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舟:“我拒绝。”
  小艾:“为什么呀!(要哭了)”
  看着在那儿晃来晃去的小家伙,陆舟叹了口气。
  这还用问吗?
  因为总感觉很麻烦的样子。
  而且,一想到这家伙整天顶这个颜文字或者表情包满屋子乱飞,他便不知道该露出怎样的表情。
  总之,这种给自己增加负担又没有任何好处的事情,他向来是不会做的。
  小艾:“那可以给我安装一个手臂吗?我自己动手装总可以了吧……(委屈)”
  听到这无理取闹的要求,陆舟忍不住吐槽:“你直接让我给你造台高达算了,你当我是小叮当还是机器猫啊?”
  听到这句话,无人机停在那里不动了,小艾沉默了一会儿。
  陆舟猜测,这家伙多半是去查“小叮当”是什么东西去了,而且这会儿多半已经在他的服务器上下载了一整套全集,甚至已经开始“扫描”了起来。
  摇了摇头,陆舟没去管它,转身走进浴室洗了个澡。
  换上了睡衣,走到厨房的陆舟给自己泡了杯咖啡,然后便上楼前往了书房,坐在电脑前浏览起了网页。
  这段时间因为研究工作太忙,他都没怎么上网,只是从所里的其它研究员那里听说,他们发表在《科学》上的那篇论文,成功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了一波眼球,自己的名字好像也因此又上了一回热搜的样子。
  说起来,自从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他就很少关注自己的新闻了,也很少接受记者的采访。
  不过国内外的媒体,对他的兴趣似乎就没有减弱过。
  尤其是当他又搞出什么新的研究成果的时候。
  简单地看了几篇新闻,陆舟抬起杯子抿了口咖啡。
  国内关于可控聚变的报道,基本上都是清一色关于STAR装置和它那领先世界的60分钟。周承福那边倒是没有再跳出来说什么,选择了夹着尾巴做人,也不知道是没有说话的底气,还是说了什么但没有人报道出来。
  另外,相比起国内的新闻,陆舟主要关注的重点,还是国际上。
  STAR装置取得的成功必定会提振整个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信心,也必将刺激到一部分人敏感的神经。他现在想要知道的是,同行们对这件事情的反应。
  就在时候,一条新闻忽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一篇CNN的新闻视频。
  站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美国能源部长佩里面对着记者的镜头,发表了关于近期备受关注的可控核聚变技术的讲话,同时回应了关于流传已久的美国打算退出ITER组织的传言。
  “关于未来能源的研究,美国的立场是一直不变的。”
  “……我们在聚变能的研究项目上,已经持续投入了数以百亿的资金,并且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们对可控聚变技术的研究,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
  “在这里我必须重申一点,美国没有退出ITER的计划,至少我在我的办公桌上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这方面的文件。”
  “我们会与我们的盟友在聚变能的研究上展开更紧密的合作,并且尽我们所能,扩大我们的研究机构在该领域的影响力。”
  “如果情况乐观的话,我们会在2030年前完成可控聚变示范堆的建造,并且在2050年前实现可控聚变技术的商业化!”
  “我们将完成已经开始的工作,我们将实现对我们合作伙伴国的承诺……”
  看着视频中发表演讲的美国能源部部长,陆舟的食指轻轻在鼠标上摩擦着,若有所思道。
  “……看来美国人开始着急了。”
  他能给有关部门写信,别人自然也能。
  而且相比起可控核聚变的广阔前景,华国(或者俄国)在某一项技术上取得了优势,更能够刺激国会预算委员会掏钱。
  正如他所看见的。
  这场关于可控核聚变、关于未来的竞赛,已经开始了。
  再往后,恐怕不只是发动机、航空航天、核工程这些专业,大概连可控聚变领域的学者,想要申请签证都不太容易了吧……


第524章 把他们踢出去
  比较有意思的是,就在陆舟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悠闲地看着视频中面对记者们发表讲话的佩里时,此时此刻远在太平洋对岸的美国能源部,坐在办公室里的佩里,此刻也正盯着陆舟的照片看着。
  虽然表情没他那么悠闲就是了……
  就在半个月前,华国金陵可控聚变研究所在长时间等离子体约束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震动了整个等离子体物理学界。
  也就是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他至少收到了三十多封关于这件事的书面信件。
  其中有美国科学院寄来的,也有来自普林斯顿PPPL实验室的。
  尤其是来自美国科学院的那封联名信中,甚至有着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前前任能源部部长朱棣文的署名。
  这些长篇大论的文字里,除了诉说可控核聚变这一未来能源的重要性之外,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无非只有一个——那便是要钱。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中情局的情报,虽然都是些没什么营养的东西。
  比起陆舟本人的资料以及他取得的那些眼花缭乱的学术荣誉和头衔,他更想知道的是华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已经走到了哪一步,距离成熟的可控聚变技术还有多远。
  然而令人头疼的事情是,这一切发生的都实在是太突然了。
  在STAR装置成功完成一小时磁约束时间之前,没有人相信他们会成功,甚至就连华国人自己都不相信。
  不是说好了连两分钟都困难吗?
  这句话可是华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的负责人自己说的!
  “真是一帮废物……”
  将手中的那份资料扔在了桌上,佩里忍不住骂了一句。
  关于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重要性,根本无需别人来告诉他,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然而这个坑有多大,他同样比任何人都更清楚。
  相比起中情局的报告和一些毫无营养的建议,他现在更需要的是专业人士的意见。
  靠在办公椅上沉思了一会儿,在心中作出决定的佩里双手撑着扶手,从椅子上站起,推开门走出了办公室。
  看着坐在他办公室门口的那张办公桌前的助理,他开口下令道。
  “召集NIF项目主管,还有PPPL实验室可控聚变项目负责人……不管他们人现在在哪里,我希望后天的这个时候,能在这里看到他们。”
  “我知道了。”
  见佩里一脸严肃的表情,意识到这件事情很重要,助理立刻将手伸向了电话。
  佩里点了点头,准备离开这里。
  在开始会议之前,他要先去一趟白宫。
  不过就在这时,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于是在门口停住了脚步,回头看向了正在打电话的助理。
  “还有联系中情局那边,记得让他们派个靠谱点的人过来。”
  ……
  大概六七年前,耗资三十五亿美元的NIF点火失败,重挫了整个美国可控聚变研究行业,连带着整个国际可控核聚变研究的前景都蒙上了一层阴霾。
  整个惯性约束的技术路线几乎被废掉,如果不是这个激光点火装置还能搞一搞核试验,早就被国会的预算委员会给整个砍掉了。
  到现在为止,似乎也就托卡马克似乎还能骗一骗钱的样子,但经费也不如以前那么好搞了。
  尤其是在各国就经费问题互相推诿、美国有意退出ITER组织的大环境下,整个可控聚变行业的前途可谓是一片灰暗。
  然而谁也没想到,紫金山下的那道光,把整个世界都给照亮了……
  此时此刻,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国家点火装置(NIF)主管埃德·摩西,正坐在能源部的办公室里。
  坐在他旁边的还有普林斯顿PPPL实验室可控聚变项目负责人特里·布罗格,以及其他几个他还算熟悉的可控聚变领域的专家。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被有关部门传唤。
  往常每隔一两个月,他们都会被能源部或者国会预算委员会召见一次,然后问问他们预算又超标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对于他们这些烧钱大户来说,和官僚们在项目和经费的问题上扯皮,几乎已经成为了日常研究工作的一部分。
  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能源部召集他们似乎不是为了预算的事情……
  两人交换了一下视线,从彼此的眼中均看到了几分意外的表情。
  显然,坐在这里的不只是能源部的人,还有一个穿着西装、面部表情不怎么丰富、怎么看都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的男人。
  “自我介绍下,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