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明画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目光淡淡的从朱棣身上划过,依旧是昨日那身袍子,有些皱,还有很轻浅的潮湿气儿。但她什么也没说,就安静的用了饭,喝了药,只是在朱棣临走前,让陈妈妈将白面蒸的荷叶饼,回了热,又放了酱菜肉在饼里,一共做了五个,全给马三宝当早饭,由他在回营的路上吃。

自这天后,朱棣再也没有拿出过那只白玉簪,也没提过只言片语,好似七夕之夜的事从没有发生过一样,往后每一天一如既往的来。

朱棣不提,仪华自然也不会提。

如此,在二人心照不宣下,日子转眼到了农历十月,初冬。

民谚云“十月应小春,棉衣夏布裙”。天时尚且和暖如春,然,繁华大气的北平城虽是应了这话,山势陡峭的燕山却早早下了雪,仿佛是一夜之间四下便是一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景象了。

下了雪,天也就冷了,仪华几次要回府去,都给朱棣留住了。

尤其是在这前二月,仪华就说了要走,让朱棣回绝的没法,还搬出了熙儿来,说他来这里久了,落下太多的课,不好。这话是句句在理,以为朱棣再无话说,却冷不丁第二天,他就把熙儿接到了营中,交给徐增寿和马三宝,只在晚上放熙儿回来,还一副有理有据的说:“驻守边防的皇子皇孙,只要不做睁眼瞎就是,最要紧的还是习武练兵,若是你仍不放心,本王再请了道衍大师给他授课,不比府里差。”

被这话一堵,仪华也知朱棣打定了主意,是不会让她回去。于是无奈之下,只好暂且留下了,却不知这一留,就留到了冬天。

这天下午又飘起了雪,灰蒙蒙的铅云压在上空,不到未时天都黑了。

仪华畏冷,饶是知道下雪不冷化雪冷,看着这阴寒的天色,也觉冷得瑟瑟发抖。时月,她身子已有八月余了,肚子像涨了气一般,高高的鼓了起来,使她后腰一个劲的酸痛,甚至连坐一会都不行,只能倚着靠着躺着。

彼时,她就半倚半卧在暖炕上,腰间搭了个狼皮褥子,怀里抱着一只手炉,正用手揉着眼睛。

“王妃,别揉了,瞅着都红了!”陈妈妈坐在一旁的绣墩上,前面放了一个大火盆取暖,她腿上隔着一个漆红绣篓,手里拿着针线做小衣;看见仪华揉着眼睛,忙停了针线,担忧道,“不行,奴婢瞧着不踏实,等明儿道衍大师来了,还是等请他看——”

正说着脚步声响起,厚布门帘一掀,有人走了进来。

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三尺高的身形,穿一件大红撒金袄儿,乌黑的发梳了双平髻,左右髻上皆绑了一条红头绳,垂在两只白皙小巧的耳朵上,衬得一张眉清目秀的小脸儿,多了几分少女的可爱。

女孩儿一进屋,未语已是先笑道:“好香!嬷嬷这是炖了羊肉吧,一会儿可有口福了。”说时,笑嘻嘻的瞟了好几眼屋中间的火炉。

原来屋子正中间,架了一个薄铁做的火炉,这炉子不同王府大户人家贯用的,是乡间农家冬日取暖的炉子。它一边造有烟囱竖起,又横截了一个烟囱,一直升向屋子外面,里面烧大块的成碳。此时炉子上,正放了一口大铝锅,锅里咕噜噜煮着羊肉,有白雾含着一股儿骚味不大的肉香飘来,引人食欲。

“昭儿小姐可来了,王妃念了您好一阵子。”陈妈妈忙放了绣篓,笑迎了上去,见张昭儿身后的小丫头,手捧了着小盥盆、绵巾,不由好奇道:“这是准备了什么?”一边问,一边为张昭儿掸了掸肩上的雪花。

“昨儿见王妃眼红涩痛,便问了道衍大师,他说用桑叶前汤洗眼,可以治眼疾。”张昭儿仰头,灿烂一笑道:“正好院子里有桑叶,就煎了汤,给王妃洗眼睛。”

陈妈妈“唉哟”一声,一把搂住了张昭儿,转头对仪华笑道:“王妃您可真真没白疼昭儿小姐,想着她小时住在漠北,冬日惯吃羊肉汤,就说了好几次煮要肉,这可不是将心比心吗!”

仪华笑而不语,拉起行礼的张昭儿坐上炕,塞了手炉过去,又捂着张昭儿的手背,眼里载满宠溺的笑意。

也难怪仪华喜欢张昭儿。这张昭儿自七月中旬过来,至今整三个月里,行事不仅落落大方,又不失女孩的天真活泼,自讨人喜欢。不过最让仪华喜欢的一点,却是她不拘小节的性子,以及对地域周至等杂书感兴趣的喜好,每每引得仪华与她聊上许久。而正是有张昭儿的相陪解闷,仪华时常开怀欢笑,心情这一好,身子也跟着一日好过一日。

一时以桑汤水清洗过眼睛,仪华阖目躺着,不一时竟睡着了。

陈妈妈拉起狼皮褥子,轻手轻脚地给仪华盖严实,又取下髻上发簪拨了下灯芯,屋子里霎时暗了,她方罩了米白色的羊皮罩着。转眼之间,半边台上的宫好,已不见适才灯火耀耀,只有柔和的光,淡淡的笼着屋子。

见这一切妥当.陈妈妈才带着张昭儿退下,自去厨房准备晚饭。

仪华自一日只喝一碗药后,身子好转的极快,人却也越发慵懒了,每日都像睡不醒一样,仿佛是要将怀胎前几月的觉,全都给补回来。如是,这一觉她一睡,就是昏昏沉沉的大半个时辰,听到院子里一阵嘈杂,心里念着是熙儿回来了,才硬让自己从酣睡中醒来。

她压了压鬓角的碎发,再侧身拨亮一旁的宫灯,好整以暇的等着熙儿进屋。

然而等来的不是熙儿,却是只在每日平晨喝药时出现的朱棣。

仪华心里“咯噔”了一下,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脸上的笑容不觉敛下。

朱棣却微勾了勾嘴角,有一丝笑意从他脸上晃过,又似没有。只听他道:“府里有信来。”

第二百一十六章 来信(下)

接过已拆阅的信函,迟疑了一下,方凝目看去,字字惊心的一行字赫然映入眼里——十月二十一日丑时一刻,侍妾吴氏诞下一子,越半刻,母子二人中毒生死不明。是日,燕山护卫副千户朱能查出,次妃张氏、李氏谋害皇孙,软禁于……

不再阅看下去,仪华目光只久久的凝视在“母子二人中毒生死不明”这一句上。

她太意外了,没想到她们竟如此按耐不住,下手的这样快!

那日无意窥探到张、李二人的谈话,使她对早年冯妈妈的死起了疑惑,于是她便有了一个计谋,先向陈德海保下吴氏腹中胎儿,用以诱引出李婉儿,而后再逼李婉儿说出当年的真相。当然,若李婉儿无心谋害吴氏,那么监视李婉儿动向的朱能,一旦不能掌握任何罪责,这件事也将就此结束。

只是她却算错了一步,原本以为张、李二人,会在吴氏生子以后,杀母留子,而此之前,朱能也当收集了一切证据。可她全然料错,她们非但没等吴氏生子后下手,还提前欲置吴氏母子于死地,并且下手之快,令朱能根本无法施以援手!

犹想当日,她之所以会保下吴氏,虽是为了引出李婉儿,更多的却是为她肢中胎儿积德。然时到今日,吴氏母子双双被害,追根溯源,又何尝没有她的罪孽在?

一想到一个襁褓中的男婴因她中毒而生死不明, 仪华心下滋味莫名,渐有涩涩的苦味染开,她仰头望向立在炕边的朱棣,苦笑道: “王爷打算如何处置?”

朱棣冷酷道:“她们三人有损王府颜面,自当一并处死。” 听着这不带一丝感情的话语,仪华微怔了怔,不禁低声辩驳道: “可吴氏她……”犹言未了,却被朱棣笑声打断,她诧异的望着他,他敛笑道:“既然与本王的决议相左,不如交由你定夺。”

闻言,仪华恍然大悟,笃定道:“臣妾插手此事,您其实早已知 “从你救下吴氏起,本王便知道了。”朱棣淡淡回了一句。

仪华心下滋味莫名,目光复杂的望着朱棣,难以言语。

她的确相信朱棣那日的话不假,他是肯为了她牺牲那孩子,但在她明确的拒绝后,她以为朱棣自是不愿,毕竟当世男儿,有谁不愿后继香火繁盛,尤其是这帝王之家。所以,离府前一晚,她才会向陈德海那样说,除了是为吴氏求一个安全无虞的保障,也是有极大的把握断定朱棣不会除吴氏,却哪知……

思绪辗转间,朱棣侧身坐下,覆上仪华拿着信纸的手。

仪华习惯性的拒绝,挣扎着抽回被缚的右手。

朱棣不让,牢牢握在掌中,道:“你向来不喜介入她们的纠纷中,这一次你会插手,本王确实有些意外。但常言道‘事出有因' ,想象你会这样做,必然有你的目的,本王不会干涉,你尽管放手去做。”

仪华难以置信,如此信任的语气,如斯纵容的话语,是朱棣对她说的。震惊之下,她不觉停下了挣扎的动作,任由朱棣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