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核心区的核聚变速率提升了三倍左右,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恒星风喷出。
除此以外,恒星陆尘的核心温度提高到了30亿度,日冕层的温度提高到了一亿两千万度。虽说质量增加了一倍多,但越是往上,温度的提升本就越困难,所以此次温度的提升并没有非常夸张。不过,就算只是这种温度,在宇宙中也是非常可怕的存在了。而为了避免被越发增长的高温融化或损坏,恒星周围的暗金卫星被迫外移了半个天文单位,流浪联盟的中行星战星则被迫外移了一个天文单位。
而且,由于这一次吸收是经过筛选的,恒星陆尘并没有吸收到别的元素,因此他的氢占比在连续两次下跌后终于迎来了逆袭上涨,他如今的氢占比是94%!
至于最重要的引力强度,随着恒星质量来到360万个以后,恒星陆尘的引力强度提升了约1。3倍,在不使用任何科技手段的情况下,可以自然增量至两千五百万!
…………
浩瀚宇宙之中。
流浪星系重新踏上了流浪之旅。
在经过了类星体之战后,流浪联盟的收获非常巨大,可以说是有史以前最大的一次收获,除了恒星陆尘以外,流浪星系的质量也增加了一百五十万个恒星质量,而流浪星系的体型直径也因此增加了两倍,来到了三十光年的直径。
不过,严格来说,这并不算是流浪联盟最大的收获。
真正巨大的收获是流浪联盟首次确认了黑洞内的一些情报数据。
尽管只是黑洞的冰山一角,但这无疑开了个好头,也促使流浪联盟成立了黑洞项目研究组。
该研究项目组的科学团队除了研究黑洞的奥秘以外,还在找寻能够承受黑洞重力的物质或是技术方法,毕竟如果不能亲自进入黑洞探索,那他们就永远不可能真正搞清楚黑洞内的真相。先前在与类星体的战争中,他们曾尝试过一次,但那次连暗金都无法承受黑洞重力,因此科学家们在极力找寻一种新的抗黑洞物质。
而在找寻过程中,肯定需要试验才能证明某种材质能否真能抗住黑洞压力。
但是,流浪星系内却没有真正的黑洞给他们频繁利用,如果利用能量制造黑洞场的话又太浪费了,尤其是在宇宙停止膨胀的危机下,于是黑洞研究项目组向恒星陆尘提出申请,希望恒星陆尘能配合他们做黑洞重力的极限尝试。
因为恒星陆尘是流浪星系中质量最大的存在,而且其引力强度可以增量至两千五百万,虽说科学家们暂时还不知道黑洞的极限引力强度是多少,但以两千五百万这个数字而言,足足是光速的83倍,应该至少是一些初生黑洞的引力强度了,因此找恒星陆尘帮忙做试验可谓是一举三得。
而恒星陆尘为了帮助流浪联盟尽快突破科学壁垒,便爽快的答应了。
毕竟帮流浪联盟也是帮自己,只有流浪联盟越强,他们的生存能力才会越高。
况且,从遇到的敌人来看,还可以明显的发现一些规律趋势,越往宇宙内部,所遇到的文明实力也越高,如果他们不尽量提升自己的战力,最终就只会成为别人的“粮食”!
就这样,流浪联盟全体成员相互配合合作,流浪星系则是高速飞行在浩瀚宇宙之中。
在渡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日子后,流浪联盟又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好消息,那就是第四期新星计划——白矮号战星终于完全制造出来了。
在利用生命转换技术对白矮号战星进行内部构建之后,流浪联盟经过商议,决定安排一次训练试验,毕竟白矮星和金属行星本质是完全不一样的,为了避免后期会出现问题,他们必须在前期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逐项排除。
可以想像,这次的试验训练非常重要,不只是全民关注,恒星陆尘还亲自监督。
而为了测试白矮号战星的性能情况,科学家们给这次的试验训练安排了几个项目,一是极限速度飞行,二是极限速度下的变向变速,三是白矮星的重力水平,四是白矮星的密度测试,五是白矮星的吞噬攻击能力。
开始之后,第一个项目进行得非常顺利。
白矮号战星的自然极限速度是三分之一光速,但如果白矮号战星使用引力扭曲空间,也就是曲率加速的话,最高可以达到两倍光速。
接下来是第二个训练项目,但在第二个项目中,白矮号战星的表现却出现了一些偏差,科学家们经过计算机多次模拟,发现五十颗白矮号战星的极速变向都存在一些偏差,而且在进行弧线的高速飞行时,飞行路径也与计算的结果存在3度的差距,虽然这3度看似并不高,但是对于科学而言,对于严谨的科学家而言,那怕是0。1度都不行,没有百分百就是存在疑问,必须要搞清楚。
科学不是统计,更不是巧合,而是一种验证真理的方法。
第383章 致密文明
浩瀚宇宙,无尽星空。
在广漠寂寥的某片空间中,许多正漂浮不定的粒子突然向着前方加速飞去。
这些宇宙粒子的质量极小,原本在空间中做随机运动,但忽然间好像被什么引力捕获,向着地势更低的位置流去。
如果从宇宙空间的水平面来观测的话,就会发现,这些粒子飞行的方向在空间水平面上其实是更低的,而根据空间法则,有低洼位置的存在,这说明了肯定有质量对空间造成了扭曲,并且从空间扭曲的程度来看,这个质量应该还是非常之大的。
果不其然,这些粒子在飞行了漫长的路程后,终于来到了扭曲空间的中心点,也是附近空间的最低洼位置。只见这个位置存在着一个不算很大的星系,直径只有十光年左右,但让人震惊的是,就是一个这么小的星系,其中竟存在着一个黑洞、一颗中子星、一颗白矮星,此外还有五十多颗高密度的行星,在这些行星上都有文明活动的迹象。并且,前面所提到的三个高密度天体也都是有天体意子的天体文明。
这个文明自称为致密文明,因为他们的密度确实是很大。
那致密文明的密度究竟有多大呢?
致密文明中的生物是一种外形和奇幻小说中矮人族比较相似的一种生物生命,别看他们个头不高,但他们的质量却非常之重,一个正常的成年致密星人大约有十吨左右的体重,这可比人类一百多斤的体重要高太多了,可想而知,致密星人的密度究竟有多高,至少是人类的一百倍以上!
并且致密文明不只是生物生命的密度高,他们的天体文明的密度也极其之高,甚至比致密星人还要变态得多,就拿致密星人进化诞生的母星来说,他们的母星致密星体型直径和地球差不多,但质量却快接近九千个行星质量了,是地球质量的九百倍,平均密度也是地球的九百倍左右,非常之变态!
更别提黑洞、中子星、白矮星等密度本就是超级变态的存在了。
这也是致密文明能捕获超远光年外的粒子的主要原因,他们将很大的质量堆积在一片空间内,产生巨大的空间扭曲,同时向外释放高强度的引力子,使得周围的所有物质都会不由自主的向着他们所在的致密星系坠落而来。
事实上,这也是致密文明的一个战略,一个针对宇宙危机的战略。
为了收集更多的物资应对宇宙停止膨胀的危机,致密文明也不得已像别的文明一样展开了疯狂的掠夺之旅,但考虑到一样样的物质吸收起来太慢了,于是致密文明中的领袖黑洞黑星提出了一个理论,那就是漩涡理论。
黑洞黑星提出,把他们致密星系变成宇宙中的一个超级漩涡,这样一来不用他们主动去吸收,周围的物质在经过致密星系附近时,也会受到漩涡吸力的影响,从而自动向着致密星系坠落而来,这就大大的节省了他们掠夺物质的功夫,也加快了他们掠夺的速度,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漩涡理论却有一个硬性要求。
那就是致密星系的移动速度不能太快,否则漩涡吸力就会被本身的高速惯性抵消。
而当致密文明真正实施漩涡理论以后,效果确实是非常显著,平时难以检测到的许多宇宙粒子都在漩涡吸力的作用下,慢慢向着致密星系坠落而来。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科技水平不发达的文明,会连同整个星系,或是整颗行星向着致密星系坠落而来。就拿前不久致密文明刚捕获的一个文明而言,这个文明只是个原始文明,还无法做到有效控制行星飞行,因此他们在与致密文明遭遇后,生存的整颗行星便不由自主的向着致密星系飞去。当这个原始文明发现危险之后,他们朝致密文明发射了核弹,然而核弹在经过致密星系的外层时,却直接被重力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