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王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魏王侯
    大魏王侯

第四百六十九章 哗然
    “败了,惨败,惨败……”
    一队队厢军将士,如同从地狱里钻出来的厉鬼,成群结队的跑在闽江一侧。
    他们用两天不到的时间跑出了此前走了七八天的路程,一路上几乎就是渴了喝闽江水,饿了嚼草根树皮,甚至连捕鱼熬汤的胆子也没有了。
    这是一群破胆的人,也是一群形象比乞丐还惨的人。
    这些厢军是沿途驻扎,设立兵站,保护侧翼后路和粮道的驻守兵马。
    随着赵王败逃,刘广泗败逃,建阳惨败的消息一路传到这些厢军耳里,他们甚至不等敌骑追赶就开始弃守而逃,后来果然有流寇的轻骑追赶,大半的厢军就地投降,连继续奔逃的胆量也没有了,只有少数两千人不到的残余厢军,如饿鬼一般一路逃至福州。
    杨世伟和郑里奇等人簇拥着林斗耀出城巡看,三个大员在南安镇附近立下纛旗,就地收容那些败逃厢军,择军官出来在官道旁立斩,两天时间在路边挂了几十颗血淋淋的人头,以此震慑败逃厢军,收容之后,将他们收编在城守营中,立刻上福州城头驻守。
    三个文官在这种时候,反而迸发出了不一般的能量,也是远比赵王等勋贵武将要强的多了去的操守。
    福州人心惶惶之际,郑里奇的捕盗营在城内外搜拿不法,一夜就辑捕过百人之多,几天时间,败逃抢掠的厢军,无赖子,游侠,加起来系捕了五百多人,加上此前抓捕的这一类人,共有过千人被关押在提刑司和府衙的监狱之中,城中的几个监狱已经塞的满满当当,就算如此,每天还是有数不清的想趁火打劫的混球。
    这些厢军送回来的已经是晚到的消息了,赵王在二十三日晨间返回福州,进城时面色铁青,一语不发。
    城中已经是一片哗然的时候,林斗耀等人迫不及待的冲到赵王府问询,却是看到赵王府已经是上上下下都在打包,这位天子生父大魏亲王,已经是准备带着一同逃回来的亲侍护卫从海路出逃去江陵了。
    赵王倒不是想虚报战功,甚至讳败为胜。
    但最少还得有几千兵马才敢这么操作,此役过后,赵王和刘广泗等人等若孤身逃回,底下可想而知会发生什么……由于福建路的官兵败的太惨,福州等若是一座空城,李开明就是个傻子也知道趁虚而入,趁热打铁……福州必不可保。赵王就算想隐瞒战败情形,等福州一丢,他还怎么隐瞒?
    打赢了,反而丢了福州?
    赵王也是完全没有留在福州死守城池的自觉……开玩笑了,万余精锐禁军和七万厢军全折光了,现在全福建路再无成建制的禁军,也没有超过万人的厢军……厢军要是还有两三万人,再发动福州大户出钱出粮,募集民壮开武库放兵器,好歹能将府城守下来,总算赵王还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可是福州城只剩下一个城守营和捕盗营,加起来到不五千人,仓促之间也不可能募集到多少民壮上城,如果李开明行动迅速,五天之内,十万贼兵就会出现在福州城下,此时不走,留着等被流贼抓住,成为第一个被生俘的大魏亲王?
    赵王当时一语不发,徐子威却只是将责任推到厢军和禁军诸将头上,禁军轻敌冒进,厢军不堪一击,阵前溃败,赵王虽然是临阵指挥,却委实无能为力。
    林斗耀等人,当时也是面面相觑,看着面色铁青的赵王,侃侃而谈的徐子威,犹如死人一般的徐子文,委实是无话可说。
    再下来便是刘广泗败逃而归,坐实了全军覆没的消息,这一下整个福州都是骚乱起来。
    当天晚上,天方人蒲寿高便是率族人举族先逃,长长的车队穿过福州东门,前往闽江码头,放船直接去泉州。
    虽然通过岐州对蒲家是相当冒险的事,但他们也是委实不敢再留在福州了。
    大魏官府代表着秩序,只要在法理范围之内,蒲家有什么出格的事总能想办法圆回来。而对朴实的农民起义者来说,这些色目人既掌握着海量的财富,又是异域来客,天然的信不过,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夺产。
    唐末时,天方人在广州有二十万人之多,是百年贸易双方互相往来的结果,到了黄巢造反之时,焚广州城,尽杀城中二十万色目人,无分良莠,一律诛杀。
    蒲寿高当然是不想落到这样的下场里去,城中的军民百姓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外来的色目商人抢先出逃。
    当夜赵王和靖远侯等城中勋贵便是想要离城而走,却是被林斗耀和昌文侯陈笃敬等城中的大员们阻
    止住。
    捕盗营和城守营被下令关闭城门,林斗耀当然也不会强留赵王等人,福州陷落也就罢了,亲王和天子生父落到贼寇手中,实在是大魏之耻。
    只是消息未确定之前,或是城中官绅没有动员起来之前,需要留赵王在城中安定人心。
    就算赵王是不折不扣的废物,废物也是有其利用价值在。
    ……
    败逃厢军之后,又陆续有逃亡的禁军将士抵达。
    当三个文官看到有败亡禁军时,神色俱是一紧。
    两天时间足够搞清战场上的情形了,厢军先崩溃而逃,但在当日战场逃回的厢军并不算多,从不多的逃亡成功的厢军口中得知的消息便是,厢军除了被斩杀一部份外,最少有四五万人左右的大半将士,直接在战场上投降了贼寇。
    这简直就是大魏官兵之耻!
    还好禁军是一直在奋战,逃亡禁军俱绘声绘色的描述禁军与贼寇苦战的情形,虽面临两面夹击,万人左右的禁军始终在鼓声中奋力而战,很多厢军在逃走之时,还回顾着禁军奋战的战场。
    禁军奋战至傍晚时分,然后被优势的敌人击溃,这是最终的结局。据林斗耀分析,禁军不比厢军,加上战阵是傍晚时分才崩溃,虽然是被近十万敌人所围,仍然会有一部份禁军从战场上逃脱,最终逃回福州。
    这并非是文官们的臆想,福州抵建阳县城只有一条官道,沿闽江一侧修筑,大半地形是福州平原,并非弯曲蜿蜒的山道。福建路很多州县,比如泉州的长溪,连江两城,其通往福州就是要在峰峦起伏的山道之中,曲折而至,连江至福州城的南路官道,便是从其南门长宁门起,直接翻越白鹤岭,以无数层石阶为梯,二十里山道翻越高山,乃至福州。
    泉州的连江,长溪曾经隶属过晋隋之时的建安郡,可想而知这几处地方的地理条件俱是相同。各个名山大川相连,很多村落城镇俱是建立在山谷之中。
    谷口一带,由于炼铁业的发达,好几条官道从山地乃至峰谷修筑而至,很多文人形容谷口一带的地理环境,都是用“其高摩天,其险立壁”这样的字样来形容,建阳战场一带是丘陵和小块的平原区,也在闽江的源头处,只要天黑之后,禁军能在一夜间逃至谷山一带的山峦地形之内,翻山越岭而逃时,敌人是没有办法在险峻的深山里搜剿将士。
    而逃亡将士,两三天内能到的基本上也就都到了,可能会有少数死于贼寇追剿,也可能有少数不回福州,绕道邵武军或潜藏山中,但只要看到禁军将士抵福州,那就意味着追兵也是不远,随时可以见到贼踪。
    及至暮色低垂时,杨世伟命随行差役点亮火把,郑里奇调出捕盗营,于闽江一侧至福州东门前次第点亮火把,以壮声势,恐吓前来哨探的流贼。
    城中很多官绅大户,包括昌文侯陈笃敬等人在内,俱是会聚城头。
    城中不停的在敲锣打鼓,人心也是惶恐之至,很多壮丁自发赶到城上,却是缺水少食之余,也发觉城头除了少数擂木和石块之外,连悬户也没有几具,要谈守城,怕是只能用牙齿与敌人硬拼了。
    到了此时,城头上虽聚集了数千民壮,且人数越来越多,很多官绅大户开始组织家丁挑水挑食上城,但弓箭,射手,大量的守城器械,还有长矟,横刀等武器皆无。在此之前,众多的官绅大户虽有不少对战事并无太大信心的,但也是完全没有想到,局面会突然之间,险恶到如此地步。
    陈笃敬在城头呆了一阵,到底内心不安,在数十家丁的簇拥之下出城,赶到杨世伟和林斗耀等人身边。
    诸人彼此见礼,这个时节也没有人讲客套了,在道路旁有百余禁军将士聚集一处,都是浑身血污,铠甲和兵器,还有头盔当然全丢弃了。
    按大魏律法,战场失败若失主官,则全队皆斩。若主官先逃,则罪在主官,将士皆赦。而丢弃盔,甲,兵器,则按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