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火炮,到现在李世杰都没找到一种好用的火炮。
虎蹲炮就是一水货,不提也罢。三寸长身炮的射程是够远了,但射速那叫一个惨不忍睹,还特别容易炸膛,那不是用来打仗的,用来自杀还差不多。五寸重炮就更不用说了,纯粹的攻城炮。前段时间李世杰还仿制了十门弗朗机炮,那是一种后装滑膛炮,只是一种小炮,这种炮怎么说呢,威力凑合,射程凑合,射速凑合,安全性凑合,可操作性也凑合,反正它的各种属性不算高也不算低,能用,但算不上好用。至于红衣大炮,李世杰手下的工匠倒是会造,但红衣大炮虽然名气很大,其实也只是一种大口径加农炮而已,还是前装滑膛炮,也没什么特别的。
目前李家军装备的火炮都是前装滑膛炮,口径统一在105mm,身管比为16至25倍,属于榴弹炮的范畴,这种火炮也只能是过渡性产品,各项数据都差强人意。
不过,李世杰倒是从系统里查到了一种比较犀利的火炮,鹰扬炮。
鹰扬炮是明人根据弗朗机炮改良而来,也是一种后装滑膛炮,也是小炮,但是鹰扬炮的威力、射程、射速都比弗朗机炮高出不止一条街。李世杰目前的想法是想将大明朝的鹰扬炮的口径改成105mm到120mm,后装方式不变,但他想在炮管里面刻上膛线,当然,螺旋纹是不用想了,直线膛线就可以,目前火器营正在研究,而且听说已经有些进展了。
其实螺旋纹在大明朝也不是弄不出来,不过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来说螺旋纹的加工难度肯定很高,所以螺旋纹的线膛炮虽然可以弄出来,但首先产量就不会很高,而且造价也低不了,造个几门几十门还好说,如果想造几百几千门的话,把李世杰论斤论两卖了都够不着制造成本的零头,所以他根本就不考虑螺旋纹。
来到火器营,工匠们正忙得不亦乐乎。
刚一进门,李世杰就看到了一台模样很怪的机器,这台古怪的机器长度超过十米,宽四米多点,高度约四五米左右,机器的下面是一个一米多高的台子,台子上面有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中间有一根铁制长杆,而长杆的中间位置则有一个圆形铁疙瘩。
“你们真的把机床弄出来了?这东西是什么机床?”
苏大柱正在摆弄机器,他将一根火枪枪管套在长杆上,套到一半左右,枪管被长杆中间的铁疙瘩挡住,这时苏大柱转动长杆,长杆就开始旋转起来,然后那个铁疙瘩就跟枪管摩擦起来,发出一阵刺耳的摩擦声。
李世杰一看就明白了,这是一台镗床。
“把那个铁疙瘩换成钢制刀片,然后刀片就可以切割枪管了,这可以改变枪管的口径。”
听到李世杰的话,苏大柱连连点头,“确实如此,如果把长杆增粗的话还可以用来切削炮管。”
李世杰接了一句:“不过刀片的材质就得仔细了,必须用上好的硬钢。”
苏大柱听得大点其头,顺着声音望去,这才发现了李世杰,连忙行礼:“东家。”
李世杰摆摆手,接着问道:“中间那道长杆的转动不可能用人工,人没有那么大的力气,你想好动力的问题没有,你是准备用水力还是畜力?”
苏大柱想了想,道:“水力最好,水力比较稳定,切削出来的枪管就比较齐整形,畜力不稳定,但如果没有水力就只能用畜力了,现在是冬季,只有畜力可用。”
李世杰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他是想起了蒸汽机,这时候要是有蒸汽机就好了。
蒸汽机的技术并不复杂,这东西跟锻压机一样,考验的不是技术,而是工业制造能力,如果有镗床的话就能制造汽缸,如果再有橡胶的话活塞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汽缸和活塞一被解决,那么其它的部件都不是问题。
是不是考虑现在就开始研究蒸汽机呢?镗床的大致框架已经出来了,只要钢材的质量跟的上,那么只要再研究一阵子就能投入实用,橡胶李世杰现在还弄不到,但可以用别的树胶来代替,李世杰又不需要一下子就弄出完美的蒸汽机,可以先整个差点的,只要能用就行,以后可以慢慢改良。
当然,研究是可以现在就开始进行,但技术研究出来之后能不能造出实物可就两说了。而且,蒸汽机的技术是很简单,但再简单也架不住现在是大明朝,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来说,研究蒸汽机还是有些难度的,但估计也只需要研究三四年的时间,最多六七年,然后等技术完善了之后想把图纸上的东西实际制造出来,那就不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了,指不定得用一二十年的时间也说不定。
暂时来说,蒸汽机只能是一个幻想,不是没有技术,而是造不出来。
第十八章 不破西夷,誓不东顾
镗床使用的是李世杰提供的技术,而李世杰的技术自然是从系统里查到的,还算先进吧,西元19世纪初期德国人的镗床技术。
系统里其实还有18世纪中期英国佬的技术,不过英国佬的技术李世杰有些瞧不上,英国人的镗床的精密度不高,而且还要靠人的眼睛和经验来估算,这种烂技术一看就不靠谱,抛弃之。
而德国人的镗床的精密度就要高些,可以精确到十分之一毫米,更关键的是德国人在镗杆上弄出了刻度和标尺,德国人的这种机床才是真正的工业机床,英国佬的那个只能算是一种手工辅助器械而已,能用,但是绝对跟好用不沾边。当然,一分钱一分货,德国人的机床是好,但也不是一般的高贵,价钱很高,卖得很贵,系统收费10万点,概不还价。
这都够买十本《天工开物》了,不过遗憾的是《天工开物》里没有机床,听说《永乐大典》里记载的有几种机床,不过全套《永乐大典》比德国人的机床更高贵,李世杰买不起。
机床这东西在大明朝并不罕见,不仅是《永乐大典》,其它象《武备志》、《武备要略》、《武经备要》、《神器谱》里都有提到机床,别看后世的中国落后就以为古代的中国也落后,实际上古代中国一直都是领先于世界。特别是大明朝,可谓是古代中国的科技巅峰时代,大明朝的科技足足领先了西方四五百年。
明末辫子南侵,不但灭亡了汉人的王朝,更是断绝了汉文明,辫子朝列出的禁书达到数千近万本(类)之多,而恰恰就是这些所谓的禁书记载了大明朝的科技精华,辫子这么一弄,明朝的科技大部分失传,少部分流传到西方——其实又何止是科技,文化、礼仪、哲学、艺术特别是思想观念,汉人几乎所有的传承全面断绝,甲申之后无华夏,这句话可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
话题扯远了。
除了镗床之外,火器营的工匠们还弄出了车床和刨床,不过这两种机床就不是李世杰提供的技术了。
车床和刨床这两种最古老的机床中原人早在西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朝就弄了出来,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大明朝的车床和刨床已经相当不错了,苏大柱依葫芦画瓢,将陕西军器局的这两种机床给仿制出来。
李世杰不是专业的机械工程师,具体的他看不出来,不过大致情况还是了解的,按照他的观察,这两种机床都还不错,动力是水力或畜力,结构应该还算合理吧,他看工匠们试用的情况是很不错的,效率虽然算不上高,但至少比手工作业高多了,主要就是精密度太低,大明朝的机床都是木制结构,零部件的磨损非常大,磨损一大精密度就靠不住了,而且磨损大的话就要经常更换,那样一来成本就太高了,换成钢制结构应该强点。
大体来说,火器营目前就弄出了车床、刨床和镗床这三种机床,其中前两者因为技术很成熟,所以都已经制造出了可以投入使用的正式产品,但镗床的技术工匠们还没有完全掌握,目前还在研究阶段,要真正投入使用估计还得等一段时间。
这个不急,反正目前钢铁的产量也跟不上,就算机床被弄出来了,生产力也就提高了,但李世杰没有那么多的钢铁来满足骤然提高的生产力。
而钢铁产量之所以跟不上,主要是因为铁矿石跟不上,现在挖矿的人还是太少了,李世杰目前是依靠奴隶来挖矿,他的手上也就只有两千多的奴隶,就算他将奴隶当牛马使也不够啊,才两千奴隶,人数就那么点,再怎么压榨效率也提高不了多少。而且,挖矿可是高危工作,特别是在大明朝就更危险了,时不时就要死几个矿工,那两千奴隶这几个月都死了上百个了,那是一种消耗品,两千的数量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李世杰不是没想过用粮食来招募普通人做矿工,但人招少了没啥用,招多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