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备说话的李善长不由一笑,书生就是书生,上次分省议事中,如果没有丞相的首肯,我会提出那些布政使的人选来吗?还真以为是我在擅权呢。
“潜溪先生我另有大用,”可是刘浩然一句话就击碎了胡从宪的美梦,“数年前我就准备为元廷修国史,以正青史,现在各种典籍资料已经收集的差不多了,可以为之。因此我准备请潜溪先生主掌国史馆,主持修史。”
胡从宪脸色不由变了几变,主持修国史,这可是文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因为这是名垂千古的事情,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前朝主持修国史的哪个不是当时的文士之首?而宋濂是再典型不过的文人,国史馆远比礼部尚书有吸引力。
“我的几个儿子也大了,也该读书了,因此我想请潜溪先生、伯温先生做他们的老师,小童顽皮,就要请两位先生多费心了。”
胡从宪心里立即凉了半截,完了,礼部尚书落空了,给几位王子教书,过几年那就是太子太傅,这等尊荣,宋濂岂能抵挡。
正如他所料,宋濂和刘基连忙起身拱手道:“宋某(刘某)才学浅薄,恐怕会耽误了诸位王子。”完全一副半推半就的样子。
“两位先生才学浅薄,那天下读书人岂不是永无出头之日?”刘浩然开着玩笑道。
“那我等就受之不恭了。”
刘基坐回座位,看着胡从宪一脸沮丧的模样,心中暗暗发笑,跟丞相玩政治手段,十个老夫子你也不是对手。
“丞相,诸位,既然大家没有意见,我来提几个建议。”看到胡从宪好事落空,李善长也是一肚子的闷笑,由于此前刘浩然有意无意地压制,理学派除了宋濂、刘基少数几个身居要职,有资格去争尚书一职外,他们还真没人了。所以他故意停了一下,慢悠悠地开口道。
第二卷 称雄江南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枢三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枢三
“原户部侍郎杨思义大人,精于赋税清算,才干显着,可为计部尚书。”李善长首先提出第一个重要人选。
杨思义,蕲水(今湖北浠水)人,因徐寿辉起事避乱隐居池州,定远军占据池州,广求名士,他被召入江宁,先是命掌起居注,后调户部。当时江南经历战乱,百姓流亡,土地荒芜,他奏请刘浩然下令,招抚流亡,开垦荒地,广种麻桑,灾区免税四年,以利民生,而且在任期间,对土地丈量、户口清查、财粮收支等办理得井井有条。江南上下,无不称赞其理财治政才能。他出任计部尚书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原户部郎中杭琪大人可为户部尚书,原户部侍郎刘诚大人可为农林部尚书。”以前户部尚书由李善长兼任,现在一下子分出几个部,而且他打定主意不专权,所以开始提拔户部原来的几个人。
提了三个人选,李善长便不再开口了,汪广洋看了看刘浩然,又看了看李善长,接着开口道:“原礼部尚书钱用壬大人可留任。”
钱用壬字成夫,元廷南榜进士第一,授翰林编修,后奉元廷之命出使江宁招安刘浩然,任务没有完成他却被招揽了。随着江南越发兴盛,称帝立朝的趋势也非常明显,礼仪、祭祀、宴享等制度也要跟上,而钱用壬考证古义尤详确,他当这个礼部尚书非常合适,而且他虽然属于理学派,可是比较听刘浩然的话,加上他的专长是制定礼仪制度,对邸报书刊不敢兴趣,刘浩然再放个侍郎就可以了。
所以对于钱用壬的任命可。以说理学派和淮西派都能接受。
“原东南大学学正李习先生可为。学部尚书。”汪广洋又提了一个人选,李习当学部尚书可谓是名之所归,他此前是江宁大学学正,把江宁大学办得有模有样,后来又一手操办了东南大学,现在几乎可以与江宁大学并驾齐驱了,其能力可见一斑。而现在学部最大的任务是在各省开办大学,所以说他不当学部尚书谁当?
“陆军部尚书刘基大人,海军部。尚书俞廷玉大人可留任。”这两个职位没人敢抢,一来这二人在任上干得不错,有目共睹,二来军事方面一直被刘浩然牢牢掌握,谁也不敢轻易踩进去。
说完这四个人选,汪广洋也偃旗息鼓了,他生性谨。慎,原本就不准备出言建议的,只是李善长让他出面这才出来说了几句。
“已经定下七个了,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刘浩然喝。了一口茶,依然淡淡地问道。
“丞相,诸位大人,我来说几句。”朱升开口道,他是刘。浩然的老师,又只是江宁大学的学正,所以身份非常超然。
“原吏部尚书滕。毅大人和工部尚书单安仁大人任上勤勉称职,应该留任和转任运造部尚书。”
滕毅原是吴地人,后来留居傅友德幕下,随即转任江宁,由于其为人清廉刚直,很快被委为吏部尚书。此人虽然治学倾向理学,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他属于中立派。单安仁是濠州人,少为府吏,逢江淮兵乱,他集义兵保乡里,授枢密判官,从镇南王孛罗普花守扬州。旋闻刘浩然率淮西豪杰定江宁,即率众归附,仍将其军,守镇江,旋移常州。后来李善长将他从军中调出,以为助手,累迁至中书左司郎中,工部尚书,是个不折不扣的淮西集团干将。
十二个尚书一下子定了九个,还剩下三个,分别是工商部,法务部和外务部,前两个是新设出来的重要部门,刘浩然一直以兴工通商、完善律法为要任,这两个职位关系重大,没有刘浩然亲自确定,谁也不敢出来抢,而外务部是个完全陌生的部门,很多人觉得它是个鸡肋,却不知道一旦江南海路大通,海外扩张时这个部门的重要性。
“剩下的我来提议吧,法务部尚书由原刑部尚书周祯来出任,工商部尚书由原内务局主事沈从年出任,外务部尚书嘛,就由原礼部侍郎世家宝来出任。”看到众人一片默然,刘浩然便开口道。
周祯肃正严明,虽然刑部被按察司“夺了”大权,但是他丝毫不气馁,除了将巡检、典狱管理得井井有条外还积极参加始定律令,并严格要求吏士循守律法。沈从年此人就有点意思了,他原本是温州人,是永嘉学派的弟子,并学以致用,极善经商,后来因为家财丰厚遭人嫉妒陷害,他带着家人仓惶逃到宁国亲戚家。后来刘浩然下江南,他被召入江宁。但是此人读书不精,学问又不好,不为文人名士所喜,但是刘浩然却看中他的才干,将内务局交给他管理,几年下来居然让内库翻了数十倍。刘浩然给他分了股份,也越发地器重。这次将他推到工商部尚书的位置上,就是利用他善于经营的能力。而世家宝原本是礼部侍郎,管得就是理藩这一块,刘浩然的意思是现在江南海路还没有完全打开,外务部基本上不会起作用,让世家宝来只是起个过渡作用,将来发展了不合适的话再换人。
“另外我还想让周祯兼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浩然话一落音,众人一片哗然。法务部尚书原本就权柄甚重,现在又加了一个几乎与中书省平行的都察院副主官,这位置身份又重了不少,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十二部最重的一位尚书。
“丞相,属下才能浅薄,恐难受此重任。”周祯站起来说道,刑部的权柄越来越小,听到刘浩然将刑部改为非常重要的法务部,他已经做好转任他职的准备。却不曾想刘浩然不但让他担任法务部尚书,还加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之职,怎么不叫他惶恐之至。
“有成,知道我看中你什么吗?”
“回丞相,属下不知。”
“自从我设按察司之后,刑部变成了众人眼里的清水衙门,可是你不恼不馁,依然踏踏实实做事,而且还积极参与始定律法,并以身作则,严格循法。不易啊,从你身上我看了勇于任事、恪守职责。这样的人我不委以重任,天理何在!”
听到刘浩然在众人面前如此高的评价,周祯不由眼睛变红,心中涌出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
“有成,法务部权责重大,都察院更是如此,你要多费心,多操劳了,但是也要注意身体,你已经四十多岁,不年轻了,把好大局就行了,不必事事操心,诸葛武侯鞠躬尽瘁的精神要学,却不要做到死而后已,现在百废待兴,江南还需要你这样的人。”
听到刘浩然这无比温暖和善的劝慰,周祯只是拱了拱手,强忍着要流出来的泪水退回到座位。
朱升、刘基、宋濂等人不由看了看刘浩然,又看了看还在那里极力压制自己心情的周祯,心中不由暗叹道,又一个重臣被收了心,周祯以后不呕心沥血恐怕他自己都睡不好觉。
不过刘浩然却想得是另外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