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无错”比什么都重要,更何况石墨烯半导体现在就刚刚看到个影子,等技术成熟,再等成熟的技术应用到芯片上,还不知道得等多少年。就算他这会儿花了一大笔钱去搞这研究,等成果出来之后,桃子也给下一任摘走了。
因此,最后这项目就只有金陵高等研究院自己在搞了。
一部分是国家专项科研经费的支持,一部分则是星空科技自己掏钱。
毕竟想要专利,自己不掏钱是不可能的。
想起这件事儿来,陆舟也开始好奇了,于是开口问道。
“项目进度怎么样了?”
徐文浩不好意思挠了挠后脑勺:“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听说杨教授的团队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可以制备石墨烯半导体的方法,但这种合成方法还不稳定……我已经听杨教授吐槽过几次了,要是有陆教授帮忙,这玩意儿说不准早就解决了。”
听到这句话,陆舟干咳了一声。
“你这话说的……什么叫有我帮忙早就解决了,我又不是神,我怎么知道该怎么搞。”
徐文浩连忙解释道:“不是我说的,是杨教授说的啊。”
“先不说这个了,”陆舟摇了摇头,从兜里取出了两支试管,放在了实验桌上空着的那个试管架上,“这两件样品,我需要你帮我做个成分分析。”
其中一支试管中装着的是流质食物的样品。
当时从系统空间中取出之后,陆舟试着喝了一半,感觉味道还不错。口感像酸奶,味道有点儿像柠檬水,但比柠檬水腻一些。
当然,味道都是其次的,关键是这半袋流质食物喝下去,竟然喝了他个七八分饱。
出于对这其中营养成分的好奇,陆舟从剩下的流质食物中抽取了一部分作为样品。
如果能够弄清楚这玩意儿配方的话,没准能够成为不错的太空食品。
至于另外一支试管就不必多说了,就是喝剩下的那瓶可乐。
以前陆舟拿到这玩意儿也没机会化验,但现在算是有条件了,自然不会放过一探究竟的机会。每次喝完之后只觉得一阵神清气爽,如果能够搞清楚这其中的原由,没准能发现不少有趣的玩意儿。
当然,也不排除是他想多了的可能。
比如,真相其实只是生产这玩意儿的无良厂商,往肥宅快乐水里面加了几勺牛磺酸……
看着那两支试管,徐文浩笑着说道。
“没问题,小事一桩,您大概什么时候需要?”
“尽快吧,分析完之后把报告和剩余的样品送到我的办公室就可以了……”
就在这时,陆舟兜里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
“我出去接个电话。”
不放过任何在偶像的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机会,徐文浩立刻打包票道:“没事没事,您去忙,要求我已经知道了,交给我来做就行了!”
陆舟点了点头,郑重说道。
“嗯,那就拜托你了!”
留下了这句话,陆舟转身走出了实验室外,一边走廊向楼梯走去,一边按下了接通的按钮。
“喂?”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了李局长的声音。
“是我,最近过的怎么样啊。”
从他那春风得意的声音听起来,这家伙最近大概是过的相当不错。陆舟甚至不问都能猜得到,这次载人登月的成功,对于科工局和航天局的领导来说,都是一件相当大的政绩。
不过,陆舟并不关心这个,只是笑了笑说道。
“一般般吧,有什么事儿吗?”
“你最近有没有空来趟上京?”
陆舟:“上京?来上京干什么。”
“干什么?”李局长笑了笑,“除了给你颁奖,还能是干什么?”
第734章 留着当文物好了
上京市。
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内,三千余张座位座无虚席。
坐在这里的大多是华科院或工程院的学者、载人登月计划相关部门的高级官员、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所有人坐在这里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便是为载人登月计划中的英雄,送上最热烈的掌声与最真挚的祝福。
在主持者庄严的开场白与热烈的掌声中,载人登月工程表彰大会正式拉开了帷幕。在一片掌声中,一位面容威严的老人走上了前台,站在了话筒的前面。
掌声渐渐平息。
老人顿了顿,用庄严而沉稳的声音,缓缓开口说道。
“五十一年前,我们的‘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是我们的第一颗卫星,也是我们航天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十八年前,我们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抢在了欧洲人前面……与此同时,这也是我们航天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大礼堂内一片庄严寂静。
停顿了片刻,老人缓缓开口,继续说道。
“如今,我们登上了月球,成为了自阿波罗计划之后,第二个掌握载人登月技术的国家!这将是我们航天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而这场战役,也毫无疑问地可以用大获全胜这个词来形容!”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国人民,对那些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所有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建设和试验的同志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雷动的掌声如潮水般散开,顷刻间将整个大会堂填满。
老人点了点头,将讲话的位置重新让给了会议主持者。
大会很快进入到了下一个环节。
看着走到台上接受勋章的三名宇航员,坐在台下的航天集团总工程师袁焕民院士,眼神中说不出的感慨。
这半年的时间,真是像一场梦一样。
他从来没想过,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天,也从来没有想过,陆舟提出的那个电推进系统真的能够实现。如今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他心中说不出是欣慰,还是懊悔。
坐在他的旁边,空军装备研究所的总工程师吴康院士,轻声感慨了一句。
“那个家伙确实厉害啊。”
袁焕民微微侧目。
“你说的是……”
“除了那个陆教授,还能是谁?”吴院士笑了笑,继续说道,“当初科工局的电话打到空军装备部,空军装备部的秦部长又把电话打到了我这儿,说有人搞了台电推进的空天飞机出来,但经费出了点问题,需要,让我帮他参谋参谋,这事儿靠不靠谱……你猜我第一句话说的是啥?”
袁焕民:“我又不是你,我怎么可能猜得到。”
吴院士眼睛一瞪,模仿着当时的语气,绘声绘色地说道:“我说赶紧报警把这个人抓起来!骗经费骗到咱们空军装备部来了,先拘留个十五天让他清醒清醒!”
猜到了那人是谁,袁焕民心中顿时有些尴尬。
说起来这事儿和他也有点关系。
虽然站在他的立场上,他做的事情没错,但有些东西不是能够简单的用对错去衡量的。
“这得亏你没把那个人拘留。”
“哈哈,抓不了,”吴院士摆了下手,摇头笑着道,“秦部长直接跟我说,这个人的身份有点儿特殊,怕是没人敢抓他。一听他这话,我一猜就猜到了他说的是谁,然后立刻请他带我一起去现场瞧瞧。”
说到这里,吴院士的语气又是有些惆怅了。
望着颁奖台的方向,他眼神中写上了一丝神往。
“……我这辈子,大概都忘不掉那震撼的画面。”
在一片掌声中,站在台上的老人与三名宇航员分别握手,并向他们授予了“航天一级功勋奖章”与“航天英雄”的称号,以表彰他们在载人登月计划中展现的决心与勇气。
对三名宇航员的授勋结束之后,接下来是为载人登月事业贡献力量的研究人员。
虽说挑战登月的是三名宇航员,但如果没有这些幕后英雄们的默默付出,光是靠决心与勇气是无法在月球上印上属于华夏民族的脚印的。
同样是航天一级功勋奖章。
这是航天领域的最高勋章,也是无数航天人毕生所求的梦想。这枚奖张一般只会颁发给对突破性航天实验具有杰出贡献的宇航员、技术人员,数量相当稀少。
从锦盒里取出了那枚金光闪耀的勋章,老人亲自戴在了陆舟的胸前,并紧紧握住他的手,上下晃了晃,语气郑重地说道。
“谢谢!”
陆舟:“不客气。”
对他来说,奖章这种东西已经都是次要的了,自从他拿到凌云勋章之后,对这方面的需求也淡了很多。他的需求其实很简单,只要有人能够支持他的实验,让他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