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权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章花纹。青黑与黄赤象征天与地的色彩,头戴大冕冠,上香行礼,神态庄严,朗声奏道:“朕冠宅帝位,十有四载,顾惟不德,懵于至道,任夫难任,安夫难安,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心之浩荡,若涉于大川。赖上帝垂休,先后储庆,宰衡蔗尹,交修皇极,四海会同,五典敷畅,岁云嘉熟,人用大和。百辟佥谋,唱余封禅。谓孝莫大于严父,谓礼莫尊于告天,天符既至,人望既积,固请不已,固辞不获。肆余与夫二三臣,稽虞典,绎汉制,张皇六师,震叠九宇,旌旗有列,士马无哗,肃肃邕邕,翼翼溶溶,以至于岱宗,顺也。”

这一通文辞华丽的祭文洋洋洒洒念了下来,封禅仪式顺顺利利完成了。

“右威卫郎将李岩,惊才艳艳,替父皇作首诗来。”皇帝心情愉悦,下了道口谕。

父皇,你这不是难为我吗?李岩转目环顾,似在酝酿,其实在找李白,高适,哎呀,槽糕,他们哪有资格上山?

“贺侍郎,自号四明狂客,乃是前辈,李岩不敢献丑。”抓住根救命稻草,李岩赶紧推让道。

贺知章把眼一瞪:“小李将军,这是圣人点名要你作的诗,不得推却,你忘了,我还是你半个老师。”

先谦虚两句,李岩躬身告罪:“儿臣整日忙着练兵习武,已是江郎才尽,姑且作一首,抛砖引玉罢了。”

站在泰山顶上,李岩远眺如波涛起伏的群山,皮甲红巾沐浴着阳光,恍然丰神若玉: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偷眼望见众人为诗所动,李岩心中汗颜不止,遥拜杜兄大才,又助他过了一关。

十二日,皇帝在御帐殿升帐,接受百官、贵戚、四夷酋长的朝觐,大赦天下。

再怎么大赦天下,也赦免不到前中书令张说头上,他现在是待罪之囚,回朝之后,还得接受三司会审。

“侍中源乾曜,迁为中书令,工部侍郎李林甫兼兵部侍郎,户部侍郎宇文融,兵部侍郎裴光庭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右威卫郎将李岩,迁为右威卫将军,正四品忠武将军……”高力士那清晰悦耳的声音听起来分外亲切。

源党终于在朝争中大获全胜,吏部侍郎张九龄脸色灰败,恐怕回朝之后,张说的事就会牵连到自己。

“霍国公,内外闲厩使王毛仲养马有功,全国马匹已增至四十三万匹,功高劳重,加王毛仲开府仪同三司。”

开府仪同三司。朝中重臣都吃了一惊,自皇帝即位后十四年间,只有有四人享此头衔,一是王皇后的父亲王同皎,另两位是开元名相姚崇、宋璟,第四位便是王毛仲。

“万骑将军葛福顺迁为左威卫大将军……”

李岩听了,暗暗生起警惕,北门四军多是王毛仲的党徒,也属太子党,果然听下去,朝中一些要职被太子党所掌控,侍中被李适之所得,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将边将皇甫惟明迁为紧靠河西的陇右节度使。

玩弄权势的平衡永远是皇帝高明的手腕。

朝觐完毕,几位宰相留下议事,李岩作为翰林学士,河西大将,也参与到国策里来了。

正事议完,宰相们就要散去。

“父皇,儿臣有一事相求,此去河西几千里,关山重重,音讯渺渺,十年生死两茫茫,儿臣想恳请父皇做主,迎娶张侍郎之女张若兰为妻。”李岩朗声奏道。

今日议政,吏部侍郎张九龄一言不发,形若丧家之犬,听到李岩的话,心里蓦地温暖,李岩雪中送炭,一片回护之意昭然若揭。

岩哥儿毫不计较张九龄数次弹劾他,这孩子心胸宽广,皇帝李隆基暗赞了一声,问道:“张侍郎,你可愿意嫁女儿?”

张若兰与李岩的事在帝都传得沸沸扬扬,也没人来上门提亲,张九龄思索片刻,点头应允:“他们诗词往来,情比金坚,微臣愿意!”

“哈哈,高将军,你的女儿一道嫁过去,朕都封她们为国夫人。”皇帝李隆基心情畅快,朗声笑道。

李岩乐得眉开眼笑,拱手道:“父皇,有了两位娇妻,李岩就滞留东都,明春才赴任河西任上。河西边事先让前瓜州刺史张守珪干着,他是久厉边戎的老将,让他带带初出茅庐的羽林武学。”

几位宰相有低头思索的,有摇头轻视的。

先让杜,郭等几位将领修城筑堡,屯兵囤粮,慢慢熟悉边境战事,就凭临战这份谨慎,就瞧得出李岩的大将之才,皇帝李隆基会心一笑:“准奏,朕还想早一点抱上皇孙呢。”

刚才摇头的张九龄上前奏道:“臣愿赴河西,为国守边,瞧瞧右威卫将军李岩如何开疆拓土,同化异族。三年为期,李将军建功立业,封王授爵,臣的女儿才风风光光地嫁给去。”

这分明是瞧不起霜儿与若兰同侍一夫,高力士有些怨气:“臣的女儿也等这三年。”

眼见鸡飞蛋打,李岩气极,娶妻生子,将她们留在帝都,我这河西大将,不是故意给皇帝去了疑心的吗?

“封王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那儿臣就等三年好了。”李岩调整了一下心情,大声奏道。

御帐殿上,李岩心念电转,凡事得会想,我有了未婚青年的身份,是不是还有在外面晃荡的机会?

……

赌一把赌对了,兄弟们投票收藏打赏支持。

第二卷 长安新贵 135。斗智

皇帝李隆基东封泰山后,就驾临东都洛阳,恐怕要在这儿呆个一年半载才会回去。

朝廷三省六部的大臣自然就留在东都洛阳,收集民情军事,处理国家政事,大唐帝国的政治中心暂时就转移到东都洛阳来了。

洛阳是漕运枢纽之地,水利四通八达,西有广通渠,连接了长安至潼关。南有通济渠,北有广济渠,两条运河由洛阳始发,向南一线连接余杭。向北一线则连接涿郡,富商聚集,冠盖如云,百业俱兴,热闹非凡。

每逢关中歉收,或漕运不济,唐朝皇帝就会就食洛阳,称为逐食天子。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以洛阳为都城就有十年。大臣们都习惯了,在洛阳置有院宅,也不觉得有离家之苦。

大唐开元十四年,正月初八,东都洛阳。

洛水穿城而过,洛水之北,东邻北市的景行坊,跟长安的平康里差不多,酒肆妓家云集,丝竹歌弦不绝。

下午申时。

洛阳的桃李蹊妓家外,地面上铺着厚厚的积雪,新春鞭炮燃放的残屑遍地都是。

几骑飞马扬鞭,踏冰溅雪而来,马上的骑士身着皮裘腰系毛带,勇武犷悍,到了桃李蹊门前,方才勒马扯缰,溅起好大一片雪雾。

门口裹着棉衣的迎宾正跺着脚,一眼望了过去,瞧见来客腰间的毛带,既不同于汉人的绦带,又不同于突厥和两番的革带,而是以牛羊毛纺绩编结而成。

腰间还插着吐蕃短刀,这不是小李将军等候的吐蕃客人么?迎宾笑脸迎了上去:“敢问客人可是吐蕃的悉诺将军?”

“嗯,右威卫将军李岩在桃李蹊设宴为我践行,这是请柬。”把请柬递了过去,悉诺逻恭禄甩鞍离蹬,眨眼就下了马,身手极是利索。

“悉诺将军,请到绿柳雅舍稍坐,小李将军,宿醉未醒,我去把他叫醒。”迎宾待客极为周到。

右威卫将军李岩,皇义子,深受皇帝的宠信,他的父亲李林甫位高权重,身兼兵部、工部两部侍郎,进了宰相,泰山封禅后,回到东都洛阳,这位少年将军这几日就住在这桃李蹊,天天宴乐。吐蕃潜伏在洛阳的眼线将他的荒唐行径摸得一清二楚。

吐蕃在河西的对手要是这么个纨绔子弟,何愁我攻掠河西的大事不成!

悉诺逻恭禄脸上泛起被霜刀雪风雕刻出的坚硬笑容,跟着那点头哈腰的迎宾朝雅舍走去。

桃李蹊一处独院内。

房间生着火盆,济济一堂,站着洛阳十来个管事,李岩坐着,卢眉儿俏立在李岩身边,正听着洛阳的柜坊钱庄,农庄酒坊,各处商铺的收支盈利情况。

“卧虎城的山中仙酿,在洛阳的销售超过长安一倍,盈利也丰厚得多。钱庄商铺的盈利也不差……”卢眉儿翠羽眉舒展开来,向李岩道。

这都是太平道留下来的家当,光是农庄就有十来处,上万顷的土地,非同小可。

“长安的事有永穆姐姐和柳枝,洛阳的事就交给你了,管事们只要尽心尽力地办事,该有的薪酬分红一分都不会少,要是有人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哼,眉儿,你吩咐一声,自有人来料理。”李岩当着管事的面,将洛阳的大权移交给她。

右威卫将军可是剿灭了太平道,满手的鲜血,这些新提拔的管事吓得唯唯诺诺,谁有胆子去干贪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