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臣(gl)-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将军和漠南算是两败俱伤么?”薛烛问。
    “也不算……”魏池坐下来呆呆的看着璀璨的湖面:“要说伤和败的,那是百姓,漠南的、中原的。”
    “回去正赶上过年……不过今年有多少家人过不上年,骨肉永隔?”
    “秋石,你喜欢当官么?”魏池突然回过头来问。
    “我想我喜欢吧!”薛烛笑了一下:“或多或少,总能改变一些东西。”
    或多或少改变一些东西,不过这期间的血、泪、牺牲有多少?
    “你知道索尔哈罕么?”魏池突然问:“漠南的那位长公主,很奇特的女人,她告诉我她要给漠南一个太平盛世,人人自由,家家富足。”
    薛烛哦了一声,缓缓地站起身走到魏池身边:“你和她很像。”
    很像么?魏池心想其实是不像的。山风迅速的将残阳卷入湖底,然后刚才还平静瑰丽的湖面突然黑了下来,水也翻出了一股奇怪的腥味。薛烛一时被这瘴气逼得有些头晕,身子一偏抓住了魏池的胳膊。
    “两位大人可在下面?”有个村民打扮的人往这边走了过来:“天黑了,两位大人可要离湖边远些!”
    魏池扶了薛烛,小心翼翼的爬了上来。薛烛惊魂未定:“见笑了,见笑了!”
    “有什么?”魏池笑道:“若不是天险如何能阻隔强敌?呵呵……不过,这湖水不结冰的么?”
    村人挠了挠头:“倒不曾听说它结冰,只是冬天的浪来得晚些,不过……听老人说也不是没有的。这湖长着呢,以往没有封义的时侯,蛮子也不愿意走这里来,毕竟是山高水深的。不过后来建了佳兴,那地方确实是富态得很,又产井盐。蛮子们也不得不动歪脑筋啦。幸好先皇英明,建了沽岛和封义城,这下蛮子们又不能折腾了,呵呵。”
    漠南没有水兵,他们过不来。封义也是座铁一般的城市,要打下来很难。当年先皇费尽心机要将长城靠北的二千里地夺过来,这算盘是打对了的。如今只花了守长城不足三成的兵力镇守边关,边关却是空前的稳定,先皇果然是个奇才。也借着这东风,背靠旧长城的佳兴繁荣了起来,他的赋税不但能养活北边的城防,还能供应朝廷的需求,真是一桩好买卖。
    “你先送薛大人回去休息吧,我再坐一坐。”魏池把薛烛交到那村民的手里,径自拿了一根火把,沿着湖岸走去。
    “喂!魏大人!你别乱逛,小心被鱼吃了!”薛烛被那腥气熏得很不舒服。
    “好好!”魏池晃了晃手上的火把:“一会儿就回来。”
    沿着营地走了半里地,地势开始变得陡峭了,白茫茫的滩涂远远的,黑色的浪卷着白沫喷薄着沿岸的峭壁。魏池又向上爬了几步,摸到石头有些松了,知道是不能再往外走了,便摸了一棵小树挨着它坐了下来。身旁的石头都棱角分明,看来这地方是时常塌方的,魏池摸了一块拿火把照着,细细看了一番才发现是石灰岩。看到这个不由得想起沽岛上的那个守将蒲达诚,这个老家伙在沽岛上十年多了,赚了多少银子?黑乎乎的湖面看不清远方,那个名叫沽岛的地方也越发神秘了。蹲在石头边坐了一会儿,越发觉得那湖面上的雾气浓了起来,魏池不得不站起身准备回营。正要走,却被身边的那颗枯树绊住了衣角,借着摇曳的火把,这些树枝显得张牙舞爪有些吓人。魏池把火把插在地上,弯身去解衣角,可不论怎么扯也撤不下。魏池抹了抹额角的汗,叹了一口气,想起那个名叫邢云的送信的小吏。
    “封义守住了。”魏池也不知道是对谁说这话。
    想了一会儿,魏池掏出匕首,借着火光把这句话刻在了小树上,然后挥刀斩断了衣角。
    突然!魏池感到脚下的石头微微的颤动,轰轰的声音由远及近,寒冷的气息扑面而来——塌方?魏池暗叹一声不好!
    魏池是山里长大的,心中虽然害怕却知道此时断然慌不得,只是站稳了身子准备下山。才退后了几步,魏池感到一阵雪渣扑面而来,也暂时顾不得其他,赶紧拿了手掌挡着脸。指缝间,突然看到个影子在眼前一闪,一片黑暗中却是诡异的清晰,那棵枯萎的矮树乘着滚动的冰渣癫狂的向崖边飞去,魏池甚至能够看清树杈上那一角被自己割断的衣袍、
    封义守住了!!!!魏池恍惚间听那风声似乎在呐喊——然后黑暗中那棵枯树就仿佛带着光一般,高高的腾起,而后消失在水中。
    魏池惊呆片刻,回过神来才看脚下,只见一步以外已是断垣,就在刚才,流石将自己坐过的地方摧毁得一干二净。魏池举高了火把却再也找不出原来的痕迹。

  ☆、第七十八章

78【建康六年】
    京府衙门的宣义郎名唤牛乾;三更天就收拾妥当了预备要出门。他娘子递了包袱给小厮儿:“记着嘱咐老爷加衣裳。”牛乾笑道:“今儿是要进衙门内办事儿;有火炉子;娘子不要担心。”
    宣义郎负责京城内仪仗的置办采选;往年这会儿秦王也要返京的,但今年不同;北方打着仗,前几日兵部落了话下来,说秦王有解封义之功,这次的仪仗要办得好些。牛乾看这架势琢磨着——秦王要援兵封义的事儿多早就报到京城了!就是大捷的信息也到了好久……怎么现今儿兵部和礼部才发话下来?而且对王允义那一方只字不提?看来这场仗谁功谁过还说不清。又叹了一声,掐指一算;离腊月越发的近了;听说秦王一行已经过了鸭嘴关,快慢也就是两三日的功夫抵京。皇城内那是皇家内家的招待;规格是定了的,而皇城外的就复杂了,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看着,稍有差池就是大篓子。
    灯笼、旗帜什么的都备足了,珠炮、礼花也抢着补了货,就是绢的花灯不够。牛乾这几日都在操心这事情,要过年了,许多的商户都做完了生意再结年账了,一时间那里凑的起?到了京都府城衙门点了个卯,牛大人裹了臃肿的棉外袍准备往外赶,一个都司笑嘻嘻的:“牛大人,是花灯的事儿还没忙好?”
    牛乾笑了笑:“可不是的?年尾了哪有那么多成货?”
    绢布自然是蚕丝的季节才有的,这是冬天,早过了,哪里去找?就算有工坊接这活路,拿什么做呢?
    都司面露难色:“更何况今年本又打仗,各部都忙着算年终,还不是亏空没有呢?这银子也是难批下来吧?”
    牛乾和这位都司是老交情,便小声对他说实话:“皇上哪能亏了亲弟弟?接秦王的银子是不愁的。”
    牛乾说了这话,再不敢耽搁了,踩了积雪往城西去了。城西的铺子多还在忙,那几家官坊更是还没忙过,牛乾拐进了老许记的铺子:“伙计!你家老板呢?”
    前几次来,徐老板愁的哟!有钱赚不了不说,官差实在是催的不行,眼看着年要过不好了,徐家当家的几个兄弟急得觉都睡不着。后来竟然开始躲,能躲得了么?这不是,牛大人又堵来了。
    “嗨呀!大人安!老板等了大人许久了!”一改常态,小伙计跑了过来屈膝一礼:“本想去请大人的,但时候实在是太早了,这不,正要预备了车马去大人府上呢!”
    牛乾很吃惊,也没多问,接了暖手的炉子,由那小伙计领着进了里堂。
    “牛大人!”徐老板只穿了件夹袄就跑了出来:“失礼了,失礼了,大人请进。”一路将牛乾让了进了中堂。
    “怎么?找着绢布了?”牛乾不慌不忙的喝了一口茶,笑问。
    “牛大人!何止是绢布?现成的花灯!”许老板喜上眉梢。
    “哟?”牛乾这下挺吃惊,心想这人哪里来的本事,织造局都供不了的货物,你不但有了,竟还是成品:“别是往年旧货!这可使不得!”
    嘴里这么说,牛乾心里却松了一口气,别管是哪年的货,这有了总比没有强,王爷一行人也就这么过一路,谁留意这绢灯是哪年的款式?
    “新货!好货!”徐老板拍了拍胸脯,转身吩咐那个机灵的小伙计:“赶紧的,让库里头准备着,我一会儿就陪徐大人去看货!”
    徐家的库房里确实堆着上好的一批货,经过查点:大花灯七百顶、小花灯二千五百顶、平安灯一千盏、慈墉灯一千盏、各色彩灯八千盏、宫灯连把手的一千提、灯罩子二百。除了黄绢的以外几乎可以补上空缺了。
    牛乾喜出望外:“徐老板这是哪里进来的?”
    “这也是拖了大人的福分,前日夜里来了个闽浙人,看着也不是什么富贵的样子,说运了车灯要去北岔河卸货,那边灯铺子订了这些,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