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为了更快的探索黑洞中的秘密。
在恒星陆尘的主导下,流浪联盟紧接着展开了探索黑洞计划。
他们利用目前的尖端科技,制造了一台中子重力装置,打算将这台装置放入黑洞中,仔细观测黑洞内的情况。
因为这台中子重力装置全是由中子制成,彼此间的对抗力是来自于中子简并力,因此这台装置最高可以承受中子星的重力,若穿上这套设备,就算是普通人也可以在中子星上自如行走。
这已是流浪联盟目前最尖端最先进的反重力装置。
流浪联盟计划将这台装置投入环状星云中心的黑洞中,一方面是探索黑洞内部,另一方面也想试试中子简并力能否在黑洞内生存?
“发射!”
当一切准备就续后,恒星陆尘下达了发射命令。
只见地球上的流浪基地内,负责此项目的科学家点下了发射的按键。
登时,一台一米不到的圆形装备便自地球上飞出,以超光速向着环状星云中心的黑洞飞去。
这一刻,流浪基地内的每个科学家都无比紧张,纷纷一眨不眨的盯着屏幕上的中子重力装置。
因为中子重力装置中安装了一个能接收各种粒子的摄像机,若安全进入黑洞内,便可以捕捉到黑洞内的情况。
这将有助于流浪联盟解开黑洞的秘密。
只可惜,所有人的期望到头来全都落空了。
因为当中子重力装置穿过吸积盘,刚刚接触到黑洞边界时,直接与流浪联盟失去了联系。
这表明,连中子简并力也无法在黑洞中生存,瞬间就被摧毁了,摄像机什么也没拍到,黑洞中的生存法则应该是一种更为基本的简并力生存法则。
瞧见这一幕,绿星忽然道:“妖星,看样子这个计划失败了啊!”
恒星陆尘道:“这种结果我早有预料,这次也只是想试一试,积累经验而已。不过从结果来看,我们对黑洞的探索明显还需要不少时间,不易操之过急,现在我们还是先捕获环状星云内的中子星吧,那将有大用!”
第196章 中子星防线
恒星陆尘在环状星云内撕裂吸收恒星时,以及流浪号、绿星、地球文明、光合文明在歼灭蚁人文明的殖民星时,都在环状星云内发现了中子星的踪迹。
流浪联盟一共发现了三颗,皆是中质量恒星死亡后遗留下的星核部分形成的特殊天体。
是一种介于白矮星和黑洞之间的天体。
中子星的密度非常之大,每立方厘米高达8^14到10^15克,可能大家对这种密度数字没有概念,但这种密度相当于每立方厘米内的物质重量超过一亿吨以上。
想想每立方厘米才有多大?
长宽高各为一厘米,连一颗弹珠都不如,但就是这么小的空间内的物质重量却高达一亿吨以上,简直无法想像。
如果把地球也压缩到这种密度,那十多个行星质量的地球也仅有22米的直径,如果把1250个恒星质量的太阳也压缩到这种密度,那也仅仅只有十千米的直径!
中子星的密度之所以如此之大,那是因为内部压力迫使物质皆以中子状态存在,也就是说,中子星实际上就是由一个个中子紧挨着组成的天体,这也是中子星之名的由来。
此外,中子星中有部分天体会持续向外发射有规律的定性脉冲,这类中子星被称为脉冲星,脉冲星由于会发射出有规律的脉冲信号,就仿佛宇宙中的灯塔一般,可以帮助各个文明确定自己的位置。
但无论是中子星,还是中子星中的脉冲星,其内部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是在电子简并力无法承受巨大压力时,转变成以中子简并力对抗内部压力而存在的一种天体。
以前曾说过,小质量恒星死亡后,由于内部核聚变停止,无法提供持续对抗内部压力的力,所以遗留下的星核就会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进一步压缩坍缩,变成原子与原子紧密的挨着,这时原子中的电子因为过度靠近就会产电子间的排斥力,也就是电子简并力,并以电子简并力对抗内部压力而存在,这就是白矮星。
而中子星则比白矮星还要恐怖。
由于中子星是中质量恒星死亡遗留下的星核,质量更大,所以当核聚变停止时,内部的巨大压力会将物质迅速向内挤压,在更大质量所形成的压力下,电子间的简并力根本无法对抗这种压力。
于是,电子简并力崩溃,形成物质的最基本结构的原子态也彻底被破坏,外层旋转的电子被压力强行挤到质子中,形成一个个中性的中子,当压力再想对中子进行挤压时,中子间的排斥力就会与这种压力对抗,并保持平衡,这时就形成了一颗稳定的中子星。
因此,中子星是一种非常恐怖的天体,物质的内部结构完全被强行破坏了,以中子紧挨着中子而存在,这也是中子星密度如此之高的原因。
而从中子星每立方厘米高达一亿吨的重量来看,可想而行,平时的物质或原子间的空隙终究有大,也难怪中微子可以在物质中随意穿梭,但与原子核碰撞的概率却非常之低。
不过,因为中子星的密度极大,所以这是连中微子也无法有效穿透的一种致密天体。
如果将一个原子的结构看作星系,那就等于是将星系中的所有行星都挤压到了恒星中,以太阳系为例,如果只存在一颗恒星,那原本将近两光年的结构空间就释放了出来,可以理解为,这就是原子被压成中子后所释放出来的同比例空间。
当黑洞探索计划失败后,恒星陆尘便将目标转到在了中子星上。
此次一共发现了三颗中子星,恒星陆尘打算将这三颗中子星全都捕获。
于是,便控制着流浪星系飞近其中一颗中子星,然后以引力增量慢慢捕获那颗中子星,将之慢慢拉过来,并让中子星在最外围围绕流浪星系旋转。
在这个过程中,流浪号好奇的问道:“大哥,你捕获中子星干嘛?”
恒星陆尘道:“中子星因为其特殊的存在,所以作用很多很广,无论是以后我们需要采集中子星这方面的材料,还是研究中子星,或是将之当成武器,都会非常方便。”
陆尘继续道:“此外,我主要是想一试自己的想法,我想在流浪星系外建立一道中子星防线,利用中子星的高密度和高引力在外护巡,当有陨石接近时,就会率先被中子星捕获,根本无法进入流浪星系内,这也就避免了很多的意外与危险。”
陆尘的具体想法是让那三颗中子星相互交错在流浪星系外公转。
这样可以保证每一边、每一时都有中子星的防护,无论是那一边出现陨石,就算不是陨石,而是敌人的战舰,只要靠近都有被中子星捕获的风险,这将是一道天然的防护屏障。
为了确保中子星防线不会影响到流浪星系,陆尘还让流浪基地愉的科学团队开始计算中子星防线的最佳公转轨道的距离与速度。
最终,科学团队经过计算得出,以中子星的引力与质量,最好是在流浪星系外三个天文单位处公转为最佳,而公转速度为了保证三颗中子星严密的防护线,最好在半光速左右。
得知这些数据后,恒星陆尘立刻将捕获而来的中子星控制在流浪星系外三个天文单位处公转,而后继续捕获下一颗中子星……
就这样,在花费了一些时间后,三颗中子星都顺利的被陆尘捕获,并安排在流浪星系外公转,第一颗中子星的公转距离为三个天文单位,第二颗中子星则为3。5个天文单位,第三颗中子星则为4个天文单位,三颗中子星以半光速围绕流浪星系高速公转,组成了一道巡逻频繁而严密的中子星防线系统。
由于在执行歼灭任务时,流浪联盟使用了很多的奇点炸弹直接炸毁蚁人文明的殖民星,所以短时间内环状星云中出现了大量的陨石物质,这些陨石物质高速在星云内飞行,之前经常从流浪星系中穿过,但在中子星防线建立起来后,大量的陨石物质在接近流浪星系时,就会先被中子星的引力影响飞行轨道,慢慢向着中子星表面坠去。
中子星防线刚刚建成之际,就展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看着大量的陨石被阻挡在外,流浪联盟内的人无不佩服太阳爸爸的想像力和行动力。
简而言之就是,佩服太阳爸爸的英明神武!
第197章 流浪联盟的收获与成长
中子星防线构建完成后,环状星云内已没有什么重要资源,恒星陆尘便带领着流浪星系朝着环状星云外飞去,按着既定的航线前往宇宙中心。
现如今,流浪星系已与以往完全不同了,分为内外两层。
内层是由恒星陆尘、地球、绿星、流浪号四者组成的公转区,这一区域的直径为5个天文单位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