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快步走出府门,只见府门外火光猎猎。数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站满了大门外的广场,每人拿着一支火把。将府门前照如白昼。
不等刘文起开口,一名郎将上前拱手道:“在下郎将樊志,奉秦王之令抓捕隋朝暗探张文龙,此人就在刘使君府上,请刘使君把人交出来。”
刘文起大怒,“你为何不说我就是隋军探子?”
郎将依旧冷静道:“末将是奉命行事,请刘使君配合!”
这时,旁边管家对刘文起低语几句,刘文起脸色一变,急问:“他几时走的?”
“老爷,他走了好几天了,一直没有回来,谁也不知他去了哪里?”
刘文起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开始意识到不妙,如果张文龙真的是隋军探子,那会牵连到自己。
他顿时怒气全消,有些忐忑不安道:“樊将军,张文龙这两天不在府上,能否宽限两日,我一定亲手把他送去军衙。”
郎将冷冷一笑,“刘使君,那样我就没法交差了,我们要搜查张文龙的房间,如果刘使君不肯,我们就彻底搜查全府!”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威胁之意,刘文起无奈,只得对管家道:“带他们去张文龙的房间。”
郎将樊志一挥手,“跟我去搜!”
数十名士兵跟着他快步走进了府门,刘文起望着他们背影,心中惊疑不定,张文龙是他爱妾的小舅子,是个京城的无赖,吃喝嫖赌,什么事都干。
但如果说他甘当隋军探子,刘文起却觉得他没那个胆量,不过这些军士如此肯定,一定有什么依据,令刘文起的心跟着不安起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忽然,侧院内传来一阵轻微的骚乱,士兵似乎找到了什么,管家慌慌张张跑来向刘文起禀报,“老爷,军士在榻下挖出一个包裹,里面有不少金银和一块令牌,好像和隋军有关。”
刘文起的心一下子凉透了,怎么会这样?这时郎将樊志领着士兵们快步走出来,刘文起慌忙上前道:“樊将军,这里面可能有误会。”
樊志冷冷哼了一声,“刘使君,你去给圣上解释吧!”
他快步走出刘府,大喊一声,“我们走!”
五百士兵迅速撤离,很快消失在黑暗之中,只留下目瞪口呆的刘文起。
。。。。。。。。
卯时还没有到,太极殿广场前站满了数百名准备参加早朝的官员,官员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低声窃窃私语。他们觉得有点奇怪,按照平常,进殿的钟声早该敲响了,今天出了什么事?钟声迟迟没有响。
就在这时,大殿内走出几名宦官,一名身高体胖的宦官大声喝喊:“各位大臣请静听!”
广场上顿时安静下来,数百双目光一起向宦官望去,宦官又高声喊道:“圣上感恙。今天早朝暂停。各位大臣可各回朝房,明日正常上朝!”
他一连喊了三遍,众人才知道。原来圣上病倒,既然如此,就没必要在这里等候了。众人纷纷向承天门走去。
裴寂也在朝官之中,他刚走了几步,却听见后面有人叫他,“裴相国请留步!”
裴寂一回头,只见长孙无忌在不远处向他招手,他心中奇怪,走上前问,“无忌,有什么事吗?”
长孙无忌拉着他走到边上无人处。低声道:“殿下在武德殿,请相国过去一趟。”
裴寂忽然意识到,圣上并没有生病,而是出事情了,他连忙问:“出什么事了?”
长孙无忌对他附耳低语几句,裴寂眼中刹那间迸射出惊喜之色,刘文静也有今天吗?
“相国。殿下觉得此事事关重大,想请相国过去一趟。”
裴寂点点头,又急问:“那殿下是什么态度?”
长孙无忌道:“殿下觉得刘文静是开国功臣,又是相国,总觉得这样降他的罪。似乎有点不妥,殿下的意思是。追刘文起的罪便可。”
“妇人之仁!”
裴寂骂了一声,心中着实有些恼火,刘文静是太子智胆,把刘文静干掉,就等于断太子一臂,这是何等良机,在这个关键时候,秦王竟然心慈手软了。
“让我去对圣上说!”裴寂转身快步向武德殿走去。
。。。。。。。
“这就是你推荐的相国,所谓的开国功臣!”
御书房内,李渊恼怒万分,拍打着桌子,怒斥李建成,“现在证据确凿,你还要在维护他,难道非要等他手刃了朕,才能确认他是隋朝奸细吗?”
御案前,一左一右站着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太原快报和搜出的证据是李世民交给了父皇,但他并没有说刘文静是奸细,其实他也觉得有点不太可能,以刘文静的身份,怎么能做这种事。
不过太原王氏同样身为隋相,也暗通唐朝,所以他也不能肯定一定是冤案,而且唐风是他设置的情报署,他若连自己都不相信,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所以他把所有东西都交给父皇,由父皇定夺。
李建成满头大汗,心中紧张之极,尽管父皇已经怒不可遏,但他一定要说公道话,否则刘文静性命堪忧。
“父皇,其实证据并不确凿,无非是萧琎告诉李重守一点消息,可是我们又怎么能证明萧琎不是故意,难道他随便说一句话就能要了我们重臣的性命?”
李建成深深吸一口气又道:“而且儿臣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们让步是因为敦煌郡已经事实上被隋军占领,这不是什么底线,刘文静把这个所谓的底线告诉隋使,又有什么意义?父皇,三思啊!”
‘啪!’李渊将令牌在桌上重重一拍,恶狠狠道:“那你给朕解释,从刘文起府中搜出的隋军令牌又是怎么回事?”
李建成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迅速瞥了一眼李世民,低下头道:“父皇,不排除有人故意栽赃!”
。。。。。。。。。
【老高现在是第十名,和后面差距很小,还望大家继续支持老高一票,一定保住前十】
。。。。。。。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就请收藏本站,以便下次方便看书。 如有章节错误请与管理员联系。本月为您推荐唐家三少最新巨著《绝世唐门》
看最快更新,就来…《 Zei8。Com电子书 》…
列表
第四十六章 断臂之仇
“皇兄,你的意思是我栽赃给刘文起吗?”一旁的李世民终于忍不住怒道。
“我没有说你栽赃!”
李建成心中又是惶恐又是悲伤,他忽然在父皇面前跪了下来,“父皇,或许这是隋军探子的栽赃,儿臣怀疑这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陷阱,因为平原郡之事,杨元庆怀恨于心,他设一个圈套,一步步诱引我们上套,他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亲手杀了刘文静,父皇,不可不辨。”
李世民在旁边冷笑了一声,“皇兄真会说笑话,杨元庆若是想杀刘文静,用的着费这么大的劲吗?在上朝的路上,在府宅门口,在夜深人静时,哪里不能动手?他有能力栽赃,难道还没有能力取人头?他好歹也是楚王,以他的身份,会对一个敌朝大臣下手?”
李世民也向父皇行一礼,“父皇,萧琎被免职,是唐风之计,儿臣曾向父皇详细汇报过,在这种情况下,萧琎心怀不满,说出杨元庆的秘密完全在情理之中,儿臣认为不应该怀疑萧琎之言。”
李渊点了点头,他赞同李世民的话,如果怀疑唐风的情报,那任何情报都不能相信了,他看了李建成一眼,“皇儿的心情朕能理解,但事实如此,皇儿身为太子,不要再说这种荒诞的话了。”
李建成心中黯然,父皇这句话几乎就是定调,这一劫刘文静逃不过了,他又磕了一个头,“父皇,儿臣不敢再争辩,但看在刘文静是开国之臣的份上,将他贬黜为民即可,儿臣恳求父皇饶他一命。”
李渊看了一眼泪流满面的长子。心中的杀机稍稍缓和一点。便摆摆手,“你们都退下吧!让朕好好考虑考虑。”
李建成和李世民都躬身退下了,御书房内只剩下李渊一人。他背着手在房内来回踱步,这时,他想到了什么。从御案下取出一只盒子,李渊将盒子打开,里面有几封信,他翻了翻,找出其中一封。
这是去年刘文静被俘到丰州时写给妻子的信,李渊一直留在身边。他阴沉着脸打开了信。
‘。。。。。丰州富饶,人民安定,吏治清廉,令天下士人向往之。乃乱世中一块净土也!’
李渊心中的杀机又再次燃起,他的知道这就是刘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