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仕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让黄心解下绸缎披风,向里屋走了几步。

    黄心跟上几步。问:“官家,今晚又

    “嗯。”

    黄心欲言又止,最后暗叹一声。还是沉默了。

    御书房里间并不是很大,不过摆布得很是舒适温馨,器皿也齐全。龙床寝榻也许没有其他宫殿那般宽大。御用之物却一应皆有。

    赵顿在这里睡得多了,甚是熟悉,自己上了龙床,要躺下的时候想起一事,不由问道:“黄心,今天怎么没有见着海州方面的报纸?”黄心也是奇怪:“回官家,这个奴婢并不清楚,今日奴婢去外宫拿的时候,并没有见着。想来应该是还没有送到吧。”

    “奇怪。以前每日下午都准时送到,今日怎么了?联要办了那些驿站之人,本来京城要看到海州的日报。已经是迟了好几天,联动用了驿站快马这才使得每日都有送来。今天他们竟然敢耽误至此!”

    黄心大是无奈:“官家,先歇息吧。报纸明日再看也不迟。”

    赵殒哼道:“你懂什么。这几年,联每日都要看几份报纸,京城的。洛阳的。海州的。都已经是习惯了,难怪今天怎么总感觉不对劲,原来是没看到海州方面的报纸!”

    黄心苦笑,官家说了那么多地方,其实最想看的还是海州的吧。至于原因”

    赵颍躺下,将睡的时候,吩咐说道:“黄心,你给联注意了,联明日一早起来就要看到海州的新报纸!”

    “是,官家,奴婢记下了!”

    好不容易伺候皇帝睡下,黄心半气,既而苦笑,属于海州的报纸,据他所知,下午的时候已经到达京城了,可该送到宫里的那几份。却没有踪影。

    他问的时候,底下之人回答说送到驿站的《海州日报》,全都给别人拿走了,连带宫里的那几份。

    黄心暗自悲哀,以他的智慧。岂能不知道此事透着蹊跷,连官家要看的东西都敢拿走。还不证明了此事非同寻常么!

    他一向安分,善于自保,本想以言敷衍过去,让官家忘了这事儿,没想到阅读成了习惯的官家最后还是追问起来。

    为人臣子,自要尽心尽力伺候好主子。没有办法的他,也只能连夜吩咐外宫之人,怎么着都要到市面上收集一份海州的报纸回来,否则他无法交差!

    “对不住了,那些有心知”

    五更天的时候,外面还蒙蒙亮。

    东边泛起了几丝鱼白,红霞也若隐若现。

    雄鸡鸣叫了第二次,偌大个皇宫,也开始运作起来。宫女太监早已经起身,梳洗过后,忙起了宫里的日常事务。

    勤奋的皇帝赵顾,也从睡梦中醒来,在别人的伺候下,梳洗完毕。

    宫女端上准备妥当的早膳,请官家进食。

    早膳丰富得紧,燕窝熬的雀丝汤。装点精致的蔡菜点心,人参纯的肉粥,雪莲泡的茗茶,无一不冒着热气,一一奉送上来。

    赵殒蜻蜓点水般一样试了几口,再用热茶漱几下口,拿起上好的丝绸白帕擦了擦手,宣告帝王的早膳进食完毕。

    此时天已经快亮了,整个皇宫不少地方还燃着红烛,亮光闪闪,晨风轻拂,飘飘袅袅,正是一副初夏清晨凉爽风景图!

    朝廷大臣应该已经陆续上朝。等待官家驾临开朝了吧。

    不过作为官家嘛,当然是架子最大的,也该最后一个到达。

    趁着还有不少时间,赵殒把黄心叫到跟前,道:“黄心,联的吩咐。做好了么”

    黄心不敢怠慢,呵呵笑道:“官家之命。奴婢从不敢疏忽。官家请看,这就是昨日海州来的报纸。”

    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沓报纸模样的东西,整整一叠,有十数张之多。

    赵殒大马金刀端坐在御桌后面。闻言愉悦享受地接过去。才一上手。讶道:“怎么会多了这么多?”

    平日海州日报一天大概就八张。今天到手的,整整十六张之数!

    黄心赶紧解释:“回官家,据奴婢的了解,说是海州日报发了增刊。特意回馈读者!”

    “那大家可就有福了。”赵顾呵呵笑道,“黄心,辛苦你了,昨晚为了这份报纸,应该没有睡好吧?”

    黄心闻言大是感动,难以遏止地呜咽:“为官家做事,是奴婢几世修来的福气,岂敢不尽心尽力!”

    作为奴婢,能让官家关怀一两句,也是他的莫大福气,怎不令他激动难耐!

    赵颍淡淡一笑二没有再说什么。摊开报纸,低头看了起来,翻了几张之后,看到所谓的增利。顿时让那特大字号的标题给震撼了:

    “海州速度!”

 第二百四十五章海州模式

    落州速度是妆期《海州日报》增训的本题,整整利冰报纸。/全是围绕这一中心为文。

    大量的篇幅都是介绍这三四年来海州的变化,或者说是成就。其中就有欧阳发亲自攥写的一篇《神乎奇迹》。上面直点主旨说:“海州速度。犹如风也。春风一过,东海之滨,即起大城!”

    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绘海州建设的速度。其中最有力的就是数据,列举的各项数据,无一不表明海州如今的发展,简直可以说得上是奇迹!

    每岁上缴朝廷的税收是三百万贯钱!而海州所在的淮南路,一年也就五六百万贯而已,一个。海州。就占了其中大半的份额。

    另外就是人口的增长速度。四年前,海州城的人口不过数万,整个。海州的人口,也不过十多万,如今,单是海州城内,居住的人口就有三十多万,算上海州其他县村,整体人口超过五十万!

    而海州城的建设,以前的小城,如今已经发展到有两个卫城的地步了。特别是围绕海州大学建设的新城,就容纳了十多万的人口,其中有居住地,有商铺,有酒楼,各行各业,都能在其中安居乐业!

    海州人的收入与消费,岁入上百贯钱,更是与京城百姓相差无二!

    这一切的成就,只用了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就快追上开封建国上百年建设的速度了!

    海州速度,天下第一!

    这一切的成就,造就者当然是它的执政者,执政措施与方略。一言以敝之:海州模式!

    整个增刊,书写了城市布局,以及厢军的转变使用,还有发展经济的便利措施与优惠,凡此种种,皆是海州模式的最佳诠释,也是造就海州速度的最大原因!

    整个增刊,很明显,是对海州建设的歌功颂德,对其大力愉扬,觉得用尽所有的赞词都不能抒发他们的敬佩之情。

    不得不说,欧阳发这些年的努力,培养了一大批适合幕写新闻稿的文人,连他自己。也受了感染,把整个增刊搞得有声有色,令人见之不由激动难耐,恨不得飞去一看究竟!

    特别是他们在最后呼吁:“当今中外执政为官者,欲要发展民生,宏扬政绩,海州模式,不可不明,不可不看。不可不鉴!”

    三个“不可”直着得赵殒心痒难耐,拍案而起,激动得浑身颤抖。差点耍掀翻了御书桌,紧紧地攥着报纸,抓得纸张都皱了也没知觉。

    黄心在旁边看得吓出一身冷汗,以为赵顾又发了什么病,赶紧上前扶住他。关切地问:“官家,怎么了?”

    好半晌赵顾才回过神,又摊开皱巴巴的报纸,看了几眼,犹不敢置信,瞪大着眼珠,倏地回问:“黄心,这份报纸,你看了么?”

    黄心点头应是。例行的检查,他每天都会做。

    “你相信么?相信海州真的比得上半个开封了么?”赵顾焦急地问。

    “不,,不大相信!”

    “是啊,联也不敢相信!”赵顾喃喃地说着,“海州每年上缴税收三百贯左右,这个,联是了解的。沈子贤生财的本领,联也早就领教过!可是从来没有人和联说过。他把海州建得与开封差不多了。五十万人口的州。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赵殒已经有点难以遏止地激动了!

    “海州速度”海州模式”赵颍抱紧了双手,“给他一州之地,他能给联一路的钱财,如果,,如果,”

    黄心缩了缩脑袋。不敢接话;心里也对海州沈知州暗暗佩服,说实在的,网看这份报纸,对上面关于海州的描述,他一开始也不大相信,认为言过其实。可仔细一琢磨。又不能不信。这份报纸通行天下,谁又敢冒这样大险在上面撒谎?

    不要命了么!

    既然没有人疯到不耍脑袋,那么,也只有相信这是事实了!

    这沈知州的手段,啧啧,真是”,

    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