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一部书稿就卖了几百万。但尽管于丹再红,她都没有忘记向刘文典这位大师〃讨教〃:在她〃天价书稿〃的参考文献作者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庄子,排在第二位的就是自矜为〃古今唯一懂庄子〃的刘文典。
这可能只是一个巧合,但却真实地凸显了《庄子补正》持久未变的学术价值。刘文典本人对于这部著作也相当满意,除了在西南联大开设相关课程向学生讲解他的研究成果之外,还专门将这部书稿送给陈寅恪先生审读分享,得到由衷的肯定。陈寅恪平生阅人无数、读书无数,从不轻易夸赞别人的学术成就,但对于刘文典的这本《庄子补正》,却另眼相看,褒奖有加。1939年11月,尚处于颠簸流离状态的陈寅恪欣然为《庄子补正》作序,内容如下:
第58节:偶像陈寅恪(10)
合肥刘叔雅先生文典以所著《庄子补正》示寅恪,曰:〃姑强为我读之。〃寅恪承命读之竟,叹曰:〃先生之作,可谓天下之至慎矣。〃其著书之例,虽能确认其有所脱,然无书本可依者,则不之补。虽能确证其有所误,然不详其所以致误之由者,亦不之正。故先生于《庄子》一书,所持胜义,犹多蕴而未出,此书殊不足以尽之也。
或问曰:〃先生此书,谨严若是,将无矫枉过正乎?〃寅恪应之曰:〃先生之为是,非得已也。〃今日治先秦子史之学,著书名世者甚众。偶闻人言,其间颇有改订旧文,多任己意,而与先生之所为大异者。寅恪平生不能读先秦之书,二者之是非,初亦未敢遽判。继而思之,尝亦能读金圣叹之书矣,其注《水浒传》,凡所删易,辄曰:〃古本作某,今依古本改正。〃夫彼之所谓古本者,非神州历世共传之古本,而苏州金人瑞胸中独具之古本也。由是言之,今日治先秦子史之学,而与先生所为大异者,乃以明、清放浪之才人,而谈商、周邃古之朴学,其所著书,几何不为金圣叹胸中独具之古本也,而欲以之留赠后人,焉得不为古人痛哭耶?
然则先生此书之刊布,盖将一匡当世之学风,而示人以准则,岂仅供治《庄子》者之所必读而已哉!
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十四日修水陈寅恪
纵览陈寅恪一生的学术交往,能够赢得他如此赞誉的,不过陈垣、杨树达等有限的几个人而已,而他竟对刘文典的著作做出〃可谓天下之至慎矣〃的评价,并认为其〃将一匡当世之学风〃,足见《庄子补正》给他带去了多么大的学术惊喜与思想认同。
当然,陈寅恪写这篇序言,实际上也是别有所指的。自从20世纪20年代胡适喊出〃整理国故〃的口号后,全国很快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批判改造古人典籍的热潮,〃今日治先秦子史之学,著书名世者甚众〃。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渐渐地,〃武器的批判〃代替了〃批判的武器〃,理智的头脑没有了,大棒子满天飞,对于一切〃经史子集〃或全盘否定,或任意改造,每个人都似乎变成了金圣叹。分明是用自己的观点在注释〃天下才子书〃,还说〃古本作某,今依古本改正〃,往古人的头上〃扣屎帽子〃。而刘文典实事求是、谨小慎微、有一说一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打动了陈寅恪。
打动陈寅恪的还有刘文典校勘《庄子补正》的真正苦心。在《〈庄子补正〉自序》里,刘文典写道:〃庄子者,吾先民教忠教孝之书也,高濮上之节,却国相之聘,孰肯污伪命者乎?至仁无亲,兼忘天下,孰肯事齐事楚,以忝所生者乎?士能视生死如昼夜,以利禄为尘垢者,必能以名节显。是固将振叔世之民,救天下之敝,非徒以违世,陆沉名高者也。苟世之君子,善读其书,修内圣外王之业,明六通四辟之道,使人纪民彝复存于天壤,是则余董理此书之微意也。〃
这虽然是一段〃之乎者也〃的文字,但读起来并不难理解。在当时那种炮火连天、举国动荡的环境下,刘文典想凭借自己对于《庄子》的重新整理,突出学人名节的重要。这一点,同样是陈寅恪所看重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在陈寅恪的身上,令刘文典感到钦佩的,除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渊博学识,还有其独立坚持的人格魅力。这也是后世学人对于陈寅恪一致敬重的根源所在。
第59节:偶像陈寅恪(11)
正如前面所写到的,陈寅恪在名节坚守上的超然,是有其家世渊源的。日军侵入北平后,他父亲散原老人绝食绝药而死,这对于陈寅恪的心灵不可能不产生巨大的冲击。
其实在此之前,陈寅恪就已经表现出对学人名节的独特见解。1927年6月2日,陈寅恪的清华同事、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留下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两年后,清华国学研究院同仁一致推举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碑文。王国维为何而死?当时有很多说法,有的说是被罗振玉逼债,有的说是因为丧子之痛,有的说是缘于苦病厌世,但陈寅恪凭借与王国维的交往,断定他是死于名节。当时北伐军即将攻入天津、北平,溥仪虽然早就不是皇帝了,却一直住在天津,依然享受着遗老遗少们私下的顶礼膜拜,如今一切都将成为烟云,王国维自觉唯有一死才足以谢天恩。
〃君辱臣死〃的思想虽然迂腐,但却是千古文人生存的价值。这未尝不是一种独特的名节坚守。思虑良久,陈寅恪写下了一段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颂、景仰的名句:〃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正是陈寅恪对于近世文人生存价值的重新解读与构建。
对于这一点,刘文典完全认同。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情怀,在1949年国民党败走台湾前的〃抢救学人〃运动中,刘文典和陈寅恪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拒绝。据说,离开大陆后,蒋介石曾多次派专机到南京接陈寅恪,但都失望而归,这成了蒋介石的一大恨事。胡适甚至都为刘文典全家办好了去美国的签证,但最后却同样遭到谢绝。
拒绝国民党的拉拢,并不代表陈寅恪就完全赞同共产党的主张。实际上,经过多年战乱的陈寅恪,此时最想做的就是寻找一个远离政治的〃世外桃源〃,潜心做自己的学问。他最终选择了偏于中国南隅的岭南大学。抗战前夕,岭南大学的校风就已基本形成,那就是〃尊重个人思想、信仰、言论与学术的自由,绝不允许介入政治争斗〃。1952年9月,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名义取消,并入中山大学。陈寅恪遂进入中山大学任教,直至逝世。
其间,北京一直没有忘记陈寅恪。1949年,毛泽东访问苏联,突然被斯大林问起陈寅恪的行踪,原来斯大林在著作《中国革命问题》中大量引用了陈寅恪的材料。回到国内后,毛泽东派人四处查找,终于得知陈寅恪在广州,当即嘱咐广州当局要好好优待他。
树欲静,而风不止。
1953年夏天,陈寅恪生了一场小病。住院期间,他开始关注清代陈端生的弹词小说《再生缘》,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一篇气势如虹的学术论文《论〈再生缘〉》诞生了。这篇文章后来引起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极大兴趣,这位〃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开山鼻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研究《再生缘》,先后发表了七篇相关文章,似乎有与陈寅恪这位传统史学大家〃一较高低〃的意思,为之甚至不惜在一些文章中挑剔、驳斥陈寅恪的观点。
这似乎也能从另一个层面彰显陈寅恪在北京高层心目中的地位。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历史研究委员会,由陈伯达、郭沫若、范文澜、吴玉章、胡绳、杜国庠、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人组成,毛泽东亲自指定陈伯达任主任。〃这份名单,基本上囊括了1949年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权威人士〃16 。但是很明显,这个名单上还缺少一个不容漏掉的名字:陈寅恪。
第60节:偶像陈寅恪(12)
自1953年开始,不断有被陈寅恪称为〃北客〃的昔日同事或学生,借〃路过〃广州而专门登门拜访,劝说他到北京任职。有消息说,郭沫若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准备再增设两个历史研究所,其中二所(中古史研究所)所长的位置就是特意给陈寅恪量身定做的。
1953年11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汪籛怀揣着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副院长李四光的信件,踌躇满志地踏上了南下广州劝说昔日恩师陈寅恪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