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仕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虽是这样说。可是……夫君。不如这样吧:妾身让人上表把这赏赐推却掉。如何?”王璇善解人意。还是要为沈欢着想。

    沈欢不同意了,不悦地道:“璇儿你这话什么意思,官家赏赐一品诰命夫人。这可是天大地荣幸,你上表推却。不是让官家以为我沈家不识好歹么?惹了官家怒气,以后我等就惨了。俗话又说天予不取是罪也。官家是天子。他的赏赐,也当得是上天的安排。我等实在没有推辞的道理!”

    当然不能推掉!虽然开始有点尴尬。适应之后就要想得更多了!仔细一想,沈欢爱死这个名号了!虽然一品诰命不似朝堂上大臣那般有权力,是,毕竟品级不低,说出去除了风光外,还能震慑很多人。其中包括很多朝臣,见之亦要谨慎,不能慢怠。

    这是实打实的护身符呀!有此身份,以后只要犯的不是杀头的事都能以此做个保全。想到自己现在身处朝廷风浪之中,虽然谨慎才愁有事,可万事都有个意外,一旦自己有什么不测或者遭了难,王璇有此身份,还能保沈家一次安全,不至于全家遭殃。这简直比上方宝剑还好用了,是混身朝堂的不二法宝!

    念及如此,沈欢倒要感谢赵顼地美意了,不官这封赏到底存了什么意图,想到最后总是好事一件,也没有担心的必要了。再说了,司马光还在朝堂屹立不倒,他没听到这方面的消息,也就是说暂时还安全。

    全力劝了一番,让王璇不必多想,免得对身子不好。现在她有孕在身,在沈家有着超然的地位。特别是对于沈氏来说,以前在她的心目中,儿子才是第一位的,如今嘛,这个儿媳才是第一之前的,比儿子宝贝对了……当然,如果王璇生了个女儿,会怎么样就难说了。对于这点,不单王璇明白,就是沈欢也了解。虽然无奈,不过对于传统观念来说,他也没有办法了。

    王璇看丈夫好像真不在意的样子,这才稍稍放心,心头了大半,最后在沈欢地宽慰下回院子休息去了。

    待妻子走后,沈欢刚才脸上的笑意没了多少,又恢复了之前的沉静。外人只看热闹,但他不能不想得更多。也许不懂内情之人真的只会看他们夫妻品级不对等的笑话,可是沈欢却发现,现在形势对他有点不好了——不是说很危急,却有点被动。

    不论赵顼是存了什么意思来做这道封赏,只要命令一下,他沈欢就难免引起朝臣的注意,而且是颇为全心的注意。大家都明白,这个一品诰命不会赏得随意。那么就会猜想这个沈欢夫妇在海州到底做了什么才足以有此封赏。

    先说王璇,在海州,最轰动的就是最怀孕的消息……这个就不必猜测了,是人都知道喜讯至多就赏些财物而已,看看官家让人带来的大内奇珍,就知道有后至多是什么程度而已。另外地大事就是代笔写了《西游记》,著书立说当然也是件大功,不过这只是小说而已,与儒家微言大义没有什么关系。算起来,比沈欢当年的《三字经》还要不如,也没有就此封赏的道理。

    接着还有什么呢?应该没有了吧,至少连沈欢这个熟悉妻子之人都不清楚她还有什么功绩了。若说还扯得上关系地,就是她的身份了。除了安石的宝贝女儿!王安石地名头就不必怀疑了,在仕林,他有“三十年的大名”,足以成一代宗师;在官场。他是参知政事,位置只比司马光低上一点点,若论权势,以他现在变法主持人地身份,权势之大,在朝庭里连司马光都要逊色一些!

    王璇作为王安石的女儿,能入官家的法眼倒也说得过去。可是,若以此作为封赏的理由,太过勉强了。估计就连王安石都会嚷着反对,因为太没道理了!

    王安石现在在朝堂的位子很敏感,一方面他深得官家信任,给予比宰相还大的权力由他去实施变法举措;另一方面他又有限制,他毕竟不是正名宰相,上头有司马光压着,做什么都要缩手缩角,不能尽兴。因此,一说回来,他的地位也有点尴尬。只要官家对他不高兴,也许他之前做的一切都要付诸流水。

    好在官家对于他的变法手段还是比较信服,从没有怀疑过他。而且赏赐有加。对于王安石与司马光地使用,沈欢现在很高兴。高兴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历史没有重演——至少到现在为止。司马光已经做到宰相之尊了,都熙宁三年了。还在朝堂屹立不倒,没有让王安石坐大到一言堂的地步。怎么说这都是他这个穿越者的功绩,他一定于赵顼的改造了,这个年轻的皇帝,虽然还有急性子的缺点,不过总算有点理智了,在沈欢的影响下,在做事情之前都能稍微思考一下正反地情况,这是可喜的。

    几年的策略,对于王安石一方的限制还是成功的。为此连沈欢自己都给牺牲到外地钓鱼了!说赵顼的改变,那也不是没有道理,像这此对王璇的封赏,沈欢就看不出具体的深意了。

    官家对王安石还很信任,为此不惜赏赐来安这位大臣之心,像提拔他的儿子就是一例。不过若说用封赏王璇来让王安石宽心,这个理由说出去别说王安石要笑话,就是沈欢都不信,官家更不会自欺欺人了。那么,别人当然也不会信!

    这些理由都不信,麻烦就来了!想来想去,给这个封赏,也只有考虑王璇的另一个身份了——沈夫人,沈欢地妻

    沈欢已经可以想象在众人笑过之后,那些有心人肯定会对他的海州的一切感兴趣了,一有兴趣,就要注意,就要仔细去寻找与思量。先不论功劳不功劳,毕竟能在一个三品之官地家里封一个一品诰命,足以令人浮想联翩了。

    沈欢扪心自问,他在海州做的一切,是否为了大家呢?也许,公心不少,私心亦有之了什么吧:

    一到海州,利用水泥,修建大街与海坝。为此以拍卖地形式,以冠名的诱惑,诱使众多富豪花钱买这种冠命权。获利之后修建私塾与养老院,让孤儿有书读,让老人有地方住有人养。

    这一年下来,整个海州有了足够多地私塾与养老院,大街上,农村里,孤儿寡老基本上不再孤苦。这种福利,还连带了外州的流民都进入了海州来混日子。这简直就是古人圣贤描绘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的理想国度呀!

    当然,这一切,都是以大家自愿的原则进入的。商贾为了名利出钱。有了名之后,欢喜了;民众不想孤苦,甘愿进这些私塾院落,而官府也获得了政绩。也就是说,这是皆大欢喜的局面!无论谁来了,都要赞叹这里治理得很理想!

    这也算沈欢的成就之一了吧。再看奇怪方面地发展,这里不能不对水泥这东西说声谢谢了。有了水泥,海坝建了起来,除了耐看外。还耐用,几处大海坝,就像保护神一般,保护了潮水的冲击。这一年,往常海州海水泛滥就要淹没大片农田百姓家破人亡的景象少了许多!

    还有各出水泥路的修通,更是让大家对“州车劳顿”这个词有了免疫,甚至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感觉了。走在水泥上,纵使雨水天气,也没有泥淖的忧虑;马车也少了许多颠簸。这种便利。经过口口相传连外人都知道了它的方便,于是不少南北来往的商贾,都甘愿从这里经过了,为海州的关税增长了好几倍,就连民生,也多了消费,实在是一举数得的善举!

    这也算沈欢地一大成就吧,现今已是八月中了,连修建中的海州到扬州的水泥大道。还在热火朝天的场面之中。一个月快过了,这里也传来好消息,水进展顺利,已经有一半的路程铺完了水泥;最后就有一小部分是新道,多山路,要推平就费点时间,总体来说,在年前就可以让两地通车!

    若是建成,届时大大缩短了海州到扬州的路程,方便两地之人的来往。以海州现在修建的海港。届时此路一通,扬州的商贾,肯定会从此运物到海州出海。或者连江宁等地也会选择此路通达。已经可以想象海州往后货通南北与货运海外地盛况了,也许。等它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凭其地利就是超过扬州成为当世大州大城也有可能!

    治民生。利经济,两者并行。而且都大有利处。若是一人只得一种,都足以向外炫耀了,现在沈欢在一年里不动声色就发展得有模有样了。不得不说,穿越就是金当然,若仅是这些手段,对于沈欢来说,也没有可夸耀之处了。除此之外,他还鼓捣出一个海军计划,为此偷天地画了一副环球地图——除了周季这个大胖子有幸一观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