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王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实说,陈笃中当时颇感遗憾,而现在就颇觉欣慰了。

当然,名声会不好听,陈笃中毕竟在名义上还是东藩的防御使,强盗压境,他这个军事主官却逃之夭夭。但不管怎样,十余天后数万海盗去攻击东藩的时候,陈笃中不必再担心自己的性命安危了。

这很值得叫人欣慰,别的多余事情,也就不必多想了。

“秦东阳他们,不能统兵吗?”陈笃光道:“明达和我聊过几次,都说秦东阳有大将之风,难道是假的?”

“秦东阳是很不错,统筹全局,率部奋战,皆为大将之选。”陈笃中道:“不过有个明显的缺陷,可能并不是明达的安排,而是秦东阳自己的决断,其在将士面前露面较少,虽有威望,但远不及每天身先士卒,一直与将士朝夕相处的南安侯。所有府军将士均是知道,自家的俸禄待遇,对亲人的关心,对阵亡将士的抚恤,还有各人的饷钱,均是出于南安侯府。而明达又肯与将士朝夕相处,是以其威望如日中天,除了他自己,秦东阳,刘益,葛存忠等人,俱不能与之相比。至于金抱一,吴畏三,高时来,田恒,张虎臣等人再下一等,而李星五,林存信,董瑞祥等人,又下一层。这样使得南安府军始终为明达一人掌握,但当明达重病之时,一切就会乱套。”

“不能阵战了吗?”

“能打是能打,胜败就难说了。”

在场之人,俱是面色凝重,半响过后,李明宇沉声道:“若真是事不可为,不若接明达出来,以他的本事,还是会有东山再起的那天。”

“这个我相信。”陈笃光怒道:“但还要多少年?此番我们投了百万贯钱,南安侯府也是投了百万贯钱,移了那么多人过去,海盗这一去,人不得杀光,跑光,地毁光,房烧光,这还他娘的怎么再经营?”

陈笃敬这时方叹息道:“不管怎样,先将人救出来,我叫老大跑一趟,问问明达的意思,他麾下有几千精兵,不能浪掷在东藩。乱世将至,哪怕咱们陈家亏本养着,也比到时候手无寸铁要强的多。”

陈笃光脸上怒气稍敛,重重点了点头,示意赞同。

以昌文侯府这样的大世家来说,养几千兵不是什么难事,虽然要承受白丢了百万贯的痛苦,但一年再花二十万贯养兵,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开销。

族中稍微俭省一些,也就够了。

这样的大世家,完全能看的出来当前的情形,乱世将至,外有强敌,内有流寇,中枢威信大减,天子德望不足以驭下。

这些东西,太平年景只有一两样,不足致命,而种种相加,那就是异常要命的情形了。

在这种时候,掌握一支靠的住的武装,当然比完全没有准备要好的多。

陈笃光又道:“明达此后安心跟着我们,也是件好事情,他太能折腾了。”

陈正志有些不愤,说道:“明达还有南安镇,一年也有大几十万贯的收入,未必就非得靠着咱们。”

这话说的倒也是,不过在场的人相当明白,若是没有东藩岛的基业,南安侯府的势力风光要减去大半。

如果徐子先有澎湖,岐州岛,加上南安镇,那么形成了一条江海锁链,跨海过江的船只都要从他的势力范围走,借由团练名义开征捐赋,一年又能多征不少钱财。

而且钱财是小事,掌握的资源,权力,地盘,人丁,以此带来的实际的权力和声望,这才是要紧的大事。

徐子先若率部逃回南安镇,虽然还有栖身之所,但毫无疑问,此后应该是昌文侯府为主导,南安侯府为协助,除非天下大乱,典兵者能一跃而起,那会是徐子先的下一个机会。

一念及此,陈正志也不再争执了,他也认为天下大乱是必然之事,徐子先还会有机会。

“我会尽快去东藩。”陈正志道:“若事不可为,劝明达带文武将吏,迟快坐船返回福州。”

“记得吴先生。”陈笃敬叹道:“别把他给忘了,要是这大儒出事,明达这一世名声算是全毁了。”

陈正志陪笑道:“孩儿断不会忘。”

陈笃光这时颇不耐烦的道:“魏燕客怎么了,大战将起,他跑福州述职来了?”

“是杨大府召他回来。”李明宇道:“问完了话,燕客就直接动身回澎湖了。”

陈笃光面色一滞,说道:“他不怕么?”

“我也问他了。”陈正志肃容道:“说实在的,我也有些害怕,问燕客他怕不怕,他说自然也是怕的。但是,身为澎湖知县,守土有职,有国法在,有天理人情在,也有和明达的约定在。燕客在,则澎湖县内不乱,这个把握他还是有的。大战将起,南安府军的水营将士守港口,澎湖内有厢军将士和团练守备县城,最少要保县城不失。燕客说,他有这个把握,除非海盗放着福州泉州漳州这些富裕地方不来,放着东藩不打,全部主力用来打澎湖这穷地方,若是那样,燕客说他也认了。”

“壮哉。”陈笃敬心绪不佳,不仅是因为种种迹象表面东藩很危险,适才郑里奇来过了,已经当面言明,福州这边不会出一兵一卒去救徐子先,这令得陈笃敬异常的失望,也相当的惶恐。他同样也担心徐子先会一病不起,南安侯府只有徐子先一个男丁,这等于侯府绝嗣,此前的所有合作全打了水漂。陈笃敬心里隐隐有些后悔,理应早些把文珺嫁过去,很可能现在已经有身孕,那就绝然不同了。

就算舍不得文珺,也不该在此事上耽搁,甚至文珺可以不早嫁,但理应叫明达多纳妾,或是和已经纳的小妾不必拘于礼法,早些生下儿子,那样大局就定了。


陈笃敬不知道徐子先有没有后悔,或是在生病中责怪自己,他感觉的是愧对老友,毕竟他和徐应宾相交莫逆,要是害的老友绝嗣,纵然会有宗室子弟过继给南安侯,那么也毕竟不是老友的真正血脉,只是不曾断了香火而已。

怀着这样异样的情绪,陈笃敬对魏翼忠于朋友,也忠于朝廷,百姓的举动相当赞赏,他击掌道:“好一句有国法在,尚有天理,人情。若天下官员,俱如魏燕客,怕是我大魏不会到今天这般田地,被一伙海盗逼上门来,堂堂大都督,亲王,安抚使,吓的魂飞魄散,不敢过问东藩被攻,要是朝廷盛时,怕是早就主动出兵,剿了这些海盗了。”

陈笃光冷哼道:“魏燕客怕是要被他爹给骂死才是真的,哼,等着瞧吧,看明达这小子会不会及时带部下泛海而归!”

…………………………

今天有事,早起提前更新。

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动
   徐演达和魏九真,魏九如兄弟,一并到徐演仁家来拜访。

徐演仁之子徐行伟尚在燕京,也有可能到蓟州或平州一带,甚至跟随大军出征,又有消息说其在平岛征调监督海盗自海上运粮运兵,所以也有可能在平岛。

徐行伟考武进士试,名次在前,已经授给营统制,致果校尉,云骑尉,在本朝武官序列中也并不算低职。

其在北伐役中,若有功勋,至游骑将军,游击将军,亦有可能。

徐演仁现在不过是宣威将军,这是出五服的宗室又有功绩的惯常官职,没有什么实权,只是给予俸禄,可能再加上守备宫观的实职,便于这些出了五服的宗室过日子,免得有一些宗室家族,不事生产,不擅经营,一旦失了世职官户,很快就陷入到穷困潦倒的困境中去。

按太祖设制宗室制度之初的想法,就是皇室并不一定封爵,有的皇子可能连侯爵也混不上,只领一份将军俸禄,不使饥寒便可。

天长日久,普通的宗室也将不再受供养,需得自谋出路。

这是很正确的思路,宗室也可以考试,充任行伍,任官吏,经商,甚至种地。

现在的亲王公侯,基本上很难找到文宗之前的皇帝苗裔了,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从宗室亲王公侯,降封为将军,防御使,奉节郎,最终出五服之后,革除宗室身份,与普通的百姓没有任何区别。

但对任何一个宗室来说,能够立下大功,被重新赐给宗室身份,这是毫无疑问的巨大成功,能将家庙再入宗室,奉祀祖先香火,对任何一个徐姓宗亲来说,都是一生一世都想要实现的目标。

徐演仁便是这么一个,他已经年近五十,少年时以勇武闻名,曾在齐王麾下为将,屡立功勋,官职也曾经做到军都副统制,对一个已经出宗室的普通人来说,这几乎就是一生拼搏奋斗的顶点了。

但徐演仁并没有得到满足,军都副统制,宣威将军,对普通人来说这足够了,对想回归宗室的目标来说,还差的太远。

回归宗室只有一个硬性标准,立军功,封侯。

只要能封侯,这一支的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