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废话!不是你算,难道还让为父来帮你算钱不成?”
“哦!”左少阳又回到柜台前,拿起那方子,脑袋里有些发懵,方子上又没有价格,他左右瞧瞧柜台,也没看见价格表,这怎么算啊?
茴香急忙过来低声道:“怎么了?”
“我不知道药的价格啊!”左少阳也低声道。
茴香以为弟弟失忆还没好,脸上满是忧色,回头瞧了一眼左贵,见左贵正瞧着他们,也是一脸疑惑,忙压低了声音道:“药价在药柜上写得有,下面放账本的抽屉里也有。”
左少阳忙举着油灯凑过去,在药柜上查看,果然,药抽四脚贴的标签上都用小字写了价格的。他想了想,不能按照自己拿方子的价格计算,否则老爹左贵一听便知道不对,得按他的方子来。忙返身拿起左贵的方子,先抓了两味药之后,突然卡壳了,有一味药不认识,要知道,中药有几万种,谁也不可能全部记住的,能把平时常用的几百味药记住就了不起了。不认识很正常,他拿着那方子茫然地扫视着药柜上的标签,慢慢寻找,可几百味药,一时半会哪里找得到啊。
“又怎么了?”左贵提高了声音问道。
“没……没什么”左少阳继续找着,心里起急,一个个找过去就更慢了。
茴香急了,忙钻进药柜台里,低声问:“怎么了?”
左少阳将方子递给茴香,指着上面一味药“示姑”,低声道:“‘示姑’这味药在哪里?
茴香手一指:“在哪!”
左少阳过去一瞧,果然写着“示姑”二字,拉开药抽一瞧,当真哭笑不得,这示姑竟然就是温化寒痰的常用药“半夏”!
中药的名称在古代使用很混乱,同一种药往往有数种甚至数十种称呼,相同的称呼不同的药也很常见,现代中医出台药典之后,统一了药名,医院医生开处方一般都用药典规定的正规名称,左少阳读书的时候,也学的是正规名称,作为常识,也了解一些常用的别名,比如半夏,在《神农本草经》里叫“地文”或者“水玉”,这左少阳知道,可是“示姑”这个别名,是出现在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里,此外还有十几个别名,左少阳哪里去记这么多,自然不知道,不过看到药材,尽管是炮制好的饮片,他也立即便认识了。
将药的价格都找到之后,左少阳用毛笔写了下来,在古代是没有电脑、计算器帮你算账的,只能自己动手了,他找了张牛皮纸,见桌上有个砚台,笔架上搁着一直毛笔,提起来想写,可笔尖已经冻住了,想起父亲左贵桌上有笔,刚才他还写方子来着,忙过去拿毛笔。
“拿笔干什么?”左贵瞪大了眼睛瞧着他。
“算账啊!”
“算账?用笔算账?”左贵瞠目结舌道,“你用笔怎么算账?”
古人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最早是用算筹,也就是用一根根短棍摆成各种规定图形表示数字,用固定的规则进行计算,经常要算数的人,会随时携带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算筹,可以随时进行计算。而算盘虽然早在东汉就发明了,但由于唐宋时期珠算的计算方法没有完善,加之比算筹速度慢,也不方便携带,所以唐宋时期还没有普及。左贵他们都是用算筹进行算数,哪里见过用笔列加减乘除公式计算的,自然很是惊讶。
第9章 山楂消食
“没事,我自己来!”左少阳提笔在纸上算数,茴香不放心,也从抽屉里拿出算筹开始计算。可她还没把算筹摆好,左少阳已经算出了结果:“总共九十六文钱!”
众人自然不会相信左少阳用笔算出来的这个结果,一起望向拿着算筹计算的茴香,过了一会,茴香才惊诧地瞧了左少阳一眼,道:“是九十六文,没错。”
众人都惊呆了,这好几种药各自的重量不同,每味药的单价也不同,计算结果心算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用算筹,想不到左少阳用笔也能算出相对复杂的运算过程,都很是吃惊。
左少阳有些不好意思,陪笑道:“三婶,我不懂,先前乱说来着,你别生气。这十几付药您一个人不好拿,我给您送家去!”
“哎!你这话婶子爱听,左大郎啊,说句话你别不高兴,你以前呀跟个木头似的,屁事不懂,也不会说话,见到人就会傻笑,现在这样挺好,学精明多了嘛!乖!到我家我给你山楂果脯吃!开胃消食,可好了!”
“多谢三婶!”左少阳将十几包药穿好,用手拎着,对左贵道:“嗯……我给三婶把药送家去!”
尽管附身在了死去的左贵身上,眼前这山羊胡子老者就是自己的父亲了,可左少阳一时还是转不过弯来,这爹硬是叫不出口。
左贵并没在意,点点头:“快去快回,等你吃饭呢!”
“哦!”
左少阳拎着药包,跟着赵三娘往门外走。
茴香不放心,追上了说道:“我去吧!你摔伤了,该好生歇息!”
“我没事,姐,你赶紧去做饭吧,我回来还等着好吃的呢,对了,最好有酒喝,那才叫好的。”
“酒?”茴香苦笑,“家里连锅都要揭不开了,哪来钱打酒喝啊?”
“哦,那算了!我走了!”
出到门外,外面果然已经完全黑了,不过还没起更,唐朝实行宵禁,也是晚上二更天以后才开始,相当于现在的晚上九点。古人晚上娱乐活动很少,都习惯早睡,这钟点大多数人都进入梦乡了。这会子街上人已经明显少多了,走在青石板路上,路两边堆着雪堆,在灯光下反射着暗淡的银色。
左少阳不习惯穿这身葛麻夹袄,远不如现代社会的羽绒服和毛线衣暖和,寒风一个劲从衣领、袖口钻进去,从虽然厚实却保暖不够的布面透进去,一直钻进骨子里,生冷的。
赵三娘穿着的是蚕丝棉夹袄,把手拢在袖口里,却不觉得如何寒冷,边走边数叨左贵夫妻为人的木讷,让左少阳以后机灵着一些,却绝口不提房租的事,仿佛认定了这件事左少阳是在糊弄他,想办法多拖上几天而已,心里早已经打定了主意,大年三十,无论如何也要把房子收回了。
赵三娘的家不住在这条件。隔了两条街。
一路走去,左少阳随着赵三娘的话尽拣好听的说,一会夸赵三娘衣裳好看,一会说赵三娘脸蛋保养得好,水嫩水嫩的跟十八岁大姑娘似的,一会又说赵三娘会理财,将来一定家财万贯,一会又说赵三娘心肠好,连蚂蚁都舍不得踩死一个,说得赵三娘很是高兴、
两人来到赵三娘家门口,赵三娘走上石阶,敲响门环,回身对左少阳道:“你这孩子,几天不见机灵多了,也会说话了,特别是啊,你能一下子说出你婶子的病来,还算有两下子,也不知道你爹开的这方子管不管用,要是真管了用,说实话,我还真舍不得撵你们走。真的,你爹娘都是实诚人,我心里知道,所以你们尽管拖欠房租我也没怎么下狠心逼债,可我也要吃饭啊,总不能陪着你们受苦不是?唉!若是你爹像你这么懂事会说话,还可以再给你几天宽限!
左少阳知道,如果自己的法子能行,那连五天都用不了就交上房租,要是凑不到钱,再宽限几个月只怕一时半会也凑不到九千文来。所以索性大方,挺着胸颇有几分大气道:“三婶,多谢你了,不过,您宽限我家也不少了,这一次,我牟足了劲,砸锅卖铁也要把欠您的钱给交了!”
赵三娘听他说得慷慨,倒有几分意外,好生瞧了他几眼:“成!我信你!年三十,我来听你好消息!”
“您就把心搁在肚子里!三婶。”左少阳嘿嘿笑道。
这时,赵三娘家大门开了,一个老头佝偻着出来。瞧见赵三娘,忙躬身让在一边,作揖道:“奶奶回来了!”
赵三娘嗯了一声,道:“把左少爷手里药包接过来啊,没个眼力劲!”
那老者忙答应了,抢步出来,从左少阳手里接过药包。
左少阳上前一步,对赵三娘道:“婶子,我有句话不知该说不该说。”
赵三娘道:“有啥话你就说!”
“这话其实也是为你的病着想。”
“是吗?那赶紧说啊。”
赵三娘摇摇头。
左少阳指了指赵三娘手里的那半包山楂:“就是这玩意把你给害的!”
“啥?山楂?”
“嗯!山楂能消饮食积滞,特别是消肉积,也就是说,山楂擅长消化肉类食物造成的积滞,如果饭后太饱胀,特别是吃了大鱼大肉的,吃点山楂最合适了,帮助消化,但是,如果有事没事把山楂当零食吃,那就麻烦了!”
“有什么麻烦的?”
“你想啊,山楂善于消积食,它进了胃里,那可是见什么消什么,有肉消肉,有饭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