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孤臣孽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还有被称作木鱼原型的鱼鼓、卍图案的栏杆等。

在这里还可以品尝到黄檗僧人带来的中国式素斋——普茶料理。

作为开山祖师隐元禅师传来日本的食物,有人们广为知悉的隐元豆(芸豆)、作为拌竹笋等经常食用的孟宗竹、夏天常享用的西瓜,还是“寒天”的起名者。

开山祖师隐元隆琦(大光普照国师)

上承代表中国明朝末期临济宗的费隐通容禅师之法系,成为临济宗正传第三十二世高僧,曾任中国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的黄檗山万福寺(古黄檗)的住持。

应来自日本的多次邀请,于承应3年(1654)、63岁时携弟子20余众东渡扶桑。受到后来成为禅师弟子的妙心寺住持龙溪禅师及后水尾天皇以及德川幕府的尊崇,获赐位于宇治大和田的约30万平方米的寺院用地,并于宽文元年(1661)创建了禅寺。依古黄檗模式,取名为黄檗山万福寺,并担任住持。

隐元禅师的禅风随之极尽隆盛,超越僧俗皈依其门下者众。禅师著述有《弘戒法仪》,制定了《黄檗清规》,使丛林规则为之一变,使已处于停滞状态的日本禅宗得以重振,其功绩卓著之举,称之为中兴日本禅宗之祖师,当之无愧。尔后,禅师所弘扬的临济正宗*一脉传承至今。

禅师功德无量,在世之际,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均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由当时的皇室特赐国师称号或大师称号。

临济宗和黄檗宗现在日本有寺庙子院7000多座。

隐元禅师的功德荫及了朱之瑜,当地的士绅日本人叫安东寿,这次请客就是想拜朱之瑜为师。

朱之瑜在张之瑜的陪同下面见了安东寿,安东寿那恭谨的礼数让张之瑜很震惊,因为在中国,汉唐古礼已经失传了,没想到在东瀛倭国还有人研习恪守,更发出了中华礼崩乐坏的感慨。

(历史事实是:顺治十七年(1660年),受郑成功、张煌言邀,返国抗清,于是即刻动身,于十月十九日返归厦门。明年夏,郑成功和张煌言会师北伐,收复瓜州,攻克镇江,朱之瑜都亲历行阵。北伐军一度进军顺利,收复四府二州二十四县,直抵南京城郊,兵威震动东南。

然而由于郑成功目光短浅,盲目屯兵南京坚城之下,贻误战机,且律兵不严。至七月,北伐军在南京城外被击败。郑成功转而退驻福建沿海,后行师海上,不得已而趋兵台湾,张煌言则数年后被捕遇害。

朱之瑜鉴于复明无望,又誓死不剃发,“乃次蹈海全节之志”,学鲁仲连不帝秦,再次凄沧渡日,永不回到故国了。这年冬,最后一次东渡日本,未能获准登岸,困守舟中。

当时日本施行锁国政策、“三四十年不留一唐人”。日本学者安东守约经已在日定居的陈明德介绍,以手书向朱之瑜问学,执弟子礼。朱之瑜为安东守约“执礼过谦”的恭敬、“见解超卓”的学问所动,复信安东守约。信中,朱氏悲喜交集,悲则国破家亡,故国“学术之不明、师道之废坏亦已久矣”;喜则“岂孔颜之独在中华,而尧舜之不绝于异域”,表达了他有意将圣贤践履之学传于这位异国弟子的心情。

正如梁启超所说,此“为先生讲学之发轫”。安东守约等人为其在日定居奔走。最后得日本政府批准,破40年来日本幕府之国禁,让他在长崎租屋定居下来,朱之瑜就此结束了十多年的海上漂泊生活。

朱之瑜定居日本时曾反复强调自己并非想倡明儒学于异域,仅是为了蹈海全节。康熙四年(1665年),他在长崎正准备购地躬耕之际,日本国副将军(大将军德川家纲之叔父)、水户侯德川光国欲兴庠序之教(庠序,旧称,古代指地方学校),派儒臣小宅生顺到长崎礼聘朱氏为国师,要朱到江户(今东京)去讲学。

但是,当他听安东守约等人介绍“上公好贤嗜学,宜勿辜其意”之后,答应了德川光国的要求,表示“至若招仆,仆不论禄而论礼”。翌年六月,朱之瑜抵江户。

德川光国亲执弟子礼,竭诚尽敬。德川光国认为朱之瑜年高德重,不敢直接称名称字,要他取一名号以称呼。朱之瑜就以故乡“舜水”为号,意为“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以示不忘故国故土之情。“舜水先生”之称始于此时。

德川光国欲为建新居,以“耻逆虏之末灭,痛祭祀之有阙,若丰屋而安居,非我志”四次力辞。在德川光国影响下,日本学者、达贵也纷纷诣门求教,或执弟子礼,或听其讲学。

从此,朱之瑜往来于江户、水户两地,公开讲学。他曾去信远在柳川的安东守约介绍讲学的盛况。

  屡败屡战  九十四章泉州之衰

鉴于在倭国华人不多,而且在倭国期间,张之瑜几次感觉到地震,感觉这个地方实在没有安全感,也就取消了移民倭国的念头。

坐着回程的船出长崎趁上南下的洋流,朝福州驶去。可是因为洋流速度有变化,在闽江口又有水流,所以船看到离泉州较近了,福州估计清廷水师稽查的紧,决定停靠泉州。

泉州的情形非常糟糕,张之瑜仔细考察,才知道,泉州不仅兵祸连结,而且遭受了明末著名的两次强地震,几乎完全毁掉了这个城市。

1604年12月29日(明万历三十二年十月九日),泉州以东海域发生8级地震。泉州地震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一次地震,古城泉州及邻区遭受严重破坏。

据史料记载,主震前一天即发生前震,29日夜发生大震,山石海水皆动;泉州城内外楼房店铺全都倾倒;开元寺东塔顶盖南部的椽石有两条毁坏,东南角有8条毁坏;洛阳桥被破坏;多处出现地裂缝;在清源山,裂开的地缝中还涌出砂、水,气若硫磺。

泉州沿海覆舟甚多。蒲田城墙崩塌数处,城中高大建筑多倾塌,乡间房屋倾倒无数。田地皆裂,并冒黑砂还带硫磺臭味,池水亦因地裂而干涸。漳浦南门外的田陷一穴,宽五丈余,深约二丈,水涌出,中有黑砂泥。

南安民居坠坏甚多。同安庐舍多有倾颓者。安溪山川崩裂。福宁大震时听到如雷的响声等等。由于地震发生在傍晚,所以闽南沿海大部分地区都有人畜伤亡。福建、江西、浙江3省22个县(市)记载了不同程度的震害。

此次地震破坏较重,分布范围广,最远距震中达220公里;有感范围最远达1000公里,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等省区的124个县均有记载。

尽管地震猛烈,灾情严重,仍有许多寺、庙、塔等古建筑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留存至今。泉州著名的开元寺就是基本完好地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之一,开元寺建于唐朝垂拱二年(686年),屋架采用斗拱结构,犹如梁柱之间加斜撑,号称飞天乐伎,既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又增添了建筑物的美观,带有闽南艺术特色,今存开元寺为清代重修。

此外,闽南留存至今的大量明代民房建筑,不仅顶住了1604年大地震的摇撼,经过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亦未受到损毁,这些建筑物具有整体性好、连接牢、重心低等特点,墙壁一般都用砖、石交错砌筑,墙壁中的木柱或石柱均与屋梁紧密相加斜撑,十分稳定牢固。

为了考证这次强震的震级与烈度之强,并同1604年那次大地震区别开来,我们特不厌其烦将能够搜集到的资料,分别全部开列于下:(一)关于1607年强震的综合性史料记载1。“(万历)三十五年正月,泉州地震。八月二十八日飓风坏府仪门、府学欞星门及东岳神殿、石坊、北门城楼自东北抵西南,雉堞窝铺倾圮殆尽。洛阳桥梁折”(《府志》卷七十三《祥异》)。

2。“(万历)三十五年正月地震,门户动摇有声。八月二十八日飓风大作,府仪门、府学欞星门颓。东岳帝殿坏。北门城楼半圮,城自东北抵西南,雉堞窝铺倾圮殆尽。洛阳桥梁折。城中石坊驱倒六座”(《县志》卷十五《杂志》)。

单以上述两段综合记述来看,似乎1607年只有正月间一次“门户动摇有声”的地震,其它各项古建筑物的被破坏,则是八月间的飓风所致,与地震无关。但我们再详细考察现存文物的碑刻及翻阅其他文献,发现这两段资料的记述既太简略,又不完整,容易使人误解。

事实上,1607年八月间发生了一次强地震,飓风、大雨、海潮一起齐来。主要是地震,才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此,我们就得尽可能地对几个有关建筑物的受损原因与情况,作比较完整的了解。

(二)洛阳桥是1607年八月地震时塌断的并不是1604年冬地震时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