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林氏长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蔺王妃不动声色地立刻抬举了一个水汲身边的老人。然后,空出来的那个位子,等着宝钗生产完。
  饶是素来老成,宝钗也被这一手抽了个措手不及。
  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当年一起长大的姐妹们,迎春、湘云都是人家明媒正娶的奶奶。探春看着有些危险,然而人家还是千金小姐,普通富贵人家白身的奶奶,和王府的侍妾哪个尊贵,谁也说不好。只是她,连出去应酬交际的机会都没有!湘云倒还能回大观园里头去坐坐,看看宝玉,她连回趟娘家都不行。
  更叫她觉得心里苦的是黛玉。
  从一开始就是。当母亲心里想着把她许给宝玉,成就金玉良缘时,贾母心里想的却是两个玉儿凑成一双。而后,黛玉更是跟着她那能干的哥哥一起步步高升,有了郡君嫂嫂,出入宫廷被皇后娘娘看上,收作义女……彻底将她们这些幼时的玩伴远远地甩开。
  然而她也不是不明白的,即使黛玉那儿明确拒绝了,贾母心里想的还是湘云,是余家的姑娘…这些人家,不管现在是如何,至少出身都是官宦之家,不似薛家——
  然而薛家又如何呢?宝琴不是嫁了梅翰林家?父亲更是娶了妈妈这样的王家千金!说到底,不过是因为薛家不如从前罢了。
  她咬着牙抚摸着肚腹,心里默默恨着。莺儿蹲在地上给她锤腿,知道她心情不好,小声道:“姨娘晚上想吃什么?我去找小厨房。您现在身子重要,可得小心注意着。”
  她其实想说的挺多,比如说宝玉要去茜雪国了,贾家肯定能因此被抬举抬举,那是姑娘的亲姨妈家里,王爷看着王家、贾家,也一定会好好待姑娘。然而来王府这些时候了,她也算看明白了。王子腾不乐意帮宝钗,贾家则压根帮不上忙。
  那些安慰的体己话,其实不过是她们深夜里头,支撑自己坚持下去的一种慰藉罢了。
  “无妨。”宝钗轻声道,“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何况现在可比先前好上许多了。”
  至少,她的份位已定,又有腹中这个孩儿撑腰,王府里头也没有多少人会拿薛蟠的事背地里笑她。可不比从前好多了?
  然而她又心知肚明,连蔺王妃也假模假样地尊敬她,实在是因为,自打朝廷上形势明朗了,连楚王都没讨得多少好处,更别说是他们家王爷了。虽然水汲越落魄,有求于她的时候越多,她的日子越好过。然而她这样已经嫁了的,难道能指望的不是只有丈夫的飞黄腾达?
  要她一直如现在这样忍气吞声,无可奈何,她又如何甘心!
    
    第255章

  羡慕黛玉的不独一个宝钗;毕竟的确是打小一块儿长大的,算得上是一个起点;诗词歌赋的才情,待人接物的礼节也没差多少。然而现在走的路就算是天壤地别了。托一门双候的洪福;湘云嫁得还算不错。卫若兰怎么说出身摆那儿;九门提督卫驸马是他亲叔叔,模样生得也还不错,和宝玉还是至交好友,人也算风流有趣,卫家家底子也比史家厚实;小夫妻两个过日子还算和睦。只除了这卫若兰十分厌恶听她提到宝玉等,明明与宝玉是知交;仍是听到她说一声就要摆脸子。奈何凤姐还能回娘家去哭一哭呢;她哪里有娘家!上回贾母就来接了她去了一趟,还是婆婆亲自答应的,回来却又同卫若兰吵了一架,气得卫若兰出去喝了一夜的花酒,她还没来得及哭,听说丈夫在外头受了风寒,结果全家老小都来责备她不懂事。
  她起初也不满,然而等卫若兰真的病了,又生出几十分的害怕来,不眠不食地照顾着,然而就这也没能在长辈面前落得好,婆婆自然不会管儿子出去是喝花酒还是借酒消愁,一听说“荣国府”三个字就落下脸来,全然忘了贾母来接时她自己答应过,连大家子里头婆媳面上的和气都不要了,只差没当面斥她不守妇道。
  到这时候她才真正体会到凤姐当初的心情。卫若兰一个富家公子,未成亲前就有房里人,成了婚,婆婆也敢往他房里塞人。便是同妻子置了气,出去喝花酒,找些不三不四的女人陪着,那也是妻子的错。可是湘云虽然恣意洒脱,如今也明白,现下不是大观园里,这高宅深院的卫家,甚至比叔叔婶婶家还要压抑。
  她曾经无比期待和喜爱的那个大观园,现在也不过是梦境罢了。
  最后,竟还是做婶娘的来提点她:“你现在是卫三奶奶,真觉得自己还是大姑娘呢?婆婆不是妈,她比我们还不如呢!你要是有凤丫头的本事,她也不是贾家的大太太呀!你同侄女婿,当初不也是你敬我,我敬你,那时日子难过么?一日夫妻百日恩呢,你同侄女婿处好些,婆婆那里也不难过。”
  湘云到底年轻,虽然任性了一些,然而当初和宝玉的那点子心思早烟消云散了,说到底,她也是大家子出来的,女戒女则之类的,她纵然看不上也没少读,到底免不了出嫁从夫那一关,卫若兰也不是薛蟠贾兰那样的,说到底,她心里也惦记着丈夫,看到他真病了,六神无主下,倒也顾不得其他了。
  不过也不知是卫三爷身子骨真的不行还是怎么的,居然染上了风寒就一直断断续续的,没怎么大好过。也不是没请过太医,只是来不同的人,开不同的方子,最后却是一个效果。
  到后来,她也同婆婆商议:“我小时候和吴国公主一起住过一段时候,那时候都说她体寒,后来她回了自己家里,养了几年,公主也说她气色很好。不若试试善仁堂的方子?”
  善仁堂善养寒症,也不是什么秘密。卫若兰这受了一个风寒,苦了这么些时候,当妈的也心疼,一听有戏,连忙叫人去请。
  卫如竹叫自己最亲近的小厮亲自去善仁堂,把那会儿和林沫一道出去狩猎住一个帐篷的交情都拿出来说了,明乐长公主的婆家侄子,善仁堂也不敢大意。古頔亲自提着药箱就来了,还带了两个颇有名气经验的老大夫,谁知把了脉,便先变了脸色。
  “卫三爷先头用药,麻黄、石膏、枳实用了几何?”古頔年轻,和两个老大夫一起议论了,确认自己想的是对的,才发问、卫家人赶紧把之前的方子拿来,他才道:“三爷外感内滞,原不过是个小伤寒。只是饮食不大对,又是酒后,风寒来势汹汹,原是吃两剂药疏散疏散便是了,只是——”他对卫如竹道,“大爷您看这方子,若是给身子孱弱的女孩儿也罢了,可卫三爷的身子,独紫苏等,是发散不开的,可是耽搁了。”
  卫如竹在卫家的地位也算尴尬。他母亲出身低微,连带他这么个庶子也没人注意,小时候一家子为了讨好明乐公主没少叫他吃苦头,谁知道明乐公主自己没能生个儿子,把他记到了名下,卫驸马也升了九门提督,真正的大权在握,他登时成了卫家这一辈的第一人,后来更是去了大理寺当差,卫家家里家外也都是他开始着手操持了。明乐公主还曾张罗着让他尚景宜公主呢,虽说没成,也算是表明了心意。然而说他对自己堂弟有什么兄弟情深,那也不尽然。
  如今古頔说得犹犹豫豫的,屏风后头婶娘、祖母、弟媳等估计已经哭得不行,他也没怎么为难,只问:“依先生看,若兰的病症该如何解救呢?”
  “小的也不敢托大。试着写两个方子,倒是三爷可得注意着饮食等。”古頔说话一向小心谨慎,他的医术在善仁堂里头已经算得上数一数二,但就因为这个性子,许多人总觉得他不算什么名医。好在这么多年没看错过病,也算是难得了。
  卫如竹晓得他同林沫的关系,自然不会为难他。拱手道:“有劳先生。”便叫下人去打赏。古頔他就是个大夫,不过是林沫的亲信,又一手养大了一个考上举人的亲弟弟古顺。那古顺的文章,卫如竹也不晓得,不过据说不差,他自然不敢跟寻常人家威胁大夫一样,说是治不好就如何云云——到底他们家是驸马家,明丽公主那事过去才没多久,哪里敢嚣张、
  古頔倒是写了好一会儿的方子,说是卫若兰的风寒已经拖了好一会儿,如今要强行驱散寒气也伤身,只能先发散发散,而后仔细调理,这也算是他们家的强项,卫如竹拿了方子,立刻叫人取了银子,又叫小厮套马车送他们回去,把方子拿给祖母看过,请老太医看了,没说不好,才叫人给卫若兰煎药去。
  倒是颇有大哥风范地先教训了一下弟弟:“你如今也丢了侍卫的差事了,我也不好多说什么,你把身子将养好了,日后莫要去那些地方了。叫人看见参你一本。”到底也没多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