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点了点头:“想要感化一个民族,并不是抓他几次,放他几次就行,最重要的还是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当初诸葛亮七擒孟获,真的就能让孟获乖乖听话?不,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是诸葛亮是一个内政好手。他给西蜀人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因此才能收服他们的心,而我们要做的,也正是这一条。”
实际上朱元璋驻军广元。不再继续推进。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试点玉米。研究一个可以在四川实施的政策,结果还不错,广元和巴州两地的玉米推广非常顺利。接下来,就是向着南边辐射了……朱元璋并不想把步子迈得太快,要知道四川的少数民族实在太多,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如果步子太大,一下子占地太广,光是处理这些不同的少数民族就会头大如斗,先占一个小地方,试点式的与少数民族接触,才能最更好地融入其中,让少数民族能接受朱军的到来。
他对着孟家三兄弟问道:“距离咱们广元这里最近的少数民族,是哪一族?”
孟家三兄弟皱起眉头想了一会儿,伸手向西南边指了指:“川西……这边距离咱们最近的,是一些羌族聚居的部落……”
原来,广元的西南边就是名城“绵阳”,而绵阳西边就是大片的羌族土司封地,羌族是一个神秘而且古老的民族,历史极其悠久,现在分散成许多小部队,散乱地居住在绵阳以西附近的山中,保有着半农耕半放牧的生活方式。
大明朝廷任命了羌族土司,负责管理羌族,这位土司虽然挂着大明朝廷的总兵头衔,但实际上并不服王化,可以说压根不算朝廷的人,在山里自己称王称霸,只是偶尔接到朝廷的诏书,被朝廷许以好处,才会带兵下山来帮着朝廷打打仗。
孟家三兄弟介绍完毕之后,又补充道:“咱们朱军既然拿下了广元,就逼近了绵阳,朝廷必然在绵阳驻以重兵准抵御我们的入侵,而这些驻军中肯定少不了羌族人,毕竟他们也算是保卫自己的家园,就算朝廷不下诏书,他们也会主动来打这一仗。”
他说到这里,王二就有点不理解了,他忍不住伸出头来问道:“既然绵阳肯定驻扎了羌族兵,为什么杨嗣昌不调他们和左良玉、贺人龙等人一起来攻打咱们呢?结果弄得兵力不够,被我们打得包围网破碎,现在都还没组织起来。”
听他这一句,孟家三兄弟就笑了:“杨嗣昌调得动羌族兵,那就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其实不光是羌族兵,就算是壮族、苗族、藏族这些少数民族的兵,没有一只是杨嗣昌调得动的,人家土司就像土皇帝,谁的面子也不卖,如果不是自己的老家受威胁,他们绝不可能出手……呃,当然,土家族是个例外,这个族最听朝廷的话,到处管朝廷的闲事。其实不光是少数民族的兵会这样,汉兵照样不怎么服调,就拿咱们三兄弟来说吧,不就是完全没听朝廷的调遣,在山里到处乱钻么?”
他们三兄弟这么一说,李岩终于明白了,难怪四川这地方历朝历代都是一个大麻烦,自古以来四川就不是龙兴之地,谁要拿这里当大本营大后方,借着这里的财力物力人力去对付中原,那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要把自己的家撸顺都不容易。
李岩忍不住就用奇怪的眼色盯着朱元璋,小心翼翼地问道:“将军,四川的情况如此复杂,就算咱们朱军占据四川全境,只怕也得不到多大的好处,反而会因为这些少数民族弄得焦头烂额,您为什么决定攻占这里呢?如今看来,还不如从陕西直接出兵河南和山西,放任四川不管。”
朱元璋微微一笑:“对于没有信心管好这些少数民族的人来说,当然是任其不管,直进中原,但我却想试一试,究竟是这些少数民族拖了我的后腿。还是变成我的助力!”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从骨子里透出一股信心来,倒是让李岩忍不住心中一凛。
身为川人孟家三兄弟因为孟家村的事,对朱元璋十分有信心,大笑道:“我们也相信镇西将军能管得好这些少数民族,别的不说,就说那玉米……啧啧……往那些少数民族面前一放,管叫他们乖乖听话……呃……也许未必有这么容易,这些少数民族对汉族的戒心极深,咱们把玉米交到他们手里。他们也未必敢种。若是不种,又哪里知道玉米的好?这可真难办呢。”
李岩听了这话,脸上带起了一抹微笑,他亲自在朱军的领地里询问过老农。深知玉米的厉害。但听到孟家三兄弟一说。也知道想把玉米这种东西推广给少数民族,比起推广给汉人更加不易,他眼珠了一转。便有了一个计较,也忍不住开口道:“晚生初入朱军,还未建立寸功,这次与羌族打交道的事,晚生想去试试。”
朱元璋对着李岩点了点头道:“既然你有兴趣,便去试试吧……”
绵阳,乃是四川重镇,可以称之为成都平原的北大门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家乡就在此处,著名的雄关“剑阁”也就在绵阳的管辖范围之中。
剑阁有剑门关天险,峥嵘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非人力可以攻破,自古即被称为蜀北屏障,两川咽喉。而朱军若想问鼎成都平原,剑门关乃是必经之路。此关于洪三十一年废,后又于嘉靖二十一年重立,置有百户常年守戎。
杨嗣昌当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关隘重地,乃令四川副总兵张令,率三千川兵驻扎此关,另召羌族土司兵三千,与川兵共同守关。
要说这个张令可不简单,此人今年已经六十八岁,可算老将,但老而弥辣,能开五石大弓,百发百中,军中将士称之为“神弩将”。(注:明史记载,此将可在马上用五石弩,中必洞胸,军中号神弩将。)
同张令一起镇守剑门关的羌族将领,就不见于史书了,此人名叫日麦牟西,长得十分高大,皮肤呈现一种被紫外线暴射之后的红黑色,脸上更有两团很显眼的高原红。原来羌族聚居之地海拔都比较高,紫外线充足,氧气却稀薄,因此羌人大多都是他这个样子。
此时还没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说法,汉族人大抵上都不太看起得羌族人,而羌族人也很讨厌汉人,平时很少会有交集,这时被迫联军在一起守卫自己的家乡,双方都不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张令率领的川兵驻在关内的兵营之中。日麦牟西率领的羌兵则干脆聚在剑门关的山林之中扎了一片帐篷。
此时,日麦牟西的大帐篷中,几个羌族的族长正聚在一起聊天,坐在日麦牟西左首的人名叫扎西,是一个有两千多人的部落的族长,平时一向在雪山上过日子,这次听闻贼军入川,考虑到贼人打败官兵之后有可能侵害到羌族的地盘,因此扎西就率了本部的几百青壮出山来,与日麦牟西合营一起驻守剑门关,另外还有一个叫玛西的族长也坐在他们旁边,三人凑一块儿,总共两千四百多名羌兵,对外号称三千。
扎西脸上带着明显的不爽的神色道:“日麦牟西、玛西,你们两人来评评理,我们出山来帮朝廷打仗,朝廷居然不给我们粮饷,要我们自己筹饷,这真是太可恶了。”
玛西在旁边应合道:“是啊,这些奸诈的汉人,一点都不耿直。”
这两人见识比较少,日麦牟西这个大土司却见多识广,知道一些朝廷的规矩,于是对着两位小族长道:“扎西、玛西,你们也别吵了,嘉靖年间,朝廷征调广西壮族的狼兵抗倭,也没给粮兵发粮饷呢,也是让他们自行筹饷,这是朝廷一贯以来的政策,倒也不是专门针对我们。据说几年前调土家族白杆兵北上对付鞑子兵,也是没有发粮饷的……秦良玉不也照样去了么?”
他这么一说,扎西和玛西倒也不好再说什么的,两人只是愤愤地道:“若不是贼人眼看打到川西,我们也没必要来帮着这些汉人打仗。流血流汗,还要自己搭上粮食。”
日麦牟西长叹了一声道:“唉……可是……人家终究是打到川西了,我们再不出手,也要被贼军打,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乱世来罗,想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三人正聊着天,突然,一名羌兵跑进了帐篷来:“三位族长,奇事……营外有一个汉人求见。说他是白水朱八麾下的使者。有要事和咱们商量。”
日麦牟西大奇:“贼人来找我们商量?有什么好商量的?叫进来,听听他说什么。”
不一会儿,使者领到,来人自报道:“晚生杞县李岩。特来和几位族长谈一笔生意。”
三位羌族族长都没听说过李岩此人。这也不怪他们。羌族久居川西的雪山之上,对于山外的事充耳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