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家门不幸,祖宗几代做了恶事,遭此报应,我们不跟着你们遭殃!将婚书退了,否则我们没完!”
    “就是,退亲!”万侯爷的儿子也大喊,“你们家太尉喜欢亲妹妹,不顾人伦,不必害得我们家被牵连!”
    “不退亲,我们就把长公主府拆了,看看到底谁比较横!姓冯的,我们万家也是簪缨望族,岂容你们如此折辱?”
    万家父子在门口大骂起来。
    冯驸马实在气不过,冲出去和他们大骂起来。
    最后,还动手了。
    长公主的小厮和护院一起上,把万家父子四人和保媒的陈大人,都打得鼻青脸肿,丢了出去。
    这下子,就没完没了了。
    京里闹得更大。
    万侯爷也不是省油的灯,每日派人去含山长公主府闹腾,也每天上朝去替奏折,什么难听就什么。
    这件事,在京里闹得沸沸扬扬。
    含山长公主颜面扫地。
    太后听闻之后,气得发懵,跌倒在地上,只差昏死过去。
    权贵门第,荒唐事素来很多。
    但是,这么荒唐,还是百年未遇的。
    简直是一场惊涛骇浪。
    这场惊涛骇浪,又给了杨宰相那派人机会,趁机攻击王家。
    朝政一塌糊涂。
    皇帝非常担心,这么下去朝政不稳。
    “官家,破则立。”安肃安慰皇帝,“朝中弊端丛生,贪官污吏横行,若是不下狠手,弊端会拖垮江山。
    这次闹起来,看似头破血流,正巧给了官家重新理政的机会。让他们闹,闹得越凶越好,官家火上添油即可!咱们坐享渔翁之利。”
    皇帝听了,隐约有几分兴奋。
    他一兴奋,就忍不住咳嗽,脸色苍白如纸。皇帝这些日子,身体越发不好了。
    他从小就身体不好,是用药罐子泡着长大的,身边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
    他自从继位之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把持过朝政。他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身体不好,精力不够,隔三差五就要生病。
    他也不怎么热衷权势。
    以前卢氏一族和王氏一族把持朝堂时,他总是睁只眼闭眼,任由他们欺负。
    安肃觉得,官家是很怕卢皇后的。
    卢皇后去世之后,皇帝才下狠心,打算重理朝政。只是,朝中党派已经形成,岂是一朝一夕能夺回皇权的?
    这两年,皇帝也做了些事,极力抬高他的胞姐汝宁长公主,可惜总是无用功。
    王氏和卢氏在势力,在朝中渗透得太深了,盘根错节,若是要撼动他们,整个天下都要被轻覆。
    如今,太后的几位长公主自己引火烧身,岂不是皇帝的好机会?
    安肃劝皇帝不要害怕,还有适当火上浇油,让他们闹得更凶才好。
    皇帝答应了。
    ***L

☆、第185章处置

第185章处置
    含山长公主府的丑事,越传越远,成了京里最大的笑话。
    凌青菀的姨父安肃,为了避免和含山长公主府结亲,为了得罪王家,不参与王氏和杨氏的争斗,准备让上奏,让元阳郡主去和亲。
    这是之前安肃的打算。
    和亲之事,安肃在五月初九那天就提了,在元阳郡主出事的前一天。
    他也没想到,第二天局势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时,他的提议,引得太后震怒。
    刚刚下朝,安肃还没有走远,太后就把他叫到了慈宁宫。
    “朝堂之事,前后没有半个时辰,太后已经知晓。这些年,外人还以为太后清心寡欲,无所作为。”安肃在心里冷笑。
    初九这天是阴天,有点沉闷,空气里透着闷热。宽大厚实的朝服,压在身上也是千斤重,叫人心绪难宁。
    安肃深吸一口气,把心里所准备的词,早已想好,等着回头告诉太后。
    到了慈宁宫,但见宫殿外的一株高大的槐树,是今年新栽的,从南边移过来,树冠如盖,碧树葱郁。
    没有风,虬枝静立,带着几分肃穆庄严。
    太后端坐等安肃行礼。
    她把安肃叫到慈宁宫,非常不客气让安肃自己去跟皇帝解释,撤销奏折。
    “既然是你上奏的,理应由你去撤下。元阳郡主年纪尚小,不足以堪当大任。”太后直接了当,虽然不客气,语气却带着几分雍容高贵。
    她从前更慈祥高贵,只是最近怀庆长公主的事。让她改变了些,眉宇间添了几分煞气。
    安肃不同意太后的话:“和亲乃是国政大事,元阳郡主端庄淑睿,静容婉柔,有天家之女的风范,最是恰当人选。
    这并非微臣独言,而是满朝大臣商议之论。元阳郡主即将为国立功。此乃殊荣。微臣深知太后娘娘会心悦首肯的。”
    太后气得半死。
    饶是生气,太后脸上却没有露出半点,依旧含笑。笑容雍容华贵。
    “契丹尚未提出和亲,如何我们自己竟要将好好的女儿,送到蛮夷之地?”太后道。
    她柔声细语的。
    安檐便道:“契丹多次提及此事!太后娘娘虔心礼佛多年,不知朝政。故而以为契丹不曾提及。”
    他心口说瞎话。
    太后又是被气得无语。
    难道她要承认,这些年她一直暗中盯着朝堂吗?后宫干政。是非常恶劣的。
    太后岂能承认?
    但是不承认,又只能任由安肃信口雌黄,将她心爱的外孙女送出去。
    太后和安肃争论了半晌。
    最后,太后威胁安肃。用种温婉的口吻对安肃道:“安大人这泼天的富贵,是靠着什么?若是没有王氏戍守边疆,岂有安大人的富贵安宁?”
    安肃不为所动。
    等安肃走后。太后气得大骂:“总有一日,哀家要扑杀此獠!”
    结果。初十就传出元阳郡主的丑事。
    满朝震惊。
    太后也震惊了。
    在本朝,乱|伦并不属于律法内的犯罪,只是需要承担社会的道德指责,却不需要律法的惩罚。
    杨宰相一派的士人,却抓住了这个把柄,使劲弹劾含山长公主及其驸马,让皇帝夺了他们一家人的爵位。
    “品行有亏。。。。。。”杨氏一派用这个借口,想要夺了长公主一家的爵位,简直是无的放矢。
    这也主要是为了攻击王氏和王氏背后的太后。
    可是,没有律法规定*能成为夺爵的理由。
    朝廷又闹成了一团。
    这些日子,朝政都耽搁了,整日就是这些破事,皇帝也颇为头疼。
    “前些日子,安尚书不是提议,让元阳郡主远去契丹和亲?”太后派人给皇帝传话,“官家就准了这个奏折吧。”
    皇帝给太后回话:“安尚书昨天已经索回了他的上奏。”
    太后又是一番生气。
    她安排王氏的朝臣,上奏请求将元阳郡主送到契丹去。
    可是,别说是反对者的,就是王氏自己内部,也觉得这样不妥。
    元阳郡主声名已经毁了,派她去和亲,到底是议和啊,还是挑衅啊?
    契丹真的打过来,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他们自己斗斗就罢了,却不敢轻易挑起外族的争端。
    “太后娘娘,小臣以为,不如以退为进。”王氏的朝臣私下里见了太后,对太后道,“让元阳郡主削发为尼,给她盖间大寺庙,让她日夜给太后娘娘祈福;
    至于太尉,就让他去南藩为官。南藩多蛮夷,动乱数年,兴许太尉乱中取胜,还能挣一番伟业回来,给太后娘娘争光。”
    王氏官员打算放弃元阳郡主和冯太尉了。
    太后好几天没有睡踏实。
    她着实喜爱元阳郡主。哪怕元阳郡主做出如此丑事,太后也是对她多有怜惜。
    这个风头浪尖,以退为进是最好的法子了。
    太后思前想后,答应了。
    不成想,元阳郡主和冯源的母亲含山长公主却不肯答应。
    含山长公主到太后跟前大哭:“是滢儿那贱人害了源儿!母后,儿臣就这么一个儿子,南藩蛮夷多动乱,儿臣怕他一去无回。
    母后,将滢儿远远打发了,京里就会少些议论,便可以将源儿留在身边!母亲,求您体谅儿臣,否则儿臣只有死路一条了。”
    为了儿子,含山长公主愿意放弃女儿。
    这让太后更震惊。
    太后当时就气得砸了一个茶盏。
    事情还是照了原计划进行,元阳郡主削发为尼,在西北给她盖了间寺庙,她出嫁清修;而冯太尉冯源,派往西南。
    在这件事里,安肃使劲落井下石,就被太后和王家记恨。
    而杨宰相准备拉拢安肃时,安肃又将杨宰相的一名心腹官员,以贪污卖官的名义,打入大牢,从此也得罪了杨氏。
    他两边不靠,把两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