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朱重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不是傻瓜。没那么好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这两句话怎么就这么冲突呢?日麦牟西大汗,心想:汉人的学问果然古怪,自相矛盾啊自相矛盾,他苦笑道:“那你说怎么办?”

李岩笑道:“很简单……这样办!我在广元划一百亩地出来,作为你们羌族种玉米的地,你们派几十户羌民下山来住在广元,照顾这些玉米,我的人会教他们怎么种玉米。并且保护他们的安全。这些玉米种出来之后,可以运回你们羌族的领地去,这几十户人家也可以跟着玉米一起回羌族,我们不会扣留他们不放。”

日麦牟西大奇:“这是什么意思?”

李岩道:“这样做的话。一百亩玉米都在我们朱军的控制下。我们就不怕你们反悔了。而我们朱军自然也不会反悔。不然你们随时可以再从山下杀下来嘛。”

日麦牟西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至于派几十户羌民下山来学种玉米。他倒觉得也没什么不行的,就算朱军是在捣鬼,想把这几十户人扣作人质,但羌人根本就不怕汉人扣他们人质,大不了牺牲这几十户人就行了,乱世人命贱如狗,谁要是拿几十户农民来作人质,那就是傻逼。如果这笔交易能成,到时候一百亩地玉米果实,将和着几十户懂得了种植玉米的羌人一起回山,到时候羌族就大发了。

日麦牟西生怕李岩反悔,赶紧拍板道:“好,就这么定了!我也不用挑农户了,就在军中挑一百名懂得种地的羌兵,随你去便是了。”

两军就此拍板,李岩带了一百名擅长种田的羌兵,返回广元。而日麦牟西等人,则开始收拾营寨,准备回山,打算两不相帮了,任由朝廷和朱军自己咬去。

却说李岩带了羌兵回来,在广元城外建了一个小村子,圈了百亩荒地,将之开荒出来,安排这一百名羌兵住进村去,然后又让夏二多带人来教他们种玉米,这事儿很快就传遍了全广元。这时汉族人与少数民族的人还属于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广元的百姓十分不解,为什么朱军把羌民弄到汉人聚居的地方来弄了个村子,这岂不是很容易闹出问题来?

这个问题不光是百姓们有,就连朱军中的许多头领也感觉到迷惑。

其实就连经手这件事的李岩也有些迷惑,他虽然是定计之人,但将羌民弄来与汉人住在一起,却是朱元璋的意思,他有点搞不清楚朱元璋这个动作究竟有何含义。

朱元璋当然不会告诉他们,感化一个少数民族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被汉族的文化给同化掉,这种话说出来,保准没人听得懂。他只是吩咐手下们,不要去sāo扰那些羌民,要将他们视同为汉人一样的管理和对待。多给他们送一些汉族人的物品去,例如劝他们不要再烤青稞饼,换用汉族人的锅来煮玉米吃。又劝他们不要戴羌人常戴的皮帽子,换成川人喜欢缠在头上的白巾,给他们讲汉族人的评书……

这种举动就叫做文化侵略,只需要假以时日,这些羌民就会觉得汉人的月亮都比羌人圆,等到他们返回羌族部落传授玉米种植技术时,他们的这种看法就会被带回羌族人的心中,慢慢地生根发芽,最终形成文化的侵略和渗透。

后世有个叫西洋人的种族,就对咱们天朝上国用过这一招,结果西洋人们做得很成功,后世的许多天朝人审美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不再爱穿长衫大褂,而是改穿西装皮鞋。他们还给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一天到晚念叨着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外国人的小说比中国人的小说好看……

甚至,许多人连传统的东方式美女都不喜欢了,转而觉得欧洲人的身材比东方人好!

这就压根是被同化了,其实并不是东方美女没有西方美女的身材好,而是他们把西洋人的身材拿来做成了标准,标准都变了,能衡量得好吗?

要搁在唐朝时中国人的审美观,西洋女人个个丑得要死,只有杨贵妃那种胖妞儿才是美女!原因就是,唐朝人就是以胖妞儿为审美标准的。不同的标准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而标准这东西,就是由掌握了文化传播权的上位者来制定的,我让你认为胖妞美,你就会被感染得认为胖妞美!

这就是文化侵略的威力!

朱元璋打算向全川的少数民族传播文化,浸透文化,而要做到这一点,当然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将各种理念混杂在商品中,输入到这些少数民族那里,就可以将这个缺口打开。这个做法已经被后世证明是可行的,朱元璋只需要照搬过来就行了。)

五零六、时间不多了

转眼已至秋天,朱军的秋玉米(也可称为夏玉米,一般是夏末播种,晚秋收获,因此也称秋玉米)早已播种了下去,此时不少秋玉米都冒出了一个头来。羌人聚居的小村庄里,玉米长势良好,那一百个被留在这里学习玉米种植技术的羌人,脸上都带着喜色。

他们在朱军的地盘里受到了良好的对待,不光给他们衣服,还送他们家具和厨房用品,甚至朱军还经常请他们去听汉人的戏曲、评书,这才区区几个月时间,他们已经变得和汉人很相像了,除了脸上两团高原红还提醒着他们自己的身份,别的地方简直和汉人毫无差别。

由于经常和朱军打交道,他们甚至连羌人的语言都用得比较少,大多数情况下是用四川话在和朱军交流,一来二去的,他们也慢慢习惯了新的生活。

日麦牟西派了几次人来询问玉米的长势,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于是又派人从高原上送来许多羌人平时使用的日常用具。没想到这一百名羌人现在已经觉得汉人的东西更好,羌人的东西他们反倒不爱用了。这就像后世有些人觉得咖啡比茶叶好喝一样,他们已经被影响了,想改也改不过来。。。

就拿锅来说吧,他们在高原上时,用浅层锅抹油烤青稞饼,但在山底下却需要用深锅来煮水煮饭煮玉米,这样一来,羌人的那种锅他们就用不惯了。至于什么牛角做成的酒杯,哪有汉人用陶瓷做成的酒杯好用?毛皮缝成的衣服。虽然保暖性能好,但是山下的气温不比如山上那么低,根本用不上毛皮衣服,反倒是轻便的麻布和棉衣穿在身上更好。太阳的紫外线也不强,他们不需要再戴着厚实的皮岾帽,只需要在头上扎条汗巾就行了。

羌人们突然发现,他们以前的生活方式被全盘否定,显而易见的一点是,汉人的生活比他们要舒服得多,因为汉人更精擅于过小日子。

朱元璋早已料到有这样的情况。授意了一些小商人。用更多的汉族商品,将他们手里的羌族商品换了过来,这样一来,这一百名羌人就有了多余的商品在手。人这种生物。虽然骨子里是自私的。但对家人又是很无私的。这些羌人手上一旦有了多余的财物,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家人,于是他们写上一封家书。再附上一些汉人的商品,交给日麦牟西派来的使者,让他们帮忙带回部落,交到自己的家人手上。

这些汉人的商品一旦送回高山上,便会成为很抢手的东西,这些羌人的家人在部落里也变得得意起来,身份似乎都高了一分。

这就有点像咱们天朝建国初期,大家都还很贫穷的时候,有人的亲戚突然从国外给捎带回来了一台彩电,那可真是羡慕死旁人。而这种事,也会成为文化侵略和经济侵略的一部份,让人们以为外国的月亮真的要比中国的圆。

朱元璋这几个学自后世的手段一经用出,羌族部落果然是大震,偏远点的羌族部落还不知道这些事也就不说了,但日麦牟西、扎西、玛西这三位大头领率领的部落,却刮起了一股汉风,羌人们都以使用“汉物”为荣,谁家里有几件从汉人手里弄来的商品,例如杯子、碗、锅、铜镜一类的,便会在村子里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

羌族人的排汉心思开始淡化,不少人开始主张与汉人通商,封闭自守的心态,也在一点点地分裂开来。

这一天,朱元璋正坐在广元的衙门里,处理一些日常的杂事,却见一名探子跑回来,双手递上一份塘报:“将军,我们在巴州以东的一个小县城里劫了一匹驿马,得到了这分塘报,请过目。”

朱元璋知道,若是普通的塘报,里面没什么重要消息的,探子也不会这样送过来,看来这份塘报里的情报非常小可,于是他放下手中的工作,接过塘报仔细看了起来。

这一看,不由得精神一振。

原来这份塘报上记的事还真是非常重要,左良玉抓走张献忠的妻妾和军师之后,又被朱元璋吓唬了一下,就向东逃窜,去了襄阳,将张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