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子道德经(分类诠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才是科学的方法。这也是魏征所谓:“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之意。华盛顿也说过类似的一句值得钦佩的至理名言: “一个国家若总是惯于怀恨或喜欢另一个国家,它便形同一个奴隶,即成为自己的爱和憎的奴隶。”
【漫谈】香港作家金庸说:我相信在人间社会中,善与恶是复杂交错在一起的,在这个社会中没有百分之百的善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坏人。恶人中也有善的一面,善人中也有坏的方面,不过占的比例较少而已。正邪、好恶难以判断,有时更是不能明显区分。善恶是不能楚河汉界一目了然的。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注释】荒:荒野,荒远,荒茫。央;中央,中心。
一个人对于社会上流行的各种观念、行为,不能不有所顾忌。但众人所畏惧与阿附的这种社会成见与习俗,却往往只是草率地注重和认同了事物的表象、形名,而不是进行冷静、深入的究察而触及事物的实质啊!
范应元说:〃慢与恶,逆乎于命,皆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君子所以慎其独也。尝观人之不畏者,乃其平日伪学之荒,不明真道,故外为恭善之虚文,内为慢恶之实事也。谓众人之荒于外学,其未知真道之中正哉!此兴叹也。〃
【漫谈】无论是一种观念还是个人,一旦使民众有了深刻印象,且不论这种印象是否是其控制舆论用“假话说千遍就是真理”的权威灌输法使民众得到的,也不论其是否用广告那重复断言的繁复骚扰法使民众得到的,甚至也不论其是否是用那些有意无意当“托”的榜样蒙骗法来使民众得到的,其被深刻印象的现实都会给它带来〃名望〃。而这种〃名望〃所涉及到的感情,无论是赞赏或是畏惧,同样都会产生了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这种流行的、无有对立面的意见、感情和信念,在群众中具有病菌一样强大的传染力。社会中每个人,从高贵者到低贱者,只要一脱离孤独状态,立刻便会受到这种绝对化形名意识的感染。大多数人,对于这种流行概念从来没产生过怀疑,更莫说深入分析和思考,最后甚至于始作俑者都似乎被自己的妄言创意所陶醉。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本身就是自己的基因所创造的机器。只要看一看言论的重复对最开明的头脑所发挥的力量,就可以理解它对群体的影响了。这种力量是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即从长远看,很多人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人们无意识的大脑深层区域生根,而人们的行为动机也正是在这里形成的。此区域会麻痹人们的批判能力,使人们固化成见了这“名”,而忽视了这“名”所名的“实”,忘记了谁是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忘记了这种说法的道理原因;并最终使人们对这“名”深信不移,基因编制的程序会促使人们下意识的把它当做了已得到证实的真理被接受了下来。除非人们又能听到、或又多次听到另一观点的说法,才可能对自己大脑内所形成的也许是错误或悖理的这种记忆联想成见有所动摇。孔子对这种现象也深有察觉,故而告诫人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漫谈】道德准则往往并不是我们的理性得出的结论。日本作家池田大佐说:怎样界定〃正义〃的内涵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但是有一点却决不可忘记,所谓的正义,不可单凭个人切身的、主观的感情为主来决定,如果忽视这一点又歪曲之,则必然变得勉强。那些为了鼓吹战争而喧嚣一时的〃正义〃、〃大义〃,就是这种典型。战争当时,〃活在悠久的大义之中〃等口号对战死礼赞有加,最严重的问题是,在那种高喊〃永久的大义〃的口号之下,强制要求年轻人以必死的决心去做什么〃神风〃等愚行。不止在战争中如此,在任何时代中也有〃大义〃之声呼喊得最厉害的时候,就必须认真认清其本质。
在当时我也不能例外,深受〃军国少年〃的时尚风气所蒙蔽,可是听到在中国大陆战线回到日本的长兄说:〃日本太过份了,中国人实在可怜!〃因而才对战争生出了怀疑的念头。虽然日本的军部曾宣传说:〃这是创造大东亚共荣圈,是为了把亚洲的民众从欧美压迫者手中解放出来的圣战〃等等,但战争的本质完全是似是而非的东西。战争的大义与现实是多么乖离呢?
 【漫谈】盲目信仰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而盲目信仰的群体则更加心恨手辣。如果有人相信另一个“上帝”,或者即使他也相信同一个上帝,但膜拜的仪式不同,盲目信仰可以驱使人们判处这个人死刑。可以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可以把他烧死在火刑柱上,可以用十字军战士的利剑刺死他,也可以在贝鲁特的街头枪决他,或者在贝尔法斯特的酒吧间里炸死他。促使人们施行冷酷无情的手段而“脸不变色,心不跳”的正是那盲目信仰。这对爱国主义的和政治上的盲目信仰以及宗教上的盲目信仰都是一样的。
  鲁迅曾有句名言:〃愚弱的国民,无论有怎样健全的体魄,怎样的长寿也是毫无意义的,我等的首要是改造国民的精神,我认为此为文艺的第一要务。〃老子则更是为国民群体的肤浅的潮流意识而深深地忧虑,因为老子对此有着一种高屋建瓴般的透彻看法,他以敏锐的目光洞见到这种盲目的概念意识潜伏着极大的灾祸隐患。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注释】熙熙:欢乐的样子。享太牢:享用丰盛的筵席。太牢,古代祭祀时用的牛羊猪等祭品。如春登台:好象春天登台眺望美景一样。
众人那热衷于外饰伪学和迎合潮流理念的样子,好象去参加盛大的筵会,又好象去登台春游。但是,礼,只是注重于表面形式,却改变不了人们心灵的素质根本。人们随同世俗都去学礼,反正都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内心却根本无动于衷。大家都以为找到了能融洽人群、融洽社会、消除矛盾的灵丹妙药,各人也都自以为自己学到了能嬴得人们称誉的技艺,故而都欢乐庆幸,却不知这些东西将会腐蚀掉人民天性的纯朴,会给社会的真诚与和谐带来难以消除的隐患。  

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注释】泊:淡泊,恬静。沌沌:混混沌沌。 
修德之人,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其心不劳,其应物无方,淳厚诚朴,唯道是守,故而其真诚纯洁若似尚未长大的婴儿。
范应元说:〃圣人之心,淡然无欲。谓众人熙熙然悦乐伪学,恣纵情欲,如享太牢之味,如登春台而观远,外失真而不自觉。我独静居情欲未兆之始,如婴儿之未有分别也。〃
【漫谈】人就像动物一样有着模仿的天性。模仿对人来说是必然的,因为模仿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正是因为有这种必然性,才使得所谓时尚的力量如此强大。无论是意见、观念甚至服装,有几人能有足够的勇气敢与时尚作对?支配着大众思想行为的是社会潮流,不是论证。
正因为如此,所以敢干坦白地反对公认的观念,会变得非常困难。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过于相异于潮流的人,他们往往显得孤独、弱小。
在这种情况下:狂妄奸邪者,往往刺激、操纵群体的偏见,并将其推向极端;幼稚浮躁者,则随波逐流,偏听偏信、盲目迎合;睿智朴直者,则遗世而独立,似诎且愚;大智大勇者,则避实就虚、因利乘便进行拨乱反正,使之浊以静之徐清。而高智权威者,则“为无为”防微杜渐,不使群体滋生偏见。

儡儡兮,若无所归。
【注释】儽儽:平和虚静,无所贪求的样子。
修道之人,其平和虚静,无所贪求的样子,就好象若无所归。范应元说:〃圣人之心,常虚常静,无来无去,故儡儡兮外无文饰,其若不足,内不离道,似无所归也。〃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注释】有余:丰足有余,形容洋洋自得的样子。遗失:缺少。
圣人之心,淡泊宁静,无得无失。众人皆以学得外饰伪学为学有所余,认为能够理解和趋随社会潮流为学有所得,而老子思想与道合同,并无所增益,故相对而言是若有所失。

我愚人之心也哉!
【注释】愚人:老子所谓的愚人,实际是对淳朴真诚之人的一种别称;是对世事通达,大智若愚之人的一种别称;也是对世人视虚伪奸滑、盲从潮流为精明的一种反喻。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注释】昭昭:清楚、精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