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想在州牧府或者太守府任职却是千难万难了。失去了官职,又失去了在士林中的影响力,许家很难再翻身。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迟疑不决,我是许家的罪人。年逾不惑,我却做了一个糊涂之至的蠢事,毁掉了几代人的积累。走吧,就算不走,也无颜见家乡父老。没有了月旦评,不再是郡功曹,又有多少人还把我看在眼里呢。知道他出门的人不少,送行的却一个也没见着。
  两行老泪夺眶而出,许劭垂下头,不让别人看见他的凄凉。他大步下了河岸,踩着踏板上了船,钻进船舱,哽咽着吩咐开船。船夫解开缆绳,用竹篙用力撑岸,船缓缓离开岸边,向澺水中央滑去。
  “许子将,请留步。”岸上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高呼。许劭听得耳熟,却想不起来是谁,拉开窗牖一看,发现是庞统,不禁有些意外。他给长子许混使了个眼色。许混会意,钻出船舱,立在船头,大声说道:“庞君有何贵干?”
  庞统拱拱手。“得知贤父子远游,讨逆将军特置薄酒,来为贤父子送行,还请贤父子稍留片刻。”
  许混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许劭。许劭也有点糊涂。他不知道孙策怎么会来给他送行。他自认和孙策根本不是一路人,孙策已经胜了,还不肯放过,这是什么意思?他本待拒绝,可是一想自己被逼得背井离乡就是拜孙策所赐,如果此刻再不战而走,这口气恐怕要憋在心里一辈子。
  胜负又如何?产业没了,名声扫地,我已经一无所有,没什么好怕的。拼着一死,今天也要一吐为快。
  许劭钻出船舱,示意船夫将船靠岸。船刚刚泊好,岸上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孙策在典韦和一些卫士的簇拥下出现在码头上。孙策勒住坐骑,看了一眼挺站在船头的许劭,笑了起来。
  “许子将,你不要这么紧张,我只是来送行而已,并无他意。”
  “谁说我紧张了?”许劭一边说一边悄悄地放松了捏得过紧的拳头,心虚地干咳了两声。
  孙策点点头,翻身下马,示意庞统等人站得远些,就连典韦等人也赶到一边,只留下刘斌侍候。时间不长,有义从铺好了席,设好了案,摆上了酒食。孙策伸手相邀,许劭不甘示弱,从容入座。
  孙策示意刘斌上酒,主动举起酒杯。“先祭行神(路神),保佑许君一路顺风。送行诗我做不了,自饮三杯。”说完,先祭了行神,又连饮三杯。
  见孙策礼数周到,许劭也不好意思翻脸,按照规矩,祭了行神,又奉陪了一杯。
  “来,尝尝这些时蔬,离开了汝南,你未必还能吃到家乡的风味。”
  许劭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他连忙举杯,挡在面前,借机拭去眼角的泪珠。他可不是外出游历,他这是逃难,而始作俑者就是眼前的孙策。这酒喝得实在难受啊。
  “不过,常言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许君此去恐怕不止万里,增长见识,以后名扬天下,也算是因祸得福。”孙策再次举杯,笑道:“我预祝许君像夫子周游归来,删诗注经一样,开宗立派,成一代大家,为后人景仰。”
  许劭忍不住冷笑一声,反唇相讥。“我许劭鄙人而已,岂敢与圣人比肩。我就在江湖之远,看将军庙堂之高,心愿足矣。”
  孙策莞尔一笑。“借许君吉言。如果真有那一天,希望许君不管在哪里,都给我来一封书札,传几句话。说起来,我与许君相识数月,许君还没有评价过我呢。”
  “将军不怕我骂你?”许劭斜睨着孙策,挑衅的意思很浓,看得一旁的许混心惊胆战。
  孙策淡淡地说道:“笑骂由人。我虽然未必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虽然读书少,学问浅,却也知道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听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古语,做不出堵塞言路的蠢事。”他顿了顿,又道:“当然了,你有骂我的权利,我也有骂你的权利,你说对吧?”


第598章 舍与得
  许劭本来的确想骂孙策几句,话已经涌到了嘴边,一听孙策这句话,又把那些话生生咽了回去,嘴巴张了张,却一个字也没吐出来。
  真要开骂,他还真未必骂得过孙策。之前几次交锋,吐血的可都是他,孙策连根汗毛都没损失。
  孙策看着许劭的窘态,忍不住笑出声来,而且笑得非常得意,一点也不掩饰。许劭更加郁闷,脸色青一阵红一阵,又跟着白一阵,握着酒杯的手关节发白,如果他有足够的力量,漆耳杯也许已经被他捏碎了。
  可惜他没有。就像他以为自己能够指点天下一样,其实他并没有这样的能力。
  孙策挪了一下身体,改变坐姿,抱膝而坐。这个姿势有些无礼,但也更为放松。你可以理解成放肆,也可以理解成没把你当外人,当然也可以理解成他根本不在乎你怎么想。孙策此刻神态轻松,显然没有把许劭会怎么想考虑在内。他摇晃着身体,拈起一片干果,手指微微用力就将坚硬的果壳捏破,取出壳中的果仁,曲指一弹,正好落入张开的嘴中。许劭很反感他的轻佻,却不得不承认他的力量和精准。
  “我有自知之明,不敢奢望许君说我什么好话。不过,我想你也不至于造谣诬蔑。”孙策慢条斯理的捏着干果,一边吃一边说。“你此去是往庐江还是豫章?听说豫章太守华子鱼也是名士,如果他问起你,你打算怎么说我?”
  “将军也畏惧人言吗?”许劭冷笑道。
  “我?不怕。不管你说我什么,我都不在乎。”孙策轻笑道:“庐江也罢,豫章也罢,迟早都会在我的掌握之中。你说了什么,也会落入我的耳中。我担心的是你所言不实,坏了名声,将来不好混。”
  许劭心中暗凛,隐隐不安。孙策说得很自信,而且猜得也基本准确,他的确是想先去庐江,再去豫章。如果孙策真的有计划攻击豫章,那他的逃亡之路可能比预想的还要艰难。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我的立锥之地,逃过了大江还不行,还要远窜岭南烟瘴之地?
  “将军未免太自信了。”
  “我说的是事实。你不妨仔细的想一想,我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只有你能说出一件,我就把你许家的家产全部还给你。”
  许劭皱紧眉头,沉吟良久,额头沁出了一层汗珠,油光可鉴。他翻来覆去了想了好几遍,还真没发现孙策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他轻佻,他粗暴,他不知礼数,他专横擅权,无视朝廷法度,但他的确没有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他们几次冲突,但孙策明明有强大的武力,却没有对他动过粗,和孙坚杀王睿、张咨完全不同。
  “你看,没有吧?既然如此,我有什么好怕的?你无非说我读书少,为人粗鲁,这些也是事实,我也没想装高雅,君子坦荡荡,小人藏鸡鸡……不是,常戚戚嘛,对吧?”
  许劭无言以对,只能报以冷笑。
  “行了,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我虽然来送你,你也未必会把我当知已,说多了也烦人,我就不啰嗦了。临别在即,胡诌几句算作送别吧,还请许君不要见笑。”孙策咳嗽两声,举起酒杯,拱手施礼,一本正经地念道:“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劝君更饮一杯酒,船过大江无至交。人情冷暖皆常态,青山明月自吹箫。踏遍千山与万水,还是家乡春色好。许君,一路顺风。”
  虽然对孙策的确没什么好感,但往日知交没一个来送,反倒是孙策来送行,还作诗送别,于情于理,他都不能不感动。两人拱手作别,许劭上了船,解开缆绳,升起船帆,顺水而下。许劭站在船头,看着岸上的孙策,忽然叹了一口气。
  许混不解。“阿翁,你这是……”
  “小子,你觉得孙策那首送别诗怎么样?”
  “不怎么样。虽然七字一句有些新意,但话里话外无非是讥讽我等,想劝我们留下罢了。”
  “你啊,朽木不可雕也。”许劭摇摇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还请阿翁指教。”
  许劭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他原本觉得自己感悟很多,可是话到嘴边,却又觉得不甚妥贴,一时找不到准确的词语来评价孙策和他的这首送别诗。这首诗形式很别致,是很少见的七言诗,诗句中的确有讽劝之意,但更多的却是对远行的担心,还有一种洞达世情的豁达。
  孙策读书少,也没听说过他会做诗,这应该是他身边的人为他作好,让他来念一下的吧。是谁呢?张纮,郑札,还是那位聪慧的袁夫人?
  不过,许劭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