”
然后许多人纷纷执礼领命。
数十里地外的陈贞援军,以及几天后预计能抵达的平安援军,都是朱高煦下令决心的原因。虽然援军未到,但只要会战在一两天之内没有崩溃,汉王军的兵力就能陆续得到增强。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声“报”的喊声。
不一会儿一个风尘仆仆的军士被放进来,送上了陈贞的东西。
朱高煦打开布包,看了一番里面的两封信,他起初有点迷糊,片刻后径直翻到末页看到江阴侯吴高的落款,顿时明白了。
这是之前吴高写给陈用晟的信,承诺保证平乐府城的安危云云。知府陈用晟投降后,这些信被陈贞弄到手了。
朱高煦伸手在额头上摩挲了一阵,忽然一拍桌案,将信递给身边的文官侯海,说道:“找个北司的弟兄,把吴高的信送到桂林府的北司据点。叫那边的奸谍,利用这些东西劝桂林府的官员投降。”
侯海拱手道:“下官遵命。”
朱高煦站了起来,说道:“本王去南岸瞧瞧地势,天黑前回营。”
诸将顿时哗然,纷纷劝说,“漓江南岸有敌军活动,王爷可派斥候前去打探……”
“吾意已决。”朱高煦径直说道。
这一场敌众我寡的大战,本身就有极大的风险!朱高煦愿意让军队冒险,便也愿意拿自己的安危冒险了。况且这是他临时起意的决定,恰好被敌军重点围攻的可能性并不大。
朱高煦带着数十骑亲兵,王斌带队。一行人骑马出了军营。
他们来到漓江浮桥边,个子高一身精肉的大将赵平前来迎接。赵平请命道:“末将随后调前锋军过江,在南岸策应王爷。”
朱高煦摇头拒绝了,说道:“连夜再架设浮桥,尽量多几道;并在南岸修建工事设防,防备敌军骑兵突袭。明日凌晨,前锋先行,全军渡江!”
赵平拜道:“末将得令!”
数十骑从北岸一道短短的浮桥过去,然后穿过几乎空无一物江心岛。或因漓江涨水时会淹没岛屿的缘故,这岛上没有房屋,只有一间破落的草棚。然后他们又过了一道不太长的浮桥,便到达漓江南岸了。
南岸有汉王军的骑兵活动。正如赵平禀报的军情,敌军没有向舟桥这个方向逼迫。
……渡过舟桥后,西边是一大片平地,方圆约数里地。这块平地似乎像一个三角形,东西北三面被漓江环绕,让其如同一处半岛。平地中间有许多房屋,大概是个村庄;四面主要是菜地、小树林以及稻田。
战场或许就在此地,便是这一片平野。北边环水,南边是山。双方好像只需要把大军摆开,东西对峙,然后对打就行了!仿若一个竞技场。
但是战争不是竞技。
朱高煦很快就发现了,重点不在于这块平地,而在南面的山区。
南面的一片山峰纵横东西,突兀的山峰大概就是广西独特的石灰岩,看起来又硬又陡,根本无法爬到山顶。但是山峰之间有几处山谷,以荒草和灌木林为主,可以行军。
朱高煦骑着马,径直穿过一道谷地,发现更南边、远处还有一片石灰岩山峰。这些山峰排列得十分整齐,仿若两道山脉,之间有东西贯通的平直谷地。
眺望东南面,只要从谷地往东穿出去,又有一大片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