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及教育等方式,打破各大名门世家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十年、二十年后,世家就会开始走下坡路。
杨元庆在建立隋朝之初,急需得到山东士族支持,所以对山东士族比较容忍。以至于朝廷之上七成官员都是来自于各大名门士族,就俨如旧隋建国之初,九成以上官员都是鲜卑人一样。
这也是一种没有办法的选择,可一旦站稳脚跟,无论新隋旧隋,还是历史上的唐朝,都不会容忍某一势力强势坐大。
杨元庆现在已经控制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区,俨如三国中的曹魏,势力强大。
对他而言,山东士族的作用已经淡化,当然,他现在还需要利用山东士族来巩固他对北方和中原的统治。
只是山东士族对他而言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重要,所以他也要适当压制士族的强势扩张,但绝不是打压,这是一种度的把握,太紧不行,太松也不行。
此时,杨元庆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一旁苏威笑而不语,眼中笑意充满了奸诈,他是一个极为老奸巨猾之人,他明着帮助杨元庆对付河北系,实际上也暗中捅了裴党一刀子,河东官员调去河北,不一样是给裴家穿小鞋吗?只是他并没有说出来。
“殿下,此事须做得不露痕迹才行,老臣建议殿下不要出头,由老臣来操作此事,不知殿下以为如何?”苏威按耐不住心中的兴奋,又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所以说,一个人最难做到之事就是节制,也就是把握一个度,如果苏威不要得寸进尺,把这个官员调动的大权揽过去,仅仅是提一个建议,那么杨元庆对他只会心存感激。
但苏威没有能把握住这个度,没有节制住内心对权力的欲望,他得意忘形,把内心的真实想法泄露了出来。
杨元庆瞥了他一眼,淡淡道:“这件事我会考虑,多谢苏阁老,聊这么久,让苏阁老辛苦了,请回吧!”
苏威其实是为他的继任者之事而来,趁攻击河北系的机会,把褚亮入相之事敲定下来,不料他还没有来得及说此事,杨元庆便不想再和他多谈,这让苏威追悔莫及,若再谈下去,恐怕效果也不会好了。
无奈,苏威只能起身施一礼,“殿下诸事繁多,老臣就告辞了。”
他走出了官房,却迎面见御史中丞韩寿重站在门外,苏威不由一愣,韩寿重是他苏党的骨干之一,杨元庆要见他,怎么自己不知道?
他忽然明悟,杨元庆让自己离去,其实并不是反感,而是韩寿重在等着接见,第一天第一人便是召见御书中丞,一定是有重大事情。
苏威迅速向韩寿重使个眼色,让他事后向自己汇报,韩寿重默默点头,他明白苏威的意思。
其实韩寿重也并不完全是苏党,作为御史中丞,他必须效忠于杨元庆,他只是因为从小受苏家的恩情,使他稍稍偏向于苏威。
而在原则问题上,韩寿重绝不会用职权替苏威谋私利,最多是提前让苏威了解一些消息,杨元庆也清楚他的忠心,所以依旧重用韩寿重,并没有因为他被认为是苏党而弃用。
这时,裴青松连忙上前对韩寿重道:“韩御史请进吧!”
韩寿重迅速整理一下衣帽,快步走进了内官房,他躬身施一礼,“参见楚王殿下!”
杨元庆正站在窗前,他没有回头,语气十分平静地说道:“韩御史,有两件事情需要你做。”
“请殿下吩咐!”
杨元庆沉吟一下,转过身注视着桌上的两份奏疏,缓缓道:“第一件事,你可向紫微阁弹劾我,滥用私刑,擅杀朝官。”
韩寿重一下子愣住了,竟然是弹劾楚王本人,这怎么可以?他一时反应不过来。
杨元庆看了他一眼,“韩御史没听懂我的话吗?”
韩寿重毕竟是御史,他的吃惊只是在一瞬间,但他立刻明白了,是因为杀房子县县令徐守信一事,他心中既感慨,又敬佩。
感慨是楚王竟然要弹劾自己,先帝杨广只有在临死时,才承认自己过错,其余时候都绝不认错,而敬佩是楚王敢于承认错误的心胸,一般上位者是极难办到。
他想了想便躬身道:“按照程序,应该是殿下直接向太后请罪,卑职无须弹劾殿下。”
杨元庆心里明白,如果自己是皇帝,那没有任何人能弹劾他,他只能下罪己诏,但楚王毕竟只是摄政王,上面还皇帝和太后,他只要向太后请罪便可。
向紫微阁弹劾他对目前而言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只是杨元庆想建立一个先例,等百年后,他的子孙也同样越权杀官,那么就有谏臣把自己拿出来说事,‘当年先祖可是被御史向紫微阁弹劾。’
有这么一个先例,对他的子孙就是一种警示,想到这,杨元庆便摇了摇头,“该怎么做,我心里很清楚,你就照我的吩咐去做。”
“是!卑职会尽快。。。弹劾,请殿下吩咐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是关于赵郡太守张冀北受贿及渎职之罪,此人已经押到太原,他涉及到房子县县令和县丞贪污义仓粮一案,我考虑这件案子事关重大,由一个部寺来审此案都不太妥,我决定由部、寺、台三堂会审,由御史中丞为主审,也就是你,另外由大理寺李少卿和刑部周侍郎为副审,我给你们十天时间,把此案审理清楚。”
韩寿重暗暗心惊,竟然是大三堂会审,此案果真是非同寻常了。
次日,御史中丞韩寿重正式向紫微阁提出了弹劾案,弹劾摄政楚王杨元庆擅自越权杀死房子县县令和县丞一案,并弹劾他滥用私刑,以大隋律法中所未有的酷刑剥皮填草,并扩大罪名,动用军队将县令和县丞家眷满门抄斩,有以军干政之嫌。
韩寿重的弹劾顿时震惊朝野,竟然敢弹劾大隋的最高掌权者,简直闻所未闻,无数人为韩寿重叫好的同时,更为他捏一把冷汗,这个韩寿重闯下大祸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紫微阁竟然接受了弹劾,并以四票通过弹劾,向太后递交了弹劾令,而杨元庆至始至终保持沉默。
直到这个时候,很多大臣才终于反应过来,恐怕这件弹劾案并非韩寿重勇敢,而是杨元庆本人的意思,没有杨元庆的点头,紫微阁怎么可能通过弹劾令。
这时,朝野上下都生出了极大的兴趣,这个弹劾令最后会是一个什么结果?难道杨元庆真会被免去楚王之职不成?
第五十八章 萧后心思
“臣杨元庆参见太后!”
晋阳宫紫玉殿内,杨元庆恭恭敬敬地向萧后行了一礼,萧后今天有点感恙,显得精神很倦怠,只因为是杨元庆觐见,她才强打精神出面接见。 。)
“楚王不必多礼。”
萧后声音低柔,“楚王来见哀家有什么事吗?”
“启禀太后,因臣擅杀朝官,被御史弹劾,紫微阁已批准弹劾令,臣特来向太后请罪,请太后下懿旨,处罚微臣!”
“什么!”
萧后本是半倚软榻,杨元庆这句话顿时惊得她坐了起来,瞪大了双眼,有些不可置信地望着杨元庆,“楚王在说什么?”
杨元庆取出紫微阁的弹劾令,双手呈给萧后,一名宫女上前,将弹劾令转给萧后,萧后打开弹劾令,简单看了看,似乎有点明白了,楚王这是自己弹劾自己,摆出一个纳谏的姿态。
萧后暗暗叹了口气,她的丈夫,先帝杨广从不肯纳谏,就算摆个姿态,他也不肯,但凡他肯听大臣的一点劝告,也不会身死国亡,草草葬在扬州。
“哀家明白了,不知殿下需要哀家怎么做?”
杨元庆当然不能教萧后怎么做,他相信萧后心里会明白该怎么做,他又行一礼,“启禀太后,臣愿接受太后任何处罚。”
萧后见杨元庆不肯明说,只得点了点头,“哀家明白了,让哀家考虑考虑!”
“太后凤体不适,臣不敢多打扰。请太后注意调养,臣告辞!”
杨元庆行一礼,便告辞而去,萧后呆坐了片刻,只觉身体疲倦得厉害,便扶着宫女回内宫休息去了。
萧后回到自己寝宫,坐在软榻上。一名宫女给她端来一碗药,“太后,刚煎好的药。趁热喝吧!”
萧后心中再想着如何处罚杨元庆之事,她当然不会给自己找麻烦,杨元庆不过是做做样子。她也只能无关痛痒地处罚一下,可就算是无关痛痒,也让她感到很难办。
萧后只觉一阵头疼,什么也想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