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王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谷相信此事会传为美谈,各地的士绅对中山王印象都是很好……这不奇怪,官绅阶层算是既得利益阶层,没有比他们更希望地方稳定的阶层了。
    地方上出现徐子先这样强力的宗室,对一些争夺权力的官员不是好事,对其余的宗室会形成挤压……地方上的资源就是这么多,有一个强力的宗室,朝廷必定会扶持其一人,就算眼下的情形,天子再忌惮提防,也不得不屈从于韩钟,给了徐子先足够高的爵位和官职,越往下去,就越会形成虹吸的情形,地方的资源,权力,声望,会大量的向徐子先倾斜。
    徐子先得到的越多,赵王得到的便是越少,这也是赵王在此前打压两代南安侯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实就算是其余的宗室,赵王也是一直打压,只是不及对南安侯府这种血脉相近的宗室那么厉害罢了。
    李谷心思不定,但还是勉力镇定下来,沉声答道:“在下并无表现异常,甚至没有找当地的官吏说话,看完大典后,和一群商人伙计一起回到南安港口,然后打听了一些商品价格之后就离开了。”
    赵王叹了口气,一时没有说话。
    灯光之下,这一瞬间,赵王也是苍老了许多。
    “李瀚封赐之后,拜中山王徐子先,中山王设宴款待,其后李瀚匆匆回京。”李谷很是尽责的说着事情的发展,然后接着道:“此后的消息,便是徐子先在岛上继续率军民抢收棉花和豆子,挖土深耕,准备接着种稻米和黄豆,来年继续扩大种棉花。”
    李谷笑了笑,说道:“中山王看来近期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了。”
    尽管李谷神态轻松,还有些嘲笑徐子先过于重视东藩,求田问舍,有点儿田舍翁的意思,赵王还是不为所动,他看了李谷一眼,干巴巴的道:“李先生还想着要安抚本王?无此必要了,徐子先要是那种不知进退的人,也到不了今天这步。咱们打探到的,看样子都是他存心暴露给咱们看的,暗中有什么布置,有什么暗手,咱们却无从得知。”
    李谷肃容道:“大王说的是……确实到了图穷匕现的时候了!那么以殿下之见,咱们应该如何?”
    李谷曾经献策,等候北伐,借助天子威信的策略是明显的不太合适了,此次徐子先受拜为王,已经出乎赵王和李谷等人的预料之外,很显然,天子不足以压制两府,而韩钟,徐夏商,张广恩等人很明显的达成了默契,老相国可能会在加征之事上默认,而韩钟投桃报李,很明确的要将福建路,乃至东南地方交给徐子先去镇守。
    对文官来说,宗室内谁冒起根本是无所谓的事,如果宗室在冒起之前,文官也会打压其上升的势头,这是以文官集体对宗室天然的对立使然。
    但一旦出现地方官员不及宗室,宗室可以使地方平稳安定的局面,那么文官就会转而支持强力的宗室,毕竟官绅阶层利益一致,他们的述求便是地方安稳为第一。
    借助天子和朝廷之力已经完全不可行……调任徐子先的决定,韩钟不可能同意,天子就算绕开两府直接下中旨,知制诰的中书舍人可以直接封还诏书,天子政令连京师都出不去,更不要说抵达福建路了。
    “殿下?”
    赵王久久陷入沉思之中,听到李谷的低呼之后,象是从恶梦里惊醒一样,大睁双眼,略带惊恐的看着眼前的亲信谋士。
    “殿下,不可犹豫了!”看着赵王那懦弱的模样,李谷心往下一沉,接着便是破釜沉舟的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现在中山王尚忙碌于东藩之事,一时不及往福州和福建路扩张,若其梳理好内部,其声望,武备,水师,俱远在我们之上。文官士绅,大半都站在中山王一边。其就任大都督府副都督,虽只是殿下副手,却也是左卫大将军,军职与殿下齐平。其上任之后,借口梳理地方军政,以海盗前来,厢军表现孱弱为名,大加裁撤革除,替换新人,两府绝对是站在中山王一边!现在看似风平浪静,只是中山王这人,以在下看来向来是谋定后动,一旦发动就如雷霆暴风,一发不可收拾。到那时,殿下想保持现在的局面绝不可得,弄的好了,可以留在福州当个闲王,弄个不好,会被大量的官员士绅上疏弹劾,灰头土脸,被削职免官,调任至江陵养老……在下绝不是危言耸听,请殿下明察!”
    李谷说完之后便从椅中站立起来,趴伏下来,以头碰地,将额头在平滑的地面上碰的砰砰直响。
    “先生勿要如此。”赵王用力将李谷搀扶起来,但脸上还是充满犹豫之色,并没有下定决心的表情。他对李谷道:“先生稍安,此是大事,容本王再考虑数日,再下决断,如何?”
    李谷勉强一笑,说道:“在下已经物色到人选,相当合适,殿下如果下定了决心,且早做决断,不要临机犹豫,放纵良机。”
    赵王眼中已经有些不悦,这个谋士,今天晚上实在是有些咄咄逼人。
    “我知道了,先生退下吧。”
    “是,殿下。”
    李谷抱拳一礼,突然又道:“今晚在下实在有些心急,请殿下恕罪。”
    赵王豁达一笑,好言道:“先生想必是去了东藩,见那边情形,有些焦燥是真的。但大势仍然在我,不必心急。”
    李谷知道赵王的意思,天子在着力北伐,只要北伐打赢,哪怕是不胜不败,天子对整个北方的禁军体系和朝政的梳理会比此前得力的多,到时候就算不能如李谷建言的那样对徐子先采用釜底抽薪的做法,但打压压制仍然可以做的到。
    赵王同时也感觉自己不擅军政之道,特别是临战阵指挥战事,他有些力不从心。而观自己诸子,徐子威和徐子文几个根本不谙战阵,近年来海盗颇多,打败颜奇和刘旦之后,很难说康天祈,蒲行风等人会不会来报复。
    留着徐子先,圈在东藩,关键的时候拿出来顶住海盗,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
    因为先入为主,赵王有了这样的想法,对李谷的那种乱中取利的极端谋划,自然是兴致缺乏,并不愿在此时冒险。
    ……
    罗矮子盘腿坐在黑暗幽深的地牢之中。
    四周都是难闻的腥骚气,熏的人脑门子疼,大便和小便用的净桶就摆在各人身边,哪有不臭的道理?
    有几个犯事被抓的普通人一直处于惊恐和不适之中,到了天黑有,有两人发了高烧,开始说起胡话来,因为家属并没有送钱过来,所以也没有狱吏来照顾,更不可能有医生来救治,发烧的人在阴暗寒湿的地牢里冻的直发抖,简直是生不如死。
    “诸位兄弟。”罗矮子是秦凤路人,操着一口秦腔,若是其用本土方言说话,怕是这黑牢里的狱吏没有人听的懂,好在其走南闯北,早就说的一口好官话,若不是同为秦凤路的人来听,根本就听不出他的家乡口音了。
    罗矮子用官话道:“在下也是走江湖的人,同在一处收监也是一场缘分,请几位大哥请个医生来看看发烧的,再熬些药给他们喝,一切使费,包括差役大哥跑腿的酒钱,都由洒家来出便是。”
    “瞧不出你这矮子,做人却是大度。”
    一个衙差想赚这笔钱,这罗矮子被逮进来好几天了,为人畅亮,说话有趣,这是一个走南闯北的老江湖,对这常人难以忍耐的黑牢毫无不适,简直就象是远游回家的游子。对这样的人狱吏们也不为难,其不仅有趣诙谐,能和狱吏们谈古说今,还能每天出钱打酒买肉,这样的犯人,狱吏们自是都很喜欢。
    罗矮子是在五天前被逮的,他奉命留下来观察福州和东藩的战事情形,其对海盗开始也不是太了解,在福州留驻多日之后,逐渐了解到海盗对东南沿海的危害,同时也了解到了海盗的实力。
    五大海盗,全部人数相加有三十余万人,战舰好几千条,其势力分散在好几十个国家,若是这些海盗合力,足以倾覆灭亡一个小国,就算是大魏面对这样的强敌,也只能固守海岸,在海上已经非是其敌手了。
    这三十年来,海盗的势力越来越大,活动也越来越猖獗残暴,王直内附是一个分水岭,在其之后,康天祈也逐渐收缩,再加上此次中山王徐子先击败了吕宋二盗,一时间所有人都是兴奋的发了狂,罗矮子从一个对海盗一无所知的西北人,直到参与了福州城中没有保留的狂欢之后才明白过来,海盗之害,已经是不亚于北方的东胡和北虏了。
    然而对这些野心勃勃的人来说,徐子先击败海盗对他们并不是好消息,罗矮子心思灵动,感觉此次海盗之败,很可能引发更大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