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娘娘您看,这是婴儿两只腿插进去的地方,这里有兜裆布,可以防止孩子摔倒,婴儿要坐在这里就可以不摔倒的练习走路了~”刘梦璃介绍的很开心。
长孙皇后听闻,频频称奇。
“娘娘若是喜欢,梦璃就命下人给稚奴也打造一辆。”
长孙的脸上露出一抹喜色:”妹妹如此用心,身为姐姐的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哎呀,那有什么。”刘梦璃笑着对长孙说道:”娘娘为后宫操持,断然不像梦璃这般清闲的可以照顾孩子,梦璃为娘娘分忧也是应该的。”
长孙听闻,倒是满意的点点头说:”依我看,这鬼谷徐阳娶了你才是他最大的福分,不但知书达礼,而且又育子有道。”
“娘娘过赞了,其实妾身也是有许多东西是从夫君那学来的。”
正当刘梦璃和长孙皇后在讨论养育孩子的时候,徐阳这个时候才乘坐马车回了庄子,虽然喝了解酒汤,可是身上仍然是一股子酒气,急忙命下人准备热水,身上总感觉一阵不舒服,要好好洗洗才是。
躺在浴室的大池子中,外面的寒凉似乎全都不见了,满屋子的水汽在烛光下显得很是飘渺,狠狠的在水中憋了一口气,直到重新回到水面深呼了一口气,徐阳这才觉得自己又重新活了过来,今天一天发生的事情仿佛就像是一场梦一般,在酒楼五个人喝了整整喝了八瓶口子窖,真是喝的昏天黑地,再想到在妓院中哪些女子的娇喘,徐阳就有些微微火大,热血也开始有些上涌。
从浴室出来,天色已经微微暗了,冬天的天就是黑的快,才五点多,月亮就已经爬上了天际。
“郡爷,膳房已经准备好了晚膳,小的现在是否就要去叫娘娘和两位少奶奶用膳?”刘七跟在徐阳身后说道。
他一提这茬,徐阳才想起来,长孙皇后现在也在庄上。
“嗯,速速去叫。”徐阳挥了挥手道。
“郡爷,既然皇后娘娘来了,那还要不要叫老太爷和家主他们?”刘七试探性的问道。
“不用了,别把长孙当成什么皇后娘娘,一切按照老样子来。”徐阳很是怕和刘栋良和老太爷一起吃饭,桌上只要有一位身份高的人,那顿饭绝对吃的是特别别扭,处处都要想着他们的那个礼仪,所以徐阳也没打算叫他们来。
长孙皇后这一次是低调入庄,要不然徐阳也不会在庄门前受到她的责斥,她这一次来的身份是一个母亲,而不是一位皇后,所以徐阳也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就连庄里,也只有寥寥十几人知道,上午来到庄主府的那位夫人是大唐的国母长孙皇后。
当徐阳赶到膳房时,金圣曼、刘梦璃和长孙已经在那里等着了,三个人,围着两个孩子,兴奋的叽叽喳喳的在说些什么,果然身为母亲,共同语言就是多。
长孙皇后的年纪虽然要比刘梦璃大上十来岁,可是从外表上,却丝毫看不出年长十岁的风霜,甚至不仔细看长孙眼角的皱纹,还会以为她就是刘梦璃的姐姐一样。
看到徐阳进来,金圣曼急忙喊了一声夫君,这才把刘梦璃盒长孙从话题中吸引出来。
“夫君,你回来了,下午你去哪了?妾身可是一直都没找到你。”刘梦璃好奇的问道,而长孙则是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徐阳。
刘梦璃这么一问,竟是把徐阳一噎,他可不敢说自己是去青楼了,咽了一大口唾沫,才讪讪道:”夫君下午去商务会所打麻将去了,倒是皇后娘娘,今日在徐家庄过的怎样?”
长孙慵懒的抱起怀中的小李治,淡淡道:”今日在鬼谷庄上参观了整整一日,倒是看到不少海外奇珍,那些珍贵植物,皇宫的禁苑养植的死了十之七八,倒是你庄上的海外植物,长势茂盛,丝毫不见病态,改日本宫也要让陛下前来看看,这鬼谷子是怎么养育这些植物的。”
徐阳耸肩一笑道:”陛下不需要知道这些植物怎么养活,只需要知道土豆是怎样养活就行了。”
第十一章盛世春耕
第十一章春耕开始
“据《大唐史记》中所着,贞观元年时的唐朝人口是三百三十万,而在贞观四年,这个数字就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人口总量扩大到了一千一百万人。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人口数量极快增长的时期,虽然这个时期还是有许多境外之人入境,深山野民归田这种事,不过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粮食产量的极大丰富”————摘自《中国人口粮食报告》
又到了阳春三月,花红柳绿的时节,万物复苏,中原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伫立在春意盎然的三月里,绿色的律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春的阳光破解着三月的鲜活明媚和它的秘密,就像是一个美丽的诱惑。娇柳媚花青山溪水薰风细雨,无需渲染的意境在鸟语花香中蕴满了丽词佳句,款款深情,和谐悦耳。
长安又度过了一个寒冬,迎来了春意盎然的春天,不过持续到上元节热闹的假期仍让士子和官员们有些难以集中精力,毕竟心如平原放马;易放难收。
长孙悄悄的离开了徐家庄,整整一个冬天,她在徐家庄都享受了女王一般的待遇,若不是春耕即将开始,她也是不愿离去的。
春耕,是百姓们在万物萌发的春季播种之前,第一次开始下地耕耘,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刀耕火种的时代仪式绵延已久,这春耕的习俗自然也是自古有之。
农业讲究时令气节,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概以时令为转移。春耕自然是重中之重。毕竟它是一切农业活动的开端。也是一年新的开始。
李二对于今年的春耕是格外的重视,原因无它,只是因为今年长安周边所有土地都会种植上一种全新的作物:土豆。
说到这土豆,不得不说徐阳当初的策略,一年两季的种植,迅速的用一年时间积攒足够的土豆种子,于明年,开始大规模的种植。
而现在。就是这个计划最后施行的时刻。
长安城现在成了商贾的海洋,一张一张的纸钞渐渐替代了金银,商人们一旦尝到了甜味,那么他们会发了疯似的去寻找方法去拓宽利益,徐阳当初派周段上演了一场利用纸钞和火车便捷的交易方式,给了唐人们极大的启发,现在长安洛阳的铁道上,都是成群结对的商人。
有时候徐阳觉得,唐人真的不是蠢,他们只是缺少一个启发者而已。
和长安城商贾们的热闹相比。春耕时节的长安周边各县的农民也都丝毫丝不示弱,大有奋起直追的意思。春耕定于今日午时开始,万年县、蓝田县、长安县、南山县这长安四县的农民百姓全都是扛着锄头,赶着耕牛,走到了自己的田地。
去年蓝田县试种的土豆给了周边各县的农民们极大的震撼,当那一块块巨大的土豆从土地中被拔出来的时候,给人的视觉震撼也是相当巨大,对于今年他们在自家的土地上种植这种神奇的植物,他们也都是充满了自信。
李二今天穿的很正式,头上戴着镶满金子的珍珠冠,绢丝系着的金龙秀裹在了后背上,手上拿着一个锄头,和朝中的诸多大臣一起站在蓝田县的黑土上,他们的身后是许多的皇室家眷,还有数不尽的礼仪司南,目视天上的太阳,李二淡淡询问道:”诸位爱卿看这时间如何?”
身后同样是一身汉服,紫云金鱼的房玄龄拱手道:”午时已到,陛下可以宣布春耕了。”
“嗯。”李二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锄头,走到了田地前摆好的香炉和铜鼎前,从太监手中接过三根冒着徐徐青烟的巨大的香,朝桌案上的神农氏雕像拜了三拜。
“感天地之恩,祈风调雨顺,大唐皇帝拜见皇天后土,以保佑天恩在上,赐我百姓五谷丰登!”李二口中念念叨叨的说着祈词,毕恭毕敬的朝天地拜了三拜,这才将香插入铜鼎中。
“春耕,起!”白眉扯着嗓子就喊了这么一句,一声令下,似乎整个田地上的人都接到什么命令一般,都低下头,弯着腰,开始了耕地。
长孙皇后有些怜惜的看着李二在她的旁边气喘吁吁的耕作着土地,可是还帮不上什么忙,只能不时的走到李二身边帮他擦一擦额头渗出的汗水。
“陛下勿需这么卖力的,小心别累坏了身子。”长孙皇后上来劝慰道。
“不不不。”李二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说道:”观音婢莫要劝朕,这春耕是我大唐收获的开始,断然不能偷懒耍滑,这土地向来诚实,你若是不欺骗它,它定不会欺骗你,所谓付之多少、收之多少,正是此意,观音婢莫要再说了。”
看到李二态度坚决,长孙皇后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是更加勤快的给李二端茶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