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恒星陆尘并不着急,耐心的等着。
没过多久,便有好消息传了回来。
首先传回消息的是负责清扫现场的科武号战星。
科武号战星上的人员在附近的太空之中发现了许多的漂浮物。
一开始,众人还以为这些漂浮物是什么垃圾碎片之类的,但当拿到手后,科武号战星上的人方才知晓,原来这些漂浮物竟是一把把的天体捕获器。
只不过,这些天体捕获器的外形和部分结构与流浪联盟制造的不太一样,应该是为了适应外星文明的特殊情况而制造的。而通过对电磁文明的天体捕获器进行研究之后,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些结论,那就是这些天体捕获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与他们流浪联盟的天体捕获器效果相同,主要是用于捕获或储存大型天体;第二类是把捕获的天体通过统一力分解,完全转换成能量形态,并储存在天体捕获器内。
根据这两类天体捕获器,流浪联盟也终于明白,为何那些外星人能凭三个人就挡下他们的统能射线,为何对方不怕在宇宙中无法长久生存的问题?
原来,那些外星人先前身上爆发出来的恐怖能量,大部分是由这些天体捕获器提供的,也正是出于这个特殊的需求,所以电磁文明方才将天体捕获器改良成第二类,可以直接将天体物质转换成能量,以便随时随地可以使用,而拥有了如此之多的能量,他们自然不用太担心在宇宙中的生存问题。
至于老式的天体捕获器,主要作用就是收集、储存物资的。由于电磁文明的策略和流浪联盟不同,所以注定了他们不可能把掠夺而来的物资组成星系,一来是因为组成星系的话,那移动时消耗的能量会加剧;二来是组成星系就显得太招摇了,等于告诉别人自己腰缠万贯,容易引来别人的觊觎;三来当彼此间进行贸易交易时,直接交付小巧的天体捕获器,也比交付一颗行星或恒星要方便得多。
也正是因此,天体捕获器在电磁文明内部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工具。
尤其是电磁文明确定私有制的掠夺战略后,各种天体捕获器便成为了电磁文明内部最火爆的商品,甚至一度供不应求。
每一个电磁星人,或是一个势力集团外出掠夺物资时,都会携带大量的天体捕获器,或是自己在行星飞行器上建造一个天体捕获器的生产工厂。
正是出于这些因素,在科武号战星收集到的天体捕获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空的,有一小部分是半成品,只有三分之一的天体捕获器捕获着天体。
科学家们推测,这三分之一天体捕获器中的天体,应该就是电磁文明在之前掠夺到的物资,只是电磁文明万万没想到,流浪联盟会越过大量的电磁星人,直接打击他们的行星飞行器,这才使得这些原本存放在行星战星上的天体捕获器,随着爆炸风波吹飞到了太空之中。而那一百五十亿电磁星人由于只顾着逃命,根本来不及理会这些天体捕获器,最终便宜了流浪联盟。
而电磁文明怎么也想不到,他们不只没有掠夺到流浪联盟的大量物资,反倒是自己先前收集到的一些物资落入了流浪联盟手中,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别看只有三分之一,但流浪联盟统计后得知,这三分之一的天体捕获器共有三千多把,其中捕获恒星的有十把,将天体转换成能量的有一千多把,捕获了行星的有两千把左右,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
不过,如此一来的话,又出现了两个疑问。
第一个就是电磁文明的那十颗行星战星是被暗金号战星所化的巨剑击碎的,并发生了小规模爆炸,虽说爆炸的威力不算很强,但很多的钢铁、石块都变成了碎片,为何这些天体捕获器却没有太大的损坏?
第二个就是电磁星人只是生物生命,他们是如何利用如此庞大的能量的?
第353章 超人文明
这两个疑问。
随着恒星陆尘收到另一组科学团队的消息后,谜题便终于解开了。
而传来消息的科学家团队是一组生物学家,之前接收了俘虏的电磁星人,负责研究电磁星人的生物结构与习惯,并揭开电磁文明的奥秘。
经过这组科学家团队的努力研究,电磁星人的生物结构也终于被弄清楚了。
首先,从电磁星人的外型说起。据科学团队的测量与仔细询问,电磁星人的成年身高约有两米左右,略比现今的人类高一些,人类如今的平均身高是一九米左右。而电磁星人的整体结构和人类很相近,同样长着一个头、一双手、一双腿,甚至脸上的五官也是差不多。
但,两者整体形象和容貌差距却比较大。
这是因为电磁星人比较特殊的肌肉与皮肤。
他们的皮肤并不像人类一样是光滑,而是波浪状的。
因为在他们的表面肌层拥有一片片结实的肌肉薄片,这些肌肉像鳞片一样相互叠加在一起,导致皮肤组织也进化为波流状的,并延伸出一根根汗毛般的软肉刺。这种波浪状与肉刺遍布全身,包括脸部、头部,因此从地球人的审美看去,每一个电磁星人的长相都是非常恐怖的,像人型怪物一样。
不过,电磁星人的独特之处正是这些肌肉薄片,被科学家们称为鳞肌。
经过科学家们的反复研究发现,电磁星人的每片鳞肌之间有缔结的膜组织相隔,而每片鳞肌上约分布着十到二十根神经,并且直通中枢神经系统。每当神经受到刺激或是发下命令时,每一片鳞肌就会进入激活状态,能陡然使离子流通过细胞膜,形成微弱的电流,从肉刺中释放出来。
这也是电磁文明之名的由来。
因为电磁文明中的每个人都可以随意控制放电,而电就是四大基本力中的电磁力,因此他们便自称为电磁文明。
也就是说,电磁星人的每片鳞肌其实就是一块小生物电池,当受到神经刺激时,就会释放出电流。而据科学家们的测试,每片鳞肌约能释放出一伏特左右的电压,别看这股电压似乎不强,但别忘了电磁星人浑身上下都是这种鳞肌,并非只有一片,每个成年的电磁星人身上的鳞肌数量约为一万片左右,若按每片鳞肌可以释放1伏特电压为准,那一个年成的电磁星人就可以释放出一万伏特的高压电流!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远比现在地球上的安全用电电压要高很多很多,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只要被波及一点点,瞬间就会被电成焦碳。
不过,根据电磁星人的供述,他们原本的放电能力并没有这么强的,最初进化成智慧生命时,他们的每片鳞肌放电的能力只有0。3伏左右,最高只有3000伏特左右。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电磁星人并不满足于此,于是他们的科学家进行了基因研究,并最终利用基因强化药物,强化了所有人的基因,这才使得每个电磁星人的放电提高了三倍以上。并且这还只是平均水平,有一些天赋较强的电磁星人,其放电能力甚至能高达百万伏特,直接就可以媲美自然界的闪电电压。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电磁文明的历史上,有不少的电磁星人从小就受到放电教训,在长大以后,他们可以释放出百万伏特的超高电压,而为了测试自己的极限,这些人甚至在雷雨天气下直接硬接闪电,最终存活下来的都会被冠以电磁超人之名!
当然,电磁星人可能并不知道,就算是他们中的普通人,对于别的文明而言,也已经是超人般的存在了,所以电磁文明又被宇宙中的很多文明称为超人文明。
因为每个人都是超人,都可以以一敌百。
也正是因为电磁星人拥有上天赋予的特殊能力,使得在电磁文明的思想中充斥着个人英雄主义,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放电,都可以控制电流,因此每个人的战斗力都很强,都习惯了以自己的一已之力,逆转乾坤。
所以,电磁文明的这种个人英雄主义,是从生物结构和环境演变而成的必然结果。
这也注定了他们不会像别的外星文明那样,非常依赖行星战星,主要还是依靠自己。像之前围攻流浪星系时,他们几乎全都是个体出战。但怎么说呢,凡事有好也有坏吧,正是因为个人英雄主义的太过泛滥,使得他们在战星科技上的发展非常落后,他们主要的发展方向是朝着如何提高个体战力而去的。
行星战星只是他们长途飞行的工具而已。
虽说他们自己也可以飞行,但人是铁饭是钢,飞得太久总会疲累,所以当然还是找一个代步工具比较舒服。
而说到飞行,甚至是在无空气的宇宙环境中飞行,这本身其实并不是电磁星人的天生能力,而是借助于他们所穿戴的特殊装备。如果只论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