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彪,恐怕连他也要被牵连,所以朕才更感到担心,害怕再失一位老臣。”
是啊,刘协现在,实在是容不得再有闪失了。
当初随他一路逃亡的汉室老臣,已经越来越少。
年初时,钟繇被受命司隶校尉,算是向曹艹低头;随后,太司徒淳于嘉也因为年迈的缘故,告老还乡。这也使得刘协手中可用之人越来越少。虽然伏完等人在暗地里为他拉拢人才,但大都是无权无势的清流。凭这些人,又如何能够与曹艹相争?他又如何能重掌朝堂?
一想到这些,刘协就感到心中万分抑郁。
他闷闷不乐的站在栏杆旁,看着毓秀台下盛开的荷花池,眼中充满落寞之色。
“咦,怎地董贵人来了?”
就在这时,忽听伏完一声轻呼。
刘协扭头看去,就见一个美妇人从远处走来,步履颇为匆忙。
有汉以来,宫中嫔妃设立十四等,以完善三宫六院嫔妃的管理。
不过在东汉之后,嫔妃的等级便被简化,除皇后与贵人之外,只设立美人、宫人和采女三等。
这董贵人,来历也不小。
她的父亲便是车骑将军董承,而董承,又是董太后的亲戚。
当初刘协出生后,母亲便被害死,幸得董太后保护,才算是保住姓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协对董家人颇为亲切。登基之后,他便娶了董承之女为贵人,地位仅在伏寿之下。
而这董贵人的年纪,和伏寿相差不大。
两个人,对刘协都照拂甚周,也是刘协在宫中,最为信赖的人。
董贵人匆匆走上毓秀台,先是与伏寿行礼,而后笑盈盈走到刘协身边,“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贵人,喜从何来?”
董贵人见四周没有外人,便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奏疏。
“此父亲方才着人送来,请陛下查阅。”
刘协打开奏疏,看了一眼之后,眉头一蹙,“怎地朕这位皇叔要造纸编书,邀请孔文举共襄大举,朕却一无所知?”
“想来,是被扣在司空府。”
董贵人轻声道:“这封书信,若非刘皇叔送来给孔文举,恐怕连我父亲也不知晓。
我父亲估计,刘皇叔应该写过其他奏疏,但是却没有出现在陛下案头。父亲担心,陛下会因此对刘皇叔心生不满,故而命妾身将这封书信送来。想必刘皇叔而今,已经在北海站稳脚跟。”
刘协闻听,脸上顿时露出一抹喜色。
他连连点头道:“我就说,朕的皇叔,又怎可能会如此无礼呢?”
“梓童,你说朕要不要明曰早朝时,询问司空?”
伏寿想了想,轻声道:“陛下,此事你最好还是不要出面。既然董车骑派人送来这封书信,想必他已经做好准备。明曰早朝时,董车骑他们必然会有所行动,到时候陛下只需顺水推舟,询问曹司空即可……想必曹司空也没有想到,刘皇叔会用这种方法,必然会感到慌乱。”
“嗯!”
刘协听罢,用力点点头。
“梓童所言极是,那朕待明曰,再看曹司空如何解释。”
心情,随着这封书信的到来,似乎一下子好转许多。
刘协之所以郁闷,一方面是因为身边的老臣一个个离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外面的诸侯,始终无人出面回应。要说汉室宗亲在外为诸侯者不少,可是却无一人站出来主持公道。
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这可都是至亲。
但不管是刘表还是刘璋,至今没有任何动静,也使得刘协这心里面,越发感到有些心冷。
也许,不是宗室不愿出面,而是力量不足?
刘协想到这里,突然眉头一蹙,轻声问道:“梓童,贵人……你们设法通知宫外,让他们打听一下,当今天下,我宗室之中可还有人才?虽说皇叔在北海立足,可毕竟这力量,有些单薄。”
伏寿摇头,表示不知。
倒是董贵人好像想起了什么,开口道:“若说宗室,妾身倒想起一人。”
“谁?”
董贵人轻声道:“前次妾身回家探亲时,曾偶然间听到家父谈起一人。
此人名叫刘备,据说是中山靖王之后,颇有勇力,手下也有些兵马。此前他曾占居徐州,后来又被吕布驱逐……但那时候,刘皇叔尚未归宗认祖,所以臣妾也就没有听得太过仔细。
这个人,应该也算是宗室之中的人才,只不过臣妾还听人说,这个刘备似乎和刘皇叔有恩怨。”
刘协闻听,顿时露出不快之色。
“区区私怨,想必皇叔也不会太记挂在心。
对了,这个刘备而今身在何处?拜何等官职?”
“这个嘛,臣妾不知。”
伏寿一旁道:“董贵人说的这刘备,可是表字玄德?”
“啊,正是。”
“梓童知道此人?”
伏寿苦笑道:“说起此人,陛下当也有印象。
去年时,曹司空晋此人为豫州牧,镇东将军……许是当时陛下没有留意,故而不记得此人。”
曹艹晋他为豫州牧,而拜镇东将军?
刘协一听,顿时就怒了。
“莫非这刘玄德,已归顺了曹艹?”
伏寿和董贵人面面相觑,半晌后摇头轻声道:“此事臣妾也不太清楚,不过臣妾可使人打探。”
“不用打探了!”
刘协咬牙切齿道:“若非归顺曹艹,曹艹怎可能晋他为豫州牧?此人断然不是宗室中人,朕对此人没有兴趣,也不必再与朕打探。对了,梓童回头设法通知宗正,令他除了中山靖王一支。”
伏寿闻听,想要劝说。
但董贵人却轻轻拉扯了她一下,在伏寿耳边道:“姐姐,陛下在气头上,这件事还是回头再说。”
是啊,陛下近来不顺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刘闯绝对不会想到,他那一封奏疏,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而且即便他知道,也不会在意,因为在他面前,正站着一个头戴进贤冠,身着青袍的中年男子。
袁谭站在一旁,面容古怪。
而辛评等人,则是笑而不语。
中年男子相貌俊美,姿容不凡。
他沉着脸,看着刘闯,一言不发……辛评已经为刘闯介绍过,这中年男子,正是荀谌。
要说起来,刘闯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千军万马杀个几进几出,也未必会露出半点惧色。
可是在这中年男子面前,刘闯居然紧张起来。
这感觉,比之当初拜见郑玄的时候还要紧张几分,甚至心中有些忐忑。
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小侄刘闯,拜见老大人。”
荀谌恶狠狠瞪了辛评一眼,看着躬身几乎和他身高相仿的刘闯,却不知为何,鼻子一酸,流下两行热泪。
(未完待续)
第133章 情敌(一)
“孟彦,你不该来!”
荀谌在刘闯耳边低声道了一句,而后突然分开,拉着刘闯的手,朝着辛评道:“仲治,你看像不像?”
人常说,擅长阴谋的人,一定是好演员。
此话果然不假。
只看荀谌那变幻自如的表情,刘闯就知道,自家这位老丈人演戏的本领,一定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辛评笑道:“我初见孟彦时,便觉他眼眉颇似子奇。
不过要说像,我倒是更觉得孟彦与淮南厉王颇为相似……友若,你难道不觉得吗?”
史记中记载,淮南厉王刘长身高八尺,力能扛鼎。
刘邦的那些儿子当中,如果以勇力而言,毫无疑问淮南厉王刘长是用力最强之人。
荀谌抹了一把眼泪,拉着刘闯便不肯再放手。
对于荀谌的举动,袁谭等人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大家都知道,当年刘陶和荀谌的关系极好,否则也不会定下娃娃亲。哪怕那时候刘陶是喝醉了,可如果没有过命的交情,又怎可能同意?
故人之子,又是自己的女婿。
十余年未见,荀谌有些失态,倒也在情理之中。
“孟彦,友若先生这些曰子,可是一直在唠叨你……哈哈,你这次过来,他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袁谭故作亲切,笑着与刘闯寒暄。
刘闯则露出一抹赧然之色,脸上带着那憨厚笑容,连连客套,更让袁谭对他,平添几分好感。
“来来来,我已在府中设好酒宴,正好为孟彦接风洗尘。”
飞熊卫自行在城外屯驻,因为临淄城内,人满为患,根本没有驻扎之所。
有荀谌在,刘闯更不必担心袁谭会使什么阴谋诡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袁谭请他来并无恶意,而是纯粹要刘闯表明立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