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嗌僦г疃嘀荒茉谏锨Ч镏猓醚埠降嫉蚧鞯孛婺勘辍
针对东北战场上的局势,帕特里奇能做的就是将部分部署在东南方向上的空中力量调过来,加强空中打击与空中封锁,用轰炸来削弱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显然,这也很不靠谱。
虽然轰炸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中国军队造成的损失也不小,中国的军火工厂全速运转,也只能保证主力集团军达到基本配制,绝大部分新编集团军与所有民兵纵队都没有重装备,是纯粹的步兵,但是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最大资源就是人力,充足的人力让中国军队始终保持着较为旺盛的战斗力。
事实证明,美军的轰炸行动对人员造成的伤亡并不是很大。
特别是在战线后方,轰炸能够瘫痪公路与铁路,却挡不住人的脚步。在罗耀武动员了数百万军民,用肩挑背扛的原始方法把物资送上前线的情况下,美军的轰炸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
归根结底,轰炸起不了作用,还是得增兵。
美军的增援部队无法及时到达,韩国又没办法继续扩大动员规模,甚至连已有的部队也不愿意渡过鸭绿江。就只能在别的地方想办法。
可是,能向东北出兵的还有谁呢?
卷二 青山黑水 第九十一章 最后通牒
D集团军覆灭的消息传出,韩国朝野内外一片哗然。
一月十三日,全球各国的主要电视台与报纸都重点报道了这场决定性的战役,而且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都有一个类似的重点,即中国军队在退守本土之后,几场会战打下来是越打越顺手,美韩联军却是节节败退。
暂且不说这些报道是否客观公正,舆论导向说明,中国军队正在逐步扭转不利局面。
当然,客观的讲,战场局势没有这么乐观。
虽然在这场会战中,中国军队的损失并不大,几个主力集团军中,除了第十五集团军的减员率较大之外,其他几个集团军的伤亡都不是很严重,六个主力集团军的平均减员率还不到一成,但是打完这一仗,罗耀武手里的作战物资也被用得一干二净,后方补给也很难在短期内到达。
也就是说,中国军队很难再次发动类似的大规模会战。
说得不客气一点,就算到了二月份,罗耀武也难以筹集到足够发动一轮大规模进攻的作战物资。
没有物资,就没办法打下去,更谈不上扭转败局。
与之相反,美韩联军的作战物资却在源源不断的送到丹东与庄河。仅在一月上旬,美军就向东北前线运送了五万吨面粉,而同一时期,中国军队送到前线的粮食只有一万吨,仅够前线作战部队消耗一个月。
拖下去的话,下一次抢先发起进攻的肯定不是中国军队。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韩国被打怕了。
两次会战,韩军折损四十多万人马,算上之前损失的兵力,仅在中国军队手里,韩国就损失了相当于战前人口百分之一的人员。
一百个韩国人,就有一个在战场上被中国军队歼灭。
这个比例,也太吓人了。
要知道,一个成年人的正常社会关系网络是在四百人左右。也就是说,每一个韩国人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四个亲朋好友。
对韩国社会来说,这个打击确实不小。
首先出问题的,就是韩国的征兵工作。
C集团军覆灭之后,韩国的征兵工作就遇到了困难,一些有点基础的家庭都想方设法的让正在兵役期的子女逃到外地,再有点钱的话,则想办法出国。D集团军完蛋之后,就连没有基础的普通家庭也在想办法让家人逃避兵役,而一些有权有势的大家族还在设法让自己的族人从军队里退出来,或者想法呆在后方。
招不到兵,就没办法扩大军队规模,也就没办法增加军事投入。
有意思的是,就在朝鲜战争爆发前,韩国的失业率还高达百分之十四,军队征兵根本不成问题。
一月十三日这一天,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即台湾当局公开表示,不会出兵东北。
虽然在这份声明中,台湾当局声称,东北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绝不会容许任何国家侵犯中国领土,在必要的时候,“中华民国”会接管占领区,但是在声明最后,台湾当局表示,受东南战局影响,无力出兵东北。
做得更绝的是,台湾当局甚至以战事未定,拒绝向东北的美韩占领区派遣行政官员。
显然,台湾不想卷入东北方向上的战争。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台湾就那么大个地方,只有两千多万人。组建一百五十个旅的地面部队已经非常吃力了,哪还有力气去第二条战线上作战?
加上美韩联军新败,东北战局扑朔迷离,台湾当局自然不肯蹚这潭浑水。
搞到这个时候,美国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向日本施压。
仅仅几个小时之后,美国总统奥康纳就在当地时间十三日上午召见了日本大使,向日本当局摊牌。
要参战就早点,不然就别提参战的事了。
也就是说,奥康纳向日本下了最后通牒。再拖下去,别说美国走不到干路,日本也别想从这场战争中捞到好处。
事实上,日本当局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台海战争爆发后,日本当局就做出了参战决定,而且知道美国不会让这场针对中国的战争轻易结束,所以在二零一二年八月初,日本就开始进行秘密战争动员,包括让主要的军火厂重新开启装备生产线,招募适龄退役军人与新兵,扩充各个师团,并且将主要师团的编制提升一级等等。
之所以说是秘密动员,是因为日本没有战争动员的资格,甚至没有发动战争的权力。
美国下达最后通牒之前,日本刚刚进行了全民公决,有接近九成的日本公民投票,超过七成赞成修改宪法,组建正规军。
也就是说,修宪的全民公决已经完成。
剩下的,就是由日本众议院的议员对修宪的具体事项进行投票表决。过了这一关。在经最高法院审定,日本宪法就将修改,日本的三军自卫队也将正式升级为国防军,日本也将由此成为主权国家。
显然,最后两关实际上都是走过场。
一切顺利的话,别说一个月,半个月就能搞定。
因为提前进行了动员,所以日本军队的规模已经得到扩充。
到二零一三年初,日本陆上自卫队的总兵力超过了四十万,在原有部队的基础上新建了十个师团,而且扩军工作还在继续进行,最终目的是组建一支拥有四十个师团、八十万官兵的地面部队。
空中自卫队的兵力扩充了大约一倍,作战飞机数量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其中包括从美国引进的数十架F…22J,以及两百多架重启生产线之后,按照新的战术标准、增强了对地打击能力的F…2B战斗机。
海上自卫队的兵力也扩充了大约一倍,虽然新建造的战舰就那么几艘,而且都是在战前就已动工建造,但是日本战舰的服役周期本来就很短,大部分退役战舰均封存处理,所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队规模也扩大了不少。
关键还是日本国民的心态。
与美国一样,在参战之前,日本当局想方设法的抹黑中国。不但把中国说成了破坏世界和平的邪恶国家,还称其对日本的生存构成了致命威胁。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中国摧毁了全世界绝大部分卫星,其中也包括日本的卫星。
如同大洋对岸的美国人一样,日本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并且感受到了战争威胁。
加上持续不断的大规模宣传,日本国民的战争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
再说了,美国都准备大打出手,而几十年来,日本一直是美国的小跟班,内外政策都向美国看齐。
大哥都上去了,小弟还能呆在后面吗?
修宪公决,可以说是日本国民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的直接写照。
只不过,日本政客的野心更大。
如果说美国的目的是推翻中国政权,消灭最具实力的潜在对手,继续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那么日本的目的就是取代中国,成为亚太地区的小霸主。
至于要不要取代美国,那就不得而知了。
显然,美国不大可能轻易答应日本的这个要求。
好不容易打垮了中国,如果让日本崛起,那不等于白干了?
要知道,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偷袭珍珠港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那个年代,中国还是美国的盟友呢。
如此一来,日本就得隐忍,等到美国实在扛不住了,再提出条件。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忍术”确实发挥得淋漓尽致。
忍到二零一三年初,随着韩军两大集团军覆灭,日本政客看到了出手的机会。
美国总统奥