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居住着汉族苗族土家族三个不同民族的人民。
湘西的范围太大了,包括叙浦宝庆芷江新晃麻阳辰溪凤凰吉首古丈大庸槡植泸溪桃源等。然而,湘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许多地方,许多过去曾经发生的不为人所知的,或者已知的但早已被人们遗忘了的事,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如果不记录下来,这历史将被我们的后代遗忘,甚至永远消逝。
辰溪,位于沅江上游辰水和锦江的交汇处,俗有小山城“重庆”之称。这里历史相当悠久,西汉时为辰阳县,后来历朝历代为州府。由于水路交通方便,自古以来,这里商贾云集,也是湘西的商品集散地,同时也是兵家常争之地。
辰溪,春雨中看上去却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从大路口眺望对岸的山城,青瓦白墙木吊脚楼,雨中飘摇的酒幌,那带着小水洼的石径小巷;撑着油纸伞伫立在小巷深处的少女,还有在幽静的小巷静静绽放的兰花幽香……
阿姑阿婆们从自家门口出来,下二三十级台阶便可以在江边洗菜了。而女孩们拧着苗条的腰身在江畔洗衣,轻轻敲打在入水的石阶上沾起水花,哼着花灯小调,欢快地笑。那带着旋律的动作像湖光山色跳跃的音符,水中映出的是芙蓉花般女孩们的朦胧的容颜。
站在辰水的沅江大桥上,你可以看江对岸人家栋栋吊脚楼瓦背上的袅袅炊烟,看到人们如何与江水融入雨幕中,看到小小的人家里把窗户支开,把翠绿的青菜就放在窗架上,等待着美味的香气随轻轻的微风和淡淡的炊烟弥漫过来。
透过青瓦阁窗的人家,听江面流水,听小舟上鱼歌号子,听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相撞声。推开窗子便看到机帆船航行于辰溪与大路口两岸的码头,人们上上落落好不热闹非凡。
看!那江中小船滑过,就是那种乌蓬的船,两头微微翘起的历经风风雨雨的沧桑的木船,外形小巧如古希腊传说中的一种乐器,行走飞快,韵律天然。女孩摇着辘,唱着动人的山歌,带弦乐一般的小船划过,身后水纹依依……
对岸喇叭岩悬崖下雨中支起的乌蓬船,伏在雨色空蒙的江面,穿蓑衣的老翁与几只黑色的鸬鹚,一杆独钓,一壶老酒,身旁的小方桌上面是一些小吃和下酒的菜,桌上放着一台收音机,他在收听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
江岸粉红色的桃花瓣铺满青石的小路,一地的绯红如一地的先烈的鲜血,桃花瓣飘飞在空中,飘飞在花下的人身上,洒脱出尘,浓淡皆入画……
就是在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而美丽的地方,解放前,这地方是兵家常争之地。湘西,曾历经抗日战争湘西会战;解放湘西国共决战;安定湘西湘西剿匪三次战乱,人们包受战火的苦难,民不聊生。
辰溪,原辰州,辰州这地方组织了一个湘西联合政府。全名为靖国联军第一军政府,驻扎了三个部队。军人首脑其一为军政长凤凰人田应诏,其一为民政长芷江人张学济,另外一个却是客军黔军旅长,后来回黔做了省长的卢焘。
那时,离辰州下游的桃源县,有一个清乡指挥部,属于湘西本地军队,这军队是靖国联军第一军的一部分。军队下属三个支队,指挥官是一个贵州人,归当时省政府直辖,贺龙是支队司令,归清乡指挥统辖,部队全驻防在桃源县。
与靖国联军第一军政府对抗的是驻兵常德身充旅长的冯玉祥。这一边部队既不敢向下进攻,那一边也不敢向上进攻,各人保持原有地盘,等待其他机会。两方主要经济收入都靠的是鸦片烟税养活部队。
单是湘西一隅,除客军一混成旅外,集中约七万人。李世南在靖国联军第二军,归张学济管辖。全辰州地方约有五千家户口,各部分士兵大致就有两万。
当时靖国联军第二军实力尚厚,为时不久,靖国联军第一军队伍管制权由田应诏转给了他的团长陈渠珍后,一二军的实力有了悬殊。二军杂色军队过多,无力团结,一军力图自强,日有振作。作民政长兼二军司令的张学济,在财政与军事两方面,支配处置皆发生了困难。军队防区既有了变化,当一军陈部队从麻阳开过,二部感受压迫时,既无法抵抗,杂牌军队有退出湘西的模样,二军全部用“援川”名义,开过川东去就食。因此,离开辰州了。
不久,川东鄂西的消息,二军在川边已同当地的神兵接了伙,一个早上,闪不知被神兵和民兵一道扑营,营长,团长,旅长军法长秘书长参谋长全被杀了。张学济和李世南幸运先带一团人过湘西境内龙山布防,因此才没有遇难,逃过一劫。
三年后,在湘西辰州地方,那个帮会出身温文尔雅才智不凡的张学济司令官,同另外几个差弁,被一个姓田的部署旅长田应诏客客气气请去喝酒,进到辰州考棚二门里,当欢迎的喇叭还没有停,就连同四个轿夫,一起被被机关枪打死了,所有尸体随即被浸渍在阴沟里,直到两个月事平后,方清出尸骸葬埋。行刺他的部署田旅长田应诏,也很凑巧,一年后依然在那地方,被当时湖南省主席叶开鑫派另一个部队长官,用请客的方法,在文届前夹道中刺死。
从此二军散伙。二军散伙之后,李世南离开了第二军投奔一军陈渠珍,陈渠珍很欣赏李世南的文武才能,便派他去桃源县。
那时,何键正是骑兵团长,何键正是李世南的师兄加朋友,铁杆哥们,他介绍李世南到贺龙支队做武术教练官,因此李世南和贺龙来往多,也是好友,也许两人都是行武之人的原因吧!
一军统领官陈渠珍,祖籍麻阳苗族自治县人,后迁居凤凰。清末时曾任统领,时为湘西镇守使,在本地有湘西王之称,这统领官既是个以王守仁和曾国藩自许的军人,每个日子治学的时间,似乎同治事的时间相等。他既力图自强,想为湘西地方作点事情,因比亲手草了一个精密的计划,召集了几次县长与乡绅会议,计划把所辖十三县划成一百余乡区,试行湘西乡区自治。
不久就在保靖地方设立了一个师范讲习所,一个联合模范中学,一个女学,一个职业女大,一个模范林场。另外还组建了六个工厂。本地又原有一个军官学校,一个兵士教练营。再加上六千左右的军农队。学校教师与工厂技师,全部由长沙聘来,李世南也由贺龙部调来兵士教练营当教练官。
因此,这地方就骤然有了一种崭新的气象。此外,他为促进乡治的实现与实施,还筹备了定期刊物,办了一部大印报机,设立了一个报馆。这报馆首先印行的便是《乡治条例》与各种规程。
陈渠珍天未亮时起身,半夜里还不睡觉。凡事好似什么他都明白,什么他都懂。他自奉常常同个下级军官一样,在某些方面来说,他还天真烂漫,什么是好的他就去学习,去理解。处置一切事务他总敏捷稳重。由于他那份稀奇的精力,第一军在湘西二十年博取了最好的名誉,内部团结得如一片坚硬的钢铁,一束不可分离的丝。
抗战暴发后,一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一二八师,李世南为一二八师作战参谋长。
李世南,字玉棠,一九零九年三月三日生于湖南辰州一个武林世家。祖籍山东泉城,祖父世代经商,在辰州经营百货布皮等生意,家道兴旺。在父亲这一代开有武馆又兼经商,同样经营布皮烟叶酒和米。李世南自小跟随父亲翻斤斗,打藤牌,舞长矟,要齐眉棍。武馆内有描花皮类的方盾牌,藤类编成的圆盾牌,有弓箭,有标枪,有各种华丽悦目的武器。牛皮盾牌漆朱红花纹,标枪带红缨,镀银的方天画戟,白檀木的齐眉棍。同时也有无数的锣,鼓,笛子,胡琴,渔鼓简板,骨牌纸牌,无不齐全。
大白天,馆内照例常有人唱花灯戏打牌,馆内又如同一个俱乐部,好不热闹非凡。到了应当练习武艺时,弟子儿郎们便各自扛了武器到操坪去,一人手持盾牌军刀,一人使关刀或戈矛,照规矩练“大刀取耳”,“单戈破牌”或其他有趣的厮杀题目。两人一面厮打,一面大声喊“破”,“杀”,“摔”,“坐”,应当归谁翻一个斤斗时,另一个就用敏捷的姿势退后一步,让出一个小小地方,既自然,又活泼,像舞台表演。别看这些个花拳绣腿,却不料十多几年后,李世南在抗战中多次跟日军白刃肉搏,几次危险,用来自救救人的格斗,使差不多全都是他父亲传授的武艺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