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仕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这里!”沈欢自信一笑,“臣已经调查过了,这里很合适做臣的实验改革。”

    赵顼道:“去这里,确实有点流放地意味了。你能说说你打算具体怎么做么?”

    沈欢笑了一笑,这个时代,除了江南的几个州县,其他毗邻大海的,都让不少官员畏之如虎,因为临海。风雨之险太大,一个不小心,造成灾祸,那就是失责了。不过沈欢不同于常人,在他那个时代,有海的地方就有了资本发展的资本。这个资本。沈欢要充分发挥领先这个时代近千年的优势,做出令世人震惊的功绩。

    是地,是令世人震惊!前日日朝堂受人围攻,沈欢对这个时代大感失望,既而就发誓自己一定要大搞特搞,做出令人侧目又心服得无话可说的功绩!为此他已经谋划了好几天,如今选择地方,不过才是个开始而已。

    沈欢没有正面回答赵顼地问题,道:“具体怎么做。臣还说不上来,只是有个大概的想法而已。不过臣可以与陛下来个约定。”

    “什么约定?”

    “请问陛下,现在海州上交朝廷的一年赋税是多少?”赵顼又翻了翻手中的本子。道:“不多不少,粮布之类地一道加起来,刚好十五万贯钱。”

    沈欢又问:“相对大宋其他州来说,规模如何?”

    “一般,中下而已。”

    “如果达到三十万贯呢?”

    赵顼惊了一下:“那算是大城了,洛阳也不过如此。”

    现在朝廷一年的收入不过八千万贯,全大宋有两百多个州,平均下去,每州也没有三十万贯。当然。收入不能这样平均,有些贫乏的州弄不好只有几万贯,而有些州则高达百万,像江南几路有海外贸易的州府,赋税则高。不过那也是少数,毕竟财政很多还来自其他盐铁茶酒之类的东西。总之,赋税有三十万贯,已经足够让朝廷重视了。

    沈欢笑了,道:“如果臣能让海州一年上交三十万贯地赋税。陛下如何?”

    “在民不加赋地情况下?”赵顼愣了之后问道。

    “是的,民不加赋。”

    赵顼沉吟片刻才问道:“子贤又意欲如何?”

    沈欢嘿然笑道:“那么无论海州一年创造多少赋税,除去上交了三十万贯,余下地都由臣来做主如何?当然,臣不会把余下地钱财都收入自己的私囊,而是要用来继续投资发展!”

    赵顼想了想道:“如果都是公用,朕可以与你来这个约定。不过子贤,你真的以为自己能一下子让海州地赋税番了一倍?这不是几千贯,也不是几万贯。而是十五万贯!以海州四县之地。你认识做得到么?看你与周季的合作,几年下来。也不过这个数吧?到地方为官,一任只有三年而已。”

    “那这个约定就以五年为数吧。”

    赵顼惊了,道:“子贤打算出去五年么?朕不是说了吗,等风声一过,就让你回来。”

    沈欢笑道:“也不一定是臣在那里待五年,而是为了保证海州能够持续发展,定下五年,也好令继任者有条件继续执行下去。”

    沈欢这话打了个伏笔,其实他也不清楚,这一去能多久回来,如果倒霉,弄不好一去不返当然,作为主角,他不会让这种事发生。不过时间长点总没有坏处,无论在哪个地方,给他五年,他也能有力量保存自己了。

    “好!”赵顼考虑了一阵才咬牙说道,“朕就与你来这个约定,朕倒要好好看看你沈子贤是否真有这般翻云覆雨的本领!说实在的,如果你能一年上交三十万贯的赋税,朝中之人,对你的回来,肯定无话可说!”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赵顼站过来与沈欢击掌保证。

    “不行!”沈欢想了想,还是没有安全感,“还请陛下现在立下字据,日后也好让臣能够从容应对别人的抨击。”

    赵顼恼了:“难道朕金口一开,还不算数?”

    沈欢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赵顼,道:“还是白纸黑字能够令臣心安。”

    赵顼冷哼一声,无奈只好回到御桌,抬起笔来,唰唰写了一些字,盖上自己的标签,让沈欢过去拿,接着生闷气地坐在椅子上。

    沈欢不理会郁闷的赵顼,拿起字据。看了看,意思果然够明白,写明了与沈欢地约定,末了加上几个大字如朕亲临。这四个大字让沈欢心头火热,赵顼果然还是照顾自己的,只要有了这张纸。今后面对经济上的责难,都无须害怕了。日后赵顼要算帐,也有这道旨意作挡箭牌。

    小心地收好这道圣旨,沈欢伤感地说道:“陛下,如果没有其他吩咐,臣先告退了。臣打算先与三司交割事务,再做好起程的准备。”

    赵顼轻轻地应了一声。

    沈欢见状,低下头转身走出去,走了一半。给赵顼叫住,才回转身来。

    赵顼眼珠有些红,吸了几口气。才道:“子贤……保重!”

    “陛下也保重!”沈欢给对方有句真情流露的话感动得要哭,鼻头酸酸的,犹豫了半晌,咬咬牙又说了一句,“臣知道陛下意欲改革朝政,以达中兴之势。不过有改革就会有矛盾,陛下也明白,现在王参政与朝臣有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也许今后陛下为了变法。会罢黜一些朝臣,不过有两个人,请陛下无论如何都要保住。”

    “如何处置,朕自有道理。不过朕很好奇谁能像你说得那边重要,想必其中之一是司马相公吧。另外一个呢?”

    “另一个是范纯仁。”

    “为什么是他?”赵顼明显出乎意料。

    沈欢叹道:“因为只有这两个人,才能够让王参政一方不得不顾虑。司马相公就不说了,他是唯一能够在资历声望上胜过王参政之人;至于范纯仁,他有一个声明赫赫地父亲!”

    赵顼明白了,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不说在老臣中间有着莫大地声望,就是后辈,只要是读书人,都无限神往。范纯仁不论能否胜过其父,但只要别人知道他是范仲淹的儿子,无形中就会把他位置摆过了许多,如果谁要打击他,就得考虑别人的看法。不是谁都能坦然面对“奸臣”称号的。

    “为什么要和朕说这些?”

    “因为……”沈欢顿了顿。“只要他们才能监督得了王参政一方,谁都可以走。但是他们不能,不然……陛下只要记住,没有监督地权力,是最危险的权力!”

    沈欢走了。留下赵顼一个人在念叨“没有监督的权力,是最危险的权力”,末了眼中精光一闪,像是明悟了什么。

    确定了具体去什么地方,沈欢从宫里出来,第一就是把这告诉了司马光。司马光知道无论说什么都改变不了这个结果,宽慰几句,末了又嘱咐沈欢要在新的地方敬业爱国,不要丢了他这个老师地脸皮。

    从司马光那里回到家后,天已经黑了。天空明朗,几颗明亮地星星升了起来。家里点上了灯,前院亮得很。母亲、妹妹与妻子都聚在饭桌旁,等待着他的归来。

    “饭做好了,怎么不吃?”沈欢奇怪地问道,饭桌上除了菜,还摆满了碗筷,也有他地一副。

    “大哥,就等你回来吃了。”小莲儿现在已经不小了,**岁地她,稍稍有了小大人的模样;随着年纪的增长,更懂事了,知道大哥最近出了事,给官家叫进宫去,一家人从他出去后一直担心到现在。

    沈欢坐下了,歉意地看了看沈氏,道:“娘,没事了,吃饭吧。”

    沈氏没有多说,唤大家吃饭。饭毕,沈欢把入宫之事详细说了出来。

    沈氏松了一口气,道:“还好,只是外放,还是知州。欢儿,以后你该小心了,不要再给人家把柄。”

    “孩儿让娘担心了。”沈欢大感歉意,又看了看王璇,也是满含歉意地点头。

    小莲儿疑惑地问:“大哥,外放是说以后我们都得搬出京城了么?”

    “我正要说这事。”沈欢正了正身子,“娘,海州太远,条件又不好,孩儿地意思是您与璇儿在家带着小莲,等个几年,孩儿就可以回来了。免得要你们奔波。”

    “不行!”沈氏还没发话,王璇就不依了,“妾身要跟着夫君过去,海州就在江宁那边,妾身都从那边过来了,也不在乎再回去一趟。”

    沈欢大是感动,王璇之前与他一度冷战,自自己受了弹劾之后,与王安石的关系更恶劣,夫妻的关系反而好多了。

    沈氏也道:“都去吧,娘也跟着去,要好几年时间呢,娘不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