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若笑着介绍道:“在下荆州江陵人氏,姓林,名若,字言心。敢问兄台尊姓。”
那人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山野之人,哪里当得什么高士之名。在下,姓石,名韬,字广元。”
石广元?!
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他。石广元可是三国时期出了名的隐士,和诸葛亮、徐庶、崔州平、孟公威四个人可是好朋友啊!据《三国志》上记载,他后来当了魏国典农校尉,负责给曹操屯田。
“石兄谦虚了,石兄只是乐于山林罢了。山林之乐,确实让人留恋。可惜乱世当中,容不得人有半分偷懒的侥幸之心。”林若当下忍不住感叹地说道。
石韬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说道:“确是如此。”
林若微微一笑然后问道:“石兄应当不是世间俗人,我们便免去世间俗人礼节如何?直呼表字可好?”
石韬点了点头说道:“当是如此。”他也不喜欢虚礼俗套。
林若突然间问道:“广元,我看你看孙子兵法,广元可知孙武子其生平事迹?”
“孙武,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人。孙武在齐国并不受到重用,因此来到了吴国,被伍子胥推荐给了吴王阖闾,通过斩姬练兵,取得了吴王的赏识。在伍子胥,孙武的治理下,吴国的内政和军事都大有起色。吴王极为倚重二人,把他们两人视为左膀右臂。吴国在他的辅助之下,日益强大,其攻城略地,战无不胜,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章流传于世。”
“广元,你可知道孙子为何离开吴王阖闾吗?”
“恐怕是吴王阖闾后来的生活日益糜烂,骄横跋扈,离孙子心中的明主越来越远,孙子失望而去。”
林若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孙子和范蠡都是聪明人,懂得急流勇退。否则只怕他最后的下场未必会比伍子胥好。”
“确实如此。”石韬忍不住附和点了点头。突然间他想到了什么,忍不住多看了林若两眼,这个林若看来暗含深意啊。
“聪明的人总能审时度势,避祸于未然。”林若含笑地说道。
石韬突然间明白了什么哈哈地笑起来说道:“石韬受教。我不日便要南下荆州,到时候还望能与先生再次相见。”
“如此在下便在江陵恭候广元的到来了,却不知广元何时动身?”
“过多旬日吧!我还要等一个朋友。”
“却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俊杰。”
“在下的朋友只是一个江湖游侠儿,算不得什么俊杰。此人比我小两岁,曾经数救在下于危难之中,是一位诚诚君子。”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自古江湖多风尘侠士,其中不乏忠义之人。广元对其评价又是诚诚君子,如此人物我倒想一见,不知广元意下如何?”
“可是言心你不急着赶路吗?”
“哦……呵呵,不急。我是出门游历四方的。急也不急。意在结交天下俊杰。若是能再多交一位俊杰,也不枉我出来这一遭。”林若当下抱拳笑着说道。
石韬也忍不住笑了,说道:“我这个朋友估计也愿意交你这位人物。他是也是颍川人士,姓徐,名庶,字元直。三年前,因为我的关系,他杀了人被官府追查,因此化名而逃。”
林若当下吃惊了,原来徐庶竟然是因为石韬而成了杀人犯,这个事情可是三国志里没有记载的。不过他的吃惊并未表现在脸上,而是表现在心里。他当下说道:“元直倒也是性情中人,如此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能结交为友也是一件幸事。”
石韬当下对林若立刻敬佩了好几分,这个林若果然不是一般的世俗之人。他当下说道:“韬还以为言心会鄙弃元直,以为他只是一个草莽之人,没想到言心你竟然还称赞他为人。以言心这样人,定然会成为元直的好友。”
林若冷笑地说道:“乱世当中,奸官污吏残害百姓不知道多少,百姓何其无辜,杀几个贪官污吏,几个街头恶霸,几个地主老财算什么?”
石韬忍不住点头说道:“言心说得好!看来,今日这雨下得好,否则我就遇不到言心这样的知己了。可惜此间没有酒。否则当浮一大白。”
林若当下笑着说道:“如此美景又怎么会没酒呢!我随行马上有好酒。广元稍等,我去拿酒。”
林若说完便走出去拿酒了。
当夜两个人秉烛夜谈,对雨而饮,聊得非常开心,直到天明二人才想起还没入睡,当下执手大笑,同塌抵足而眠。
第一卷 第010章 自古颍川多才俊(二)
林若在这山中一住便是十日,每日和石广元结伴游山,留恋山中的景色,倒也不觉得苦等。林若身边的那五个大汉,每日都到山里打猎,改善大家的生活,偶尔还拿些猎物到山下的村子的市集换一些粮食和酒菜,日子过得十分惬意。特别是典韦感觉又像回到了从前在山上做猎户的日子。
这日两个人在院子里的树下下棋,突然间听到一阵马蹄声,两个人抬头一看,便看到一匹棕色的马载着一人朝这里来。
“哈哈,是元直来了。”石韬忍不住叫道。
林若仔细观察马背上的那个人。马匹由远到近,人也渐渐地看清楚了,是一个年龄十八九岁的青年,英姿勃发,一副游侠的打扮,腰间还携带了一柄剑。
马到了院门口,石韬迎了出去,林若也跟着出去了。
徐庶下马看到石韬忍不住说道:“广元,让你久等了。我在三十里的地方遇到了山贼,干了一场架,便赶来了。”
“呵呵,十日之期未过,并没有久等。给你介绍一位朋友,这位是江陵林若,林言心。他是四方游历的学子,还是一位大才。元直,你不是一直想拜师学艺吗?我看他就可以作为你的老师了。”石韬当下介绍道。
林若愣住了,自己也当徐庶的老师?他赶紧说道:“广元,你我元直三人年龄相仿,学问相当,在下如何当得了元直的老师,你就不要说笑了。”
话说徐庶这些年来,一直想找个老师学兵法韬略,如今听石广元这样说,他深知石广元的为人,当下便跪下说道:“希望先生你能收下我这个弟子。”
“……元直,快起来,你我年龄相当,我如何当得了你的老师。广元,元直,你们如果想求学的话,我倒是有个建议给你们。在襄阳有一位奇士,复姓司马,单名一个徽,字德操,道号水镜先生。他所学堪比鬼谷子,你们可以去拜他为师。”林若将徐庶扶起身然后说道。
石韬当下忍不住说道:“司马先生?他竟然去了襄阳。”
“怎么?广元,你认识他吗?”林若好奇地问道。
“他以前便是颍川学院的夫子,后来黄巾之乱,他便隐居起来,不见踪影,没想到竟然去了襄阳。如此,去荆州求学倒也是不虚行了。”石韬当下说道。
“元直,你也应该听过水镜先生的才学吧!不过,我听人说,这司马水镜收徒的条件可是很苛刻的,呵呵,你们还必须要有诚意才行。”
徐庶当下很坚决地说道:“先生请放心,我一定会用我的诚意打动水镜先生,让他收我为徒的。”
就在这个时候,林若那五个到山里打猎的护卫回来了。
典韦老远便扯着嗓门叫道:“公子,今天俺老典打了一只鹿,你看……”他说着便把肩上扛着的鹿得意地举起来。
“这几位壮士是……”徐庶看到这五个汉子,一个两个都雄壮无比,一看便知道是难得的练家子。
“他们都是在下府中的护卫,那个黑脸大个子叫典韦,是我的贴身护卫。他饭量大,嗓门大,力气也大……”林若一一介绍道。
“先生这些护卫都是一流的好手,怪不得先生敢在如此乱世四方游历。”徐庶说完心里不由对林若又生出了不一样的感情。这个林言心手下这些人如狼如虎,定然不是平常之人。以后到了荆州,到可以经常向他请教了。
翌日清晨,十里长亭。八个人,八匹马。
“两位此去荆州,路上多加小心。”林若抱拳对两位刚结识不久的好友说道。
徐庶微微一笑说道:“言心,我与广元这一路南下,就算有宵小,也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凭我手中的剑足可护卫广元的安全。倒是先生要多加小心了,我听说兖州的黄巾反贼猖獗,盗匪暴民肆虐。”
林若笑着躬身说道:“呵呵,元直不必担心。我只有办法在百万军中来去自如。好了,就此告辞!”
石韬见识过林若的轻功,知道林若说得是实话,当下点头说道:“就此告辞!他日我们在荆州再见!”
林若挥手道:“我回江陵,便去找你们。告辞!”
出了颍川的地界,便是许昌了。
此时是献帝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的春季。这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