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头雾水地看着这家伙,陆舟有点不太明白,她到底想干什么?
莫名其妙。
算了……
不跟她一般见识。
摇了摇头,陆舟没理她,转身回房间去了。
……
坐在了书桌前,在开始今天的研究之前,陆舟随手翻了下陈玉珊给他的那份文件。
在这份题为“智能城市”的文件中,包含了许多富有市场潜力的研究方向。
其中有些是还算符合现实的,比如全息交互系统,无线充电技术等等。
也有一些在陆舟看来干脆就是些脑洞,比如磁悬浮汽车。
在星空科技智囊团的讨论……或者说构想中,如果长三角城市群在可控聚变这枚催化剂的影响下加速扩张,沪上及其周边区域的人口密度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由此而带来的交通压力,不是设计更多的立交桥和地下车道就能解决的,只有想办法将交通从扁平的二维结构,向三维的立体化交通发展。
即,让汽车运行在半空中,而不是局限在扁平的路面上。
虽然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科幻片中不都是这么拍的么?一辆辆飞行的汽车穿梭在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之间,在人工智能地辅助下实现完全自动化的驾驶……
这些东西当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但却是一定会实现的,在所有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掌握着国内无与伦比的研发力量的星空科技,完全可以抢先对这些领域进行布局。
就如他们已经完成的对锂硫电池的布局一样。
现在世界上每诞生一块锂硫电池,都将为星空科技创造不低于10美元的收益。
而如果真的能够按照这张蓝图中描绘的那样,对未来那些注定将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技术进行提前下注,对关键的技术注册专利,那么在高科技领域跑马圈地的星空科技,将成为比地产公司更加赚钱的企业,甚至是因此而成为产业界乃至全人类的爸爸……或者类似的存在。
不过,真正吸引陆舟的,倒不是这份计划书中蕴藏的经济价值,而是这其中描绘的关于未来的蓝图。
“智能城市啊……”
或者说得更准确点,应该叫未来城市。
看着计划书中一条条有待探索的技术,陆舟心中不禁升起了几分感慨。
这还是第一次,他在实验室以外的地方,产生了一种置身于未来的感觉。
未来的华国会是什么样子?
若是20年前,绝大多数人都会说看现在的美国或者是日国就知道了。
然而现在,对于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
只能由未来的我们,自己去定义了。
……
年后的十五,国际上发生了两件大事儿。
第一件大事儿是以星空科技、两航集团为首的华国航天企业,获得了NASA关于深空之门项目的总价值70亿美元的订单。
这其中包含了30亿美元的发射任务,以及一些不在禁运清单上的航天零件。
虽然处于贸易保护的原则,大部分的订单当然还是落在了Space-X、蓝色起源、波音等北美本土的航天企业上,但在航天竞赛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之下,华国的航天企业依旧从美国人的碗里抢走了一块肉这件事情,依旧让不少局外人感到了惊讶万分。
在去年,阿瑞斯计划正进行到高潮的时候,这是所有人都不敢想象的。
这一幕让不少人想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阿波罗号与联盟号在近地轨道上的太空握手。
经过了一段时间激烈的竞争,两个超级大国终于还是将手握在了一起,不管是握手言和还是暂时休战,至少两国都已经在发展大于一切这件事情上达成了共识。
至少,美国人也认为,哪怕想重建太空霸权,现在也绝对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至于第二件大事儿,同样和航天有关。
就在十五过后的第二天。
接到来自上京电话的陆舟,在省会江城坐上了飞往上京的航班,前往去参加一个对于华国航天事业,乃至世界物理学界,都至关重要的会议……
第902章 赴京开会
“……本次航班即将到达上京国际机场,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先不要站起或打开行李架……”
听到了机场里的广播音,陆舟合起了手上的笔记,顺带着盖上了圆珠笔的笔盖。
就在这个时候,他忽然注意到了来自旁边的视线,于是侧过眼看去,只见一个戴着鸭舌帽,约莫十六七岁的男孩正坐在那里,眼睛一直直勾勾地盯着他手中的笔记本上。
眉毛挑了挑,陆舟笑着说道。
“好奇我在写什么?”
似乎是没有认出他是谁,那个戴着鸭舌帽的男孩点了下头,思索了片刻之后开口说道。
“……大叔,你写的这个算式,我好像在哪见过。”
陆舟笑了笑。
这小鬼……
不但嘴不甜说话不好听,还养成了爱装逼的坏毛病。
见过?
连我都不认识的小鬼还敢说见过这算式?
信你个鬼!
本来还想着点拨他一番,但想了想果然还是算了。
收起了笔记本,陆舟也不搭理他,在空乘小姐姐的提示下解开了安全带,随着已经帮他取下行李箱的王鹏一道,穿过舷梯走掉了。
倒是并没有在意陆舟没有搭理自己,那个戴着鸭舌帽的男孩苦思冥想了一会儿,忽然恍然似得抬起了头。
“啊,那个……好像是黎曼zeta函数!”
“我就说怎么看怎么觉得眼熟,原来是在IMO国赛最后一道大题上见过……”
不过这人……
有点强啊!
居然连黎曼函数都知道。
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关注IMO大赛吗?
就在这时,一个背着旅行包的小胖子从后面走了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季哥,要下飞机了,别发呆了。”
“啊,”被自己的哥们儿喊了这么一声,那少年才意识到自己还在飞机上,赶忙站起身来拿行李,“等一下,我马上好。”
“别磨蹭了,领队开始催了。”
“好好好,就来了!”
……
下了飞机之后,陆舟在机场出口处,见到了又一位熟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陈玉珊在组织部工作的老爹陈宝华。
虽然有些时候没见了,但这位头发梳得很整齐的老人,显然还认得自己。
表情有点微妙的和他打了声招呼,陆舟友好笑着点了下头。
“陈叔……好巧。”
“陆院士客气了,”陈宝华点了点头,有点儿拘谨地做了个请的手势,“请上车吧。”
说着他正要回到驾驶位上。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王鹏上前了半步。
“还是我来开车吧。”
显然是知道王鹏的身份,陈宝华想了想,于是点了下头,让出了驾驶位。
“好。”
于是,陆舟就这样和陈叔两人一起坐到了后排。
一路上到也没什么交流,可是坐在陈叔旁边的陆舟,却怎么坐着怎么觉得有些不自在。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总感觉这位陈叔好像有点儿防着自己的感觉?
“小女年初三,是去你家了?”
被这么正式的提问,陆舟的声音也是忍不住带上了几分拘谨了,坐直了点头说,“嗯……不过她只呆了一会儿就走了。”
“这样啊……难怪。”
老人沉默了一会儿,随后便叹了口气,也就不再说话。
陆舟倒是想找个话题和他聊聊,打发下车上的时间,不过见他闭目养神的样子似乎没打算和自己聊什么,于是也就打住了话头,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到了兜里的那个笔记本上。
对于他而言,这是最简便的打发时间的消遣。
只要沉浸在数学的世界中,不管是几个小时的时间,都像是一晃眼似的过去了……
……
这次的国际月面强子对撞机研讨会议在上京大会堂举行,来自世界航天业以及物理学界超过五百名大牛级专家以及项目参与国的官方高级官员,都有参与到会议中。
这场兼具政治意义与科研意义的国际峰会,名义上虽然是由科工局和航天局以及部级单位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主导,但具体的筹备工作自然还是由经验丰富的组织部以及外交部礼宾司协调负责。
光是与会者下榻的酒店,就按照与会者的国别与身份分别安排了四个。
为了确保会议期间的交通通畅,在开会期间之内,几乎整个二环路的交通都限行了,也正是因此越是往市中心接近,陆舟反而感觉路上的汽车变少了。
汽车开到了酒店门口,下了车之后,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