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荣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蚝途┘咝恪拔蠊保钊怂廊艘豢槁睿⑾骷跛堑姆獾兀⒗樟罨够钭诺幕氐礁髯缘姆獾厣稀6共ㄒ寰虮谎党庖欢俸笠廊涣羧喂芰煲恢埃还行娜嗣靼住4司偈亲憷迓急钢葱幸还皇鼗さ墓摺�

其他家还没有怎么,山名家和土岐家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自己出头反赖抗明,还不是你幕府将军默许和怂恿的,现在败事了,你就把全部责任推到我们的头上,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们两家开始串联,在暗地里搞小动作。

土岐赖康原本就任美浓、尾张和伊势三国的守护,在东海道极有势力,其回到美浓后拉拢了大批的土著武士。组成“桔梗一揆”(桔梗是土岐家纹,一揆则是同心协力之意),虽然被削减了伊势一国的守护,但是手里还有两国之地,依然强劲。

而山名家更加强势,足利尊氏起兵之刻,当时的山名族长时氏,背离了新田一族,选择效命于足利尊氏,在对南朝武将名和长年的战事中多立战功,被授予西国伯耆守护之职。时氏便以伯耆为中心,构筑了强大的山名武士团。 “观应扰乱”中,时氏投靠了直义、直冬一方,处处与尊氏为难,幕府虽有意除之,但山名家实力过于强大,故而安然不倒。细川赖之掌权时,山名再度归顺幕府,此时其已强占山阴十一国守护之职——当时全日本共分六十六国,所以山名时氏得名“六分一殿”。

山名时氏于应安四年(1371)死去,其遗产分配如下:长男师义任丹后、伯耆守护,次男义理任纪伊守护,三男氏冬分得因幡,四男氏清分得丹波、山城、和泉,五男时义分得美作、但马和备后三国,师义之子满幸又领播磨守护之职。

山名家主山名师义在兵库津战死,由于师义的几个孩子义幸、氏之尚且年幼,于是山名家主之位传给了时氏五男山名时义。早先师义还有个儿子叫满幸,自小过继给了时氏四男氏清当了上门女婿,并担任了播磨守护。现在时义接过了家主位子,山名氏清和满幸便觉得异常不爽,但是在对抗足利义满这个大敌前,他们暂时联合在了一起。

足利义满知道国内是暗潮涌动,他一边加强与大明的合作,通过大明的手将石见银山和生野银山间接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这样每年可以获得“回输”白银一百万两左右。接着又以内大臣的身份接管了明军交还的兵库津、难波、堺港,并与京都的行政权和财政权一起紧紧地抓在手里。然后利用这笔财富向大明购买了大批精制的“太平”铠甲和刀剑以及东北、漠北的良马。组成了精锐的“御马回”。

所谓“御马回”就是室町将军的禁卫军,人员来自诸国大名家族次子、庶子或忠勇善战的国人子弟,这些人平时从事政务处理,战时便组建成拱卫将军的卫队,负责与各地守护对抗,在大明的鼎力帮助下,御马回总人数达到了三千骑。

日本国内如何的暗潮涌动,风云变幻,已经与大明无关,大明在帮足利义满逼降南朝,重创关东联军后就全部撤回,第七海军陆战师退回到原驻地台湾岛,而第二海军陆战师则从原耽罗岛移驻琉球岛。大明一边与幕府联手,接管了石见银山和生野银山,全力扩大产量,一边全力经营九州岛。

刘浩然则忙着与内阁沟通,对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总结。大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早在明历九年年底就已经提前完成,内阁要做的事情就是统计各地的报表,总结整个计划中的经验和教训,然后根据这些开始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

“有一些学子文人准备上书通政司和资政院,弹劾成都大都督蓝玉?”

“是的陛下,”监察局都事夏煜拱手答道,“臣接到一些传言,说这些学子文人不满蓝将军在西南指挥不当,使得师老兵疲,靡费民膏。”

刘浩然不由皱了皱眉头,尽管李文忠已经灭了白古国,但是蓝玉还在阿瓦国与明吉斯伐修寄进行拉锯战。明吉斯伐修寄几经打击,已经失去大部有生力量,现在与明军还在周旋游击的却是民风彪悍的阿拉干当地居民,明吉斯伐修寄几乎已经丧失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

而根据枢密院的安排,蓝玉和李文忠将阿瓦王国和白古国大部分地区交给了出力的云南土司,明军只控制阿瓦王国的阿瓦城、蒲甘城、阿谷真城、西边的诺干港和白古国的白古、达贡、勃生港等重要城镇。

由于云南土司急于捞回成本,开始横征暴敛,而阿瓦国和白古国军民是口服心不服,云南土司这么一折腾,顿时四处开始揭竿,跟云南土司的兵干上了。面对这种局面,明军却不管了,这是你土司搞出的局面,你自己去收拾。明军只是固守城池,利用河道海运的便利,往来自如,那些云南土司却是陷入了一片苦海之中。

到了这个时候,聪明的云南土司开始明白了,大明的便宜也不是这么好占的。但是事到如今,就算云南土司明白现在的处境,他们也不愿轻易放弃到手的利益,只得频频从辖地里征集兵马,前来“平叛剿匪”。所以从表面上,阿瓦国和白古国的战事还打得如火如荼,不可开交。难道国内有些人想以此为借口,再次向淮西集团发难,甚至矛头指向更大的目标?这些文人的智商应该不会那么低,夏时安事件刚过去才多久?他们又忍耐不住了?

“夏卿,他们还有其他的动向吗?”

“回禀陛下,除此之外更无太多的动静。据臣所知,这些人弹劾夏将军倒是非常谨慎,用词言辞都是再三考究。”

不容他们不谨慎,夏时安的例子还摆在那里。只是他们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弹劾蓝玉,多半不成事,毕竟蓝玉是在执行枢密院参军总署的战略部署,难道是在做一种试探?

“陛下,根据安排,监察局也要在今年十二月的御前全体会议上做一份报告,臣斗胆请陛下垂训,臣该说些什么?”夏煜弯着腰问道。

刘浩然嘴角不由一笑,当至年终了,而今年不比往前,除了是高级官员五年一度的磨堪大计,按照惯例,也是进行中枢和地方大调整的一年,看来夏煜也有些心动了,其他人恐怕也是如此。

“说说你的本职就是了,关键是监察局对大明吏治做出的贡献。”

“臣铭记在心。”夏煜眼睛一亮,心怀暗喜地答道。

第二卷 称雄江南 第二百六十二章 李存义

第二百六十二章  李存义

九月二十日,两份质问成都大都督蓝玉在阿瓦、白古国用师老疲的上书被递到了通政司和资政院。通政司照例留中。而枢密院却给资政院发了一个文,还派了一位参谋军官,到资政院向诸位资政大夫说明了情况,言道蓝玉大都督是遵照枢密院参军总署行事,并没有犯什么错误,而且由于军事机密,枢密院不便揭露更多的细节,但是那位参谋军官向资政院诸位资政大夫保证,阿瓦国和白古国的战争还处于“可控制”之下。于是,从表面上看,针对蓝玉的质问案烟消云散,但是很多人的心并没有因此而平静下去。

十月初一,内阁宣布将在十二月十五日召开御前全体会议,总结和商讨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展开对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讨论,届时,各省的布政使、各卫戍区大都督、三京府尹、内阁各部尚书侍郎、资政大夫、两院一馆的院士、都察院左右都察御史、副都察御史、按察院的按察总使、枢密院都承旨、副都承旨、各司都司都将参加,共商大计。

消息传出,各派都开始频频地以诗会的名义聚会,大家心里都明白,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展望第二个五年计划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内阁、诸学士和地方将会做出一次调整,大家都不希望放过这次机会。

十月初五,大明邸报等主流报刊开始回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绩,总共新建了多少工厂,招募了多少工人,能够出煤、出钢多少,营造了多少里直道和水利工程,疏通了多少条河道,扩建了多少城池,兴办了多少学校和学堂,新建了多少医馆和医院,培养了多少老师和医生云云。

这些回顾不比以前,几句政通人和、百业兴盛、百姓安居等简单扼要的字词就算了,而是列出一个个数据,让人一目了然。在这种宣传下,百姓们对辅政的李善长等人是好评如潮,毕竟这五年以来,不仅是邸报上的数字,百姓们也能亲身感受到生活的变化。衣食无忧,小孩子有书读,病了有医治,至少在目前,百姓们最基本的要求都得到了满足。而与李善长关系密切的淮西派、太平派在一旁推波助澜,一时间,大明上下对李善长的执政能力和效果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