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权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岩语调平缓,仿佛就在讲一件很平常的事,可听在郭子仪的耳中,却不由大吃一惊,不禁转头向李岩瞧去,见他一付胜券在握的样子,言语中自信满满。

观阵料敌,预做筹谋,郭子仪不如小李节帅。

日月山东侧山坡。

半山陡峪的雪坡上,大群的吐蕃军手脚并用,一脚一脚奋力地攀爬着,雪地里不容易走,只好像蚂蚁般蠕动着。人群中,有今年青的吐蕃军十夫长,肩上背着一只烤得半生不熟的羊腿,冻得硬梆梆的,那是他逃跑时带上的,是作为自己路上的口粮。

脚下的雪被上万的吐蕃军踩成了滑溜溜的冰面,走一步滑两步,不好着力,真是有劲没处使。对于雪山,吐蕃军还是有经验的,好多人在脚底梆上了绳子,防止打滑,即使这样,行走的速度也没见快了多少。那十夫长手里还握住藏刀,脚下打滑时,随时准备着在冰面上插一刀,稳住身子。

北风像个,暴怒的君王,对这帮侵入它领地的吐蕃军极其不满,呼啸着撕扯他们的衣甲,展示着他不容侵犯的威严。山上冷得彻骨,让这些自幼生活在青藏高原,素以忍饥耐寒著称的吐蕃军都渐渐受不了了,十夫长前面一名吐蕃军身子被冻僵了,失去了知觉,像根木头似地滚了下来,吐蕃军顿时被带倒了一大片,骚乱声四起。

十夫长也受到了连累,滚下了陡峭的雪坡,背后的羊腿也不知落到哪儿去了,紧握在手上的藏刀没丢,不过伤了好几个人,连他自己脸上都被发了个,血口子,鲜血出来,很快就凝成了冰。

仰面望着高大巍峨的山峦,十夫长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躺在冰冰凉凉的雪中,听见了冬边山脚下隐隐传来的惨叫声,大唐河西军已撵上了吐蕃军,更加心灰意冷了,目光中带着对人世深深的眷恋,或许,他还有一个,吐蕃姑娘在毡帐前苦苦等候。

日更瓦功多字。燕歌诚心求月票打赏订阅,鼓励支持一下吧!“五

第三卷 河西大将 194。追歼195。撺掇

194。追歼

日月山东边,山脚下。几十具诸葛连弩平举,羽林骑队正刘康扣动悬刀,随着他暴喝一声,无数羽箭如蝗般射出。

在羽林骑前面,黑压压的一群吐蕃军正在惊慌奔逃,围三缺一,在吐蕃军前面有条逃生的路,不容他们有过多的想法,掉在队尾的都是倒霉鬼,哪里会轮到我?

就是鼓起余勇回头求战的吐蕃军,转眼被河西军射杀干净,吐蕃军没命地往前跑,他们已没有勇气回头拼死接战,把后背毫不设防地留给了河西军。

几十枝弩矢劲射而出,在吐蕃军中又刮起了一片血色的浪花,点点衬着白雪,分外的殷艳怵目。

“降者趴伏在地,不杀!”羽林骑旅帅齐宝带着两排重斧陌刀手,如墙推进。

一个跑不动的吐蕃军,跪伏在地上乞降,齐宝大步走到他面前。一斧头劈下去,那名吐蕃军像一段木柴,被劈为两半,齐宝这才醒悟过来,咕哝道:“这是怎么了,降者趴伏在地,跪着的不算。”

大唐河西军继续追击,用连弩和重斧陌刀有节奏,持续地吞食吐蕃军的后队。

哈城西门外,

河西节帅李岩驻马山坡,满心喜悦地瞧着一群群赶进哈城的吐蕃战马,除了双耳长如竹叶,头大斜颈,黑、骝、青色的河曲良马,还有不少青白杂色的骢马。

那是青海名马,名闻遐迩的青海骢,神骏善驰,能征惯战!

要是将青海骢培养成河西军标配骑马,从此我就有了远征漠北的良驹,青海骢力大善跑,远胜踏上欧洲的蒙古马,渐浓的暮色中,河西节帅李岩脸上挂着从心里溢出的喜悦,思绪飞扬,身后一杆红旗在朔风中招展张扬,猎猎作响。

如果上天再给吐蕃大论莽布支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一定死抱着玉石俱焚的念头。挥军东向,去攻打河西陇右,而不是这样灰溜溜地逃回高原,如丧家犬一般

在这座巍峨雄伟的日月山面前,吐蕃大军已被彻底地击垮了,他们不仅丢弃了战马,毡帐,仅仅背着一只羊腿,带着刀弓逃命;

翻不过日月山的吐蕃军,成为河西军的战俘,要不然被雪山冻成冰雕,或成了河西军重斧陌刀下缺胳膊少腿的尸首……这些都还是爽快的,而最倒霉的是翻过日月山的那帮吐蕃军,本以为是逃出生天了,但等待他们的……。

连续几天,在堆满积雪的日月山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山路险峻,浑身的体力消耗殆尽,早疲累得连刀也抽不出,弓也拉不开,只靠着一丝求生的信念。才支撑到现在。

日月山西边,青海湖畔,河西军在这儿安营立寨,吐谷浑部的秦马军,新募的一万河西军,还有右威卫郎将辛云京率领的八百羽林骑,他们刚从石堡城前的山脊小径下来。

翻过雪山的吐蕃军,已被河西斥候用千里镜看得一清二楚。

那狼狈的模样让人只觉得好笑,有的吐蕃军刚到了山脚树林,浑身的精气神一泄,瘫软在地上,有的干脆仰面朝天,在雪地上睡成个大字,死里逃生,身心俱疲,鬼门关内走了一圈,实在太累了。

吐蕃军躲在林子里,喘着粗气,暗自庆幸自己福大命大,翻过日月山时,“嗖嗖嗖”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上千枝催命的羽箭,毫无征兆地狂射了一阵通,残存于此的吐蕃兵只能感叹命薄如纸,转眼就赴了黄泉。

“降者不杀!”上千的河西新军高呼着冲了过来,几个月前这些人还都是吐蕃人的牧奴,今天手中有了刀棒枪盾,腰杆子硬了,心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手下还能留下投降乞生的吐蕃军的命么?

吐蕃大论莽布支走在后面。突然听着山脚下传来了喊杀声,便想到了前锋三千人在前面遭到了伏击,人家是守株待兔,就等着你自己撞上来,这几天翻山越岭的,能活下来就算不错,还能有力气对敌?想到这里,他后悔得连死了的心都有,河西军处处都留着陷阱,一不小心便是灭顶之灾,要想率领翻过日月山的一万多吐蕃军回高原,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们缺衣少食,光凭两条腿能跑赢四条腿?

“传令下去,就在半山腰歇息,吃顿饱的,趁着夜色,顺着青海湖畔连夜西撤。”莽布支一脸平静地下了令,因为他知道,此时如果他也慌乱起来,这一万多吐蕃军怕是彻底地完了。

临近黄昏,青海湖畔的河西军大营热闹起来,右威卫中郎将辛云京,秦马军使。游击将军慕容兆率骑军列队出迎,场面颇为壮观。

河西节帅李岩率几千骑羽林过了石堡城,留下高适暂时驻守,自个儿披星戴月到了青海湖。

喧天的鼓乐声中,旌旗猎猎,羽林骑缓缓驰近。

战马裹着草绿色的皮革,身披同色皮甲的羽林骑,连弩横刀,箭囊骑弓,身上马上,玩意儿还不少。全是轻骑游斗用的,每名羽林骑身边还有匹辅马,装着重铠,狼牙棒,重斧陌刀,身长的巨型标枪,瞧瞧这套重骑行头,就让人胆寒,更不要说他们的目光森严,浑身上下,透出一股刀头舔血,惯经杀阵的精悍味儿。

游击将军慕容兆远远瞧见小李节帅左右,自己的妹妹慕容兮兮与冷霜儿一样的装束,头顶貂帽,手戴鹿护,足蹬革靴,披着纯白的狐裘,明艳动人。

慕容兮兮不经意间秋波流转,望着小李节帅,眼中俱是一汪湖水般的柔情。

心里一喜,慕容兆催马上前,拱手朗声道:“属下见过小李节帅,冷校尉。”

慕容兮兮却不急着与哥哥打招呼,两只眼睛四下里瞧了一圈,像在找什么人似的,问道:“秦马军监军吉温到哪儿去了?我还有事儿找他。”

监军吉温,昨晚就知道找他讨债的慕容兮兮要来,今儿一早,赶紧领军前去伏击吐蕃军,躲着她不说,还想将功顶罪,小李节帅的心思,吉温从来就没有看明白过。

入了大营,到了中军大帐,河西节帅李岩掀帘进去,只见里面宽畅得很,顶若穹庐。遍插火把,沿帐摆了一圈围席,中间是几座火盆,上面吊着铁锅,正熬煮着羊杂野蘑汤,香气四溢,慕容兆恭请李岩,冷霜儿,慕容兮兮坐了上首,帐外,烧烤的野味也陆续送了进来。

在节帅府嘴也吃得刁了,慕容兮兮没有动那些烧烤野味,就盛了碗羊杂野蘑汤,小口地喝了起来。

李岩却是不嫌弃,大口嚼肉,大口喝酒,举止粗豪,很对席上众将的胃口。

“眼下莽布支的残军被困在日月山,缺粮少食,天寒地冻的,他必然不敢久呆,恐怕就在近几日就要突围逃跑,我已设下埋伏,务必一网成擒。”辛云京心里装着事,瞅准个机会就说。

李岩赞许地点了点头,淡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